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玩具,是每個孩子童年時期最獨特的夥伴,每個人都不少的玩具,但是用木頭製作的玩具你見過嗎?現在很多小朋友家裡的玩具,都是父母在商場買的,很少有自己製作的。
在山東,有這麼一位神仙爺爺,他給自己的孫子,整了許多用木頭製作的玩具,其中精妙的手法,更是讓很多外國友人都感到嘆服,更是被網友們稱為「神仙爺爺」。
農村爺爺給孫子做玩具意外走紅
這位神仙爺爺就是來山東的阿木爺爺,本名字叫王德文。阿木爺爺從13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木匠工活,到現在已經都有50多年了。
阿木爺爺自己平時也喜歡鼓搗一些東西,在兩年前,他來到廣西跟孩子們住在一起,在閒暇的時候經常給自己的孫子做一些小玩具,比如小蜻蜓、蹺蹺板,沒想到卻意外走紅了。
就是去年在網上很火的小豬佩奇,他也自己畫圖紙琢磨,給自己的孫子安排上了。這個小豬佩奇可以自己走路,但是沒有電池,沒有軸承,很快就吸引了自己孫子的眼光。
除了小豬佩奇,阿木爺爺還給孫子製作了一個會行走的木頭人,還有木頭做的蘋果,竹子做的泡泡機。嫻熟的手藝,精湛的手法,阿木爺爺總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製作成智慧的玩具。
這些視頻都是阿木爺爺的兒子拍攝的,在發布到網上以後,很多人都稱讚阿木爺爺為「當代魯班」,就連很多外國友人都表示:這也是神奇的中國功夫嗎?
當然,網友在稱讚阿木爺爺的手藝後,也紛紛表示:有這樣一個可以給孫子做玩具的爺爺真的是太幸福了。甚至還有網友調侃:「爺爺,你還缺孫子嗎?」
分析:
其實,爺爺對孫輩之間的疼愛,不輕於父母對孩子的愛。山東有一位爺爺,在進城看自己孫女的時候,給孫女帶了一麻袋的毛絨娃娃玩具。
據網友表示,自己的公公平時在老家教書,是一個比較嚴肅的熱,但是對自己的孫女非常用心,每次在集市看到可愛的玩具,都會給孩子買上幾個不同樣式、顏色的娃娃。不得不說,這樣的隔輩親真的很讓人感動。
為什麼會出現「隔輩親」這種現象呢?
1、愛屋及烏
其實,很多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因為忙著賺錢,所以忽視了自己的孩子,而在年老的時候,孩子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因為孫輩是自己孩子的孩子,所以很多老人會愛屋及烏,甚至將自己對孩子的愧疚,轉移到對自己孫輩的身上,孩子想要什麼就會儘可能地去滿足。
2、生命的傳承
中國是一個比較注重傳承的民族,在很多老人眼裡,孫輩就是家族血脈的延續,所以老人會基於這種心理更加疼愛自己的孫輩。
3、陪伴
人在老了以後,雖然會有很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但是孩子長大以後,不會繼續像小時候一樣纏著父母,他們都忙著自己的家庭跟生活。而孫輩剛好可以滿足老人的情感寄託,相處的時間比較長了,也就會更容易親近起來。
其實,在人性上來說,隔代人親近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家長也要注意,老人對孩子的寵愛也要有一個度。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老人出於對孩子的心疼,經常會事事包辦,而父母該制止的時候,還是要出面制止,不能因為老人的愛害了孩子。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