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熱捧,快運市場價格戰硝煙四起
■記者 郭榮健
近日,順豐控股發布公告,子公司順豐快運與可轉債投資方籤署《股東協議》,各方同意投資方向順豐快運提供的3億美元可轉債轉換成順豐快運新發行的1.5億股普通股股份。業內普遍認為,此次交易有助於推進快運業務的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鞏固順豐快運的行業龍頭地位。
同一天,滿幫集團完成約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加大研發投入,夯實和提升智能匹配系統的技術壁壘;進一步延展公路幹線市場的服務範圍,為用戶提供門到門、一站式貨運服務。領投方紅杉資本方面表示,持續看好滿幫在公路貨運領域帶來的巨大價值,以及在零擔短途等領域跨界發展的可能。
此前3天,幹線物流科技平臺則一供應鏈完成近6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成立於2008年的則一供應鏈已經建立了全國整車網絡,可為快遞、快運以及電商、快消、食品、家電等領域貨主服務。過去5年,則一供應鏈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接近50%。隨著與行業上下遊的強交易聯繫,該公司開始切入各類車後服務。
1
資本「押寶」貨量紛紛創新高
2020年,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衝擊,但資本對快運市場的熱度不減。除上述3起交易外,與快運市場相關的資本運作還有安能物流獲得大鉦資本3億美元的F輪融資,壹米滴答獲得普洛斯、源碼資本、中銀投資等近10億元D+輪融資,以及韻達股份對德邦快遞的6.14億元戰略投資。
「押寶」快運市場,投資人顯然早就已經意識到快運市場的潛力。快運行業是一個萬億級市場,但目前我國快運市場品牌集中度CR10尚不足10%,而快遞市場品牌集中度CR8已經超過82%。巨大的市場空間,使快運市場主要玩家在過去幾年中都表現出較好的成長性。
以百世快運為例,2016年全網快運末端網點數是4669個,到2019年年底已超過1.77萬個,基本上已經建成了一張覆蓋99%地級市的全國網絡。儘管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5.3%,但二季度隨著各行各業加速復工復產,百世快運的貨量達到了223萬噸,同比提升28.9%,在百世集團各業務板塊中增速位居第一。
2018年,順心捷達獨立品牌成立,並以0元加盟的方式迅速擴張,初步完成了從建網到成網的轉變。截至今年8月31日,順心捷達網點數量超過1萬家,覆蓋全國85%的縣(區)。在剛剛結束的「雙11」,順心捷達單日貨量峰值達到了2.38萬噸,較2019年提升了117%。「順心捷達+順豐快運」雙品牌在「雙11」期間的單日貨量峰值更是達到了6.9萬噸。
安能物流在今年「雙11」期間的單日貨量峰值也達到了5.1萬噸,創造了新的紀錄。中通快運也表現不俗,在「雙11」期間單日貨量突破了3.1萬噸。
2
下半場開啟 精細管理成關鍵
快運市場空間潛力巨大,並不意味著快運的錢就那麼好掙。早在2019年5月,韻達股份就放棄了對控股子公司運乾物流的增資優先認購權,運乾物流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韻達將快運業務從上市體系中剝離的原因,是因為快運業務產生較大經營虧損,並且可能面臨或承擔進一步擴大的虧損風險。
和快遞市場一樣,市場佔有率和規模效應也是資本方最在意的指標之一。這也引發了大家對「價格戰」的擔憂。實際上,這樣的苗頭已經非常明顯。今年疫情期間,壹米滴答、安能物流、百快運等企業已經掀起了一輪降價潮。
記者注意到,今年「雙11」期間快運企業單日貨量峰值紛紛再創新高,主要貢獻來自電商大件,這也是快運企業的主要目標市場。百世快運提出「Allin電商」後,先後重點開拓了貴州仁懷白酒、江西景德鎮瓷器、江蘇常州輕量家具等市場。順心捷達電商全渠道對接,今年電商大件單日貨量達到5474噸,同比提升了196%。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快遞的電商小件,還是快運的電商大件,商家對運輸價格的敏感是相同的。
在安能物流董事長王擁軍看來,快運的頭部企業已經跨過了初期的規模積累階段,行業競爭的下半場——精細化運營的重要性將遠遠超過網絡規模帶來的效應。網絡巨頭們只有兩條路可走:成為效率戰的發起者或做價格戰的應對者。前者依賴於效率優勢實現持續降價,並能獲得穩健的盈利和增長;後者則在長期的虧損狀態下努力求生存。
在資本加持之下,快運市場的價格戰不可避免,關鍵在於通過價格競爭提升貨量、擴大產能的同時,能否以精細化的管理降低成本,實現穩定的盈利和發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