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主義大師柯克西卡:我孤獨了很久

2021-02-19 評畫

評畫:中國最大的微信藝術平臺

本文來自公眾號:微畫吧

微信號:HUABA-APP

奧斯卡·柯克西卡1886年出生在 奧地利,曾經在維也納美術學校學習,早期追求克裡姆特式的精美的裝飾風格的線條藝術,後來又到瑞士及柏林繼續學習繪畫。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因重傷而退伍,此後許多年中他在歐洲各地漫遊學習。在他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強烈個人風貌的繪畫語言。這個時期的柯克西卡被藝術史家稱為「掀起了表現主義的第二次運動」,對後來的德國表現主義團體「橋社」產生了重要影響。

表現主義是現代重要藝術流派之一。20世紀初流行於德國、法國、奧地利、北歐的文學藝術流派。1901年法國畫家朱利安·奧古斯特·埃爾韋為表明自己繪畫有別於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詞。後德國畫家也在章法、技巧、線條、色彩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大膽地「創新」,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後來發展到音樂、電影、建築、詩歌、小說、戲劇等領域。表現主義是藝術家通過作品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而忽視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因此往往表現為對現實扭曲和抽象化的這個做法,因此,主題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很少見。1911年希勒爾在《暴風》雜誌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現主義」一詞來稱呼柏林的先鋒派作家。1914年後,表現主義一詞逐漸為人們所普遍承認和採用。在德國1905年組織的橋社、1909年成立的青騎士社等表現主義社團崛起。它們的美學目標和藝術追求與法國的野獸主義相似,只是帶有濃厚的北歐色彩與德意志民族傳統的特色。表現主義受工業科技的影響,表現物體靜態的美。

表現主義主要是在作品中強調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導致對客觀形態的誇張、變形乃至怪誕處理的一種思潮,用以發洩內心的苦悶,認為主觀是唯一真實,否定現實世界的客觀性,反對藝術的目的性,它是20世紀初期繪畫領域中特別流行於北歐諸國的藝術潮流,是社會文化危機和精神混亂的反映,在社會動蕩的時代表現尤為突出和強烈。表現主義在使用顏色上都非常大膽,意在使用這些顏色來表現感情。顏色的作用在於其表達能力,而不在於使用它來表達一個物件或者作品。表現主義使用顏色和狂亂的線條來表達自我。在北歐各國的傳統藝術中早就存在著表現主義的因素:在早期日耳曼人的蠻族藝術、中世紀的哥特藝術、文藝復興中的鮑茨、勃魯蓋爾等畫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變形誇張的形象、荒誕的畫面藝術效果,這些都表露出強烈的表現主義傾向。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柯克西卡的作品在奧地利就不受主流社會的關注和喜歡,畫廊和媒體也排斥他,但是在鄰國德國,柯克西卡的作品卻慢慢被關注,接受和熟悉。但是後來德國的納粹運動抬頭,使得柯克西卡的作品受到打壓,排斥,甚至人生都受到了迫害,這場運動改變了他的生活,使他不得不離開德國,前往英國和捷克避難。但是他沒有因此而改變自己的畫風,至始至終堅持著自己的繪畫語言,並一直堅持繪畫,創作出大量的作品。

19世紀末的歐洲,出現了第一個表現主義運動,先驅代表畫家是荷蘭人凡高、法國人勞特累克、奧地利人克裡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他們通過一些情愛的和悲劇性的題材表現出自己的主觀主義。20世紀表現主義的主要基地是德國,這決定於德國的社會現實,同時受到尼採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斯泰納的神秘主義的影響。表現主義涉及文藝各個領域的思潮和派別,作為社團,他的主要活動基地在德國。直接對德國表現主義產生影響的是挪威畫家蒙克。他的畫展推動了德國表現主義興起。1905年德勒斯登成立了表現主義第一個社團「橋社」。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第二個社團青騎士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康定斯基代表論著:《論藝術的精神》等。1923年德國出現了後表現主義新客觀社。

柯克西卡其作品在藝術形式上以呈現富有強 烈的動感和旋轉的筆觸、歪曲客體的變形和誇張色 彩的繪畫性而著稱。他選擇了具象的客體來作為描繪的對象。這也是德國表 現主義與後來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之間最大的不同,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是一種純粹抽象形式,完全放棄了對客觀事物的造型描繪。而柯克西卡的作品,無論是人物還是風景都還是有具象的客體造型。柯克西卡在維也納時期的作品非常注意色彩的表現,1914年他為情人艾爾瑪創作的作品《風中的新娘》把他對線條的理解色彩的表現推向了一個高峰。

