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回暖的東莞鏡像:訂單回流國內,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2020-12-12 界面新聞

文|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於長洹

編輯|周上祺

這段時間,東莞市環華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品牌總經理羅蘭桂異常忙碌。從10月份開始,國外市場訂單猛增,環華家居的生產線不得不開足馬力,應付旺盛的訂單需求。「按照現在的接單情況,我們的訂單已經排期到了明年5月份。」羅蘭桂對21記者說。

11月,我國外貿出口1.8萬億元,同比增長14.9%,以美元計增速達21.1%,為年內最高。而此前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廣東出口3741.8億元,增長0.3%。這是自7月以來,廣東連續4個月實現出口轉正。

隨著「六穩」「六保」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廣東外貿進出口韌性還將持續。就在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報,對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其中,東莞市全面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有效穩住外貿基本盤的做法為43項受表揚的典型經驗做法之一。

作為國內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城市,東莞的外貿回暖具有標本意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東莞外貿進出口9685.1億元,同比下降2.2%,總量排名全國第五,降幅較上半年收窄9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收窄,連續4個月實現當月正增長。而進入10月份,東莞外貿回暖態勢更加明顯。

電子、醫療等行業訂單大增

上半年,在疫情的衝擊下,環華家居也曾面臨沒有訂單可做的困境,羅蘭桂形容是「失去的上半年」。不過,隨著國內疫情的穩定,自5月份開始,環華家居的國外訂單逐步復甦,並在10月份左右出現大幅增長。

「國外疫情依然在肆虐,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產業鏈正處於癱瘓狀態,而國內疫情已經穩定,再加上產業鏈本身比較完善,這些因素令國內外貿企業的訂單大幅增加,尤其是在生活用品領域。」羅蘭桂說。

東莞凱勵電子廠是一家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公司70%的訂單出口歐美市場。凱勵電子廠副總經理易建軍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今年以來,由於疫情的影響,催生了對3C電子產品的旺盛需求,電子企業訂單普遍有所增長。

易建軍說,「疫情對國外的產業鏈造成了嚴重的衝擊,我們一些競爭對手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促使不少訂單轉移到了我們公司,東莞許多電子企業也遇到了同樣的利好。」

海天彈簧五金製造廠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彈簧的金屬零件加工企業,公司品牌事業部負責人楊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今年以來,企業面向家用電器等領域的傳統產品出現訂單下滑的趨勢,而面向醫療和個人衛生領域的配件產品,出口訂單大幅增長。「今年,我們新興業務的訂單增長預計在30%左右。新興業務的訂單增長,填補了傳統產品訂單下滑的虧損。」楊帆說。

(海天彈簧五金製造廠有限公司 來源:海天彈簧)

東莞外貿的強勢反彈,從東莞港的繁忙程度也可見一斑。東莞港務集團提供給21世紀經濟報導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份,集團下屬碼頭公司外貿箱量逆勢增長21.56%;新開通航線2條東南亞航線(東莞-馬來西亞、東莞-柬泰),外貿航線可分配艙位利用率100%,出口貨量同比增長30%-40%;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1-10月進出區貨值1106.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0.8%。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國電子、紡織、醫療等領域的出口保持高速增長。加上國外聖誕節等出口旺季需求的疊加,日用消費類產品的需求超出預期。白明認為,在其他國家產業鏈受到疫情衝擊的背景下,眾多外貿訂單轉移到了中國,這也為我國外貿企業贏得了發展先機。

物流費用水漲船高

一方面是訂單的猛增,另一方面,國內企業也面臨著「甜蜜的煩惱」。受全球疫情影響,貨櫃流轉速度放慢,國內出現了貨櫃短缺的情況,甚至到了「一箱難求」的地步。

據交通運輸部此前公布的全國港口貨物、貨櫃吞吐量數據顯示,貨櫃需求持續增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也水漲船高。10月,出口貨櫃運價指數較上月增長8.9%,其中地中海航線和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漲幅較大,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單月漲幅達8.4%。

