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進入生酮後一部分酮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適應性,如頭暈、乏力、心跳加速、失眠、嗜睡等,但通常2~4天會得到緩解。
生酮不適症的症狀:
疲倦(Fatigue)頭痛(Headache)噁心(Nausea)昏沉(Drowsiness)頭昏眼花(Lighthead)便秘(Constipation)肌肉痙攣(Muscle cramps)皮膚問題(Skin Problems)心悸(Heart palpitations)高血壓(Hypertension)
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酮流感—便秘、頭暈、失眠、心悸、心跳加速?你有的問題看這邊
酮君下面為大家整理一部分剛開始進入生酮後,出現酮流感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電解質流失
低碳或生酮飲食會減輕體內的發炎,而發炎現象之一是水腫。所以,低碳或生酮飲食會排出積水,但是在排水的過程中會連帶排出體內的電解質,例如:鉀、鎂、鈉,因而導致電解質減少的不適,例如:心情不好、心跳加速、睡眠不佳。低碳生酮飲食會增加肝糖原與體脂肪的分解,分解過程會產生水分,接著水分排放會流失電解質。
解決方法是:補充水、鈉及其他電解質。
▲營養素缺乏
生酮飲食很容易偏食,如果沒有大量多樣攝取葉菜類,就會造成某些營養素的缺乏(例如:鎂、B1),一旦缺乏,特定的生化反應就會不完全或停擺,造成不適,尤其是排毒的生化反應。
解決辦法是:補充綜合維生素礦物質、葉菜類、內臟類食物。
常見例子:
維生素B1缺乏造成疲倦(B1的劑量是每日600mg, 蛋白質缺乏造成掉發。(每日蛋白質吃到身體公斤數×1~1.5g)生酮飲食會消耗身體的礦物質,例如:硒、銅、鋅。
▲能量銜接不上
生酮飲食如果操作不當就可能會造成能源不足,短期的能源不足還不至於影響新陳代謝率,但是如果長期能源不足,身體就會調降新陳代謝率來縮小能源缺口(也就是節食,節食帶來的就是降低基礎代謝)。生酮飲食的某些不適症就是來自新陳代謝率太低的結果(類似甲狀腺過低的症狀)。
解決辦法:保證每餐攝取足量,吃到身體所需。
▲先天燃脂功能缺陷
這個是自身體質的問題,很難改變。
解決辦法:停止生酮飲食、提高碳水類攝取量。
▲脂肪酸分解速度太慢
分解長鏈脂肪酸比較費事,有時候會趕不上需求,導致能源短缺。
解決辦法:暫時先補充短鏈或中鏈脂肪酸,例如:C4、C6、C8、MCT(可選擇箭脂計劃防彈咖啡)。
▲線粒體不足
燃燒脂肪需要較多的粒線體,所以要給身體時間去製造粒線體,如果時間不夠,能源缺乏的可能性就會很高。生酮飲食初期,身體會製造較多的酮體供身體使用,漸漸地,身體會製造更多的粒線體來直接燃燒游離脂肪酸,於是酮體需求量會逐漸減少,檢測上,血酮濃度也會越來愈少,所以有時候會讓一些酮學誤以為是吃錯食物了!
體重超重或胰島素抗阻者的粒線體常常是受損狀態而且數目也較少,由於粒線體負責分解脂肪作為燃料,所以超重或胰島素抗阻者在生酮飲食初期常常因為能源銜接不上而出現較嚴重的生酮不適症,但是生酮飲食可以改善粒線體的數目與功能,所以只要經過一段適應期後,超重或胰島素抗阻者反而更能感受到生酮飲食的好處,不過適應期會比較長就是!
