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貿燈具廠老闆的焦慮:復工想大幹一場,但國外訂單少了

2020-12-26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宗 旭 每經編輯:張海妮

進入3月後,全國各地氣溫漸漸轉暖,北方杏花已開。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有序進行。但是正當國內疫情逐漸平復、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國外疫情卻開始蔓延,東南亞、歐洲許多國家宣布「封國」。

很多人沒想到事情的轉折來得這麼快:1、2月份中國疫情嚴重,作為「世界工廠」卻無法生產,海外客戶緊急催單;進入3月份,國外疫情嚴重、市場低迷,原本催單的客戶紛紛推遲訂單,甚至取消訂單。對於疫情,「國內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外貿人要打全場」已經成為網絡上外貿人自我調侃最常見的段子。

歐陽雨晴(化名)是一位愛讀書、愛碼字的網友,也是一位外貿工廠的老闆。他的燈具廠也面臨同樣的狀況:目前法國、英國市場暫停,德國的一家大客戶剛剛取消了近50萬美元的訂單。幾個主要出口國中,目前只有奧地利市場還算正常。

歐陽雨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前幾天看見一家港資出口玩具的工廠倒了,一家臺資出口電子配件的廠關了。但我們這些本土小企業卻難以一關了之:一方面是關了廠,員工去哪裡?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像這百十號員工一樣,需要靠工廠養家餬口。」

雖然目前很難,但歐陽雨晴表示,仍然相信天無絕人之路。

訂單被取消壓力陡增

歐陽雨晴所經營的工廠位於東莞東城,主要生產經營燈飾及LED照明產品,目前廠房面積8400平方米,現有員工110餘名,2019年出口總額為1100萬美元,並且還是東莞認證的高新技術外貿企業。

當國內疫情形勢出現好轉時,歐陽雨晴便著手工廠復產。除湖北員工外,3月10日112名員工悉數到達,最後的7名湖北員工也於3月25日~27日先後返回。

「開工還算順利。」歐陽雨晴向記者說。不過令他沒想到的是,當疫情在國內逐漸得到控制時,國外卻出現疫情蔓延之勢。3月18日,法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7000,第二天,他便接到了法國麥森集團的郵件。因為關店,麥森集團也對即將出貨的訂單做了調整:從第13周(3月23日)起,所有帶有ETD的訂單(重複訂單和新項目訂單)將推遲到2020年4月底,兒童部門的訂單也將推遲到2020年4月中旬。

麥森集團在郵件中強調:請注意,這些訂單都沒有被取消,只是因為特殊情況而延遲。

儘管訂單只是延遲,但這仍給歐陽雨晴帶來了資金壓力,「所壓的成品有5個櫃了,金額達到60餘萬美元。而且,倉儲也要花錢」。

更糟心的是客戶取消訂單。就在麥森集團延遲訂單後不久,歐陽雨晴在德國的一家大客戶直接取消了一張金額達40餘萬美元的大訂單。這筆訂單中有的配件供應商已經做了半成品,僅僅是原材料一項損失近20萬元人民幣。

據歐陽雨晴統計,從3月18日收到暫緩出貨的通知到3月25日,共有20多萬美元的貨物被積壓,取消訂單累計金額為60餘萬美元,通知暫停生產的訂單有20多萬美元,三者合計超過100萬美元,佔已接訂單的40%。

情況還在惡化。和去年同期相比,去年接到的訂單額是350餘萬美元,今年同期則少了100餘萬美元,減少近30%,後續4月份訂單恐怕會歸零。更難過的是,去年同期出貨170餘萬美元,今年才50萬美元不到,下滑70%,企業現金流非常緊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和自己一位做外貿的朋友劉先生聊了一下。當提到疫情對公司的影響時,劉先生開玩笑說:「不慌,訂單只是少了一半。」

劉先生介紹,他的市場主要在東南亞,其中菲律賓佔據一半的市場份額,馬來西亞佔四成,新加坡一成。

不過菲律賓在3月15日宣布,即日起至4月14日對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地區實施「社區隔離」,在此期間暫停進出馬尼拉的海陸空交通。隨後,疫情防控升級,「社區隔離」範圍擴大到首都馬尼拉所在的整個呂宋島,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也已暫停交易、暫停清算和結算。不久之後,馬來西亞、新加坡也相繼採取「封國」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不慌」只是劉先生給自己的安慰之詞,「現在飛機都飛不過去,不淡定能咋辦」。

