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奢侈品代購的生意要涼透了嗎?沒那麼簡單

2020-12-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bof】;

新冠疫情對任何行業來說都是個壞消息,但是對於中國的代購來說,嚴格的旅遊限制和更嚴格的規章管制讓他們的未來更變得黯淡無光。但一切就這麼結束了嗎?

幾年前,當肖翔(音譯)開始在深圳的一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他很快意識到兩個問題: 第一,多賺點外快會更好。第二,他的財務問題可以通過購物來解決。

如果每個周末,他都花幾個小時和朋友一道跨境去香港購物,就很容易把這些買下的化妝品轉售給他在微信上的800個聯繫人,還能通過小幅的加價賺取差價。

因此,肖翔成為了我們所熟知的代購,成為了遍布全球代購大軍中的一員,為其他消費者採買貨品。

中國對西方的開放也伴隨著海外旅行和留學生的激增。這推動了代購這一灰色產業的發展,貝恩諮詢公司在2016年估計,在巴黎、倫敦、米蘭、韓國和香港,不同專業水平的代購每年能帶來75億美元的銷售額。

這樣的外快很容易賺,特別是對於那些有閒做兼職的留學生來說,而且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很高,他們渴望以更低的價格獲得高質量的國際品牌產品。肖翔表示,他的顧客一直都很偏愛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蘭蔻(Lancome)、 SK-II、 MAC和科顏氏(Kiehl’s)等品牌。

當然,今年跨國購物旅行的可能性實際上已經消失。據聯合國估計,2019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累計達1.7億人次,而2020年可能會下降58% 至78% 。

對於許多代購來說,這場疫情更是一場大災難。根據China Luxury Advisors公司和 YouWorld 聯合研究項目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80% 的代購(主要來自美國)在4月份表示,疫情及其相關的旅遊限制、店鋪關閉和更廣泛的經濟影響對他們的業務產生了負面影響。對於這些海外代購來說,快遞時間的延長和中國消費者需求降低是最令人頭疼的商業問題。

「代購越來越難了,」肖翔解釋道。自從3月底,深港口岸關閉以來,他一直依靠在香港的朋友購買產品,讓他們快遞到深圳。但他也很快澄清說,讓生意變得困難的原因不只是疫情。

他補充道: 「競爭很激烈,(政府採取了更嚴厲的治理措施) ,所以我這些天只從代購中賺了一點點錢。」

對於許多品牌來說,代購代表著一個潛在的重要銷售渠道,不管品牌欣然接受還是鄙視他們,都不能忽視這個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

愛恨交織的關係

尤其是對於奢侈品牌而言,代購所代表的灰色市場有助於提高其銷售額。但這是以犧牲寶貴的品牌控制權為代價的,而且還常常讓品牌頭疼,無法確定如何在特定市場分配資源,以便真正接觸到消費者。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這種合作關係也會讓人感到不安。

但今年,歐美品牌的銷售額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它們強烈感受到過往那些大肆揮霍的代購帶來的銷售額正在流失。

根據China Luxury Advisors和 YouWorld 的《解碼代購: 中國的新社交商業》報告 ,參與調查的代購,超過83%每月購買價值超過10000美元的產品,而幾乎一半的代購每月購買價值超過25000美元。

浮鎏已經在米蘭生活了七年,最早是在那裡讀書,但很快就轉向奢侈品代購,以此賺外快的一種方式。浮鎏表示,很長一段時間裡,代購在Gucci和Prada等品牌的店裡拍照的時候,銷售都會衝過來把他們趕走。

然而,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急需佣金的店員們一直在積極爭取特別優惠。但儘管態度發生了這樣的轉變,浮鎏依然不確定她的代購生意還能維持多久。

「大概從2018年開始,代購這個行當就有下滑的趨勢,來義大利的留學生成倍增長,大家一落地就開始做代購。好在,我做的時間足夠久。」她曾這樣告訴商業媒體36Kr。

正如浮鎏和肖翔所指出的那樣,近年來,輕鬆賺外快的誘惑加劇了競爭,並大幅降低了這個行當的利潤率,代購不得不承受一系列打擊,而這場疫情只是其中之一。

自2016年以來,中國連續幾輪的關稅削減和全球品牌「價格協調」政策,也在縮小進口商品的價格差距。

然後,在2018年,政府宣布打擊代購,那些無視海關規定、帶回價值超過5000元個人免稅商品的代購早到了處罰。去年1月,一項新的電商法生效,這意味著代購將不得不對其灰色收入進行申報和納稅,這使得他們以前順暢的外快現金流變得更加複雜。

但是,即使所有這些因素都發揮了作用,中國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產品價格和供應之間仍然存在著足夠大的差距,所以像肖翔這樣的人還能堅持一段時間。

