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香穴的作用

2021-03-04 廣西壯家人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迎香穴

迎香穴是人體穴位之一,位於人體的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此穴的主治疾病有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中文名
迎香穴

別名
衝陽

隸屬經絡
手陽明大腸經

出處
《銀海精微》

穴位釋義

接收陽明胃經的五穀濁氣並向胃經輸送大腸經的清陽之氣。

迎,迎受也。香,脾胃五穀之氣也。該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經供給的氣血。大腸經與胃經同為陽明經,氣血物質所處的天部層次相近,迎香與胃經相鄰,所處又為低位,因而胃經濁氣下傳本穴,故名。

取穴方法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當鼻唇溝中。

功能主治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當您上齒牙痛時,指壓該穴,可以快速止痛。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嗅覺減退、面神經麻痺或痙攣、膽道蛔蟲等。

日常保健

將食指指尖置於迎香穴,做旋轉揉搓。鼻吸口呼。吸氣時向外、向上揉搓,呼氣時向裡、向下揉搓,連做8次,多可64次,如傷風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盡可多做。鼻塞時按揉迎香穴,通常可緩解鼻塞。若未見效,可按壓印堂穴(印堂穴在左右眉頭間的中央)。將中指指腹按在印堂穴上,稍用力往上推,再緩慢往下壓。如此幾次施加刺激,鼻塞就可消失。


