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首待客詩,之所以入選高中教材,恐怕還在「客」字上

2020-12-23 十日讀書閒話

杜甫雖然仕途不得志,終其一生也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晚年居於蜀地,也才靠著老友嚴武的關照,得了個「杜工部」的頭銜。但要說這個頭銜,若非嚴武的邀請,大概杜甫也是不在意的,他有著屬於自己的清高和驕傲。

他的聲名在當時是無法和他後世所獲得的讚譽相比的。也就是說,當時的杜甫,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比他官大、名氣又大的詩人太多了,但他的驕傲可一點都不比王維、高適等人少。

今天介紹的一首詩,是杜甫的待客詩,他對於老友的到訪欣喜異常,很是熱情。但作為這樣的作品,比之杜甫其他更有影響力的詩篇,一定要有獨到之處,才能夠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而這一點,正是今天所要說到的,被選入教材的原因,恐怕還在一個「客」字上。

唐·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杜甫在原題後有自註:喜崔明府相過。崔明府,明府,是當時對縣令的稱呼,崔明府此人應是杜甫的老朋友。杜甫於玄宗天寶14年,另有一詩《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當時杜甫在奉先,奉先「西南至京兆府二百四十裡」;白水縣屬左馮翊同州,也在如今的陝西境內。崔明府生平不詳,而杜甫生母為清河崔氏,是否與其有親屬關係仍未可知。

今天這首詩則寫於肅宗上元2年,也就是說離上次的奉先相會已是3年過去了。這一次兩人再次相會於成都浣花溪,也算是杜甫自己的家了,故人來訪,且看詩人如何招待老友。

首聯就像是杜甫將自己這浣花溪草堂周圍的景致,先給介紹了一遍:你看哈,我這屋子前後都有水,成天都能看到那些沙鷗飛來飛去。這也算是將自己與老友分別後的情形做了簡單的介紹,現在不用四處奔波,日子雖然還是清苦了點,但還過得去。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頜聯作為對仗聯,這首詩的頜聯常常被人們拿出來曬,不是因為這一聯對得有多工整,而是因為出句中用了「緣」,對句中又用了個「為」字,意思一樣,這在通常的對仗中屬於失誤,但這2個字都是虛詞,倒還算不得錯,因此這2句總會出現在一些相關介紹中。

這一聯可以看出杜甫對老友來訪的重視,平常這裡可能也沒有什麼客人來訪,所以門也少開,門前的小路也懶得清掃,今天老友來了,詩人特地把小路清掃了一番,又早早將大門打開,準備迎接這位老友。

平常頸聯與尾聯都不太合適放在一起介紹,但今天這2聯只有放在一起,才更能讓人體會杜甫招待老友的喜悅和真誠。「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這是說自己家貧,離城裡也遠,因此招待老友的東西只能比較簡單了,喝的酒也就只能是陳酒。飧,讀音孫,熟菜;舊醅,陳酒,以前的人喜歡喝新釀的酒。

雖然是這樣,杜甫又接著說,「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這是問一下老友:你看,我把隔壁的老者請過來,一起陪你喝個過癮怎麼樣?你要是願意,我這就喊他一嗓子,他就能過來了。此「肯」,為徵詢意,看是否願意。

從這後3聯,我們可以看到,杜甫對於老友這次來訪很是重視,也很是開心。他雖然清貧,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後2聯中讀到杜甫的驕傲:雖然沒有好酒好菜,但我對你的到來,是發自真心的喜悅。而且,可能是怕不夠熱鬧,又擔心自己不勝酒力,故而想要請隔壁老者一起來陪老友喝酒。

詩的題目,一個「客」字,可以看到杜甫的幾層想法:1是這位到訪的老友,是杜甫真正的老友;2是也讓老友有了溫暖的感覺,這是杜甫骨子裡的驕傲:雖然我這個人脾氣不太好,但是我對你這位老友,真的足夠好。

如果到現在你還沒有對這個「客」字有深切體會的話,不妨再來看杜甫的另一首詩,《賓至》。這首詩裡,杜甫在後2聯說,「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這4句的大意就是說:貴賓來了,那就請坐,粗茶淡飯您請將就。要是不嫌怠慢的話,下回您再來啊。

你看,相同的地點,這位貴賓應該還在崔明府來訪之前,慕杜甫之名而來,估計身份不低,但這首詩雖然看似客套,實際上充滿了憊懶與隨意,甚至是敷衍。這就是孤高的杜甫。即便你是慕名而來,看到的也是一位異常驕傲的杜甫。

