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神堂,屬督脈。上,上行也,星,指穴內的上行氣血如星點般細小也,該穴名意指督脈氣血在此吸熱後緩慢向上蒸升。上星穴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癲狂、癇症以及前額神經痛、角膜炎、近視等。
【取穴方法】【主治病症】頭痛,眩暈,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面赤腫,鼻淵,鼻出血,鼻痔,鼻癰,癲狂,癇證,小兒驚風,瘧疾,熱病等。【配伍】5、配印堂穴、素髎穴、百會穴、迎香穴、合谷穴、曲池穴、列缺穴、支溝穴治酒渣鼻。流鼻血,古稱鼻衄,中醫認為,鼻衄的機理主要是血熱氣逆——由於肺、胃、肝等臟腑火熱偏盛,迫血妄行。現代研究表明,按揉上星穴有收縮鼻黏膜血管的作用,是治療鼻衄的要穴。另外,因為用腦過度而感到頭暈目眩、頭腦昏沉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刺激上星穴來調理,達到緩解腦疲勞的作用。按摩方法:患者取坐姿, 分開正中頭髮,以右手拇指按壓住上星穴,右手四指自然彎曲或分開,左手扶住頭部,順時針方向按揉,頻率為每分鐘按120-160次,一般按揉2~6分鐘即可見效。若出鼻血較重者,經處理仍流血不止,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什麼是辟穀?為什麼要辟穀?
孔子的思想與十條臘肉
2020年10月17日金龍辟穀青島靜修班開始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