在他的微信朋友圈裡,他會為待售產品做廣告,Tom Ford唇膏在這裡售價258元,同樣的產品在品牌天貓旗艦店售價為450元 ;嬌韻詩的雙重精華液售價568元,而天貓的售價為695元; 一瓶50毫升的SK-II小燈泡精華售價880元,而天貓的售價為1540元(但通過後者的渠道購買,還會送兩瓶神仙水)。

「我經常讀到一些關於這個、那個代購遭到致命打擊的文章,但情況不是這樣,「數字營銷機構 Verb China 的商務總監湯Tom Griffiths表示: 「這個活準入門檻很低,基本上只要有一部手機,你就可以成為代購。」

他補充說: 「只有在代購市場的三個條件——產品稀缺性、真實性和價格差異——都消失的情況下,代購才會停止。如果它們消失了,那麼代購就會消失。」

相反,他和其他中國市場策略分析師都認為,代購行業正在演變成一個由更專業的團體而不是個人主導的行業,更有可能迎合那些尚未普及或尚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小眾產品和品牌。

一個更專業、更適合的未來

「過去,學校裡有一群年輕人,他們通過把產品寄回朋友圈賺點錢。但這件事會變得更加制度化,代購公司得到的交易比普通學生的更好,」上海市場營銷和研究公司 China Skinny 的董事總經理Mark Tanner解釋道。

澳大利亞已經有了一個官方的貿易機構——澳大利亞中國代購協會(ADCA) ,儘管存在地緣政治方面的緊張,但Tanner和Griffiths都設想,未來可能會有類似的機構設立在歐洲或北美,專注於奢侈品貿易。

Tanner表示,對於小眾品牌而言,即使是價格較高的產品,拉攏代購在其銷售圈子內培養起來的信任,肯定會有好處,這不僅是在中國催生銷售的一種方式,也是能夠提高品牌知名度。

「中國許多表現最好的品牌已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品牌,因為代購(最初)引進了這些品牌,之後它們就能夠進入市場,並在此基礎上做一些有趣的事情,」Tanner表示。

當然,中國跨境電商的興起也意味著,小品牌可以通過天貓全球等平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從而可能減少代購的需求。但長期以來,品牌一直難以超越這些平臺上的各式各樣的競爭,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新進者加入這些平臺。

天貓全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至8月,在該平臺上推出的新品牌數量增長了125% 。中國疫情封鎖期間,從今年1月到3月,有超過20萬種產品在該平臺上首次亮相。

這與代購和其消費者群體之間更為親密的關係大相逕庭。消費者群體往往將代購視為可信賴的信息來源和時尚的仲裁者,這使得他們比其他營銷渠道更能左右消費者的選擇。Griffith建議那些有興趣利用代購的品牌,不要像對待網紅那樣直接發信息或要求提供具體內容,而是給代購一些他們可以在自己圈子裡發揮更大作用的東西,比如獨家產品或是折扣代碼。

他說:「代購不會對花裡胡哨的東西感興趣,對他們來說,銷售的東西就是實實在在地擁有產品。」他預測,雖然疫情後的代購市場將發生很大的變黃,但在未來幾年裡仍將是一個重要渠道。

