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牛肉熟成已是不稀奇,但魚的熟成實際難度更高。因為每條魚的特性不同,適宜的溫度、溼度和方式差異也非常大。比如味道偏淡的白身魚適合昆布醃漬熟成提高鮮味;金槍魚等油脂較高的赤身魚則需要熟成排酸和軟化筋感,時間和細節的把控對廚師的要求極高,不然為了熟成而熟成其實並不能為這道菜加分。
日本鹿兒島的真羽太魚(石斑魚的一種)和宮城閖上赤貝,粉嫩透光的魚片和紫蘇花搭在一起特別美,口感緊實細膩,蘸點旁邊的白柚子醋和鹽昆布一起吃,啊,懷念的日本味道。日本主廚大概看我們吃得開心,又拿出好東西,甜蝦和北海道馬糞海膽,不手軟的量,不需要過多調味就已經非常鮮甜。
最當季的日本秋刀魚,肥嫩柔軟,毫無腥氣,鮮味爆發式地湧入口腔,還沒來得及慢慢回味,就已經吞到肚子裡了...
我一直虎視眈眈地盯著吧檯上的「零食」,鯛魚片和仙貝看起來就非常好吃。有了下酒菜怎麼能不喝酒呢?
老闆推薦了一款非常特別的梅酒,是他買下的梅酒大師在96年釀的一批原酒,用整顆梅子打碎蒸餾後熟成二十五年,風味醇香獨特。這位傳奇般的釀酒師松本紘齊老爺爺已經過世了,所以喝一瓶少一瓶...
鋪墊結束後,兵庫縣小竹莢魚、千葉金目鯛和宮城金槍魚壽司分別呈上,雖是赤醋飯,但酸度並不明顯,反而更偏鹹鮮,軟而不粘的米粒顆粒分明,應該算是傳統的江戶前風格。
九道的這份玉子燒是我在上海的最愛,沒有之一,蓬鬆的口感搭配用牛奶、淡奶油和柚子醋自製的芝士,鹹鮮和甜味相輔相成,非常有意思。
京都的海老芋,日本名店最愛的蔬菜之一,沒想到竟在這裡吃到。個頭超大,價格不菲,吃起來軟糯順滑,芋頭香味極濃。更贊的是碗中的高湯,加入鱈魚乾一起熬製,鮮美無比,結合黃柚子皮淡淡的清香,粉糯化渣的芋頭溶在湯中,溫潤馥鬱。
芋頭吃飽了,能加湯嗎?
炸過的鱈魚白子,入口爆漿,搭配松茸天婦羅和新鮮松露,很適合冬天補一補
石川縣的喉黑魚若狹燒,邊刷汁邊烤,火候剛好,外脆裡嫩,一口下去油脂都流了出來。旁邊的日本青椒仔也是我的最愛,甜而不辣,又有青椒獨特的清香氣。
安康魚肝很多店都做,但這塊尤其細膩,主廚很驕傲的說,「這塊日本進口的要1900一公斤,國產的只要80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