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爺爺總愛帶我下館子,拐個彎錯個角,我們爺孫倆最喜歡的就是「飯粑跎」。
我記得那時候還是木桌子,長條凳,絡繹不絕的人。
我最喜歡的就是豌豆豬蹄湯(小時候就這麼重口),我相信,對於老重慶人或者像我一樣大年齡,有著對90年代依稀記憶的重慶人來說,大家對這家店都不會陌生。
後來,不知什麼原因,這家店停業了。
大概是在2015年左右,飯粑跎短暫的回來了一兩年。我去過一次,亂七八糟的偽網紅裝修,再也不是以前的味道,於是就再也沒去過。
這一次,飯粑跎又回來了。
有了資金的入駐,飯粑砣全面升級,從一進門開始,除了空間更寬敞之外,真的有一種錯覺,仿佛爺爺在前面走著,對我說:想吃撒子就給點菜的嬢嬢說,吃飽了讀書成績才好!
一桌一凳,一磚一瓦、一物一件全都回歸了老山城特有的年代風格:5分錢的公交車票、紅巖老黑白、燕舞錄音機、火車牌電池、荷花牌縫紉機……這些都是小時候陪著我們成長的物件。
你以為這就完了?
最讓我感嘆的是,就連廁所的裝修也都是盡善盡美!
全部都還原了那個年代的風格,連牆上刷的真石漆都是花了大價錢的。在菜還沒上來的時候,我就已經被裝修折服了。
看了下菜單,菜品不多,但都是精簡過後的精華——每一道菜品都值得推薦,每一道都是重慶味道。
涼拌蹄花
一整隻豬蹄真的很實惠,只要28塊錢,耙糯的豬蹄,只需筷子輕輕一剝,骨肉分離即可開吃。
有了剁椒的加入,很好地消除了豬蹄的油膩,一夾筷子一口肉再混合泡椒,沾點汁水,毫不誇張,我一個人吃了一整隻也沒覺得膩。
其實我還想來一隻,怎奈何,女娃兒家家的,還是要保持一點矜持。
粉蒸排骨
這道菜的重慶味道體現在哪裡呢?
表明上看起來很清淡,以為就是平淡無奇的粉蒸排骨而已,結果哪想到,粉蒸面是清淡的沒錯,然後排骨卻經過了孜然和辣椒碼味,別有一番風味。
再看一下價格,18元,不要找藉口了,你沒得理由不點它。
豆花
重慶人吃豆花都講究現磨,吃的就是一口新鮮,食材新鮮,蘸料新鮮。
進門的左手邊就有一間半透明的房,是專門做豆花的,偌大的缸子,每天現磨現賣,足夠新鮮!
蘸料都是用的油辣子,一端上來就香氣溢人,聞著味道就可以流口水的那種。
寫下本文之前,特意和Y總聊了兩句,才知道飯粑跎的恢復重建邀請了重慶知名文物研究專家來指導,就是為了重構渝中母城那些消失的老街記憶。
為了高度復原老山城市井煙火的人間百態,真的是下足了功夫。這一頓飯不僅僅是吃的食物本身,更是吃的是一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