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充足的產前準備才可以做到無縫轉款、做到生產流程的順暢、做到品質的穩定。只有進行了充分的產前準備我們的效率才能提升。那麼代工廠如何謀劃每個款式能夠順利上線呢?讓績效有所提升?
產前準備需通力合作
所謂產前準備是指為滿足批量生產的順利進行,保證生產流程的順利開展,在大貨生產前由技術員、QC(質量檢驗員)、IE(工業工程師)、主管、組長、機修各部門人員通力合作從技術、物料、流程、品質、設備、人員等方面所做的準備工作。
產前工作主要內容包括:試樣的製作,技術資料的跟蹤,模具、分科表、工序分配表、機器排布圖的製作,設備的準備及調試,人員的安排以及主副料的準備及檢查。
產前準備的各項工作內容和要求
試樣的製作由技術員負責:為使大貨的生產順暢,技術員製作人員嚴格按照客戶做工通則,在不改變樣品外觀的情況下,
儘量將較複雜工序簡單化;儘量設計特種輔助工具或利用特種機器代替手工工作,降低工作難度。
技術員在做試樣時,必須記錄製作過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問題,它包括裁片、物料、紙板、車縫方法和品質等,以及需要特別注意的工序及操作技巧等。
模具的製作由技術員負責:在試樣製作過程中,多建議改良運用特種車和特殊工具來代替平車和手工作業,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要對大貨生產提供特種車和特殊工具的信息,以便及時做好準備工作。
工序分配表由IE部門負責:需考慮時間、工序流向、機械、方法、布料特性、作業員技術熟練程度、訂單數量多少、品質標準等相關條件。
工序組合時必須抓住重點:以時間平衡及流程順暢為主,其它條件作為輔助的參考。並需要培養多技能員工,方便不同類型的工序組合。工序的組合與拆分,是工序分配中難度最大的工作。
機器排布圖由IE部門根據存辦和工序分配表,製作車位排布圖,安排適當的時間排車位,以不影響正常生產為原則。實地機械布置由組長負責安排相應的人手排車位,在實地布置時,應注意切斷電源及拔下所有機械的插頭,確保安全以免損壞電器設備。機器排布完成後,應指導員工插上電源進行試車,如有問題當場由機修人員解決。另外,IE部門在開款之前要準備好設備,並要調試。
人員的安排由組長負責,根據工序分配表及分科表確定所需要的人員。組長要根據員工的技能度安排作業工序,同時也要根據款式特點及員工的實際技能,找出其它可能發生的瓶頸工序。組長還要提前核對主副料是否正確,存辦與制單是否吻合。
改善要在開貨前進行
在大貨前,儘量完成應該做的改善,在實際開大貨時,不需要太多的改善。「用中國的一句諺語表示,產前準備就是『防患於未然』。在大貨前,儘量全部解決大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在人員、機器、裁片、工序、流程、管理等各方面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保證大貨的順利展開。」
在服裝企業開貨之初,首先應該成立轉款團隊,由技術員、IE(工業工程師)、QC(質量檢驗員)、主管、組長組成。團隊的人員為彈性制,要根據款式的難易程度及員工的技能程度而定,由組長提出需求。
在技術員做試樣的時候,主管要參與其中了解難點工序,並要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而組長在開款時要清楚地告知員工在新款中所要負責的工序,並要明確告訴其工藝要求。
確定此工序員工是否可以勝任
技術員、IE、組長在召集員工開產前會時一定要清楚地告訴每個員工所做的工序,並確定此工序員工是否可以勝任。如某個員工對自己將要製作的工序沒有把握時,技術員要提前進行產前培訓。如員工認為自己生產的工序在技能和品質上均有信心者,技術員將不再作相應的指導,只需在剛開貨時確認品質即可。
當前一款的第一道工序完成,新款的第一道工序就要開始投放,在投入第一個工序時,其實是其他工部同時發放,這樣會縮短轉款的時間。各難點工序要製做限度樣板。
對員工的產前培訓尤為重要,產前培訓完成的標誌就是「可接受的質量標準」的實物樣品。此實物樣品由車縫工人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在產前培訓期間親自完成。完成後的實物樣品統一掛放在機臺下作為開大貨時的品質標準。
產前準備是成功的「基石」
產前準備要求按照標準化作業,遵照生產的節奏時間要求。而在物料方面,傅棟梁表示,由於製衣行業的特殊性,每個員工不可有超過2件以上的半成品。另外,應使用看板這一工具,加強目視管理。生產線上通過後工序向前工序要貨來拉動整條生產線的快速流動,以達到減少在制品,提高產量和效率的目的。
在製造生產中還時常會遇到因機器故障而被迫停線的情形,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如果需要機器在運轉的時候可動率達到100%,首先就要培養員工預防的意識,在平時的工作之餘,要以預防為主。另一方面,利用燈箱報警系統,一旦有狀況發生,即刻通知機修人員馬上維修。
產前培訓儘量安排在加班時間進行
充分的產前準備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成功。前20件裁片到位的時間是提前4天到位,這樣才能保證難度工序的學習曲線在轉款之前完成,從而做到無縫轉款(產前培訓儘量安排在加班時間進行)。
另外,為了使每一個工作站員工在轉款時對新款品質標準做到心中有數,技術員、QC要提前1天完成各工作站品質標準的確定(產前培訓完成時,各工作站品質標準就已經確定),員工不必因為對品質沒有把握,而放慢操作速度影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