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妃子,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家族背景如何?家族因她而興盛

2020-12-21 奧古說歷史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一等公佟養正之孫,太子太保佟圖賴之女,順治帝妃嬪,康熙帝生母。

在孝康章皇后的兒子康熙親政前,佟佳氏並不顯赫,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漢軍正藍旗的小貴族。孝康章皇后的祖父佟養正,父親佟圖賴,在康熙之前,其身份和地位並不顯赫,只能算是滿族中一個中小貴族家庭。

佟養真,關於他的民族身份現在尚存爭議,有說是明初投降明朝的女真人,也有說是遼東世居漢人,不管怎麼說他非純正的滿人。天命三年(1618年),遼東撫順被後金攻破後,他率佟氏族人投降後金大汗努爾哈赤,成為其麾下的一名小軍官,並被劃歸到漢軍中。

天命六年(1621年),佟養真累功升遷至從三品遊擊將軍,授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後金的「輕車都尉」屬爵位,位於異姓功臣爵位的第6等,居於公侯伯子男爵之下,分三等,一等輕車都尉是屬於正三品,二三等的輕車都尉則為從三品)。此後,佟養真以遊擊將軍的身份駐守鎮江,七月明將毛文龍奇襲,佟養真兵敗被殺。

因佟養真死時,其身份只是後金的一個中層軍官,且不是很重要,所以當時的後金朝廷並沒有對其追封,連口頭的哀悼都沒有,就跟犧牲一個小嘍囉差不多。

可以說,佟家在佟養真一代並不顯赫,只能說是一個最為底層的小貴族而已,地位只比普通的將士高出一點。

佟家真正開始在清廷中有一定地位,始於佟圖賴。

佟圖賴效命於皇太極時,因戰功卓著,屢次擊敗明軍、闖王,繼而累遷至從一品太子太保,授三等精奇尼哈番世職(即子爵,位列正一品)。

太宗、順治時期,佟圖賴憑藉著在戰場上的運籌帷幄,無往不利,贏得了清朝最高統治者的重視。天聰七年,太宗分漢軍為八旗,與滿八旗相同,設黃白紅藍各鑲、正四旗,佟圖賴被授正藍旗固山額真一職,成為漢軍正藍旗的最高長官,執掌一旗戶口、生產、教養、訓練等事務,自此佟家算是真正進入到了清朝上層統治階級。此後,佟圖賴的身份、地位是一日比一日顯赫,直至官至從一品太子太保。

自佟圖賴後,佟家開始發跡,直至成為有清一代,最為顯赫的家族之一。

當然,佟家的發跡 ,不是因佟家某個男丁立了大功,被皇帝所鍾愛,繼而一朝飛天,而是因為一個女子,這位女子就是彼時順治帝的妃子,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

崇德五年(1640年),還是小貴族的佟家大院傳來一聲啼哭,一位女嬰誕生在了這個漢軍家庭,因不是男丁,所以這戶人家並沒有多少的喜慶,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位女嬰,讓佟家一飛沖天,成為天下最為顯赫的外戚。

順治十年(1653年),13歲的孝康章皇后按照慣例入宮選秀,而後被選中,封小福晉(順治時期后妃的等級並不完善,大概的級別為皇后、皇貴妃、妃、嬪、福晉、小福晉、格格)。彼時,因家世不顯,再加上孝康章皇后本身就不太得順治的喜愛,所以只得到了一個僅次于格格的小妃位。

但是,不知是孝康章皇后運氣好,還是上天本就要賜給佟家一場富貴,最初不得寵愛的她,卻在2年後,成為最早誕下順治子嗣的妃子之一,而這位皇子就是日後名留青史的一代聖君康熙大帝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清世祖福臨駕崩,遺詔中立皇三子玄燁為皇太子繼皇帝位,是為康熙皇帝。

