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嫉妒,成長和出名3個小思考

2020-12-17 蛋殼花生

1、關於嫉妒

嫉妒是人的本能。

和復仇、報恩一樣,都是群體進化中篩選出來,能提高一個種群競爭力的本能。

復仇是為了維護秩序,報恩是為了互惠互利,那麼嫉妒呢?

嫉妒能激發人的動力,它來源於另一個本能——比較。

原始部落裡物資時常匱乏,這導致分不到食物的人容易挨餓,容易被淘汰。

那麼分配機制是怎麼樣的呢?是按照你在群體中的位置。

於是那些能通過比較來定位自己在群體中位置的人,自然就更容易活下來。

而且比較了還不夠,你還得發現同一個階層的人比你強了,你還得嫉妒,還得眼紅,還得有動力去保持你在這個階層的優先地位。

於是嫉妒有了存在的必要性。

當然到了現代社會,嫉妒和因為嫉妒衍生出來的「酸」文化,已經慢慢的成為了負面情緒,不管是東方和西方都被踩在了腳底下——既然逃避不了,只能不斷驚醒,不斷修行。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把嫉妒當做一種衡量工具。

因為嫉妒的產生,需要有一個前提——你只會對和你處於同一圈子的人,產生嫉妒。

低你太多的人,你看不起,甚至憐憫,高你太多的人,你只會仰望。

所以,你想一下,你現在嫉妒誰?不正說明了,你覺得你們是同一個圈子的人麼?

等有一天,你開始嫉妒馬雲了,那不就說明了,你們屬於同一層次了麼?哈哈哈哈

2、關於成長

一個人的工作,最後交付的結果由什麼決定?

一個人的人生,最後成為什麼樣子由什麼決定?

要素太多,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不過天時地利這些關乎時代,關於命運的事情,我們無法改變。

而和自己相關的東西,還是可以去試試的。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能力和熱情,都是0-100的數值,能力每個人都在成長,有的人成長的快,有的人成長的慢。

而熱情,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自然熱情就高,遇到消耗自己能量,違背自己價值觀的事情,熱情就低。

能力成長,有方法,各個行業都有,控制自己的熱情也有辦法。

傳統的理解,要想找到100分熱情的事情,需要一個人發覺到自己的使命。

但是使命是少數人的事,我們大部分人需要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比如控制自己每天做事的比例——把讓你快樂的任務控制到20%以上,就能讓你的熱情起來了。

而最重要的,其實是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可以從0-100,大不了少一點而已。

但是思維方式,也許就是-100-100了,有些人思維方式錯了,再大的熱情和能力,只能用在錯的地方。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而選擇,也就是做決策背後的思維方式,才是最關鍵的。

怎麼提升思維方式呢?其實比較懸,就是多思考,多去看別人的思考,多思考別人的思考,然後獲得一個個視角,一個個思維模型。

就像查理芒格一樣,收集的思考模型越多,就越智慧。

3、關於出名

有一個現象,就是往往那些有趣的靈魂,一出名以後就會泯然於眾人。

變得普通,變得平庸。

為什麼呢?

一方面我們容易理解,當一個人的名氣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必然會背上一部分的社會責任。

這時候你說話就得注意一些,因為會給這個社會帶來壞的影響。

比如那些明星,如果發表一些政治不正確的話,個人品性上出現一些瑕疵,就容易被聚光燈放大,從而帶來壞的影響。

另一方面呢?那就是名氣的反作用力,你因為什麼標籤出名?你就得保持這個標籤。

這就像明星的人設一樣,學者圈也是一樣,你是自由主義支持者?還是保守主義支持者?

只要你堅持了一個觀點,你以後在每一個場合就不得不重複這個觀點。

因為大眾對你的期待就是這個觀點,否則你的人設不就崩了麼?

就像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一樣,後面兩本書的內容,裡面的觀點沒什麼區別,每一次公開講話,發表觀點也沒什麼新意。

