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美國攝影標誌性攝影家 保羅史川德

2020-12-06 逸客藝生活

保羅·史川德(1890-1976),出生於美國組約中產階級家庭。

早年入當地倫理文化中學師從攝影家路易斯·海因。 1912年起涉足商業攝影。自20至40年代,先後在紐約、喬治城、緬因州、新墨酉哥及加拿大從事攝影。一度轉向電影拍攝達20年之久,直到53歲才脫離影片生涯而專心回到靜照的表現。1951年移居法國,直至逝世。生前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在保羅·史川德的攝影生涯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海因和斯蒂格裡茨,而純影派、寫實派的傳統,也就構成了他的作品的基本特色。

他一生涉獵過的題材極廣,從人物、風景、靜物、抽象、報導無一不精.30年代柯特茲和布列松所表現的心理學主義的街頭報導攝影,史川德早在20年代初期就開拓出極具規模的風格。f64小組的純攝影風貌,史川德在其20年代中期的風光作品中就挖掘出了大自然的精髓。

他認為,攝影的魅力存在於對客觀事物本質的揭示之中。在不少作品中,他把似乎是對立的紀實和抽象兩種方法結合了起來,著力尋找和表現幾何圖形的意趣,以不同尋常的透視角度把三維空間壓縮成平面像。諸如《白欄杆》、 《門廊之影》等富有新意的影像,均被譽為現代主義攝影的濫觴之作。

