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放下執念,才能回歸安寧,放下執念,才能收穫平靜。
一盞茶,一本書,一方小天地,就能靜靜地待上一整天,不聞世事,不聽噪音,不看俗人,與自己的內心世界作伴。
讀研那會,我最嚮往的生活就是,開著一間書吧,每日清晨開門,黃昏打烊,坐在店裡,靜靜的捧著一本書,細細的品讀。
店裡人來人往,卻很安靜。人們沉靜在書本的海洋裡,默不作聲。這種安寧的氛圍,是人們放下自己的執念,放下自己的欲望,放下自己的胡思亂想換來的。
人們常說,清心寡欲者最欲通達,貪心多欲者最欲潦倒。
這正說明了,只有讓自己少一點不必要的欲望,少一點貪念,才會讓自己收穫更好的人生。
要知道,放下執念,才能回歸安寧。
這裡的執念,主要還是對愛情,愛人的執念,對親情/友情的執念,對工作事業的執念,對學習成績的執念。
這些執念,全部都是因為自己暫時沒有能力,滿足或者達到而衍生出來的,你越是告訴自己不要強求,就越要懂得適可而止。
畢竟,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複雜的。
欲望和貪念會讓一個人的心境發生改變,更會讓一個人的生活狀態發生改變。
你越是得不到,你就越不開心快樂,慢慢地,開心和快樂就變得很困難,好像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你快樂起來,也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你有一絲絲的動容。
因此,只有放下執念,才能回歸於安寧。
清風為何那般逍遙自在?那主要是因為,它不貪圖完美的身形,它寧願形散,也要做自由的使者。
明月為何那般明亮光潔?那是因為,它不貪圖白日青空,它寧願待在孤寂的夜晚中,也要散發出自己的光輝。
泉水為何那般冰涼舒爽?那是因為它不貪圖太陽的擁抱,它寧願待在幽閉的山谷中,也要保持自己那冰冷的臉龐。
所以,做人啊,要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執念,放下一些得不到的東西,放下一些挽回不了的人,你才能收穫內心的寧靜,才能回歸安寧。
無欲無求可能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可能是在這世間立足的生存法則。可是,試問誰又能做到呢?
你為了生活,要得到很多東西,你就有了欲望。因此,無欲無求是做不到的,除非你已經放棄了生活。
不過無欲無求做不到,我們可以做到少欲少求。凡事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給自己留點後路,也給自己一點退路。
你要明白,自己何必要苦苦追求一些,本該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呢?
很多事情,你勉為其難地做著,一心希望它能按照你預期的結果來發展。可生活往往就是這樣,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有些事情,最終不能實現你的想法。
這個時候,你開始不斷地抱怨生活的殘酷,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殊不知有些事情,本就與你沒有太大的關係。
假設一下,如果這個結果本身就是你達不到的,那麼你還有必要這樣苦苦的去糾結嗎?
所以,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命運早已經是安排好的,要學會從容地去接受這一切,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
放下心中沒有必要的執念,回歸一個安靜的生活,只有這樣才能進入一個平靜的人生。也只有這樣,自己人生的道路才會走得更長、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