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大謠言,第一個你一定看過!PM2.5堵死肺泡?「剪刀手」洩露指紋?

2021-03-05 黑龍江共青團

如今,我們已習慣了在網際網路上獲取信息。然而,80個PM2.5微粒就可以堵死一個肺泡;照相比個「剪刀手」就能洩露指紋;節能燈居然是超級癌源……這些充斥網絡的失真信息,卻讓人真假難辨。下面是媒體盤點的2017年十大謠言,一起來澄清事實、還原真相!

01、PM2.5能堵死肺泡?

今年1月,一段150秒的霧霾侵入人體全過程視頻,看得人驚心動魄。視頻中說,人有3億個肺泡,80個PM2.5微粒就可以堵死一個肺泡,當我們生活的環境中PM2.5達到1155微克/立方米時,一年就可堵死3000萬個肺泡,3年堵死三分之一個肺。

真相:缺乏證據,言過其實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部副主任醫師萬鈞表示,霧霾顆粒對於人體的傷害並不是機械性地「堵死」肺泡,而是黏附於肺泡及小氣道表面,進而誘發炎症,影響氣體交換或繼發其他病變。

80個PM2.5微粒堵死一個肺泡的精確計量,目前國內國外都沒有明確的醫學文獻支持。

PM2.5濃度越高,對人體的危害越大,但由於這涉及長期的、大規模人群實驗,具體的量值和對人體具體的傷害,還沒有準確數據。

02、唾液能測出孩子天賦?

今年2月,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這樣一條信息刷屏了:一口唾液,就能測出孩子的天賦,讓家長可以有的放矢地去開發孩子的天賦和潛能。

真相:基因檢測不能預知特長

雖然用唾液檢測基因是可行的,但用唾液檢測孩子是否具有天賦,卻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世界衛生組織負責「兒童和青少年健康」方面媒體聯絡的新聞官員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過基因檢測可以預知一個孩子是否有音樂、繪畫等天賦。

北大醫院實驗中心副研究員 馬禕楠:

目前,基因技術和應用方向更側重於疾病與基因的關係。孩子的成長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環境的作用甚至更大。

03、「剪刀手」拍照洩露指紋?

今年2月底,網絡盛傳,研究人員警告,人們在照相時很喜歡比的「剪刀手」要慎擺,指紋信息可能因為這一姿勢而洩露。

真相技術可行,但實現較困難

一位公安部資深指紋檢驗專家做了一項實驗,他分別用手機和佳能相機,對準同事的「剪刀手」拍了兩張照片,用電腦修圖。結果顯示,這樣拍的照片獲取指紋不太可能,如果照片指紋紋理拍得特別清楚則是可以的。

網絡安全專家 劉洋:

目前手機拍照技術,在拍攝距離(大於1米)範圍內,是很難把手指紋理拍攝清楚的。

網絡傳播會對圖片進行壓縮,降低照片的清晰度,造成照片細節的損失,洩露指紋信息的可能性較低。

04、春茶農殘過量會中毒?

今年清明前後,一則關於茶的「應景」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指出:春茶中含過量農藥殘留,一喝就中毒。夏秋季的茶葉更是可怕,連茶農自己都不喝。

真相:春茶生產期間基本不打農藥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陳宗懋院士:

我國很多茶區,春茶生產期間氣溫較低,受病蟲害的影響非常小,基本不用藥。

6月中下旬到9月,隨著溫度升高、降雨量充沛,茶葉病蟲害較為集中,才會使用農藥。

在茶園中使用農藥是正常的農業措施,只要按照規定採摘的茶葉,經加工製成的茶葉產品都是安全的。

05、補腦藥能增強記憶力?


今年6月中、高考時節,補腦健腦的保健品總會旺銷。商家號稱,這些保健品能起到改善注意力、增強記憶力等功效。

真相:對大腦功能沒有促進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朱毅:

人的大腦在3歲時就已經發育完全,之後使用任何產品都很難產生促進發育的明顯效果。

補腦產品最多提供營養,保持大腦正常運作,不能促進大腦發育。

任何一種營養素的攝入量如果超過人體所耐受的最高攝入量,它產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食藥監總局也發文稱,我國從未批准過任何具有補腦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聲稱具有補腦功能的保健食品存在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06、酵素能「養顏」「排毒」?

今年夏天,各種各樣的酵素又出沒在朋友圈的微商廣告,其宣稱有「養顏」「排毒」「清宿便」「減肥」等功效。

真相:酵素是酶,口服難保持活性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範志紅說,酵素就是酶。

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或者RNA(大部分酶都屬於蛋白質)。

當你口服酵素後,大多數的酵素都會被人體消化系統消化而失去活性無法發揮作用。說酵素能排毒、清宿便是沒有意義的。

07、喝減肥可樂能減肥?