解決辦法:身體會適應,雖然適應的時間比較長。
▲過敏食物與不耐食物
這是所有飲食法的共同死角,過敏食物與不耐食物不避開,別人實施後健康提升,你實施後不一定更健康,也有可能更糟,因為你換了跑道,卻沒有清除新跑道上的障礙物—過敏食物與不耐食物。
解決方法:找到讓自己不耐的食物,並且拿掉它。
▲腎上腺問題
高碳飲食會增加胰島素分泌,胰島素會刺激醛固酮分泌,醛固酮會留住鈉,留住鈉會留住水。相反地,低碳飲食會減少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素會減少醛固酮,減少醛固酮會留不住鈉(排出鈉),身體為了留住鈉會增加腎上腺與皮質醇的分泌,但是腎上腺與皮質醇過多會妨礙睡眠,也會影響減脂效率。
解決辦法:補充鈉(鹽巴),建議生酮飲食者,每日的鈉攝取量至少要5g。
關於生酮不適症補充鹽分的,可以口含一點點的玫瑰鹽。可事先研磨一些玫瑰鹽擺在小碟子上,不舒服時就用手指捏一些撒在嘴裡含著,不要配水,讓鹽巴慢慢溶化。含鹽的準則是:少量多次為原則。如果鹽巴無法含在嘴裡慢慢溶化而必須馬上配水喝,就是代表量太多了,下次必須減量才行。
口含鹽巴的選擇:粗鹽或玫瑰鹽皆可,避免精製白鹽。
下面是缺少微量元素身體的反應及一些症狀反應了身體需要補充什么元素。
▲缺鉀
症狀:
高血壓(Hypertension)心律不整(Cardiac arrhythmia)肌肉無力、痙攣(Muscular weakness and muscle cramps)便秘(Constipation)憂鬱症與焦躁(Depression and irritability)心悸(Heart palpitations)皮膚問題(Skin Problems)呼吸抑制、心臟衰竭(Respiratory depression, heart failure (severe deficiency))
生酮飲食要注意鉀的流失,因為生酮會降低胰島素,胰島素降低會排出鈉,排鈉時會連帶排出鉀,鉀缺乏時肌肉會流失。這是靠生酮減重者必須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嚴重腹瀉與過度流汗也會造成鉀缺乏。值得一提的是留住鈉與鎂也有助於留住鉀。
生酮飲食可食用的高鉀食物:
酪梨 (每片大約含1,000毫克的鉀)堅果(每份大約含100-300毫克的鉀,一份大約是30克,看種類而定。)深綠色葉菜類(100克生蔬菜大約含200毫克的鉀。)辛香料(羅勒、細葉芹、蒔蘿、奧勒岡、巴西利、藏紅花、龍蒿、薑黃、辣椒。)鮭魚(每一片大約含800毫克的鉀)香菇、紫菜、海帶(這些食材每100克大約含1500~2000毫克的鉀)
*心悸者建議補充鉀與鎂,並且請醫師幫忙檢查心臟功能。
▲缺鎂
症狀:
肌肉痙攣(Muscle cramps)頭暈(Dizziness)疲倦(Fatigue)焦慮(Anxiety)過動(Huperactivity)
罹患代謝症候群(體重過重、胰島素抗阻、糖尿病、高血壓)的人都普遍缺鎂。缺少鎂會鬆弛肌肉,血管內壁也有平滑肌,缺鎂會導致血管無法放鬆,形成高血壓。
生酮飲食可食用的高鎂食物:
堅果(每30克的杏仁大約含75毫克的鎂)可可粉與黑巧克力(每湯匙大約含80毫克的鎂)鮭魚(每份鮭魚約含60毫克的鎂)菠菜(每100克大約含180毫克的鎂)
另外可補充檸檬酸鎂,但它有利尿效果,建議遵循醫囑食用。
▲缺鈉
低碳飲食需要額外補充鈉,因為胰島素會保留鈉,減少其排放,而低糖飲食會降低胰島素,導致鈉留不住,形成低鈉狀況。所以必須額外補充3~5克的鈉。
生酮飲食可食用的高鈉食物:
骨頭湯 (每天喝1~2杯,最好是自己熬煮。) (經驗分享:熬煮一大鍋,置涼,再分裝成很多小包,冷凍庫保存,需要時取下一小包加熱。)培根口含粗鹽或者玫瑰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