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溝通中,很多人喜歡通過否定別人來滿足優越感,維護自尊心。但是說no太直接,擔心傷感情或者引發衝突,於是誕生了一種更委婉的表達,Yes,but。
有人認為這樣說既保全了對方的面子,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兩全其美。也有人認為這樣說太虛偽,不過是給自己找藉口。
那麼在工作中,到底怎麼說才能避免衝突,同時保證溝通的高效順利呢?
最近,夫妻真人秀《幸福三重奏2》頻頻登上熱搜,節目中的幾對夫妻,有著截然不同的相處方式,有笑點,也有槽點。
這讓我回想起了去年第一季節目中的江宏傑福原愛。兩人在節目中的互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江宏傑說福原愛像超級瑪麗,像蒼蠅,她也不生氣,還笑呵呵的模仿。不管一方說什麼,另一方總能馬上接住。他們的溝通方式驗證了一句話:yes,and 是一句能讓你幸福的魔咒。
不僅是生活,工作中會說Yes,and的人往往擁有更多機會。Yes,but和Yes,and,只改了一個詞,卻能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
一、什麼是Yes,and
Yes,and來源於即興喜劇。即興喜劇是一種沒有劇本的表演形式,演員們要根據現場情況與突發的靈感即興出演。
在整個表演過程中,絕對不能說「no」。不管對手演員給出什麼樣的信息,其他人必須完全接受再加入自己的表演,從而推動情節的發展。這種獨特的表演方式就叫Yes,and。
不知道下一秒對方會說什麼,如果發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很難第一時間選擇相信。但這些演員不僅做到了相信,還能逗得觀眾捧腹大笑。
你可能覺得,這些演員是不是天生反應快?其實不然。我曾經和一個即興喜劇的演員聊天,她說只有通過系統的練習才能獲得這種能力。特別是在多人表演中,每個人都必須了解如何和隊友配合,如何快速回應,如何運用語言和肢體推動故事。這對於團隊成員的默契度要求非常高。
在日常溝通中,Yes,and就是在對方發言之後,不要急著判斷對錯,而是先表示贊同,再表達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觀點也不是為了反對對方,而是為了共同做好一件事。
二、運用Yes,and的好處
Yes,but是用自己的存量面對這個世界。你的過往認知決定了你處理問題的方式。久而久之,思維慢慢僵化,不知不覺開始故步自封。
而Yes,and是一種發展思維。人總是喜歡被肯定,被認同,只有你認可了對方,才有可能進行更深入的交流。於是,你與對方產生了更多的連接,從對方那裡收穫不一樣的能量,從而不斷擴寬自我的邊界,實現逐步的增量。
Yes,and是一種不斷歸零的空杯心態,面對世界的未知,不逃避,不否定,先面對,再尋找與之相處的方法。
三、如何在溝通中運用Yes,and
你也許會說自己不是即興喜劇的演員,也沒有經過長時間系統的練習,要立馬從Yes,but切換到Yes,and太難了。
其實運用好以下三個技巧,就能幫助你逐步掌握這種溝通方式。
1.簡單總結並重複對方的觀點
我們曾做過一個測試。主持人讀了一個200字左右的故事,然後讓大家做10個和故事相關的判斷題。95%以上的參與者都錯了一大半,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
試想一個200字的故事,尚且聽不明白。在工作中會發生什麼狀況?
領導布置了一個任務,你一聽覺得很簡單,答應領導下班前完成。五點鐘,你把任務完成情況反饋給了領導,還想著自己又高效又及時匯報,領導一定很滿意。結果,領導卻說不是他想要。這個時候,你不得不再次確認領導的意圖,發現原來是自己理解錯誤。
你也可以回想一下,平時團隊開會,其他同事發言的時候,你是邊聽邊記錄,還是在想什麼時候輪到自己發言?又或者你不同意他的說法,默默盤算著等下怎麼反駁他?結果一個冗長的會議之後,你大概只記住了自己想了解的信息,其他的信息都被有意無意的忽略了。
而學會了這個技巧,可以有效地改善團隊溝通時自說自話的情況。你必須精神高度集中,仔細傾聽對方的想法,才能重複他的觀點。
2.面對不認同,先問為什麼
以往對方說完,你常常會根據主觀判斷,得出一個結論。因為你過於重視自己的想法,很難接受別人和自己不一樣。
學了這個技巧之後,試著在下結論之前,先問一句為什麼。這是一個澄清確認的過程,也是展示自己包容心和好奇心的過程。
尤其是在團隊中,管理者處於權威地位,習慣了一票否決。常掛在嘴邊的是「你這樣不行」,「我知道你想說什麼」,「就按我說的做」等等。
而先問為什麼,能激發團隊成員的表達欲,假設有好點子,還能啟發其他成員。哪怕這次沒有建設性的意見,至少給了團隊成員敢於表達的勇氣。讓大家明白這個團隊不是主管一言堂,是可以說話的,便極大地降低了溝通成本。
3.一定要用是的,然後這個句式開始
也許在問完為什麼,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想法之後,我們還是不認同。但是不妨以是的,然後這個句式開始你的話。
這是一種更開放的心態,我改變不了你,你也改變不了我,但是我們目標一致,都想把工作做好。那麼我們先彼此認可,一起去找到共同點。
總之,在職場上,我和你不是對立關係,而是合作協同的關係,想清楚這一點,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衝突和矛盾,讓職場的溝通更加良性、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