東莞港務集團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由於境外疫情持續,貨櫃流轉速度放慢,亞洲航運市場貨櫃短缺短暫情況尤其嚴重,特別是在國內。在鹽田港碼頭的貨櫃堆場,受客戶委託前來領箱的拖車司機有時候會無功而返。

(繁忙的東莞港碼頭 來源:東莞港務集團)

針對貨櫃短缺的情況,東莞港務集團也在加緊進行調度。上述負責人介紹,集團會配合客戶儘早制定出貨計劃,提前訂艙,合理安排貨物出運;並協調船公司為大客戶VIP預留空箱。同時主動對接鹽田港渡櫃,在東莞港碼頭堆場預留專門區域堆放,提升客戶提櫃時效。

東莞市物流行業協會會長何玲了解到,許多企業面臨著貨物「走出去」的困難,貨櫃的價格增長數倍。「現在不是價錢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貨櫃的問題,現在貨櫃都是要靠『搶』才行。」何玲對21記者說。

面對貨櫃市場的巨大缺口,貨櫃生產企業也正加足馬力。此前,央視記者曾走進全國最大的貨櫃生產基地之一——東莞市南方中集物流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據工作人員介紹,廠裡的貨櫃訂單從今年四五月份開始就已經恢復增長,目前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三月份。

多方合力穩貿易基本盤

在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下,通過企業與政府的合力,東莞正積極探尋外貿的轉型之路,希冀在產品生產、市場開拓、業態模式創新以及物流保障等方面實現突破。

為推動外貿進一步發展,10月18日,東莞正式印發《關於推進外經貿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積極作用的意見》(下稱《意見》),簡稱為「452外經貿振興計劃」。

在11月10日東莞召開的推動外貿高質量穩定發展大會上,東莞市市長肖亞非表示,必須把推動外貿高質量穩定發展作為下來的主方向、主戰場。「外貿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會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只會越來越重視,將更多的資源投放在外貿工作上。」肖亞非說。

為了解決企業的物流難題,東莞港務集團也正通過多重舉措護航穩外貿。例如,針對重點企業,採取「定製化」服務,協助企業恢復產能。同時,還通過港口費用的減免,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東莞港等待出海的貨物 來源:東莞港務集團)

隨著國際產業鏈的重構和外貿規則的新變化,白明認為,「面對現在的發展機遇,企業要不斷修煉內功,不僅要能接得住訂單,還要想方設法將客戶留住。」

經過疫情的洗禮,廣東的外貿企業也在積極求變。作為一家擁有20多年發展歷史的加工企業,海天彈簧近年來持續探索轉型之路,不斷拓展新的產品線。正因為持續的研發投入,使得企業能夠迅速從疫情的陰霾中走出,成功搶佔了國外市場。楊帆坦言,通過這次疫情,海天彈簧也充分意識到,企業要主動創新,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這樣才能始終掌握市場競爭主動權。

來源:21財經

原標題:外貿回暖的東莞鏡像:訂單回流國內 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最新更新時間:12/10 11:27