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

做還是不做,這對歐陽雨晴來說都是個問題:手上已經有的訂單,客人不通知取消,就還得購買原材,還要做,但萬一對方取消訂單又將損失慘重。就算客戶不取消訂單只是延期出貨,積壓的貨物也要佔用流動資金。

但是不管如何,成本已經擺在那裡,訂單被取消和推遲後,除了成品積壓、材料積壓等直接成本外,還有人工成本。

歐陽雨晴說:「目前的狀態是進退兩難,連湖北的員工都來了,工廠又不可能放假,所以現在改成了一周5天8小時工作制。雖然出不了多少貨,但是員工工資是一分不能少的,員工工資保底一個月3700元,僅僅工資一項一個月就要50多萬元。」

由於歐陽雨晴所使用的廠房是直接從當地村委會租用的,國內疫情嚴重時,村委會直接免去了他2月份11200元的租金。但是按照目前這種情況下去,歐陽雨晴預計,如果算上3、4月份的廠租+工資,他的工廠這兩個月恐怕合計要淨虧150餘萬元。如果5月份情況不好轉,那就更讓人頭大和狂抓。

客戶紛紛推遲訂單甚至取消訂單後,壓力開始從終端企業向上遊傳導。由於終端企業大量處於半停產的狀態,未來拖供應商貨款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現在供應商大多要訂金才生產,他們更怕訂單取消。

「不過我們上遊廠家配合得很好,一個原因是我們的付款還比較準時。今天有一供應商交不起9000多元的房租被房東斷電。我提前給了他15000(元)的貨款,他答應今晚趕貨出來。」歐陽雨晴說。

對於行業今年的情況,歐陽雨晴有些悲觀:今年外貿中小企業會「死」不少,東莞很多是中小外貿企業。

歐陽雨晴和他的同行聊天得知,周圍企業的美國市場業務全停了。由於無事可做,有個廠30多人放假,有的外資廠則直接選擇關閉,「而國內這些老闆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關廠,因為我們也和員工一樣,要靠工廠養家餬口」。

怎麼辦?想辦法保證企業的現金流。「辦企業,有時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目前這種情況下,現金流更加重要。」歐陽雨晴強調,為了保證現有客戶的穩定,他不得不選擇降價。

不久前,歐陽雨晴最大的一個客戶發來郵件,稱其能保證訂單正常,不取消、不暫停,但4月份出的貨必須降價5個點(5%,編者注),5月份出的貨要降價多少,到時候再議。業務經理問咋辦?歐陽雨晴回復道:照辦。

業務經理轉身離去,旋即又被他叫回:「你發郵件給客戶,我降6個點,但他要把目前我們手上的訂單全額開信用證,只要他開,8個點也行。」

在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可能互不信任,因此需要兩家銀行作為買賣雙方的保證人,代為收款交單,以銀行信用代替商業信用。銀行在這一活動中所使用的工具就是信用證,這是一種銀行開立的有條件的承諾付款的書面文件。

業務部經理說:「我懂了。」歐陽雨晴卻覺得,自己被趁火打劫了。

企業艱難自救

燈飾行業只是大潮影響下的一個縮影。最近頻繁傳出取消訂單的還有服裝行業。許多服裝企業紛紛尋找出路,對外出口不行,那就轉內銷吧。至於效果如何,有待驗證,但目前不失為一種應急之法。只是這種方法對歐陽雨晴來說,卻不可行,「燈具國內銷路萎縮,而且我們的產品主要針對歐洲客戶,如果要在國內上市,還要經過國內3C認證,認證過程就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上文提到的劉先生公司體量比較小,而且不涉及生產環節,「掉頭」比較容易。在國外疫情愈發嚴重的情況下,劉先生將重心移到了口罩等醫療物資上。更重要的是,這些物資在國內的產能開始爬坡,倒讓劉先生安心一點。

一位在深圳某外貿企業工作的馮先生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要不是個人護理產品的出貨量撐著,他們公司目前的情況會更糟糕:「就像前段時間,國內消費者除了買生活用品和個人護理用品,還會買其他的嗎?」

