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歲了應該和家長分床睡呢?需不需要等孩子懂事了,年齡稍大一點再分床睡呢?相信這是很多家長內心的困惑!但其實對於什麼年齡階段應該分床睡,沒有準確的定論。因為,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都有所不同,並且每一個孩子成熟期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早熟,對於這類孩子就應當讓他們早日和父母分床睡。而對於晚熟的孩子,應當延後他們與父母分床睡的時間。父母應當針對不同的孩子的性格和成熟度,做出不同的反應。
為什麼要和孩子"分床睡"?你明白這些好處嗎?
1.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的獨立意識是最重要的一點。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走上獨立的道路",美國教育家羅伯特也說,現代兒童教育有十大目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獨立。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總有一天需要獨自面對世界。
環境、教育等因素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的孩子長大後暴露出自私、懦弱、性格扭曲等一系列問題,這與他從小生活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有本質的關係。出現這些問題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的溺愛和過度庇護造成的。
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非常重要。一方面,它會提醒孩子一切都要靠自己,父母的幫助只是暫時的,為孩子提供了獨立的前提;另一方面,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會和諧相處,不會過於自私地認為別人應該圍繞自己,以自己為中心。
2.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
在"分床睡"之前,孩子的睡眠質量會受到父母睡眠習慣的影響。比如:有的爸爸睡眠姿勢不好,入睡後容易壓到孩子。在新聞中,我們會看到很多這樣的案例。父親半夜睡著了,導致一個月大的孩子窒息死亡。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儘量讓孩子和父母分開。
"分床睡"後,在一定程度上會消除家長睡在孩子身上的顧慮,所以一方面提高了家長的睡眠質量。另一方面,"分床睡"會讓孩子呼吸到新鮮空氣,給孩子更大的睡眠空間,有助於大腦的生長發育和睡眠時身體的舒展。
3.為父母留出私人空間
有了孩子後,很多夫妻沒有了私人空間。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時間長了,夫妻之間也會產生不滿,導致夫妻感情破裂。即使有孩子,夫妻之間也要留有足夠的私人空間。所以和孩子"分床睡"會給夫妻倆一個私人空間,讓他們的關係和在一起時一樣好。所以,和孩子"分床睡",不僅對孩子有好處,對父母也很棒!
"分床睡"不要只看年齡,孩子出現這幾種表現,就應該分床睡。
1.孩子有了性別意識後
弗洛伊德認為:性器官開始獲得快感的時期,定在3歲以後,稱為"俄狄浦斯期"。3歲是孩子心理性別出現的關鍵期。如果不能及時和孩子們在一起。"分床",可能使孩子形成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結。所以在孩子有了性別意識後,一定要儘早引導孩子分床。給孩子一個心理過渡期。
2.當孩子非常依賴父母的時候
英國精神病學家巴爾伯提出,兒童的依戀期是0~2歲。因此,當依戀期結束後,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仍然很強。家長應考慮與孩子"分床睡"如果孩子長期對父母的依賴性強,會導致孩子長大後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自己的主見。當事情發生時,他們會求助於父母,讓他們幫助做出選擇。孩子也容易形成懦弱、內向等性格,孩子會害怕交朋友。同時,孩子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也可能因為懦弱的性格而長期被欺負。
所以,為了孩子將來更好更健康的發展,儘早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讓孩子以積極的面貌和獨立的態度面對未來的生活。
3.當孩子的身體迅速發育時,
兒童身體的快速發育表明,兒童不僅在生理上發生著變化,心理上也在發生著變化。當孩子身體發育過快時,家長要注意給孩子更廣闊的成長空間。與孩子同睡一張床,必然會擠壓孩子的成長空間。孩子在睡眠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做身體的伸展運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發育進程。所以,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給孩子更廣闊的空間!
當然,在和孩子分床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孩子,不能一刀切地突然和孩子分床睡,這樣會讓孩子一時難以接受,也可能給孩子以後造成心理負擔,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因此,分床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應阿姨分享了我和大寶分床睡的經驗,我會帶著大寶去挑選自己房間的床上用品,讓大寶在自己的房間有一種親切感。然後我給大寶買了一個他喜歡的蜘蛛人陪著他,這樣可以保證他內心的安全感。當然,剛開始的時候,不可能讓孩子直接睡著,每次我都會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等孩子睡著後我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