相關焦點

  • 「訂單排到明年5月!」東莞外貿回暖明顯,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作為國內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城市,東莞的外貿回暖具有標本意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東莞外貿進出口9685.1億元,同比下降2.2%,總量排名全國第五,降幅較上半年收窄9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收窄,連續4個月實現當月正增長。而進入10月份,東莞外貿回暖態勢更加明顯。
  • 外貿回暖:電子、醫療等行業訂單大增 物流費用高漲
    隨著「六穩」「六保」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廣東外貿進出口韌性還將持續。就在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報,對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其中,東莞市全面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有效穩住外貿基本盤的做法為43項受表揚的典型經驗做法之一。作為國內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城市,東莞的外貿回暖具有標本意義。
  • 解密東莞企業訂單增長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和複雜市場情況,許多企業直呼「日子不好過」,復工復產難、物流通道關閉、訂單驟降……經過半年探索,東莞企業出現可喜變化——訂單進入活躍期,甚至「多得接不過來」。東莞企業快速增長有何秘密?增長的背後又面臨哪些壓力?對上下遊企業帶來什麼影響?東莞製造業的發展之路有何變化?
  • 東莞一工廠面臨關停:海外疫情衝擊歐美訂單中斷,外貿企業迎至暗時刻
    業內人士認為,精度表業只是外貿企業受困的一個縮影,在全球疫情衝擊之下,歐美客戶無暇下單,原有訂單也全部暫停或取消,導致中國工廠復工後根本無訂單可生產。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波及中國的出口,一些原本實力雄厚的企業也概莫能外。
  • 九成外貿訂單被砍、東莞某家具廠已半月未接新訂單!
    據多地外貿企業反映,由於歐美地區疫情形勢變化迅速,消費預期降低,國外企業紛紛取消或收縮外貿訂單規模,使得剛剛復工的外貿行業再次陷入冰點。 「歐洲市場全面歇火」「行情很不好,全世界感覺要癱瘓了」「整體可能比國際金融危機還嚴重」。
  • 玩具出口企業訂單大增利潤反而下滑 利潤被誰偷走了?
    「訂單雖然增加了,一年做下來,企業訂單的利潤感覺都不見了。」溫國雄無奈地說。與康達玩具面臨類似處境的玩具企業不在少數。今年下半年,伴隨著外貿的回暖,玩具行業的出口也逐步復甦。但與訂單增長相伴的,還有持續上漲的人民幣匯率、不斷攀升的原材料價格以及高企的物流成本,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令玩具企業的出口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 這些產品出口「異常火爆」,2020年外貿回暖行業有這些!
    Igor Ch/Flickr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行業回暖訂單增多的原因是國內控制的疫情速度比較快,很多海外的訂單都往國內流,加上國內前期積壓訂單已進入執行後期
  • 鞋業外貿存變數:面臨用工難題、上下遊配套掣肘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面臨用工難題、上下遊配套掣肘 鞋業外貿存變數本報記者 黨鵬 成都報導「除了湖北之外,其他來自貴州、江西、湖南等地的製鞋工人已經基本返回復工了。」「園區裡70餘家企業已經復工90%了。」該園區副董事長鄒文華告訴記者,因為安嶽縣疫情較輕以及用工本地化,加之政府組織全縣46個鄉鎮有務工需求的勞動力到園區對接企業,園區企業復工的效率比較高。對於勞動密集型的製鞋行業來說,產業工人無疑是目前復工潮裡最搶手的。為此,在國內製鞋主要基地的溫州、晉江、東莞等地,地方政府紛紛出手協助企業解決招工難問題。
  • 全球約6成鞋產自東莞厚街鎮:如今賣起了地攤貨 外貿企業何去何從
    東莞號稱「世界工廠」,這裡的經濟外向度超過了100%。從鞋到毛衫、玩具、手機,「東莞造」在國際市場佔有絕對的市場份額,但是東莞95%都是中小微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這裡聚集著大大小小500多家鞋廠,是名副其實的「鞋都」。年初雄心勃勃做品牌,如今賣起了地攤貨,外貿企業何去何從?
  • 面臨用工難題、鞋業外貿存變數!
    「園區裡70餘家企業已經復工90%了。」該園區副董事長鄒文華告訴記者,因為安嶽縣疫情較輕以及用工本地化,加之政府組織全縣46個鄉鎮有務工需求的勞動力到園區對接企業,園區企業復工的效率比較高。對於勞動密集型的製鞋行業來說,產業工人無疑是目前復工潮裡最搶手的。為此,在國內製鞋主要基地的溫州、晉江、東莞等地,地方政府紛紛出手協助企業解決招工難問題。
  • 一線調研|海外訂單大量轉到國內?紡服業人士:部分訂單屬實,但受...
