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史川德(1890-1976),出生於美國組約中產階級家庭。
早年入當地倫理文化中學師從攝影家路易斯·海因。 1912年起涉足商業攝影。自20至40年代,先後在紐約、喬治城、緬因州、新墨酉哥及加拿大從事攝影。一度轉向電影拍攝達20年之久,直到53歲才脫離影片生涯而專心回到靜照的表現。1951年移居法國,直至逝世。生前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在保羅·史川德的攝影生涯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海因和斯蒂格裡茨,而純影派、寫實派的傳統,也就構成了他的作品的基本特色。
他一生涉獵過的題材極廣,從人物、風景、靜物、抽象、報導無一不精.30年代柯特茲和布列松所表現的心理學主義的街頭報導攝影,史川德早在20年代初期就開拓出極具規模的風格。f64小組的純攝影風貌,史川德在其20年代中期的風光作品中就挖掘出了大自然的精髓。
他認為,攝影的魅力存在於對客觀事物本質的揭示之中。在不少作品中,他把似乎是對立的紀實和抽象兩種方法結合了起來,著力尋找和表現幾何圖形的意趣,以不同尋常的透視角度把三維空間壓縮成平面像。諸如《白欄杆》、 《門廊之影》等富有新意的影像,均被譽為現代主義攝影的濫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