由於涉及生產環節且產品較為單一,歐陽雨晴並不能像他們那樣調整經營方向。德國客戶取消訂單有些突然,為了應對接下來的突發狀況,他必須要有所準備。

第二天一大早,歐陽雨晴便來到工廠,通知業務、PMC(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生產及物料控制)、財務、採購、生產經理,9點開個碰頭會。碰頭會上,歐陽雨晴對未來工廠可能遇到的糟糕狀況提出了判斷:一種是客戶訂單暫停80%,如果情況好一點,客戶訂單可能只會暫停50%。

如果真的訂單暫停80%,歐陽雨晴提出了兩種解決辦法:客戶訂單暫停,工廠也暫停,員工半放假,到客戶恢復航運時再組織生產;或者客戶暫停,工廠不停,仍然組織採購、組織生產,把產品做成成品放到倉庫。

兩種方式各有優劣,前者的好處是可節約採購成本,減少資金壓力。但缺點是當客戶訂單恢復時,工廠將無貨可出,再組織生產又要一個月的時間;後者的好處是客戶訂單一恢復,工廠馬上有貨出,但問題是加大了供應商應付帳款,而且如果客戶最終取消訂單,那麼損失就可能比較慘重。

採購部經理認為,如果把材料弄回來,而貨款回不來,拿什麼錢給供應商?搞不好要好幾百萬呢,勢必陷入被供應商追貨款的被動局面。

生產部經理表示,如果現在沒有事做,那只有不加班甚至休息,而員工是要保底工資3700元/月的,所以還是要繼續生產。

財務經理反駁,如果最後客戶不要了,咋辦?

如何做,在這次會上並沒有討論出結果。由於歐陽雨晴的公司是合夥制,生產部、採購部、工程部、PMC部、業務部、財務部,6個經理各有5%的股份,這個事情大家必須形成統一的意見才能執行下去。

歐陽雨晴表示,這件事情可以等到下周例會再定,但他提了個要求:如果到5月10日的時候,出貨減少80%,財務要制定一個預案,拿出收入和需求報告。

開完會,歐陽雨晴看見一個業務員將客戶暫停出貨的郵件發到了QC、QA 一級。歐陽非常生氣:「這簡直亂來。」隨即他叫來業務經理及業務員,要求客戶取消及暫停訂單只發給他,不要發那麼多人,以免人心惶惶。

