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參戰國都元氣大傷,只有英國無法恢復?

2020-12-13 歪史

1929年,席捲歐美等國的經融危機讓當時的各國政府一籌莫展,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各國的反對派和激進力量紛紛躍居權力中心,在人民的期盼中獲得了無限的光環,德國的希特勒就是這樣被德國人萬眾一心的擁護成為國家元首的,他上任之後,採用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魏瑪共和國的迅速擺脫了經濟困境。

在實力上甩開英法兩國,隨後暗中積蓄力量等著一雪前恥,因為這一的功績,希特勒的個人威望到達巔峰,如日中天,當時德國已經完全在他手中左右。為此,尋思著復甦經濟的英法等國不得不推行綏靖政策,漠視德國的崛起,犧牲掉歐洲部分小國的利益,用來躲避希特勒的鋒芒。

1939年,在經濟崩潰10年之後,德國因為高效的行政團隊,一掃一戰失敗的陰霾,以閃電戰的方式突襲波蘭,正式打響第歐洲戰場的第一槍,同時蘇聯也為了分一杯羹,兩月後掀開蘇芬戰爭。而另一個重要的軸心國日本早在1931年就掀起對華侵略戰爭,亞洲戰場早就開闢,1937正式全面進攻。同時,義大利也在非洲開闢戰場。

在全球範圍內,除了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其他區域都成了戰場,當時幾乎全球範圍內的國家都直接或者間接被捲入戰爭,在同盟國的權力配合、付出慘重傷亡之後,最後於1945年9月徹底迫使軸心國投降。

當時所有的重要參戰國家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直接的就是人口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當時參戰的中英美法蘇德意日等八個國家中,付出最大傷亡的是中蘇兩個遭受德日直接攻擊的國家,蘇聯拖住德國的陸軍,中國拖住日本的陸軍。在歐洲,英法的海軍佔軍優勢,在亞洲,日本發瘋把四面樹敵最終不能自拔。

現在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在二戰期間的損失包括滇緬戰場在內人口是3500多萬人,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損失:整個歐洲戰場、亞洲戰場的損失在3000萬,傷病大概在3000萬左右;德國的人員損失是在1200萬人;日本損失人口600多萬人,英國160萬人左右美國損失人口190多萬人左右,義大利受傷70多萬人;法國50萬人左右。

在所有參戰國中,受利最多的是美國,受傷最大的是中國和蘇聯,但是因為蘇聯地緣關係反攻歐戰,加上羅斯福的巧妙設計,戰後影響力一飛沖天,躍居為世界第二超級大國,美國是第一超級大國。其他的主流國家在二戰中都受到不同程度是損失,但是因為朝戰和馬歇爾計劃的扶持,歐洲、日本迅速擺脫戰爭陰霾,在二戰20年後,基本上都恢復了國力。

但是,在歐戰戰場,雖然英國不像波蘭、法國等遭遇亡國之痛,但是因為蘇聯崛起、美國坐收漁利,導致戰前的日不落帝國戰後成為一個空殼子,其在美洲、亞洲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尤其印度、大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使得日不落帝國成為一個空殼帝國,影響力大幅縮減,其所受的創傷基本上沒辦法恢復了。