相關焦點

  • 二十世紀美國攝影標誌性攝影家 阿諾德 紐曼
    阿諾德·紐曼1918年生於美國紐約市,紐曼中學時對美術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後,他到邁阿密大學進行深造。他的老師登曼·芬克,一位很保守的畫家對他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由於經濟的原因他被迫輟學,後來他到費城的一家照相館工作,並開始學習攝影。1938年美國著名攝影家沃克·埃文斯在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影展,紐曼認真研究了埃文斯那富於挑戰性的作品,從作品提出的問題中受到啟迪,於是他開始拍攝街頭人物。
  • 二十世紀美國攝影標誌性攝影家 曼雷
    早年在紐約入美國設計學院學習繪畫和設計。20至40年代,在巴黎兼事攝影、電影攝製和繪畫,並接受了超現實主義和達達主義,對其所強調的偶然效果、分離效果崇尚不已。此後一度在好萊塢從事時裝攝影,並在洛杉磯藝術中心學校執教攝影。1951年至去世巴黎和西班牙致力於繪畫與攝影創作。
  • 女性時尚攝影家重塑的二十一世紀超現實主義
    如今,尤其是女性攝影藝術家在超現代主義方面擁有很大程度的決定權,她們探索夢幻朦朧的宇宙,奇異的毗鄰還有未來主義思想來描述自我,社會問題,潛意識,和媒介本身的虛幻本質。Viviane Sassen荷蘭新銳女攝影家維維安·薩森(Viviane Sassen),因其「與被拍攝者密切的聯繫,同時不乏冷靜的觀察」獲荷蘭羅馬大獎(Prix de Rome)。
  • 攝影大師的智慧——比爾布蘭特,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英國攝影家
    23歲移居維也納接受特別治療,後來在這裡開始接觸攝影。1929年他轉到巴黎著名攝影家曼·雷的工作室學習,3個月時間內他接觸到了超寫實主義。1932年以自由投稿的攝影記者身份謀生。在1931-1935年,他創作並出版了以英國社會為主體,展現各個階層的寫實攝影作品。
  • 聚焦火烈鳥 四川攝影家梁江川的攝影人生
    他,就是四川攝影家梁江川。 展覽總設計師的一句話,讓梁江川放下了畫筆拿起了相機,而這一拿就是四十餘年,讓他與攝影結下一生的緣分。喜歡鑽研的梁江川通過朋友找到當時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牟航遠,用海鷗牌機械相機向他學習攝影與圖片製作技術,並邊學邊幹。由於有繪畫的審美基礎,梁江川很快就上手,參展的作品最終有10餘幅作品獲獎。隨後,梁江川又被彩色攝影吸引,於是投入到彩色攝影的學習中。
  • 27張攝影大師經典構圖攝影作品賞析
    遷徙的母親(1936年)20世紀最有名的攝影作品之一,它被視為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普通民眾在艱難歲月中拼搏求生的象徵。  溫斯頓·邱吉爾(1941年)20世紀最著名的人像攝影作品之一。它向世人證明:有些優秀的作品往往就是在攝影家和拍攝對象存在緊張關係的狀態下產生的。
  • 著名攝影家趙建偉攝影作品絲巾展亮相北京國際攝影周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北京國際攝影周上,由五洲傳播出版社文化交流中心指導,北京國藝光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華之美」著名攝影家趙建偉攝影作品絲巾展在中華世紀壇與大家見面了。張掖古稱甘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點要塞,也是河西四郡之一。
  • 攝影知識分享--攝影流派
  • 攝影好書|《二十位人性見證者》:過時的是什麼?
    阮義忠 著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2006-07 / 平裝另外一個書店,則是馬路斜對面的上海書城,那裡的書比較全面,從相機選購到攝影理論再到原版畫冊都有。我就是在此處,某個陽光明媚的周日下午,因為邂逅那本天藍色封面的書而真正踏上攝影這條路——阮義忠先生的《二十位人性見證者》,2006年7月,由三聯書店出版社出版。
  • 「中華之美"著名攝影家趙建偉攝影作品絲巾展在京展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北京國際攝影周上,由五洲傳播出版社文化交流中心指導,北京國藝光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華之美」著名攝影家趙建偉攝影作品絲巾展在中華世紀壇與大家見面了。
  • 攝影好書|與美國人相關的五本經典攝影畫冊
    攝影好書|與美國人相關的五本經典攝影畫冊 《美國人》,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如果將現代美國作為一個研究的對象,那麼其自身的影像一定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 林葉:藝術攝影在日本
    「藝術攝影」在日本今道子、佐藤時啟與森村泰昌主講人 | 林葉從20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美國攝影出現的一些變化很快被介紹到日本,如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的攝影展《鏡與窗》、戴安·阿勃絲的個展《戴安·阿勃絲》、新彩色代表人物威廉
  • 從VIVO到挑釁:日本攝影大師與他們的時代 | 攝影課
    ★ 如何在一個系統、整體的大環境中思考日本攝影家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VIVO與「挑釁」,這兩個標誌性的日本攝影群體,你到底了解多少?★ 超現實主義如何影響東松照明、畢卡索如何影響奈良原一高、沃霍爾如何影響森山大道?
  • 中國攝影家協會影像產業委員會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深圳舉行​
    12月11日上午,中國攝影家協會影像產業委員會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深圳舉行。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專業委員會工作處副處長李文敏,影像產業委員會主任線雲強,秘書長高揚,委員鍾維興、羅勇、王軍、嚴志剛、李欣、柴繼軍、楊玉輝參加會議。
  • 任丘多位攝影家在首屆石膏山國際攝影大賽中獲獎
    楊健 攝  長城網滄州10月17日電(董傳輝 金潔 崔曉萌)10月15日,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北京攝影藝術協會主辦的首屆石膏山國際攝影大賽頒獎盛典在山西石膏山風景名勝區隆重舉行,任丘市攝影家協會的多名會員在本次大賽中斬獲獎項。
  • 94歲著名攝影家袁毅平逝世,曾創作經典攝影作品《東方紅》
    據中國攝影家協會消息,著名攝影家、攝影理論家,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袁毅平於9月16日17時30分在京逝世,享年94歲。袁毅平1926年出生於江蘇,1939年在上海開始攝影生涯,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新華日報》攝影記者,《人民日報》攝影記者,《大眾攝影》雜誌編輯組長,《中國攝影》雜誌編輯組長、主編,曾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副主席等職。
  • 倫敦的10張標誌性照片
    米拍攝影社區文章推薦:來自@Tales虎很少有城市像倫敦這樣,能夠令人在腦海中浮現起回味無窮卻又自相矛盾的意象。這是個充滿了各種文化的驕傲又古怪的城市,多年來,它歷史悠久的街道吸引了許多來自攝影界的佼佼者。1.
  • 廬山:追光逐影耀名山,廬山攝影家榮獲省級攝影大賽金銀獎
    廬山:追光逐影耀名山,廬山攝影家榮獲省級攝影大賽金銀獎近日,廬山兩名攝影家多幅作品榮獲省級以上攝影大賽金銀獎。餘華老師作品《牯嶺之夜》獲江西省第二十五屆攝影作品展金獎,殷錫翔老師作品《小鎮露天宵夜》獲「華夏之夜」全國攝影大賽銀獎,為風景名山匡廬之巔再添無限風光。
  • 攝影家荒木經惟
    如果想改變自己的攝影風格,那就換臺相機吧。                                                   ——荒木經惟 我自己開始正式學習攝影,算起來已經有兩年多了。
  • 大師拍大師——攝影家們鏡頭中的畢卡索
    但事實上,多數攝影大師們並不想當畫家,而只是喜歡拍畫家。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攝影大師們的鏡頭中畢卡索是啥樣的?大衛·道格拉斯·鄧肯David Douglas Duncan大衛·道格拉斯·鄧肯比他的同行羅伯特·卡帕(美國攝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