    財聯社(記者 關婉怡 羅禕辰 李子健)訊,對於「大量海外紡織訂單湧入中國, 訂單已排到明年5月」的報導,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無奈稱:「浮在表面看起來向好,實際上冰山大部分在水下」,而10月16日財聯社記者多方採訪對外貿易相關工廠顯示,紡織行業確實存在部分訂單「回流」,除了海外訂單「轉暖」,季節性旺季、內需等原因亦影響著訂單的「氣候」,但問詢多家工廠得知
  • 【中央傳媒報導長沙】解決企業出海難題 長沙搭好對接平臺
    【中央傳媒報導長沙】       編者按:人民日報4月5日01版要聞,對長沙為青年創業鋪好路子、出金點子,解決企業出海難題,讓一批創業青年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在全球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取得驕人成績進行了報導。為讓廣大網友一睹為快,本網特全文刊發這一報導,並配以星辰拍客圖片。
  • 訂單不能按時交付!疫情當前,外貿企業當如何應對?
    但今年這場突發的疫情的確給出海跨境圈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無論是外貿工廠、企業,跨境賣家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憑藉著強大的供應鏈優和產能優勢,以及近年來日益攀升的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還有貨代物流的高效運轉穩居第一大出口大國,無論是2B的傳統外貿還是2C的跨境電商,層出不窮的新品和穩定的貨源供應讓中國的外貿企業,跨境賣家在產品方面很少需要擔憂。
  • 外貿訂單驟減,內循環能否拯救中國服裝企業
    全球最大襯衫製造商之一的廣東溢達集團,其2020年外貿訂單預計會下降30%-40%,優衣庫核心供應商山東綺麗集團的全年營收也以同樣規模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部門數據,中國8月服裝零售增速和服裝出口增速今年首次轉為正增長,9月的增速又有提高,這是一個好跡象。其他主要指標降幅在8月略有收窄,市場有了恢復性增長,但這些數據依然處於下降區間,這說明服裝業還是面臨較大壓力。
  • 海外訂單取消貨物大量囤積,月新增超2萬家外貿工廠轉內銷
    但是一些外貿企業行業怕是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到疫情發生之前的樣子了:在此次疫情中打滿了全場:上半場在國內,由於延遲復工,外貿企業的交貨期延長、物流不便、成本增加;下半場在海外,隨著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外需降低,訂單減少。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也是外貿大市,按經濟外向度衡量,東莞位居全國第一,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經濟造成重創。
  • 東莞一工廠面臨關停,海外疫情衝擊波來襲!歐美訂單中斷
    值得注意的是,素有外貿晴雨表的廣交會也宣布延期了。3月23日,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馬樺也宣布,因全球疫情發展態勢,第127屆春季廣交會確定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業內人士認為,精度表業只是外貿企業受困的一個縮影,在全球疫情衝擊之下,歐美客戶無暇下單,原有訂單也全部暫停或取消,導致中國工廠復工後根本無訂單可生產。
  • 昨天還在催貨,今天就取消訂單!疫情之下,外貿企業出路在哪?
    深圳一家生產咖啡機的外貿公司銷售經理小蔣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外貿訂單被取消,企業無工可復2月份為管控新冠疫情,中國國內大範圍企業工廠停工停產,部分企業不得不面臨訂單取消或延遲交付的情況,隨著國內疫情高峰期已過,目前復工率已接近100%。然而對於外貿企業老闆來說,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又給其沉重一擊。
  • 在東莞,一些外貿工廠,一夜之間就沒了
    眼下,「世界工廠」東莞正在上演這樣唏噓的一幕幕:   3月18日,泛達玩具有限公司因外貿訂單取消導致業務量驟減,資金鍊斷裂,突然宣布結業;3月21日,東莞精度表業有限公司稱Fossil取消或暫停原生產訂單,導致公司出現重大危機,面臨隨時關停的風險。
  • 沒訂單累庫存,接訂單卻虧本!紡織企業年底遭遇生存難題:這生意到底...
    沒訂單累庫存,接訂單卻虧本!紡織企業年底遭遇生存難題:這生意到底是做還是不做?但是接到訂單的企業就一定能幸福嗎?李總是一家紡織企業外貿部的經理,據他所說,雖然最近接到了一些外貿訂單,著急趕工地把單子做出來了,最後一算成本竟然虧本了。
  • 訂單被砍、航班取消、碼頭關閉……中國外貿企業遭遇「疫情全球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東莞傳來心驚消息,在4日內兩家老牌外貿企業先後倒閉或停業。3月24日,東莞茶山人社分局發布通告,稱受國內外疫情影響,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的外貿訂單取消,導致公司業務量驟減,資金鍊斷裂,無法維持正常經營、宣布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