你會覺得他不「有趣」了,其實只是因為他需要保持他的一慣性,才能在這個生態位上繼續生存下去。

他不得不「無趣」,不得不變得「普通」,那些顛覆的觀點和理論,他不能說。

所以,名氣帶給你的,除了利益,還有枷鎖哈,哈哈哈哈

相關焦點

  • 4種利用嫉妒來獲得成長和個人利益的方法
    、溝通和生產方式的方法。嫉妒是通往幸福的道路嗎?就其本身而言,不。坐在那裡想要別人擁有的東西,你在生活中一無所獲。但這是人類的本能,我們都會時不時地處理。所以,與其說嫉妒是可恥的,你應該承認你已經很幸運來對抗嫉妒——我有一些建議可以引導嫉妒去成長和謀取私利:1.讓你的嫉妒變得更聰明。
  • 研究發現:嬰幼兒3個月就會「吃醋」,別慌,善意的嫉妒好處多多
    嫉妒是每個人都有的心裡活動,當然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很多人會在潛意識的認為嫉妒是個貶義詞!人之所以產生嫉妒也是因為和其他人比較的同時,發現各方面不如別人,從而看不慣別人成功、認為這是老天眷顧他才會成功!所以內心產生的怨恨、排斥、羞辱的複雜心裡活動,這也是《心裡大詞典》對嫉妒的詮釋!
  • 秋招上岸:關於產品秋招和最近的一些思考
    1.3.2 如何準備實習轉正1.3.2.1 讓主管看到你的執行力和思考一般來說實習2-3個月就參加答辯,主管在這段時間看的更多的是你的執行力和思考。如果能有產出那是最好的,畢竟產出可以說結果,可以讓主管看到你的執行力。如果沒有產出的話,答辯時要讓主管看到你的思考。
  • 這3本書,關於人生的感悟,歲月沉澱和自我的成長
    《海海人生,終會相逢》作者: 易懿本書是作者易懿意外受傷10年後的心靈之書,她歷時五年積累出關於旅行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記錄下歲月沉澱和自我的成長蛻變,是處女作《一切都沒那麼糟》的升華,比《不期而遇,不告而別》更加觸動人心。
  • 孩子太愛嫉妒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個方法,消除孩子的嫉妒心
    3、喜歡攀比,看到別人有什麼自己也要有嫉妒心強的孩子還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特別喜歡攀比,看到別人有什麼自己也要有,他們不管自己的家庭情況是不是能夠承擔,反正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不能落在別人後面。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的嫉妒心進行引導呢?當孩子產生嫉妒心之後,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通過一些方法來消除孩子的嫉妒心,不然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三個方法,讓孩子遠離嫉妒的深淵
    最近每天都會陪兒子看幾集《熊熊樂園》,今天看的是《嫉妒心》,貓頭鷹老師給小朋友們布置了一個搭積木的作業。吉吉搭了一個漂亮的積木屋,可積木屋倒塌了,最後只有熊大一個人搭成了漂亮的積木屋。貓頭鷹老師誇熊大很厲害,同學們也紛紛向熊大請教搭積木屋的辦法。
  • 富人思維拆解《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8:欣賞or嫉妒?
    我們經常聽到關於王思聰的形容詞,國民老公,花花公子,富二代,嫩模收割機,懟天懟地。本來是個投資人,結果天天在娛樂圈都能看到他的消息,要麼今天又和哪個女模特兒在KTV唱歌,要麼又懟了哪個女明星。隨時都是一副自以為是屌屌的樣子。 看到這樣一個王思聰,可能大多數人腦子裡面想的會是,還不是因為他有個有錢的老爸,不就是有錢嗎?
  • 當心了,同事正在嫉妒你的3個特徵
    在工作上被同事嫉妒,是一件非常不爽的事情。一是容易讓自己情緒受到影響,二是容易讓自己的人際關係變得搖擺不定。所以如果誰能很好的處理關於同事的嫉妒,誰就能在工作上減少你很多麻煩。那麼,這就需要你對被同事嫉妒的特徵,有一個很好的了解了,在這種特徵下,你就可以很好的對同事的嫉妒作出應對之策了。
  • 好好思考,是終身成長的利器
    查理芒格一直試圖在問題上尋找答案背後的普世規律是什麼,然後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可以去複製答案,踐行終身成長。讓他們有能力主動去思考、去探究一個問題背後的本質是什麼。在閱讀成甲老師的《好好思考》這本書之前,我通常會運用PDCA(計劃、做事、檢查、行動)模式,後來了解到美國空軍思想OODA(觀察、調整、決策、行動)。
  • 和巧虎樂智小天地一起成長 做個自信中班生
    時間真快,不知不覺中,我的孩子已經開始上中班幼兒園了,隨著孩子的長大,我越來越關注他成長方面的教育,所以經過多方打聽,選擇了巧虎樂智小天地,希望可以不晚。巧虎早教的「樂智小天地」是針對學前兒童的家庭學習商品,包含書、讀本、父母輔導書、視頻和教具(玩具)等。
