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魯班!63歲爺爺走紅全球,傳統手工藝傳承或可這樣從娃抓起

2020-12-21 瀟湘晨報

最近,有一位阿木爺爺

憑藉一手木工絕活火遍網絡,

就連外國網友也被他圈粉,

稱他為「當代魯班」!

阿木爺爺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

就可以把木頭變成魯班凳。

▼將軍案

阿木爺爺今年63歲,已經做了近50年木匠活。除了上面這些物件,阿木爺爺還給自己的小孫子做了很多玩具。

劈竹條,

手工編一個蛐蛐窩!↓↓↓

會走路的木質小豬佩奇↓↓↓

還有下面這個

阿木爺爺最得意的作品,

手搖風扇泡泡機,

不僅可以出泡泡,還可以吹風!

↓↓↓

很多外國網友看到阿木爺爺的

作品紛紛驚嘆:

「哇哦,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其實,阿木爺爺的「中國功夫」有很多,包括:榫卯工藝、木雕工藝、竹編工藝等,這些都屬於傳統手工藝,阿木爺爺讓我們再次認識到了傳統手工藝的神奇!

還有很多人看過阿木爺爺的視頻後表示,希望中國類似的傳統手藝可以傳承下去。

其實,神奇的「中國功夫」

不僅有阿木爺爺的這些手工藝,

下面這種手工藝你肯定也很熟悉!

草編手工藝

草編也是一種傳統手工技藝。主要以蒲草、柳條、藤條、棕樹葉等草本植物為材料,編織成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

▲小蛇

▲螞蚱

以上這些草編手工作品

你是不是小時候也做過呢?

草編螞蚱並不複雜,

四分鐘就可以學會!

傳統手工藝的傳承

其實應該從娃娃抓起~

以上這些草編作品,

就是石家莊市東風小學的

孩子們製作的~

他們在三年級會參加

學校開設的草編社會實踐課。

在草編課程中,

從選材到編織每一步都要學會,

這樣孩子們才能

做出精美的草編作品~

選材

草編材料的選擇十分重要,

不同的草本植物適合編不同的作品。

比如,棕樹葉的韌性好、易保存,

適合用來編小動物;

蒲草可以編草鞋、草蓆;

馬蓮草適合編裝飾品等。

因此,製作草編螞蚱時,

最好選擇棕樹葉~

編織

材料選好之後,

孩子們還需了解

作品整體的空間結構,

並正確熟記每個步驟和編織方向,

才能將草編作品做得更加好看。

自己做的草編作品,

也是超好玩的玩具。

瞧,這個小朋友在

和自己編的小魚玩遊戲呢!

隨著孩子們草編技藝的熟練,

還能製作較為繁複的編織作品!

除了草編動物,

孩子們還喜歡採集生活中各種草,

如狗尾巴草、稻草,

以及不知道名字的野草,

來設計其他草編作品哦!

比如,孩子們用棕樹葉和稻草編織的

迷你套裝服飾~

幾個孩子用稻草製成草編衣,

並將其穿在身上,

把自己扮成稻草人。

孩子們就像小精靈一樣,

用小草編出有趣的童話世界,

真是太棒啦!