《風的新娘》現存於巴塞爾藝術博物館

1920年前後,柯克西卡的繪畫作品的色調開始明亮起來,他開始有原色作畫,畫面仍用深色的背景,油彩和顏料不在稀釋,直接用 顏料管裡擠出的顏料塑造畫面,他用粗筆和調色刀塗抹,減弱了圖形因素並用色彩回歸到繪畫的原始結構上來。由於納粹的陰影籠罩了整個歐洲,柯克西卡不得不於1935年移居英國,在英國時期的作品畫面基本採用紅色,黃色等暖色調,畫面更為流暢和有力了。1953年後柯克西卡移居瑞士直到80年去世。

柯克西卡作為畫家度過了其波瀾壯闊的一生,他的作品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表現主義的精神,充滿著痛苦和歡樂,對自然和人的內在本質的感受。

當繪畫不再關注精神時,這門藝術就失去了永恆的生命力了,當今許多畫家在繪畫語言上掌握了不少新的技巧,唯獨沒有精神上的閃光,那麼這種繪畫作品只能起到懷舊的作用,一種家庭的裝飾,一種一次性消費的對象。繪畫不能僅止於對物質世界的客觀再現,而不顧及藝術家個人精神狀態和敏感豐富的內心世界,無視藝術的主觀直覺。隨著時代的社會內容和精神的發展轉變,畫家應該有自己新的藝術眼光和思考。

是否也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歡迎給評畫投稿!目前稿件眾多,請尚未推送的作者耐心等待!