隨後,歐陽雨晴旁聽了PMC與業務員對單,哪些貨可出,哪些貨出不了。下午檢查了一款寄到香港地區的產前樣。「以前是客戶來籤樣的,現在不方便來,只有把樣品寄到客戶那裡了。」歐陽雨晴說。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面對被取消的外貿訂單,服裝工廠老闆睡不著覺
    「我們這幾天一直有訂單被取消,將近一百萬美元,睡不著覺。」浙江紹興一家服裝外貿公司負責人王茉莉告訴界面時尚。3月底最後一周,美國的零售門店因新冠肺炎疫情大面積歇業。眼看著訂單紛紛「消失」,王茉莉焦慮異常。在被取消的訂單中,最大一筆,也是讓她最頭疼的訂單是一批鏤空蕾絲上衣——3萬多件成衣和價值幾十萬美元的胚布材料。「單價貴、時裝款、有季節性、數量多,這筆訂單我沒辦法消化。」
  • 服裝企業外貿訂單驟降 內貿還不確定的老闆們能扛住嗎
    《財經》記者採訪的服裝廠、鞋廠、紗線廠、面料廠老闆們都表示,前段時間國內疫情所造成的物流阻斷、工人無法返工、原材料短缺等問題現在已經緩解。最近一周多,工廠面臨的最大問題已經從「愁復工」轉變為「愁訂單」。隨著歐美國家成為新冠肺炎重災區,外貿市場出現了180度的轉變。1月-2月中國疫情嚴重、無法生產,海外客戶急催訂單。
  • ...批外貿訂單取消,客戶撤單集中爆發,紡織老闆太難了!企業如何止損?
    據今天(3月19日)的《證券日報》報導: 「受國外疫情影響,3月中旬開始,有客戶陸續取消了訂單。而那些量大的客戶,暫時決定延期出貨。這對外貿公司造成的影響和衝擊力確實不小。」3月18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朱女士頗為無奈地表示。
  • 海外訂單取消貨物大量囤積,月新增超2萬家外貿工廠轉內銷
    大家正準備大幹一場,把前期的損失搶回來,卻沒料到國外疫情開始暴發。由於家具是剛需,鄧虹所在的工廠僅僅是被推遲訂單,情況不算最慘。3月以來,網上流傳許多截圖,在一些外貿論壇上,不少外貿從業者抱怨:「好幾個美國大客戶開始取消訂單」「歐美訂單全部取消,全公司停擺」。
  • 九成外貿訂單被砍、東莞某家具廠已半月未接新訂單!
    據多地外貿企業反映,由於歐美地區疫情形勢變化迅速,消費預期降低,國外企業紛紛取消或收縮外貿訂單規模,使得剛剛復工的外貿行業再次陷入冰點。 「歐洲市場全面歇火」「行情很不好,全世界感覺要癱瘓了」「整體可能比國際金融危機還嚴重」。
  • 外貿訂單驟減,內循環能否拯救中國服裝企業
    大連大楊集團的員工正在作業。今年溢達的外貿訂單會比往年減少30%-40%。服裝外貿中也有恢復情況比較樂觀的案例。廈門運動服裝企業佐納服飾的國外客戶銷售渠道主要在線上,生產的是受國外消費者歡迎的瑜伽服、健身服等產品,因此出口的恢復比較好,進入下半年,訂單數量相比疫情前甚至還翻了倍。
  • 在東莞,一些外貿工廠,一夜之間就沒了
    3天之內,兩家工廠相繼歇業,數以千計員工自謀生路——這只是海外疫情衝擊下國內外貿行業現狀的冰山一角。   恐怕大家都沒想到,剛剛撐過了國內疫情,國外疫情卻更加兇猛。「目前公司訂單量大幅減少,甚至有同行訂單量驟減80%,只能想辦法生存。」一位從事外貿多年的廣東老闆告訴投資界。
  • 紹興紡織外貿經理:查爾斯王子確診後 談好的英國客戶直接取消訂單
    在溫州,一位外貿鞋企老闆為了補充現金流,把杭州房子賣了,估摸著可以撐半年以上;在紹興,一位紡織企業國際貿易部經理說,和英國客戶一再確認無誤的訂單,在查爾斯王子被查出新冠肺炎陽性之後,訂單沒了;上海一家不鏽鋼公司外貿員說同事之間有了一個新的笑話:疫情發生前,要考慮客戶的信用問題,但疫情發生後,發貨後客戶公司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
  • 疫情之下大批外貿訂單取消,紡織人如何止損?
    cnn報導截圖:前川普顧問警告:冠狀病毒可能引發另一場大蕭條一、大量知名品牌宣布停產你喜歡的愛馬仕、古馳、香奈兒等全球知名品牌都相繼宣布停產。看看近日訂單取消的報導:三、已經有老闆選擇不開工,是無奈還是明智?往年3月一般是全年開工最高的季節,但是今年卻表現的「不一樣」:先是因為疫情推遲開工,後來是遇到缺工問題回升緩慢,到現在因訂單不佳而不想開工。
  • 瓷都「疫碎」:德化外貿瓷企訂單下滑,轉產內銷面臨激戰
    此前多年,老陳都在外貿陶瓷廠工作,今年外貿廠停工不招人,他才在5月進入現在的工坊。這意味著收入減少,通常,外貿廠工資按計件工作量算,1個月工資在5000~6000元,但現在的老闆沒有按計件績效,每月工資「統統算5000元」。收入是少些,不過老陳很知足,畢竟他的妻子與同事的妻子原先都是當地大型外貿陶瓷廠的工人,如今都待業在家看孩子。
  • 溫州鞋廠老闆:近半年訂單被取消,我把杭州的房子賣了,我要活下來
    在溫州,一位外貿鞋企老闆為了補充現金流,把杭州房子賣了,估摸著可以撐半年以上;在紹興,一位紡織企業國際貿易部經理說,和英國客戶一再確認無誤的訂單,在查爾斯王子被查出新冠肺炎陽性之後,訂單沒了;上海一家不鏽鋼公司外貿員說同事之間有了一個新的笑話:疫情發生前,要考慮客戶的信用問題,但疫情發生後,發貨後客戶公司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