孩子們學習傳統手工藝,

不僅傳承技藝,

還把草編手工藝作品帶到了

央視少兒《看我72變》,

希望把傳統手工藝傳播得更廣~

歡迎大家關注

央視少兒頻道

《看我72變》

除此之外,

本周還有21個創意節目等你來看~

《彩虹的約定》

隊名:噼裡啪啦隊

表演:北京一二一藝術團

《神奇的玉米》

隊名:Magic corn

表演:張顯揚

《瘋狂牙醫》

隊名:燕靈隊

表演:三河市燕靈路小學

《海底小縱隊》

隊名:F4組合

表演:蔣呈熙、金安東、蔡適鴻、李彥辰

《稻草人奇遇記》

隊名:草韻精靈隊

表演:石家莊市東風小學

《大廚的新菜》

隊名:美食特工

表演:張藝瀟

《功夫籃球》

隊名:風之子

表演:石家莊市東風小學

《蛋殼變變變》

隊名:egg’s dream

表演:張洲郡

《手指數一數》

隊名:美妞妞

表演:李美諾

《電子萬花筒》

隊名:魔幻空間

表演:佛山市順德區德勝小學

《磁帶變變變》

隊名:螢火蟲

表演:蘇州市東大街小學校

《動感節拍》

隊名:彩虹貝貝

表演: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怡海分校

《娃娃流水線》

隊名:手工萌娃

表演: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景華實驗小學

《畫畫神手》

隊名:得心「印」手

表演:趙馨語

《寒武紀烏龍院》

表演:天津市實驗小學

張凱南 王希堯 楊凱涵

《殼殼動畫》

隊名:「哏」都少年

表演:天津市實驗小學

《大黃鴨》

隊名:葵花朵朵

表演: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一小學

《童年果園》

隊名:果香滿園

表演:威海群眾藝術館

《奇妙博物館》

隊名:BFP隊

表演:北京市陳經綸中學

《切菜神手》

隊名:津門刀客

表演:天津市實驗小學

《神奇旋律》

隊名:飛樂彩虹

表演: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怡海分校

如果你也有好的創意作品,

可以用手機拍攝下來,

優秀的創意作品,

將有機會在央視少兒頻道

【來源:央視少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當代魯班!63歲中國爺爺油管爆紅,外國網友:誰不想要這樣的神仙爺爺?
    成功將我們的傳統文化宣揚至國外,引來無數世界網友的圍觀和讚嘆! 1 63歲的阿木爺爺,不用釘子,不用螺絲,也無需任何粘合劑,就能把尋常木頭打造成精湛的工藝品。
  • 63歲的「當代魯班」走紅,手工愛好者一定不能錯過!
    63 歲的阿木爺爺憑藉一雙巧手在國外走紅。他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就能把尋常木頭徒手打造成精緻的工藝品,比如魯班凳、蘋果鎖、拱橋、將軍案、會動的小豬佩奇等。其視頻播放量已經突破 2 億,被網友稱為「當代魯班」。
  • 「當代魯班」!擁有「神仙」技藝 這個山東爺爺火遍全球
    這位山東的木匠爺爺,憑藉超高的技藝,火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是全球各地……13歲學木匠,幹了50年這位「新晉網紅」阿木爺爺,本名王德文,今年63歲。三年前,他從老家山東聊城來到廣西梧州,幫兒子媳婦照顧孫子。
  • 63歲中國爺爺成油管網紅?英語讓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最近, 63 歲的阿木爺爺憑藉一雙巧手在YouTube走紅。不用任何現代機械工具,就能徒手打造魯班凳、蘋果鎖、拱橋、將軍案、會動的小豬佩奇等傳統工藝木製品。其YouTube頻道播放量已經突破 2 億,被網友稱為「當代魯班」。
  • 油管網紅阿木爺爺最得意的作品 網友:爺爺好厲害!
    他的作品不僅在國內獲贊無數,在國外阿木爺爺也收穫了大批粉絲,網友們將他稱為當代魯班。可他最得     原標題:油管網紅阿木爺爺最得意的作品 網友:爺爺好厲害!     魯班凳、中國館、運動的小豬佩奇,這些物件都出自「阿木爺爺」之手,憑著木塊上的凹槽,木塊間結合得天衣無縫。
  • 李子柒後,廣西63歲「阿木爺爺」驚呆億萬外國網友!
    面對在網上走紅,阿木爺爺卻非常謙虛,表示自己就是一個農民,比自己技術高的人還有很多,未來將會拍更多好視頻,把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出去。因為不斷創新,我們的傳統工藝得以傳承,也讓現代人得以接受,並且有審美價值。」 「精細木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楊金榮:「阿木爺爺把傳統的變成了時尚,和現代生活接軌,最大限度滿足了年輕人的渴求,傳統的精髓不能丟。」
  • 西瓜視頻創作人阿木爺爺展示榫卯工藝,引數百萬網友點讚
    最近,一位63歲的大爺憑藉榫卯工藝相關短視頻走紅海外。大爺名為王德文,山東聊城人,現居廣西梧州。他的本職是一位木匠,而其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西瓜視頻上的「阿木爺爺」。  王德文曾用42根榫卯稜、4根榫卯柱、1個榫卯基,外加27道鎖環環相扣,做成縮小版世博會中國館,被網友譽為「當代魯班」。該視頻在西瓜視頻平臺獲得了近百萬次播放。