從歷史上看,無視代購,寄希望於這篇灰色市場的消失並不是一個特別有效的策略。也許在疫情爆發後的未來,品牌將嘗試一種不同的方法看待這一點。

Griffiths說: 「這種危機的壞處是,它們會發生,好處是它們會結束。最終,疫情終將結束,到那時,代購將捲土重來。」

相關焦點

  • 中國代購故事:我要讓全國人用上奢侈品
    在過去的20年中,代購滲入到中國人的生活中。它是消費升級的需求,是一種擁有專屬英文名「Daigou」的中國式特殊行業;它介於法律灰色地帶中間,是一門佔據朋友圈、隨時發財的生意。 20年來,代購,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這是「代購的中國人」系列第一篇:中國代購故事
  • 《電商法》封殺代購,最高罰款200萬,代購生意真的涼了嗎?
    2019年跨年、十三天、兩個國家,代購同行們都說佳妮「瘋了」。《電商法》規定,代購需要持有中國和購買國的兩方營業執照,偷稅漏稅的監管和處罰也會大幅度加強,罰款金額上限高達200萬元,還要承擔刑事責任。「敏感期,誰都不敢當出頭鳥,但總得有人去試試水」,佳妮說。做了四年人肉代購,風險這事兒在她看來是薛丁格的貓,盒子沒開,怎麼斷定是「生」是「死」?
  • 揭秘合肥微信代購奢侈品市場 高仿品充斥無正規庫存
    海外代購或非正品5月份,馬小姐分別通過兩位微信好友從美國和中國香港兩地購買了挎包和手錶,然而當兩件商品從美國和中國香港郵寄來後,馬小姐發現,從美國代購的「COACH」挎包並沒有任何發票,從中國香港代購的手錶也只是附有一張購物小票,也沒有發票,這讓馬小姐很是疑惑。
  • 中國代購驟減,日本奢侈品銷售慌了
    根據貝恩公司的數據,中國購物者現在佔全球2600億歐元個人奢侈品市場的33%。雖然這主要由更多中國遊客在國外旅遊消費所推動的,但中國消費者也通過代購購買商品,由於價差比較大,代購奢侈品愈演愈烈。東京羽田機場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一些奢侈品牌的大尺寸產品銷售疲軟,這可能表明中國消費者會因為海關檢查而減少購買量。一些顧客要求將珠寶等產品從盒子中取出並放入較小的袋子中。
  • 微信「帶圖問貨、乾脆利落」的奢侈品代購靠譜嗎?
    微信「帶圖問貨、乾脆利落」的奢侈品代購靠譜嗎?如果你有一絲絲心動了,要小心了!就算是「資深」從事海外代購的人也被「坑」了。 日前,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法院宣判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原告葉女士通過微信找人代購包包、衣服等,付了款,等了兩年,都沒有等到自己海外代購的商品。
  • 代購真的要涼涼了?
    我們就說過代購可能將面臨失業隨著國內疫情穩定,世界疫情爆發代購的處境不但沒有面臨好轉~反倒越來越窘迫而到今天,可以說難上加難甚至說是代購時代要終結,都不為過!在縱觀歐洲、亞洲、美洲等等國家不是封國就是封城~代購就算有心也無力~因為,出入境已經不可能了~2各大護膚品也紛紛停產了之前就說過!因為全世界疫情爆發,很多的奢侈品都停產了!然而,奢侈品停產的同時~我們的護膚品也面臨停產!
  • 奢侈品遭重創:大牌陸續關店,代購趁機漲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連線Insight,作者|向陽,編輯|水笙新冠病毒引起的連鎖反應還在進行,奢侈品行業掀起了一場風波。做代購生意的易麗一直居住在義大利。往年中國春節前後,巴黎、倫敦等奢侈品聖地總有很多來自中國的購物者,在Chanel、Louis Vuitton、Gucci等奢侈品旗艦店內選購商品。而疫情的爆發,將代購困在國外,卻將消費者攔在了國內。
  • 打擊個人代購,中國奢侈品消費是否會減緩?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財務長 Jean-Jacques Guiony近日在第三季度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中國加大對代購的打擊力度對整個奢侈品行業來說是好消息,LVMH近年來也一直在除中國外的其它市場做著同樣的事情。中國將於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我國首部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 奢侈品代購:從月入幾十萬,到賣面膜玉米螺獅粉
    來源 | Tech星球(ID:tech618)文 | 李曉蕾編輯 |張宇婷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在義大利做了7年奢侈品代購的浮鎏,第一次遭遇如此嚴重的危機。事實上,涉及跨境業務的各類代購、買手,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疫情「黑天鵝」的衝擊。一家淘寶化妝品代購店店主告訴Tech星球,今年他所知道的彩妝代購店,生意基本腰斬。一家國際奢侈品品牌內部人士表示,不少品牌採購預算對半砍,且春季度服裝面臨大量庫存積壓的問題。
  • 奢侈品業和代購們迎來至暗時刻
    蘇瀾已經有兩個月沒怎麼出門了,她定居在荷蘭多年,從2013年開始做代購,還註冊了貿易公司。今年,她發回國內的最後一單奢侈品還是在1月中旬,到今天已經停單兩個多月了。  不止是蘇瀾,整個歐洲奢侈品代購圈子基本都停擺了。最初因為國內疫情,現在則是全球疫情大爆發,歐洲奢侈品從生產到銷售被迫踩下急剎車。
