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迎香穴,調理鼻寒、眼疾等

2021-02-18 經絡技巧

簡便定位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當鼻唇溝中。

解剖定位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為梨狀孔的邊緣;有面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分支;布有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叢。

功能主治

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經分布,故不宜自行針灸。

功效機制

疏散風熱,通利鼻竅 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鼻旁,脈氣直通鼻竅,故通經活絡、通利鼻竅之作用甚強,是治療各種鼻子疾患的要穴;此穴為手、足陽明經的交會穴,可通調兩經經氣,疏瀉兩經風熱,故通利鼻竅、疏面齒風邪的作用較強,是治療各種顏面疾患的要穴。

主治病症

中醫病症:,鼻寒鼻衄,鼻息肉,多涕,目赤腫痛,口眼歪斜,面痛,唇腫,面部如蟻走感,丹毒,蕁麻疹等。

西醫病症:急慢性鼻炎,鼻竇炎,鼻出血,面神經麻痺,面癢,面腫,膽道蛔蟲症,便秘等。

配伍應用

鼻塞不聞香臭:迎香、人中、上星、太淵(《楊敬齋針灸全書》)。

多涕:迎香、上星、肺俞、風池、風府、風門(《新針灸手冊》)。

鼻淵:迎香、囟會、合谷、太衝(《簡易針灸學》)。

鼻息肉:迎香、上星、合谷、神門、肺俞、心俞、尺澤、囟會(《針灸集成》)。

鼻衄:迎香、合谷、上星(《簡易針灸療法》)。

目赤腫痛:迎香、太陽、上星、攢竹、睛明、合谷、委中、肝俞、行間(《針灸學簡編》)。

丹毒:迎香、水溝、風池、支溝、合谷、曲池、委中(《針灸學簡編》)。

口眼歪斜:迎香、承泣、四白、巨窌、禾窌、上關、大迎、顴窌、強間、風池、水溝(《備急千金要方》)。

面部如蟻行感,面浮腫:迎香、合谷、陷谷(《類經圖翼》)。

面痛:迎香、下關、翳風、上星、攢竹、人中、頰車(《簡易針灸療法》)

保健養生

傷風引起的流鼻涕、鼻塞,或者過敏性鼻炎,按摩迎香至發熱,能立即緩解症狀。

經常用食指指腹垂直按壓迎香,每次1-3分鐘,能使鼻子保持舒暢,對肺部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預防肺病。[6] 

經常按摩迎香可以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從而增強抵抗病菌的能力。經常揉搓迎香穴可以促進鼻周圍的血液循環,使氣血暢通,外邪不容易侵入體內,對抗病菌侵入,以達到預防和消除感冒。 