  • 關於思考:頂級心理學家反對人們做草率的思考,主要有三大危害!
    派克寫的《少有人走的路》,我已經開始拜讀第四部:在焦慮的年代獲得精神的成長,第一部分:反抗草率的思考,第一章:思考。關於思考,我們很容易陷入草率的思考中。是因為我們總是容易處在矛盾的選擇之中。而為了避免陷入矛盾,不確定性和焦慮,很多人慣常採取的應對方式就是隱瞞矛盾中自己不願意看到的一方面,比如關於死亡,服從,獨立和痛苦。而只思考自己願意看到的另一方面,比如生存,自由,依賴和快樂。
  • 三毛最美的9句話,關於愛情,關於成長,關於人生,讀過讓人心靜
    關於成長:成長是一種蛻變,失去了舊的,必然因為又來了新的,這就是公平。有人說,治癒情傷最好的方式就是時間和新歡,其實不只是感情,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你以為自己失去了很重要的東西,但其實你已經得到了更重要的,人生就是在這樣不斷的更迭中慢慢前行。
  • 關於YFI合併Pickle和Cream的一些思考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星球日報原文標題:關於YFI合併Pickle和Cream的一些思考YFI打響了DeFi領域併購第一槍,儘管並不是傳統金融市場意義上的併購,更多是底層開發資源的整合與互通。譬如YFI和Pickle這兩個系統的核心,前者是圍繞Curve去做機槍池,而後者則是圍繞Uniswap去做機槍池。撇開近日Pickle被黑客盜取資金一事不說,它的TVL能維持在10M美元,就說明它自然有它的優勢在。這些鎖倉資金也不是傻子,相反可以說是最聰明的一批錢了。
  • 當同事嫉妒你時,往往會有這3個徵兆,別傻傻的以為是在對你好
    當同事嫉妒你時,往往會有這3個徵兆,別傻傻的以為是在對你好想要在職場中生存,那就必須處理好人際關係。這裡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有的人情商太低,不懂為人處世,四處得罪人;有的人情商很高,所以結識了不少的朋友,人脈十分廣泛。
  • 李想:關於工作和成長,這是我的100條具體建議
    11 學歷特別高而無能的,一定有,但是小概率;學歷特別差而能力牛的,一定有,是更小的概率。12 我討厭個人英雄主義,我們從來不需要救世主,我也不是救世主,只有我自己一個人,我狗屁也不是,我必須和大家協作。
  • 成長指南――不得不知的6個心理學小知識
    懂一點心理學,不僅可以很好的助力個人成長,也能很好的服務於我們的生活,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成就感。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比較常見的幾個小心理學知識。從眾效應它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隨大流」。從眾效應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網際網路時代,信泛濫,從眾效應更需要人的獨立思考能力。
  • 大巨人和小矮人|兒童成長故事
    大巨人和小矮人是一對要好的朋友,它們密不可分,可是它們的友誼卻被奸詐的狐狸所嫉妒,狐狸趁著小矮人不在的時候對大巨人說:「平時就屬你的功勞最大
  • 豆瓣9.1分,重溫經典,關於自我成長的3點感悟|《當幸福來敲門》
    重溫經典,關於自我成長的3點感悟之所以陷入如此囧境,是因為克裡斯對產品和市場的錯誤判斷。產品性價比不高,加上經濟蕭條,即使克裡斯跑斷腿磨破嘴銷路也不好。克裡斯的學歷、工作經歷,對比其他實習生,沒有任何優勢和勝算。這對於身無分文瀕臨破產,孤身一人帶著小兒子的克裡斯來說,實在是個艱難的抉擇。
  • 關於批評與自我成長,以及人際關係
    被批評時,思考的重點應該是「我應該從哪裡入手解決問題」,而不是「對不對」。對「評論」不理不睬,對「批評」高度重視。如果對批評有不同意見或者不明之處,直接問當事人的完整意見。別迴避。關於自我成長早晚你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別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自己的認知模式創造的鏡像。與此同時你會知道,這個世界上全是別人。
  • 孩子「嫉妒心」太強,父母該如何處理?可以用這3個方法引導孩子
    因此,如果孩子嫉妒心太強的話,很容易結交不到朋友,甚至有朋友的話也容易被這樣的嫉妒心給影響,甚至不願和孩子有過多的來往。2、惡性競爭傷害別人有些孩子因為嫉妒心太強的關係,導致和別人競爭的時候經常不擇手段,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出現惡性競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