  • 代購生意怎麼做?十招教你順利起飛
    你一定要解決這個物流的問題。其實很多國外的淘寶大店,或者像我之前做代購,為什麼能寄很大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解決了物流問題。中國大陸有很多關口,比如天津、蘇州、寧波、廣州等。每個關口走什麼商品,每個關口有多大的概率被稅,一年四季有哪些季節或者假日容易被扣稅?這些事情你都要摸透,當然不同的地區有其他的國情。
  • 奢侈品遭疫情重創:大牌陸續關店,代購趁機漲價
    文/向陽編輯/水笙新冠病毒引起的連鎖反應還在進行,奢侈品行業掀起了一場風波。做代購生意的易麗一直居住在義大利。往年中國春節前後,巴黎、倫敦等奢侈品聖地總有很多來自中國的購物者,在Chanel、Louis Vuitton、Gucci等奢侈品旗艦店內選購商品。而疫情的爆發,將代購困在國外,卻將消費者攔在了國內。
  • 香奈兒在中國內地降價20% 海外代購要被「逼哭」了
    那麼,問題來了,香奈兒這個異乎尋常的在華降價舉動,將會帶來哪些影響呢?騰訊財經綜合報導 作為法國知名的奢侈品牌,香奈兒自1999年進軍中國內地以來幾乎每年「例行漲價」。不過,昨日起在網上鋪天蓋地而來的消息卻是——香奈兒在中國市場要降價了!多家媒體報導,香奈兒拋出了「平衡全球售價」的策略,將下調中國內地售價,同時上調歐洲售價,幅度均為20%,調價後兩地價差不超過5%。
  • 韓國代購「淘金」生意越幹越難 門檻高了利潤少
    記者直擊從早忙到晚代購是個辛苦活  酷愛旅遊的天津女孩肖瀟,兩年前成為了韓國化妝品代購大軍的一員,最初代購單少的時候,肖瀟都是每隔小半年便親自到韓國「血拼」一番。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她便和一位中國赴韓旅遊團的領隊一起幹起了代購。儘管客戶越來越多,但肖瀟坦言,「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
  • 電商盯上奢侈品 海外代購的春天漸行漸遠了
    好在我們一直以做二手包為主,新品涉及本來就不多,有些以代購為主的店才真是慘澹。」   差價沒了   奢侈品代購想轉行   「我們之前囤了30多隻香奈兒包,原本打算等它漲價的時候放貨,沒想到居然降價。沒辦法,只能快速賣了,虧倒是不虧,只不過以前是國內專櫃價的6折左右,如今接近9折,對我們來說已經沒利潤了。這牌子看來以後要從代購名單中消失了。」常年從歐洲帶貨的賣家Leo無奈地說,「最近風聲又四起,說不少品牌可能會跟著香奈兒的步調調價,我看我們快失業了,早找出路唄。」
  • 閨蜜代購一愛馬仕的真相!奢侈品包包代購和專櫃關係不淺
    對於擁有奢侈品包包,是每個女生心底的渴望,也有很多女生會為了擁有一個奢侈品包包省吃簡用,然而結局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小雪就親身經歷了購買的痛。但是自己信任的代購,真的值得自己信任嗎?其實有些時候是消費真對奢侈品包包的認知不夠清晰,對代購的行業也不夠了解,讓一部分代購有機可乘,通過賣給購買者假包的形式,來謀取更高額的利益。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代購的誤區:一般消費者代購前都會問"保證正品嗎",這時代購會跟你說,"支持專櫃驗貨"。
  • 無法穿越疫情的奢侈品代購:從月入幾十萬 到賣水果、玉米
    事實上,涉及跨境業務的各類代購、買手,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疫情「黑天鵝」的衝擊。一家淘寶化妝品代購店店主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今年他所知道的彩妝代購店,生意基本腰斬。一家國際奢侈品品牌內部人士表示,不少品牌採購預算對半砍,且春季度服裝面臨大量庫存積壓的問題。
  • 網曝奢侈品代購騙局 10元打出假小票LV愛馬仕最多
    假小票熱賣   10元錢輕鬆打出「代購小票」   日前,一位從事代購業務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代購渠道混亂,現在一張海外購物小票已不能證明奢侈品的真正身份了,許多網絡代購商都可以輕鬆「製作」。   做代購生意多年的孫小姐也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了高仿小票的內幕。
  • 做代購賺錢嗎?
    一直都有人說,國外代購不好做了,甚至有人問過易寒我,代購是不是沒法做了。其實這都是大家多心了,我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傳聞"。就易寒我自己以及認識的那些朋友圈子裡,代購市場是一如既往的熱火朝天。幾年前,UGG的鞋子都是翻倍賣,奶粉一箱都是加三四百元,跟當時比,現在的代購競爭更加激烈,利潤當然不可能那麼高了。
  • 小心海外代購3大陷阱
    「中國化妝品真品聯盟」發布的首個《中國化妝品安全指數報告》顯示,通過網絡銷售的化妝品有兩成為假冒產品,每10人中有9人對化妝品真假問題產生質疑。除了化妝品,服裝、鞋類、奢侈品等很多消費者喜歡通過代購來獲得的商品,都存在買到假貨的風險。然而,代購行為的隱蔽性、消費者缺乏鑑別能力、相關監管機制不夠完善等原因,使代購圈裡的假貨越來越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