相關焦點

  • 迎香穴
    導讀:迎香穴歸屬手陽明大腸經,有預防治療感冒、鼻炎、鼻竇炎、鼻出血、牙痛等作用;迎香穴的位置:在鼻翼外緣中點旁
  • 【論穴】迎香穴
    尋找方法: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主治疾病:迎香穴的主治疾病為: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當您上齒牙痛時,指壓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指壓療法快速止牙痛。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迎香穴 Yíng xiāng〖取穴方法〗 人體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間。
  • 迎香穴的準確位置圖 按摩迎香穴的兩大功效
    穴位是人體的重要部位,對於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傳統的中醫學認為人體經絡是聯通身體的法寶,所以有些常用的穴位大家還是要十分的清楚的,比如說迎香穴,下面我們一起好好的了解一下迎香穴吧。   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在鼻翼兩旁,有一個凹陷點,按壓的時候有一些酸脹的感覺。
  • 每天一穴:大腸經之 迎香穴
    取穴時,用手指從鼻翼沿鼻唇溝向上推,至鼻唇溝中點處可觸及一凹陷,按之有酸脹感即為迎香穴。,再輕輕的逆時針轉動,就可以起到按摩迎香穴的作用了!c、預防感冒經常揉搓迎香穴可以促進鼻周圍的血液循環,使氣血暢通,有效對抗病菌侵入,以達到預防和消除感冒的作用
  • 鼻通穴又名上迎香穴
    經外奇穴——上迎香的位置經外奇穴——上迎香的位置4 鼻通穴取穴方法仰靠坐位。當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處鼻唇溝上端處。上迎香穴位於面部,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鼻翼溝上端處,正坐仰靠取之。6 鼻通穴的功效與作用上迎香穴具有清利鼻竅,通絡止痛的功效。7 鼻通穴主治病證上迎香穴主治鼻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部瘡癤,鼻竇炎,鼻塞、鼻中癔肉,過敏性鼻炎,暴發火眼,迎風流淚、感冒頭痛等。
  • 每日一穴之 迎香
    迎香穴的名詞解釋迎香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陽明大腸經。手、足陽明之會。別名:衝陽穴「迎香穴」:「迎」,迎受;「香」,脾胃五穀之氣。迎香穴的功效與作用傷風引起的流鼻涕、鼻塞,或者過敏性鼻炎,按摩迎香至發熱,能立即緩解症狀。經常按摩迎香可以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從而增強抵抗病菌的能力。
  • 鼻炎的剋星——迎香穴
    中醫認為迎香穴為體表的感風、停風之處,是治風之穴,而鼻為肺之門戶,肺與大腸相表裡,迎香穴屬大腸經,並且位置就在鼻旁,當鼻子出現了問題當然首選迎香穴了!經常按揉迎香穴還能促進鼻周圍的血液循環,暢通氣血,提高人體抵抗力的作用。迎香穴位於面部,取穴時採取正坐或者仰臥姿勢,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有一個凹陷點,按壓的時候有一些酸脹的感覺。
  • 每日一穴,迎香穴,調理鼻寒、眼疾等
    功效機制疏散風熱,通利鼻竅 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鼻旁,脈氣直通鼻竅,故通經活絡、通利鼻竅之作用甚強,是治療各種鼻子疾患的要穴;此穴為手、足陽明經的交會穴,可通調兩經經氣,疏瀉兩經風熱,故通利鼻竅、疏面齒風邪的作用較強,是治療各種顏面疾患的要穴。
  • 迎香穴:治療鼻炎,鼻塞,感冒~
    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主治疾病:迎香穴的主治疾病為: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當您上齒牙痛時,指壓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指壓療法快速止牙痛。
  • 按摩迎香穴有什麼作用,告訴你,它竟有這麼多好處
    1.迎香穴的位置迎香穴可以治療鼻炎,鼻子堵塞等症狀,它位於臉部鼻翼旁邊一釐米,當鼻唇溝中間。按摩這個穴位的時候會感到一個凹陷點,按壓時會給人一種酸脹的痛覺,按摩的具體手法時從下至上摩擦,對於鼻子堵塞的症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 【針灸每日一穴】迎香穴:開竅通鼻,防感冒!
    取穴時,用手指從鼻翼沿鼻唇溝向上推,至鼻唇溝中點處可觸及一凹陷,按之有酸脹感即為迎香穴。旋轉法,也是一種十分簡單的按摩方法,來大家跟我學,首先我們伸出中指,然後將中指彎曲,比其他的手指稍稍的高起,接下來我們使用中指的第二個指關節,按壓在我們的迎香穴之上,再輕輕的逆時針轉動,就可以起到按摩迎香穴的作用了!
  • 每日一穴(迎香穴):鼻寒、目赤腫痛、口眼歪斜
    大腸經與胃經同為陽明經,氣血物質所處的天部層次相近,迎香與胃經相鄰,所處又為低位,因而胃經濁氣下傳本穴,故名。【取穴位置】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取穴時,用手指從鼻翼沿鼻唇溝向上推,至鼻唇溝中點處可觸及一凹陷,按之有酸脹感即為迎香穴。
  • 經絡腧穴丨手陽明大腸經迎香穴
    位於鼻旁,是手陽明大腸經的止點穴,手陽明和足陽明的交會穴。正如《普濟方》所云:「迎香,一名衝陽。在禾髎上鼻下孔傍。手足陽明之會。」迎,迎受、迎接也;香,氣味也,此穴通迎取脾胃五穀之氣味,起到宣通鼻竅,恢復嗅覺的作用,以鼻能聞香臭而得名。       迎香穴與胃經相鄰,位於胃經之下,要將大腸經的氣血交匯於足陽明胃經,實現流注與交通的作用。其別名為衝陽穴。衝,直上也。陽,陽氣也。
  • 鼻炎、鼻出血,鼻部疾患吃藥見效慢,一按迎香穴諸病消!
    迎香穴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針灸甲乙經》。此腧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有疏散風熱、通利鼻竅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鼻塞、鼽衄、口歪,膽道蛔蟲等病症。意思是指本穴皆受胃經供給的氣血,大腸經與胃經同為陽明經,氣血物質所處的層次相近,迎香穴與胃經相鄰,所處又為低位,因而胃經濁氣,下傳至本穴,故而得名,古人給它起這個名字,大概就是因為鼻子不通時,不知道香臭,什麼味道都聞不出來,結果按了它之後,發現能聞見味道了,所以就叫它迎香穴,迎香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最後一個穴位,《靈樞經脈篇》上記載:「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
  • 「抗老穴」 ?迎香 攢竹 養老穴
    「抗老穴」(迎香穴、攢竹穴、養老穴)    「衰老」的現實無法逃避,「衰老」的過程卻可以延緩。其實,打破衰老魔咒的秘密一直就藏在我們的身體裡,發現隱藏的「抗老穴」,通過按摩可改善日益明顯的斑點、細紋和鬆弛,恢復光彩緊緻的面容。汙染、紫外線每天都侵蝕著原本嬌嫩的肌膚,血液循環不暢導致膚色暗沉,肌膚鬆弛。
  • 人迎穴
    名解:       (1)人迎。人,民眾也,指胸腹部。迎,迎受也。人迎名意指胃經氣血由本穴向胸腹以下的身體部位傳輸。本穴物質為地倉穴分流傳來的地部經水,其傳輸部位是頭部以下的胸腹手足。與大迎穴傳送上頭的氣血相比,頭部為君,其所受氣血為大、為遵,胸腹手足部則為民,氣血物質的配送方式不同,故本穴名為人迎。       (2)天五會、五會。天,指本穴所在部位在天。五會,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由胃所受的五穀雜糧精微物質所化,穴內氣血包含人體五臟六腑等各個部位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故名。
  • 按摩足三裡穴的好處和作用
    【圖解足三裡穴的位置】足三裡穴的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三寸(即:外膝眼下四橫指),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脛骨前肌上。脛骨的前邊一個指頭寬,然後四個指頭在外膝眼的下面,這個位置就是準確的足三裡穴。)足陽明胃經【循行部位】起於鼻翼旁(迎香穴),挾鼻上行,左右側交會於鼻根部,旁行入目內眥,與足太陽經相交,向下沿鼻柱外側,入上齒中,還出,挾口兩旁,環繞嘴唇,在頦唇溝承漿穴處左右相交
  • 【每日一穴】上星穴
    上星,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神堂,屬督脈。
  • 32、迎香應用心悟
    為手足陽明經交會穴。功效:散熱開竅。主治:鼻塞,鼻衄,鼻淵,口眼歪斜,面癢,面浮腫,鼻息肉。療法:直刺0.2—0.3寸,或斜向上針刺0.5—1寸,臨床應用:1、  面癢腫:迎香,合谷。2、  上唇腫:迎香,水溝,合谷。3、  慢性鼻炎:迎香,印堂,合谷。4、  過敏性鼻炎:迎香,足三裡。
  • 兌 端 穴
    兌 端 穴兌端穴屬督脈;單穴,可針可懸灸。兌指口,端即尖端,此穴在口部上唇尖端,故名兌端。兌端穴位於面部在上唇的尖端人中溝下端的皮膚與唇的移行部。兌端穴的功效與作用:兌端穴具有寧神醒腦、生津止渴的功效。兌端穴有清熱散風、開竅醒神作用.兌端穴系急救穴之ー,有清熱利溼作用。主治癲狂,齒齦腫痛,鼻淵。 兌端穴視頻兌端穴主治病證:兌端穴主要用於口唇及神志疾患等:如口襟鼓頜、口喝唇動、口瘡、口臭、齒齦腫痛、消渴、鼻炎、暈厥、癲疾、狂症癔病及遺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