隨著康熙的登基,身為康熙的母家,佟氏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因是當今皇帝的母家,佟氏也就成為當今最為顯赫的外戚。在康熙有意無意的扶持下,佟氏一族的權勢、地位都達到了頂峰。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為了抬高母家出身,將母家由漢軍正藍旗抬到漢軍鑲黃旗,而後,康熙又追封佟養真、佟圖賴為一等公,由佟圖賴子佟國綱襲一等公。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又冊封佟圖賴的孫女孝懿仁皇后為皇貴妃,代行皇后之權,攝六宮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康熙將母家抬至滿洲鑲黃旗。自此佟氏變成了佟佳氏,成為了上三旗的頂級滿洲權貴。

總得說,孝康章皇后的家族,在康熙親政前並不顯赫,頂多就是一個中小貴族家庭,且還是漢軍的貴族,非滿洲權貴。至孝康章皇后的兒子康熙登上皇位,並掌權後,佟氏才算是真正步入到了清朝的上層階級,在康熙的扶持下,佟氏一族成為了清朝最頂級的滿洲權貴。

此後,佟氏受孝康章皇后的餘蔭,相繼出現了佟國維、隆科多等顯赫一時的人物。尤其是隆科多,佟氏就在隆科多一代步入極盛時期,隆科多不但成為顧命大臣,官至九門提督、吏部尚書,甚至權勢大到雍正見到隆科多時,都要叫聲「舅舅」。