更多精彩,長按二維碼關注評畫

📌

沒有門戶之見和流派之分

任何人都可以投稿

投稿郵箱920430224@qq.com

📌

編輯微信:13666620110

長按投稿 或閒聊

相關焦點

  • 世界名畫家——表現主義大師蒙克《吶喊》賞析
    孟克是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和版畫複製匠,偉大的挪威畫家,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他是具有世界聲譽的挪威藝術家,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畢卡索、馬諦斯就曾吸收他的藝術養料,德國和法國的一些藝術家也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發。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 蒙克、畢卡索、康定斯基丨表現主義大師的情感釋放
    蒙克、畢卡索、康定斯基表現主義大師的情感釋放整理編緝_《大眾美術網》
  • [名畫記專欄]關於表現主義
    千年的沉寂、孤獨、與憤怒!如決堤之水,噴薄而出!而這個新事物就是表現主義繪畫。 2 日本圍棋史上有個叫幻庵的大師傅,在多年與丈和家族爭奪名人(日本圍棋第一人)稱號中屢敗屢戰,還搭上自己愛徒的一條性命(因輸棋鬱悶而亡)。
  • 表現主義音樂使人瘋狂
    表現主義常常與印象主義對立而已。如果說,印象主義是人們對外界的描繪,那麼表現主義可以說是注重描寫人們內心的體驗。印象主義描繪對象是大自然,日常生活場景,以及他們周圍的色彩,光線和氣氛;表現主義直抓人們心靈深處的情緒感受。它強調的不是客觀事物,而且內心感受。(唯心主義學派帶頭人)一個往外走,走到原野,一個往裡走,走進內心深處。
  • 「大師」抽象表現主義靈魂人物——德·庫寧
    威廉·德·庫寧1904年4月24日-1997年3月19日荷蘭籍美國畫家抽象表現主義的靈魂人物威廉·德庫寧出生於荷蘭鹿特丹,曾在鹿特丹美術學院學習。「精神上,我總是隨心所欲、任其所為,藝術似乎從未使我心如止水,有些畫家包括我自己在內,不願安坐於風格之中。」這是德庫寧對藝術的理解,也是他的理論指導。德庫寧油畫作品將明亮的色彩,狂暴的筆觸,豐富的肌理和飽滿激烈的情緒渾然融為一體,具有強烈的表現主義風格。
  • 「新表現主義」的誕生
    1980年代那些充滿表現力和強烈情感的繪畫,如「新表現主義」藝術被認為是德國表現主義和法國野獸派的延續。前不久,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施泰德美術館剛舉辦了一場名為「20世紀80年代:聯邦德國的具象主義繪畫」的大展,由27位德國當代藝術大師創作的共計90件具象畫作齊聚一堂。1980年代那些充滿表現力和強烈情感的繪畫,比如「新表現主義」藝術被認為是德國表現主義和法國野獸派的延續。
  • 傑克遜·波洛克 | 孤獨的輝煌
    抽象表現主義「抽象表現主義」最初是指代康定斯基等歐洲藝術家用表現方法創作的作品,這個詞是在1946年,羅伯特·考特斯在為《紐約客》的藝術評論文章中提出,抽象表現主義也可以稱之為「行動繪畫」或「紐約畫派」,抽象表現主義的產生意味著美國現代藝術的到來,紐約開始取代巴黎成為世界的藝術中心。
  • 克制的狂歡|抽象表現主義是人人能畫的藝術嗎?
    當被她千方百計請來的評委蒙德裡安駐足于波洛克的《速記形體》時,這位在藝術品位上極其歐洲中心主義十足的名媛立刻跑來,老練地對來自荷蘭的藝術大師苦笑致歉:「相當糟糕,不是嗎?這都不是一幅畫。」蒙德裡安沉默不語,凝視了幾分鐘。「完全沒有訓練可言,這個年輕人問題嚴重……我認為不應該把他的作品收入進來。」古根海姆的聲音已經明顯不安。
  • 藝術簡史 | 新表現主義
    1980年,紐約的幾家重要的美術館預示著新表現主義的誕生,它是這股復古浪潮中的第一支。幾乎在同時,一批來自歐洲不同國家,但以類似風格作畫的藝術家在美國受到了批評家的關注。其中之一便是德國藝術家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生於1945年)。基弗出生時二戰剛剛結束了幾個星期,因此他的作品往往是對德國納粹和二戰歷史的回顧。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流派橋社畫家 埃米爾·諾爾德的狂熱色彩油畫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埃米爾·諾爾德(Emil Nolde,1867-1956年)德國著名油畫家和版畫家,表現主義藝術家和橋社成員之一。他說:「色彩是我的音符,用來勾畫相和諧又相牴觸的音響及和弦。」「沒有什麼固定的藝術標準。藝術家得根據各自的天性和自己的本能進行創作。」《靜物面具》1911年《圍著金牛犢的舞蹈》是一幅宗教畫,情緒激越,場面極富戲劇性,充滿宗教感與象徵性。
  • Emil Nolde 表現主義的倡導者之一
    每一種顏色都包含著一個靈魂,它使我快樂或排斥我,它起著刺激的作用。對一個不懂藝術的人來說,顏色就是顏色,色調,色調…僅此而已。它們對人類精神的影響,從天堂到地獄,都被忽視了。儘管他在前十年的旅行中看到了杜勒大師級的版畫,但到了這個時候,他已經不再有興趣將他的蝕刻版畫製作成精確的複製品。他在巴黎看到的霍諾雷·道米爾和埃杜亞德·馬內的石版畫和版畫影響,他把每一幅版畫都當作一件獨特的作品。他嘗試了媒體的技術方面,如墨水量和紙張類型,並推動媒體的行為超出了它的初衷,即可以像繪畫一樣精確地複製圖像。
  • 你了解表現主義嗎?
    表現主義繪畫:是20世紀初期繪畫領域中特別流行於北歐諸國的藝術潮流,最先在德國興起。
  • ♬ 法國華裔意象表現主義女畫家張珺作品欣賞
    張珺 ZHANG Jun 法國華裔意象表現主義女畫家, 藝評撰稿人,展覽策劃人.臺北1996 ‧ ‧《我的鄰居們》、《帽》等38幅作品在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舉辦【張珺油畫個展】。臺北 ‧ 作品《思鄉》、《窗》等,參展【TAF1996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臺北1996 ‧ 作品《醒於凌晨的雨聲中》等參展【當代藝術品拍賣】。
  • 新表現主義晚期藝術運動的10件傑作
    概念藝術的誕生是對形式主義的一種反應,極簡主義旨在與抽象表現主義截然相反,然後出現了新表現主義,它力求回到繪畫和雕塑中的客觀性,即對可識別物體的描繪,而不僅僅是概念、思想和視覺。它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末,由於起源於西德,它通常被稱為新的野生動物,它代表著表現主義的回歸,有時以一種略顯抽象的方式。
  • 表現主義藝術家陳太春油畫作品賞析
    陳太春作品以表現主義手法繪製,每一幅作品都有很深的意義。 表現主義是藝術家通過作品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而忽視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往往表現為對現實扭曲和抽象化的這個做法尤其用來表達恐懼的情感,因此,主題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很少見。
  • 神秘美麗,虛幻無極——Mekhz表現主義人物水彩藝術作品(圖)
    神秘美麗,虛幻無極——Mekhz表現主義人物水彩藝術作品神秘美麗,虛幻無極——Mekhz表現主義人物水彩藝術作品神秘美麗,虛幻無極——Mekhz表現主義人物水彩藝術作品神秘美麗,虛幻無極——Mekhz表現主義人物水彩藝術作品神秘美麗,虛幻無極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肖像作品油畫家「俄國的馬蒂斯」亞夫倫斯基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老猶太人》1893年阿歷克賽(塞)·馮·亞夫倫斯基(阿歷克謝·馮·雅弗林斯基,Alexej von《布列塔尼》1905年《駝背》1905年《鮑爾》1912年亞夫倫斯基畫過一些風景畫, 他在表現主義時期的作品是鬱鬱蔥蔥、色彩豐富,後來轉向抽象和簡化的公式化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