腧穴操作

刺法

向內上平刺0.5~1.0寸,透鼻通穴。

向外上平刺1.0~1.5寸,透四白穴,治膽道蛔蟲症。局部酸脹,可擴散至鼻部,有時有眼淚流出。 

灸法

此穴禁灸。 

按摩

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掐法等。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穴(迎香穴):鼻寒、目赤腫痛、口眼歪斜
    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穀之氣也。該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經供給的氣血。大腸經與胃經同為陽明經,氣血物質所處的天部層次相近,迎香與胃經相鄰,所處又為低位,因而胃經濁氣下傳本穴,故名。【取穴位置】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取穴時,用手指從鼻翼沿鼻唇溝向上推,至鼻唇溝中點處可觸及一凹陷,按之有酸脹感即為迎香穴。
  • 每日一穴之 迎香
    迎香穴位位置圖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
  • 【針灸每日一穴】迎香穴:開竅通鼻,防感冒!
    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穀之氣也。該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經供給的氣血。
  • 每天一穴:大腸經之 迎香穴
    【取穴位置】        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取穴時,用手指從鼻翼沿鼻唇溝向上推,至鼻唇溝中點處可觸及一凹陷,按之有酸脹感即為迎香穴。,再輕輕的逆時針轉動,就可以起到按摩迎香穴的作用了!
  • 【論穴】迎香穴
    尋找方法: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主治疾病:迎香穴的主治疾病為: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當您上齒牙痛時,指壓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指壓療法快速止牙痛。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迎香穴 Yíng xiāng〖取穴方法〗 人體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間。
  • 迎香穴
    ,當鼻唇溝中,詳見本文圖解迎香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迎香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迎香穴的位置】    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在鼻翼兩旁,有一個凹陷點,按壓的時候有一些酸脹的感覺。按壓的時間一般一到兩分鐘,按摩之後鼻塞的症狀會有所緩解。
  • 鼻炎的剋星——迎香穴
    中醫認為迎香穴為體表的感風、停風之處,是治風之穴,而鼻為肺之門戶,肺與大腸相表裡,迎香穴屬大腸經,並且位置就在鼻旁,當鼻子出現了問題當然首選迎香穴了!經常按揉迎香穴還能促進鼻周圍的血液循環,暢通氣血,提高人體抵抗力的作用。迎香穴位於面部,取穴時採取正坐或者仰臥姿勢,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有一個凹陷點,按壓的時候有一些酸脹的感覺。
  • 迎香穴的作用
    迎香穴迎香穴是人體穴位之一,位於人體的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此穴的主治疾病有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中文名迎香穴別名衝陽隸屬經絡手陽明大腸經出處《銀海精微》穴位釋義接收陽明胃經的五穀濁氣並向胃經輸送大腸經的清陽之氣。迎,迎受也。香,脾胃五穀之氣也。該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經供給的氣血。
  • 迎香穴的準確位置圖 按摩迎香穴的兩大功效
    我國傳統的中醫學認為人體經絡是聯通身體的法寶,所以有些常用的穴位大家還是要十分的清楚的,比如說迎香穴,下面我們一起好好的了解一下迎香穴吧。   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在鼻翼兩旁,有一個凹陷點,按壓的時候有一些酸脹的感覺。按壓的時間一般一到兩分鐘,按摩之後鼻塞的症狀會有所緩解。按摩迎香穴的功效:清熱散風,宣通鼻竅,預防感冒。
  • 【每日一穴】上星穴
    上星,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神堂,屬督脈。
  • 鼻通穴又名上迎香穴
    2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久流冷淚,灸上迎香二穴……3 鼻通穴的定位標準定位:上迎香穴在面部,當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鼻唇溝上端處。位於面鼻部,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溝上端盡處,左右計2穴。經外奇穴——上迎香的位置
  • 迎香穴:治療鼻炎,鼻塞,感冒~
    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主治疾病:迎香穴的主治疾病為: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當您上齒牙痛時,指壓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指壓療法快速止牙痛。
  • 經絡腧穴丨手陽明大腸經迎香穴
    眼睛正視,瞳孔直下,在鼻孔兩旁約五分(拇指二分之一寬)的笑紋中取穴。《太平聖惠方》有云:「迎香二穴,在禾髎上一寸,鼻下孔傍,是穴。手足陽明之會。」解剖層次:皮膚,皮下組織,上唇方肌;穴區分布有面動脈與靜脈分支;神經布有眶下神經與面神經頰支、顴支吻合叢。
  • 球後穴,治療眼疾
    【快速取穴】把眼眶下緣分成4等份,外1/4處即是。--連結:活躍的人體十二經脈圖解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足三裡 |  手三裡 |  肩井穴 |  曲池穴 | 合谷穴 | 內關穴 | 湧泉穴 | 魚際穴 | 列缺穴 |  太白穴  | 睛明穴  | 攢竹穴  |  翳明穴  |  四白穴  |  百會穴  |  風池穴  |  安眠穴  |  三陰交穴  |
  • 【每日一穴】氣海穴:益氣助陽,一穴暖全身!
    氣海穴;又名脖胦《靈樞·九針十二原》說:「肓之原,出於脖胦,脖胦一」;是任脈穴位名稱,位於腹正中線臍下一寸半,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
  • 每日一穴之 下廉
    下,與上相對,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潔清明也;手,指本穴位於手部。3、下廉、手下廉名意指本穴下部層次的氣血物質潔靜清明。4、本穴物質為溫溜穴傳來的水溼雲系,此水溼雲氣在本穴所處的位置是在天之天部,而天之下部的氣血物質相對處於廉潔清靜,故名。
  • 每日一穴:庫房穴
    【穴名解說】【庫房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穴義】胃經的五穀精微在此屯庫。本穴物質為氣戶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胃經經水有缺盆穴的潰散、 氣戶穴的水液氣化,流至本穴的地部經水較為乾枯,經水中所含的脾土微粒則因無水的承載運化而沉積於胃經所過之處,如在庫房穴存積一般,故名。【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的脾土微粒及天部之氣。【運行規律】脾土物質堆積穴周內外,天部之氣則散於胃經之外。【功能作用】存儲脾土微粒,燥化脾土水溼。
  • 足陽明胃經 | 每日一穴
    面部支脈從大迎前下走人迎,沿著喉嚨,進入缺盆部,向下過膈,屬於胃,聯絡脾臟。缺盤部直行的脈經乳頭,向下挾劑旁,進入少腹兩側氣衝。胃下口部支脈沿著腹裡向下到氣衝會合,再由此下行至髀關,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蓋,沿脛骨外側前緣,下經足跗;進入第二足趾外側端(厲兌)。
  • 【美群養生】每日一穴——曲泉
    【曲泉穴位的作用功效】    1、生殖問題:調理子宮脫垂、陰道炎、前列腺炎、遺精、陽萎、白帶、產後腹痛、陽痿、月經不調、痛經等;    2、泌尿問題:調理小便不利、腎炎等;    3、神經問題:調理精神問題、目眩目痛等;    4、消化問題:調理洩瀉痢疾、膨脹納差等;
  • 【每日一穴】氣海穴:生發陽氣
    尋找方法: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氣海穴位於人體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氣海穴的主治症狀為:婦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兒童發育不良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