  • 今年最冷:服裝廠羽絨服賣瘋了!訂單爆滿!然而老闆們都叫苦不賺錢?
    從大環境而言,春節後的外貿訂單還是存在一定變數,再加上訂單的提前,今年春節後訂單下達或將不如往年。服裝商庫存減少,勢必會增加翻單或者為明年備貨做準備,因此市場整體訂單表現良好。近期彈力類面料依舊在市場表現強勁,尤其是外貿訂單。近期聽聞T400、四面彈在染廠進倉量比較大,有染廠表示近期彈力面料出貨緩慢。「現在進倉都要15-20天才能出貨,而且要壓卡,很多都是彈力面料,T400居多,客戶也在囤貨。」一位染廠業務員表示。
  • 多個企業接到外貿訂單 外貿真的恢復了嗎?
    但全球解封啟動,就能說中國外貿訂單回歸呢?雖然各國都在積極提振經濟,但是想要取得效果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一、海外在進行一場持久戰,目前正處於「相持」階段。現在就說全球外貿訂單恢復,市場需求全面恢復為時尚早。首先,解封到企業全面復工至少需要1個月的時間。
  • 面料市場訂單「短、平、快」 加劇訂單產品交期緊張
    面料市場訂單「短、平、快」 加劇訂單產品交期緊張 2020-08-11 14:10:03 來源:中國綢都網 自3月復工以來,無論是內貿還是外貿都因為疫情而出現了大幅下滑
  • 外貿回暖的東莞鏡像:訂單回流國內,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從10月份開始,國外市場訂單猛增,環華家居的生產線不得不開足馬力,應付旺盛的訂單需求。「按照現在的接單情況,我們的訂單已經排期到了明年5月份。」羅蘭桂對21記者說。11月,我國外貿出口1.8萬億元,同比增長14.9%,以美元計增速達21.1%,為年內最高。而此前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廣東出口3741.8億元,增長0.3%。這是自7月以來,廣東連續4個月實現出口轉正。
  • 外貿回暖:電子、醫療等行業訂單大增 物流費用高漲
    從10月份開始,國外市場訂單猛增,環華家居的生產線不得不開足馬力,應付旺盛的訂單需求。「按照現在的接單情況,我們的訂單已經排期到了明年5月份。」羅蘭桂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11月,我國外貿出口1.8萬億元,同比增長14.9%,以美元計增速達21.1%,為年內最高。而此前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廣東出口3741.8億元,增長0.3%。
  • 昨天還在催貨,今天就取消訂單!疫情之下,外貿企業出路在哪?
    聽著電話那頭貿易公司老闆的發問,李女士也忍不住生氣了,「那你知不知道年後紙箱價格漲了多少?你知不知道電子料漲了多少?要不裸機我還是按照上次的原價給你,你自己去搞定包裝那些吧。」李女士和先生在深圳市寶安區從事外貿音箱業務多年,目前有一個百來人的小工廠,產品銷往全球各地,「目前沒有取消訂單的,開工後工廠還是很忙的,主要是處理年前累積的訂單,這些單大概可以做到4月中旬。
  • 因外貿訂單取消,2000套休閒桌椅低價出售!簡歐風格用在多種場合都很好看!
    如此糟糕的情況也讓國內的外貿企業備受牽連杭州暢達休閒用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專門生產摺疊休閒桌椅的企業說不定之前您去歐洲遊玩在喝美美的下午茶時坐的桌椅就來自他家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然而,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公司總經理朱國驊就遇到了很多難題——國外港口根本無人接貨,發貨時間也無限期延後。
  • 國外需求萎縮衝擊外貿中企 浙江一家服飾公司的CEO:我們的訂單很多...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外貿出口訂單大範圍取消已經在紡織行業出現。「國內產能恢復了,國外訂單卻沒有了。」多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外貿企業表示,目前處於近些年最難熬的階段。「以前是人比布多,現在布比人多」位於浙江紹興的柯橋被稱為「國際紡織之都」,這裡擁有亞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
  • 東莞一工廠面臨關停:海外疫情衝擊歐美訂單中斷,外貿企業迎至暗時刻
    同時,隨著兩三個月國外疫情趨緩,若外貿訂單再次回來,屆時國內外貿企業可能無法消化,因為外貿企業需要3個月內零收入情況下留住生產工人,很少有工廠能有資本熬過去,需要國家給予外貿企業政策支持。精度表業員工的憂慮3月23日,東莞市長安鎮上沙社區,氣溫26度,馬路上貨車川流不息,路兩旁停滿了家用小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