相關焦點

  • 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家族背景如何?
    要是按這個說法,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家族那就厲害了。這種說法的依據是朝鮮南部主簿申忠一的《建州紀程圖記》記載,明萬曆二十四年,努爾哈赤給朝鮮國王回了一封信,那封信裡,努爾哈赤自稱姓佟!女直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佟努爾哈赤回稟。當然,朝鮮人當時,是把佟寫作「童」,但是努爾哈赤稱自己是佟姓,確認無疑了。
  • 孝康章皇后:康熙帝生母,滿洲大族佟佳氏走向巔峰的關鍵人物
    孝康章皇后與她的家族佟佳氏是互為影響的關係,佟佳氏的家族背景讓她得以進入宮廷,成為順治帝的妃子,而她後來誕下了一代聖主康熙帝,也順理成章地將她的家族佟佳氏帶向了巔峰。 佟佳氏最初是女真人,世居遼東,但在明朝時,大量遼東女真人完成了漢化,佟佳氏也同樣如此。
  • 康熙生母佟佳氏——孝康章皇后
    康熙生母佟佳氏——孝康章皇后康熙皇帝繼位後,後宮曾有兩宮並尊的局面,分別是康熙皇帝的嫡母和生母。康熙繼位後,尊嫡母為母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上微號曰仁憲皇太后,居慈仁宮。尊生母佟佳氏為聖母皇太后,上微號曰慈和皇太后(孝康章皇后)。當然,孝惠章皇后雖然不是康熙皇帝的生母,但作為康熙嫡母的她,還是極度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孝敬。自從康熙生母佟佳氏去世後,在康熙心中除了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外,最為重要的就是嫡母孝惠章皇后了。如此康熙對嫡母就非常孝敬關愛了,並且她還是頗為高壽之人,是於康熙五十六年離開人世的。
  • 康熙生母,因夢境與順治結合,一生悲苦!
    康熙身邊有兩個重要的女人,一個是撫育他長大,輔佐他登基的孝莊太皇太后,另一個是 「賴其訓迪,手教國書」的蘇麻喇姑。本就聲名在外的孝莊和蘇麻喇姑,因為康熙的緣故,更是讓她們的形象增色不少。再來說說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有多少人知道她是康熙的生母?佟佳氏的入宮,還有一段美麗卻又荒誕的故事。據史料記載:順治十年的某一天,順治做了一個夢,夢到關外遼西地區影壁山附近有一棵閃閃發光的梧桐樹,一位貌美佳人就站在樹下,順治剛要走上前去,女子就消失不見了。
  • 康熙的生母是漢人還是滿人?結果還真有有漢人血統
    康熙的祖母孝莊文皇后是蒙古族,其生母孝康章皇后則是漢軍。康熙帝生母佟氏,太子太保、定南將軍、都統佟圖賴之女。一、康熙帝生母家世佟氏原居佟佳(佟佳江),善業商。佟圖賴曾祖因貿易寓居開原,後遷撫順,族大人眾,為遼東巨族。清太祖努爾哈赤時,佟圖賴族叔佟養性,以貿易與後金往來,見後金日益強盛,乃暗與交通,被明邊官覺察,被捕下獄,後越獄逃投後金。
  • 這才是真實的清朝妃子皇后形象:圖3是「甄嬛」,圖6是乾隆的最愛
    ,在清宮劇中,那些妃子皇后都長的非常的靚麗端莊,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清朝妃子皇后長啥樣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當時的清宮畫師所畫的妃子皇后形象。圖為孝莊文皇后小名:大玉兒。孝莊皇后是順治帝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賢后,她一生培育、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 順治後宮有32位后妃,31人被葬入皇陵,為何只有她神秘失蹤?
    順治帝死後葬入了河北遵化清東陵的孝陵中,與順治同葬孝陵地宮的有兩個女人,一個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另一個便是順治最寵愛的女人孝獻端敬皇后董鄂妃。說起這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這是一個苦命的女人,雖然在入宮之初承受了一絲天恩,但自從董鄂妃入宮以後,便失去了盛寵,再加上當時其家族仍在漢軍旗,地位自然不能與那些蒙古妃嬪相提並論了。
  • 史上生育年齡最小的皇后,生下一位千古聖君時,你還在上小學!
    值得一提的是,孝康章皇后不是滿人,也不是蒙古人,而是漢人。她雖然姓佟佳氏,看上去是滿人的姓,其實她原本姓佟,屬正藍旗漢軍,康熙時抬旗入鑲黃旗滿洲,才改為此姓。歷史上的孝康章皇后,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人。順治皇帝不喜歡她,等她兒子康熙即位後,又被孝莊老太太壓著,別提多憋屈了。
  • 康熙親封的第一位妃子,出身顯赫,卻只活了10歲
    導讀:清朝入關以後,受中原地區先進文化的影響,順治皇帝大力推行漢化政策,同時也對后妃制度進行改革,比如說開創了八旗選秀制度。然而,清朝后妃制度真正完善起來是在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曾多次冊封后妃,第一位受到冊封的皇后是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那麼你知道康熙親封的第一位妃子是誰嗎?
  • 不受順治寵愛的孝惠皇后,卻能當56年太后,康熙是如何孝敬她的?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圓臉兔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順治的第二個皇后孝惠皇后因患病,死於寧壽宮,這年是她當上皇太后的第五十六個年頭。
  • 此家族為滿洲八大姓之一,僅皇后就出了七個,公、侯更是數不勝數