因此,讀完了這首詩,我們確實能看到杜甫對於老友到訪的喜悅,但是跟他自己同樣被收入高中語文教材的《登嶽陽樓》、《登高》,甚至跟其他詩人的名篇相比,這首充滿平民意味的作品,之所以能入選,怕還是因為題目中的一個「客」字,和貫穿全詩的待「客」之情,給了這首詩太多的人情味。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上方關注,與我共同解讀純美古詩詞。

相關焦點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這首詩,五言四句,二十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一首,小時候讀過。估計還有不少朋友能夠背出後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得真情出;「不敢問來人」,以反筆寫出苦況,令人為之動容。歷代詩評家都對這首詩讚賞有加,其中有評論家指出「五絕中能言情,與嘉州『馬上相逢無紙筆』同妙,這是將這詩的水平提到了岑參的高度。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作為唐朝詩歌的扛鼎之人,詩聖杜甫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悲苦,少年時期想博取功名,卻屢試不第。晚年時,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終於結束了漂泊的生活,得以在成都定居下來,並建起了自己的「杜甫草堂」。而在這個時期,杜甫也拜訪了成都的武侯祠,第一次祭拜到了自己的偶像諸葛亮。
  • 杜甫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古詩中僅有一首五言絕句
    說到這大家應該就都知道了,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杜甫。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而且他對各種體制的是都是很擅長的,在《唐詩三百首》中就收錄了很多他的詩。在杜甫詩中,有一種體制的詩作數量比較少,那就是絕句。相對於律詩而言,絕句篇幅短小,語句明了,題材平常,用韻受限,這對於有著深重憂國憂民情懷的杜甫來說,可能並不太利於他盡情地抒發情。因此,在數量上就少了很多。
  • 杜甫為讚美泰山寫下一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望嶽》,便是唐代詩人杜甫為讚美泰山所寫的一首五言古詩。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杜甫這首詩除了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以及神奇秀麗的景色外,還包含了青年時期的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 杜甫寫在春天的一首詩,僅開篇5字,讀後便令人心曠神怡!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來具體領略古詩中春天的美好。它是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寫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期間。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便是描繪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調清新,意境明麗。如果要說杜甫這首詩中的春天有多美?我想它的開篇5字,便足以令人心動,讀後心曠神怡。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寫這首詩的時間,是在公元764年春,也就是廣德二年春。
  • 杜甫52歲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流傳千年,小學生必背
    說起杜甫,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憂國憂民,杜甫的詩歌中總是充滿著憂愁和坎坷。當然,也有為數不多的比較輕快的詩句,比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但是今天安久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小詩,是杜甫心情非常好的時候寫下的。這首詩很短,但是非常經典,小學生都會背。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盛唐時期,以詩歌最為著稱,而在這一時期,詩歌卻以李白為首,故曰其為詩仙。——《上李邕》這一首《上李邕》聽詩名就是這個「上」是有多麼直接,直接表明了給你李邕看的,那麼李邕何許人也?唐朝的著名書法家,至於為何會讓李白不快?
  • 杜甫一首罵人的詩,表面上是讚美,其實句句是諷刺
    杜甫一首罵人的詩,表面上是讚美,其實句句是諷刺 2020-11-30 10:09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標題僅一個字全文僅20字,小學生會背卻不懂
    推薦語:山的壯闊和高低沒有關係,水的風採和深度也不相關,一首詩的精彩與否和字數也是不搭嘎的。試問古代眾多朝代當中哪一個朝代的佳作最多,出的詩人最令後世敬佩,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唐朝。小學生偏愛王維不是說他的風採比之李白,杜甫稍遜一籌,而是他的作品要更加的簡短,李白是寫意派的詩人,他寄情山水有感而發,他的作品讀起來是很美,但是背起來因為字數太多,小學生很頭疼;杜甫的作品太過現實,和朝代相關,小學生並不了解歷史,讀起來會覺得晦澀難懂;王維的作品字數簡短,意思也不難懂,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了。
  • 詩聖杜甫最冷門的一首詩,結尾一句令後世詩壇膜拜了上千年
