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霞
6月1日,安能物流在成立十周年的活動上,公開發布了兩款高端物流服務產品:定時達(時效產品)和安心達(安全產品),並表示希望通過品質服務奪取高端快運物流市場的貨量,進而繼續擴充全網的貨量。
中國公路運輸行業按照公斤段劃分,可劃分出快遞、小票零擔、大票零擔、整車四大細分市場。安能物流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零擔快運企業。
根據安能物流此前制定的五年規劃,要實現業務量每年增長30%,五年達到「日均貨量十萬噸」的目標。為此,安能總裁秦興華為提出了三大戰略:戰略價值增長,產品差異化,總成本領先。
其中,上述兩款高端服務產品的發布即圍繞著安能的產品差異化戰略展開的具體行動。
圖為安能總裁秦興華與此同時,安能還將圍繞戰略價值增長,安能將推出定價2.0版,穩定流向包倉政策;圍繞總成本領先戰略,將重點打造專線共生計劃、車隊改革行動以及加快場地撤銷。秦興華提出,安能今年年底要實現單日60000噸貨量的目標。
「未來,定時達和安心達將成為安能的核心戰略產品。」安能高級副總裁兼營運長祝建輝現場表示,「過去的十年,安能靠規模驅動規模,未來的十年,安能要靠品質帶來規模。」
自2010年成立之後,安能一直堅持「貨量為王」的市場打法,憑藉加盟制的成本、價格優勢以及不斷湧入的資本支持,安能的貨量的規模迅速擴充,在2016年經營規模和營業網點數雙雙成為行業第一。
截至目前,安能物流已經成長為目前國內經營規模體量最大、網絡覆蓋最全的零擔快運網絡:員工20000多名、分撥總面積235萬平、網點用戶23000家,日均貨量峰值高達42883噸,鄉鎮網絡覆蓋率達到96%以上。
網點用戶數和點均貨量是加盟制物流企業達成貨量規模的兩大根基,為此,安能過去始終強調網點用戶數建設,同時還設計了包括「MiNi電商系列-小零擔系列-大零擔系列-定時達」等多維度的服務產品。
不過,和其他以加盟制模式的快遞物流企業一樣,安能物流僅佔據中低端的物流市場,還面臨著同質化價格競爭。
在零擔快運物流市場中長期佔據中高端市場的是德邦以及順豐,兩家均採取的是網點直營模式。此類模式常以高成本、對服務把控更嚴而著稱。
在運聯研究院公布的「2019年中國零擔30強排行榜」中,安能物流以貨量733萬噸、營收67億元的水平,躋身零擔收入第三、貨量第二、全網快運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的位置。在營業收入方面,德邦長期蟬聯第一,順豐快運則攀升至第二名。
綜合貨量、收入、網絡等多項參數,運聯研究院排出2019年全網零擔12強企業。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網點直營與加盟模式的差異,順豐、德邦的收入包括了全鏈條的收入,而安能的收入則只是總部的收入。
作為中國零擔物流業老牌企業,德邦成立於2009年,在2018年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德邦宣布正式朝大件快遞業務轉型。據2019年德邦財報顯示,其大件快遞業務收入已經超過快運業務,並完成產品分層。
順豐從2015年開始從快遞切入快運市場,在2019年7月,採取直營模式的順豐快運品牌獨立發布,與2018年採取網點加盟制模式的「順心捷達」形成了順豐集團旗下快運雙品牌,順豐快運定位中高端市場,順心捷達則專注全網型中端快運市場,雙品牌在運營模式及產品定位上互補。
據順豐財報顯示,2019年順豐快運日峰值貨量突破2.3萬噸,積累了大批類似華為、美的、海信等不同行業的龍頭客戶,在中高端市場增速保持領先;順心捷達在2019 年下半年累計貨量同比增長229%,單日貨量最高1.1萬噸。
就在6月1日,順心捷達發布公告稱,順心捷達甘青寧省區(包含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西部、西藏)將於7月1日正式融通起網運營,代表著順心捷達完成了全國網絡版圖覆蓋。
在2019年,德邦的快運業務營收為107.46億,同比下滑4.11%;順豐快運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26.59億元,同比增長57.16%。粗略對比來看,德邦蟬聯多年的最後的「榮耀」——零擔快運行業營收第一的位置,或將易主。
為了從上述競爭對手中爭奪市場,安能從產品設計上保持了非常謹慎的價格策略。
對於「安心達」產品而言,主要服務的是瓷器、玻璃、貴重家電等易碎品貨物,安能將會為產品提供全流程保障,以及高額保價服務,並且承諾,凡是發貨時選擇安心達的貨物,在運費上保持與標準快運持平,如果出現貨物破損,安能會全額賠付,讓客戶安心發貨。
對於「定時達」產品而言,主要服務的是那些時效要求高的客戶,安能將會保障此類貨物優先中轉、優先派送,杜絕留倉,同時承諾,定時達產品價格相比普通產品僅會多出每公斤兩分錢,如果在承諾的時間貨物沒有到達,將免除全部運費。
不難看出,新的高端物流服務產品在價格上與此前的常規產品並沒有太大的價格差距。
祝建輝對此表示,「這不僅僅是代表安能要進軍高端物流市場,更是要改變客戶固有印象,我們不僅要做規模最大的零擔快運企業,同時要做一家值得社會尊敬的物流企業。」
與標準化、規模化程度較高的快遞行業的高集中度不同,快運行業是一個萬億級的更大規模的細分市場,與此同時仍處於行業整合的初期。據運聯研究院的統計數據,在2018年市場排名前30的快運企業的的市場集中度也僅為4.8%。
安能董事長王擁軍現場表示,中國快運零擔行業擁有1萬億的市場空間,當前安能只有2%,未來至少還有5倍的成長空間。
近幾年來,資本正加速湧向這個物流細分賽道中。安能物流此前獲得了多輪次融資,不乏一些知名機構。最新一次是在今年1月20日,安能物流宣布獲得大鉦資本超過3億美元的投資。
圖片來源於安能物流企業官網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快運領域接連傳來融資的消息。2月18日,壹米滴答集團宣布獲得近10億元D+輪融資;2月28日,順豐快運宣布獲得3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投資方為北京信潤恆、CCP、鼎暉新嘉、Genuine、Sonics II、君聯景鑠;5月26日,大票零擔物流平臺深圳德坤物流宣布,5億元的新一輪融資已經於5月中旬全部到位。
除順豐以外,百世、中通、韻達等知名快遞公司均在快運領域有所布局。
其中,百世快運布局最早,並且有貨量領先的優勢:2019年全年快運貨運量為698萬噸,同比增長28.5%;年營收達52.2億元,同比增長27.3%。
中通快運成立於2016年,在2018年5月30日獲得紅杉中國、鼎暉和雲鋒與中通快遞的聯合投資,投資總額為1億多美元。
5月24日,德邦宣布引入韻達旗下全資子公司為戰略投資者,韻達藉此約在德邦持股6.5%,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韻達與德邦在快運業務上有著較大的合作空間。
運聯研究院指出,隨著快遞、快運跨界的出現,快遞與小票的邊界逐漸模糊。比如電商大件,德邦快遞計入快遞板塊,而安能、百世、壹米滴答等計入快運業務板塊。
預計在產品差異化、資本加持、跨界競爭下,今年零擔快運行業的競爭或將迎來新一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