  • 63歲中國爺爺成油管網紅 一雙巧手讓世界認識中國榫卯文化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63歲中國爺爺成油管網紅。繼李子柒自耕自種的質樸田園生活在YouTube斬獲千萬級粉絲,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後,近日,63歲的阿木爺爺憑藉一雙巧手,再次徵服國外網友。63歲的阿木爺爺是一名木匠,手藝精湛的他徒手打造魯班凳、蘋果鎖、拱橋、將軍案、會動的小豬佩奇等木製品,最讓外網網友嘆為觀止的是,全程不用一顆釘子、一滴膠水,而是用到了卯榫結構。各國網友紛紛留言:「這是什麼中國功夫?」「神仙技術!」「我也想要這樣的神仙爺爺!」
  • 西瓜視頻手藝人|"當代魯班"阿木爺爺獲4000萬外國人點讚,榫卯工藝...
    在西瓜視頻,就有這樣一位爺爺,乍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人:一頂草帽,一張親切的笑臉,一雙爬滿皺紋的手。他名叫阿木爺爺,在"普通"的外表之下,他卻掌握著一門歷經2600年的古老技藝——榫卯工藝。阿木爺爺深諳榫卯之道,被大家稱為"當代魯班"。其中,魯班凳便是阿木爺爺的拿手絕活。魯班凳又稱魯班枕,俗名"瞎掰",摺疊起來可當枕頭,打開可當小板凳。工藝精細複雜,在製作過程中,需要鋸、刨光、磨、鑽、鑿、摳、上漆、打蠟等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製作原理是靠以缺補缺的方法,一鋸下去,兩個面應相互蘊合,天衣無縫。
  • 當代「魯班」,63歲中國木匠在YouTube獲千萬贊,成中國「網紅...
    因為手藝高超,阿木爺爺也被稱為「當代魯班」,憑藉一雙巧手在 YouTube 上圈粉119萬,全部視頻總播放量累計超過 2 億,單就木拱橋那條播放量就有4000多萬。  如今,很多人都說阿木爺爺火了,是被國外網友都稱厲害的「網紅」了。他自己卻並不這樣認為,「我厲害什麼?咱就是一個農村的老木匠」。  載著孫兒的小木馬
  • 繼李子柒之後,63歲的阿木爺爺又爆紅海外,圈粉100W!
    這位63歲的爺爺,用視頻的形式展示了如何徒手打造魯班凳、蘋果鎖、木拱橋、會行走的小豬佩奇……被稱之為「當代魯班」,向世界各地網友輸出了一波來自東方手工藝文化的力量。 在文化輸出方面,不得不提李子柒。去年12月,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話題在各大平臺引發的熱議。
  • 傳承突破:設計介入傳統手工藝美學的意義,以成都銀花絲工藝為例
    當代設計在傳統手工藝上的應用,有可能使傳統手工藝發生質的改變。本文以成都銀花絲工藝為例,通過對成都銀花絲工藝技藝傳承及文化變遷的研究,探討當代設計介入傳統手工藝的意義,從而尋求有利於推動傳統手工藝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有效之道。
  • 傳統編織與當代藝術對話 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
    本次創意節選取 " 傳統編織手工藝 " 作為文化載入點,以當代都市人文生活形態為背景,集中呈現傳統手工藝與當代藝術的對話實踐。、周力、邱志傑 、馮羽、邵譯農 、潘魯生 8 位藝術家與 7 位傳統手工藝傳承人共同參與。
  • 木工技藝圈粉數百萬 「阿木爺爺」走紅海內外網際網路
    這位老人名叫王德文,正是最近走紅海內外網際網路的「阿木爺爺」。  傳統木工技藝紮根在心中  別看「阿木爺爺」王德文已年過花甲,但他在海內外網際網路上的粉絲數量有幾百萬,僅國內視頻網站西瓜視頻,就吸引了超過260萬的粉絲。他做木工活兒的視頻,在國內網站播放量累計數千萬,在外網的總播放量早已突破2億。
  • 廣西老木匠走紅海外 圈粉百萬
    央廣網南寧7月17日消息(記者 劉發丁 張壘)最近,久居廣西的63歲阿木爺爺憑藉榫卯工藝在國外某視頻網站走紅。視頻中,他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就打造出魯班凳、魯班鎖、搖椅、拱橋等精緻的木器,引來眾多海外網友稱讚。有網友甚至留言: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 【砥礪奮進的五年·人權篇】滎經黑砂——傳統手工藝傳承千年
    古城村的村民們從小就對黑砂的製作技藝耳濡目染,許多人還肩負著傳承傳統手工藝的使命。66歲的曾昭樹師傅就是其中之一。曾昭樹說:「我大概7、8歲就跟著老人學了。一、二十歲要參加農業生產,就沒繼續學。改革開放才繼續學的,就一直做到現在」。
  • 刷爆B站,飆升9.9,傳統手工藝該如何「出圈」?
    首先,傳統手工藝的傳承方式多以血緣、師承的小作坊形式,如果掌握某種手工藝技術的人驟然離世,就會「帶走」這項技術,從而導致失傳。據2015年《中國傳統手工現狀調查》數據顯示,我國86%的傳統手工從業者分布在農村,55%的傳統手工從業者年齡在50歲以上,近6成尚未找到繼承人,近7成受訪者對傳統手工的學習意願不高,傳承存在斷層危機
  • 油管網紅阿木爺爺最得意的作品曝光 YouTube坐擁118萬粉絲播放量上...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油管最新資訊 > 正文 油管網紅阿木爺爺最得意的作品曝光 YouTube坐擁118萬粉絲播放量上億次
  • 走進「阿木爺爺」的榫卯世界:傳統木工技藝紮根在心中
    這位老人名叫王德文,正是最近走紅海內外網際網路的「阿木爺爺」。傳統木工技藝紮根在心中別看「阿木爺爺」王德文已年過花甲,但他在海內外網際網路上的粉絲數量有幾百萬,僅國內視頻網站西瓜視頻,就吸引了超過260萬的粉絲。
  • 69歲木工爺爺走紅抖音 親手給孫子製作國慶禮炮車
    原標題:69歲木工爺爺給孫子製作國慶禮炮69歲木工爺爺給孫子製作國慶禮炮 星辰在線10月1日訊  近日,69歲的木匠爺爺(抖音暱稱:老金)做出「國慶」禮炮車為祖國獻禮,再次走紅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