    額亦都尉鈕鈷祿氏家族的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後,他的兒子遏必隆承襲一等公爵位,此後,鈕鈷祿氏家族人才輩出,幾乎貫穿了清代二百多年的歷史。這一時半會也數不過來,在女性中,就有七人成為了皇后,她們分別是: 皇太極的嫡福晉,額亦都之女,皇太極稱帝後被追封為皇后; 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遏必隆之女; 雍正帝的孝聖憲皇后,四品典儀凌柱之女,即乾隆帝的生母; 嘉慶帝的孝和睿皇后,禮部尚書恭阿拉之女;
  • 她才是唯一的烏拉那拉皇后,守護雍正四十年,諡號令人羨慕!
    清朝初年,攝政王多爾袞執政時期,曾追封自己的生母阿巴亥(烏拉那拉氏)為孝烈武皇后,但是僅過了半年,親政的順治帝便開始清算多爾袞,不僅將多爾袞掘墓鞭屍,還將他和母親阿巴亥的所有榮譽全部給剝奪了,也就是說,阿巴亥的皇后名分從順治親政後便沒有了。
  • 她才是真正的烏拉那拉皇后,守護雍正四十年,聽完諡號羨慕了
    清朝初年,攝政王多爾袞執政時期,曾追封自己的生母阿巴亥(烏拉那拉氏)為孝烈武皇后,但是僅過了半年,親政的順治帝便開始清算多爾袞,不僅將多爾袞掘墓鞭屍,還將他和母親阿巴亥的所有榮譽全部給剝奪了,也就是說,阿巴亥的皇后名分從順治親政後便沒有了。
  •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其文治武功成就很高,經過他的努力,終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是皇帝,他自然是有皇后的,康熙的嫡後髮妻是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索尼的孫女)、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遏必隆之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國維之女)和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生母)。這裡要說的就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她的父親是一等公佟國維。
  • 為什麼康熙對小姨子情有獨鍾呢?歷史上康熙總共娶過幾對姐妹花?
    當然,這大多數都屬於政治聯姻,赫舍裡氏是首輔大臣索尼的孫女,鈕鈷祿氏是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兒,而佟佳氏是佟國維的女兒,佟國維又是康熙生母的哥哥,所以,和這些家族聯姻是鞏固政權的需要,這幾位皇后裡面,康熙最愛赫舍裡,從冊封胤礽為太子就可以看出他對赫舍裡的感情,只不過赫舍裡在胤礽出生不久就去世了。
  • 清朝皇后的重要靠山,娘家身份極其重要,名門貴族缺一不可
    自古後宮便是一個是非之地,無數女人為了爭奪皇后之位而費盡心思,為爭得皇帝寵愛而頭破血流。不過之皇后之位,也不是等閒之輩能夠參與競爭,那些有想法的妃嬪們無一不是出身貴族,家世顯赫。如果有幸當上皇后,整個家族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朝堂與後宮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 順治帝有四位皇后,她們都有哪些不同的命運?
    順治作為大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其婚姻帶有濃厚的滿族早期婚姻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他與四位皇后除夫妻意外的複雜關係上。這四位皇后分別是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孝康章皇后、孝獻皇后。下面具體來講一講這四位皇后的不同命運。
  • 康熙12歲結婚,和皇后一起住三天,孝莊趕緊提醒:第4天分房睡
    而在這4位皇帝當中,雖然同時皇帝舉行婚禮,但是時代背景也是有所差異的,順治、同治、光緒皇帝結婚時,朝廷大權並沒有掌握在皇帝的手中,皇帝結婚可不同一般人結婚,皇帝結婚代表著另一層含義,皇帝在結婚之後就可以親臨朝政了,不管是太后還是皇父手中的朝廷大權,都要還給皇帝,這是皇父或者是太后不想要看到的。
  • 她是清朝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太后,統領後宮57年,與康熙感情深厚
    而作為皇帝身後的女人,皇后則是天下女子的代表,同時也被稱為是一國之母,在皇宮當中統領著整個後宮。可除了這位皇后之外,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個女人更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此人便是皇帝的母親也被稱為皇太后。對於清朝相比大家都有所了解,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的王朝,在歷史上一共延續了200多年,在這一期間有兩位太后的出現,分別代表了兩個不同的極端。
  • 她13歲嫁給表叔,成為大清皇后,20歲做皇太后,卻獨守空房57年!
    廢后博爾濟吉特氏是清朝唯一一位被廢掉的皇后,來自於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家族,她的父親吳克善是孝莊太后的親哥哥,所以說,廢后是順治皇帝的嫡親表妹。雖然順治的這位表妹皇后長得國色天香,是一位標緻的美人,但是從王爺府中長大的她卻養成了嬌奢妒忌的性格,最終為順治皇帝所不忍,將其廢黜,降為靜妃,改居側室。 隨後,出於滿蒙聯姻對於大清統治的重要性,滿清皇室又從蒙古科爾沁部為順治挑選了一位新皇后人選,這位女子也是來自於博爾濟吉特氏家族,她是孝莊太后娘家侄子綽爾濟的女兒,也就是孝莊的侄孫女,順治的表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