所以,歪史以為,遭受二戰打擊最嚴重的國家恐怕就是英國了,因為其他的都能恢復,他們基本上沒有可能了。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參戰國的表現?
    李三萬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協約國則由英國,俄羅斯,法國、義大利王國、美國、塞爾維亞、比利時、羅馬尼亞和希臘等國組成。從參戰國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在歐洲地區爆發,而涉及到的國家大部分都集中在歐洲地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約有6500萬人被迫捲入戰爭,犧牲了大概1000多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有兩大陣營:一個是由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組成的軸心國,另一個則主要由蘇聯,中國,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國家組成的聯盟國。
  •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不可一世的德國,這項條約又是如何將強大的德國「元氣」大傷的?這項條約又是如何點燃了德國國民對國家復興的渴望,又是如何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下面我們將一一道來:德國總統:「接受沒有勝利的和平」。
  • 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是這樣一步步成為世界的霸主的
    清中期開始衰落,英國崛起,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國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此時的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直到現在,美國是這個世界的霸主。為什麼會這樣,要從二戰時期的英國、二戰時期的美國和二戰後的世界分析。
  • 是什麼讓一戰、二戰間隔21年,就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導火線是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這次不僅僅只是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而是全球性規模的戰爭。除了資本主義國家還有社會主義國家參與,是什麼原因讓兩次大戰間隔僅僅21年,就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 這次新冠疫情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哪一個給人類造成的損失更大?
    甚至有人悲觀的把新冠疫情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對比,認為這次新冠疫情造成的損失不次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到底這兩個災難事件對人類造成的損失哪一個更大呢?下面我選取了八個指標進行對比分析。1.覆蓋國家和人口。
  •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首相驕傲回國,為何第二天狼狽退出政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對周邊國家展開了閃電戰收割模式,不僅鄰近的小國家紛紛被德國攻陷,就連波蘭這樣的在歐洲也算是比較大的國家也在短時間內被德國與蘇聯瓜分,這在當時也就是一戰後英法主導的《凡爾賽條約》體系下是不可思議的,要知道,一戰後專門為戰敗國德國制定的《凡爾賽條約》中明確規定,德國軍隊不得超過
  •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最強武器(十)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破壞力量最大,瞻洲的範圍最廣,還有殺傷力最恐怖的一次戰爭。根據戰後數據的統計,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1億多人,直接或間接參與到了二次大戰,總傷亡超過6000萬人。二次大戰造成大規模,毀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發明了好呢多先進新功能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武器的重點:創新,技術,通訊和醫學上。美國最終在這場戰爭,發明了最具破壞性的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並最後中取得了勝利果實,二戰以德國的瓦解以及日本和義大利帝國的淪陷而告終。
  • 是什麼引發了經濟大蕭條?又是什麼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經濟大蕭條大蕭條發源於美國,始於1929年,一直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末;是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其中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這是20世紀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範圍最廣的一次大蕭條,甚至比中國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到1961年所謂的「三年大饑荒」還要嚴重。
  • 二戰時,為何大部分參戰國都裝備了瑞典的博福斯高炮
    文/寂寞的紅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款非常傳奇的裝備。這種裝備受到了各大參戰國的青睞,不管是美英為代表的盟軍還是德國為代表的軸心國軍隊,都大量裝備了這種武器,美國甚至不顧顏面的仿製剽竊。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瑞典的博福斯高炮為何備受各大參戰國的青睞?其原因就是這款高炮的性能太出色了,因此受到各大參戰國的青睞。博福斯40毫米高炮是瑞典博福斯公司研發生產的一款高炮。博福斯公司是瑞典著名的科學家諾貝爾旗下的一家公司,是一家非常有實力的軍火巨頭。博福斯公司的產品中,最有名的就是火炮。
  • 英國舉行儀式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75周年
    當地時間8月15日,英國舉行儀式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VJ Day)。作為紀念活動的一部分,威爾斯親王、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主持了兩分鐘的默哀儀式,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康沃爾公爵夫人卡米拉、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以及退伍老兵等一起,參加了在位於斯塔福德郡的國家紀念植物園舉行的儀式。
  • 英國軍方發出警告,全球地區混亂局勢加劇,或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據外媒報導,近日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全球疫情或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尼克卡特的言論瞬間引起軒然大波,有軍事專家對此表示,結合當前全球局勢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可能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四年的時間,一戰結束原因是什麼呢?
    除了這些陸地之外,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太平洋南部海域都發生過戰爭。 一開始戰爭只在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組成的同盟國和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協約國之間發生。隨著戰爭的擴大化,許多亞洲、歐洲、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對德奧宣戰。義大利雖然是同盟國的起始成員,但是後來在英、法、俄承諾給予他一些好處之後,就轉而加入了協約國,對奧匈帝國宣戰。
  • 不起眼的豬鬃,為何成為影響世界大戰勝負的戰略物資?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日德英美等主要參戰國圍繞一項奇特的戰略物資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以至於出現參戰國之間相互哄抬價格牟利的荒唐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同盟國不得不以法令的形式禁止己方成員與敵對成員交易,這才保證了這種奇特的戰略物資能夠優先供應同盟國使用,最終為同盟國戰勝軸心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單純的小羊到死都不知道,無論自己怎樣辯解,狼總會千方百計找藉口吃掉它,因為狼唯一的目標就是把它當成一頓美餐吃掉,找藉口的目的只不過是不被別的動物說閒話罷了。波蘭和德國之間的戰爭快要開始了,團結起來,打倒德國人,打倒所有反對你們進行戰爭的德國人!」
  •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掠奪多少土地?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蘇俄的結局大相逕庭,沙皇俄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參與國之一,也是最悲慘的,戰爭結束前,中國爆發十月革命,政權被推翻,國家垮臺,沙皇一家慘遭屠殺,失去大片領土,新蘇維埃政權一誕生,就受到英美兩國集結的14個武裝國家的幹預,導致了長達4年的內戰,然而,二十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 兩次世界大戰之中,英國這個曾經的世界霸主,角色有何變化?
    可以說,全世界任何角落都有英國的影子,或者說在英國影子下存在。但在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下,這個曾經被呼喚為日不落的大英帝國也有日落夕陽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對英國的啟示1、英屬殖民地對英國的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英屬殖民地表明了它們對英國的忠誠,參戰則是在行動上明確了他們的主權國家地位。
  • 為什麼世界大疫比第三次世界大戰更可怕?
    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只存在於諸如《007》《碟中碟》之類的電影中,即使在這類好萊塢大片中,最後的結局都是皆大歡喜,世界大戰在最後一秒被拯救人類的英雄制止。有人將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引起的世界大疫比作第三次世界大戰,其實它的惡果比第三次世界大戰更可怕。
  • 《第二次世界大戰》單元整合與學習設計
    而且很多學生曾經在電視上目睹了很多戰爭的情況,對於戰爭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對於本課有積極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渴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怎樣爆發?如何發展及最後勝利的?二、單元內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對當代世界歷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本單元學習主題通過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勾畫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醞釀、全面爆發,到逐步擴大和結束的基本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