    詩聖杜甫之所以能被冠以「聖」的稱號,一則在於他對於律詩體格的完善,其詩歌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二則是杜甫人格的高尚,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寫下了大量愛國愛明的詩作。因而,稱其為詩中聖人,絕非過譽。在杜甫的筆下,一景一物都是國家江山。
  • 杜甫一首春日小詩,用一個字點亮整片山河,驚豔世人千年
    春天「詩聖」杜甫也曾寫下不少有關春天的詩作,他寫春雨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他寫春鳥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他尋春花時作「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而他將春光寫得最具感染力
  • 杜甫溫暖人心的一首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歡迎朋友到自己家,杜甫也寫出了溫暖的詩句「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的這首詩名為《客至》,一起看一下吧。客至杜甫 〔唐代〕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此詩的創作時間,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後,詩中出現的「舍」應該是指成都草堂。
  • 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詩,表面看似「高端黑」,暗裡狂吹「彩虹屁」
    在唐朝,李白最火的那些年,杜甫「毫無名氣」,只能跟在詩仙屁股後面做一個小迷弟,所以近來網友開玩笑說,杜甫為李白寫了一輩子詩,卻沒有得到過回應,哎,要我說這都是瞎操心,能和偶像一起交上朋友一起睡,寫不寫詩哪有那麼重要!杜甫為什麼如此愛李白呢?
  • 都是家中來人,杜甫的《客至》與《賓至》用意有何不同?
    《客至》和《賓至》都是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期寫的以待客為題材的七言律詩。同為待客,這兩首七律不僅寫作時間相近,體裁相同,題材上也皆因客人到來之契機寫就,且都記錄了賓客「至」後自己的情感變化和行為態度,有許多相似之處。
  • 孟浩然讓人意外的一首詩,不相信是他寫的!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入選了《唐詩三百首》,也是語文課本上必背篇目,我們大家都對這首詩很熟悉。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自然認為這首詩沒什麼奇特的。事實上,孟浩然詩集作品中,這類渾健的作品寥寥無幾。這首詩寫得既雄且壯,有俯視一切的氣概,甚至與杜甫的《登嶽陽樓》並列為描寫嶽陽樓的千古絕唱。如果我不是先在課本上學到這首詩,我簡直要懷疑這是另外一個人的作品了,無論是王維、杜甫、李白,或者是其他人,就是不敢相信是孟浩然寫的。因為孟浩然的整體詩詞風格,和這首的風格太不一樣。
  • 杜甫最著名詠史詩:「無一語涉議論,而意無不包」,高中曾學過
    公元766年,54歲的杜甫正處於西南漂泊時期。將他自己的人生漂泊和歷史上的著名人物聯繫在一起,寫了一組五首唐詩組成的組詩。這五首唐詩,就是他著名的《詠懷古蹟》五首。在這五首唐詩當中,杜甫分別吟詠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還有諸葛亮,歷史上的這五個人都曾經在長江三峽一帶留下了足跡。杜甫從他們的人生境遇出發,再加上自己的漂泊失意,寫出了精彩的詩歌。而其中以第三首最為經典,我們高中階段曾經學過。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 杜甫很忙?杜甫原來是情聖!
    蘇軾這樣評價杜甫說:「流落饑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杜甫希望能夠「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在看到山海破碎之時,內心無比沉痛。如《哀江頭》,此詩寫玄宗、楊妃,詩中雖有所不滿,但更多是表現深切同情、悲憫: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 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七言律詩,第二聯妙絕古今
    杜甫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甚至都可以不用加「之一」二字,他的七言律詩,是中國詩歌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在他的詩中,可以享受到無比精妙的練字用詞、篇章結構、對仗格律的藝術。今天,小樓推薦杜甫一首非常經典的七言律詩《登樓》,並重點賞析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動古今」。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是唐詩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標誌性地位。而唐詩中難以逾越的高峰,非李白、杜甫莫屬。其實即便是在唐代,已有很多文人不斷模仿他們的作品,其中不乏才華卓著的大詩人,比如李商隱。
  • 一天一首古詩詞:杜甫《泊嶽陽樓下》
    安史之亂後的現實並未改變杜甫的忠君戀闕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種迷茫的情緒。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從。其次,我們知道杜甫的詩歌十分重視鍊字,他很講究對 仗,「江國逾千裡,山城近百層。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的對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灑」字用的也十分貼切。最後,杜甫在此詩中還用了典故,就是 「鯤鵬」,他引用了《莊子·逍遙遊》中的典故,以鯤鵬的變化無常來暗示前途的不可預料。非常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