今年8月,可口可樂日本公司推出了一款號稱可以減肥的可樂,並稱這種可樂中添加了「難消化性麥芽糊精」,用來抑制脂肪吸收、穩定血脂,並且不會產生更多熱量。

真相:5克膳食纖維撬不動脂肪


解放軍第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左小霞表示,理論上說,減肥可樂在成分構成上還是有創新和進步。

正常成年人平均每日建議攝入25克到30克的膳食纖維,一瓶減肥可樂中放5克膳食纖維,只能作為每日膳食纖維的一個補充劑量。

減肥的關鍵還是取決於人們每天攝入的熱量是否小於消耗的熱量。

08、多吃脂肪,死亡率低?

今年9月,一些媒體進行了關於「柳葉刀PURE研究衝擊膳食指南」的報導,提出《柳葉刀》所刊載論文得出:多吃脂肪,死亡率低;多攝取碳水化合物,增加死亡風險等結論。

真相:不要被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誤導


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胡大一表示,這些文章一是片面性,二是絕對化,根本沒有剖析研究本身的明顯局限性,不符實際地誇大了研究結果。

該論文數據樣本來自中東、南美、非洲和東南亞地區(包括中國)18個國家的13.5萬名受訪者,跟蹤了7.4年。

81%的受訪者只有小學和中學文化水平;82%的受訪者是中等和重體力勞動者,少有涉及世界最富裕的地區。

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委員 許世衛:

具體地指導膳食的規則,應在豐富的飲食結構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才是關鍵。

09、指尖陀螺是解壓神器?


今年11月,風靡全球的指尖陀螺火到了宇宙——被送到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們的手中,完成了在太空中的第一次旋轉。商家宣稱它能幫助人釋放壓力、緩解焦慮情緒,能幫助多動症和自閉症孩子集中注意力。

真相:對焦慮症只治標不治本


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高兵教授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指尖陀螺能給人帶來集中注意力和壓力減輕的效果。

是容易讓人對陀螺本身產生注意力,而不是能讓一個本來注意力差的人變得在所有事情上都能集中注意力。

至於減輕壓力,也是指人們在觀察陀螺旋轉的過程中通過注意力轉移達到壓力的暫時減輕,並不等於玩了指尖陀螺就能夠降低其他時候產生的壓力。

高兵認為,指尖陀螺並不能讓人們更加專注,相反它會因佔用認知資源,對複雜的認知活動產生不良影響。

10、節能燈是「超級癌源」?

今年12月,一篇名為《科學家緊急曝光!這個華人家中每天都在用的東西,竟含恐怖致癌物》的文章被廣泛轉發。文章指出,節能燈紫外輻射會導致皮膚癌,節能燈裡的汞會致人死亡,通電後會釋放多種致癌物質。

真相:合格產品不會危害健康


中國照明學會專家工作委員會顧問、復旦大學教授周太明說,只要是合格的節能燈,都會把紫外線輻射量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15瓦節能燈的紫外功率僅為0.09瓦,並且節能燈裡的長波紫外線不會穿透人體的真皮層。

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照明室主任李自力指出,1隻節能燈中只有幾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燈裡面,即使燈打碎了,也要幾百隻燈同時碎掉,並且全被一個人吸入才有可能對人造成危害。但現實中發生這樣的事概率極低。

不信謠,不傳謠!

■ 責編 | 張鶴飛

■ 編輯 | 關 瑞(團牡丹江市委)

■ 來源 | 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華商報

相關焦點

  • PM2.5堵死肺泡?「剪刀手」洩露指紋?今年十大謠言你信幾條?
    然而,80個PM2.5微粒就可以堵死一個肺泡;照相比個「剪刀手」就能洩露指紋;節能燈居然是超級癌源……這些充斥網絡的失真信息,卻讓人真假難辨。下面是媒體盤點的2017年十大謠言,一起來澄清事實、還原真相!01、PM2.5能堵死肺泡?今年1月,一段150秒的霧霾侵入人體全過程視頻,看得人驚心動魄。
  • 「剪刀手」拍照洩露指紋? 今年十大謠言你信幾條?【熱文精選】
    然而,80個PM2.5微粒就可以堵死一個肺泡;照相比個「剪刀手」就能洩露指紋;節能燈居然是超級癌源……這些充斥網絡的失真信息,卻讓人真假難辨。下面是媒體盤點的2017年十大謠言,一起來澄清事實、還原真相! 今年1月,一段150秒的霧霾侵入人體全過程視頻,看得人驚心動魄。
  • 加溼器會產生大量PM2.5,甚至引發哮喘,這是真的嗎?完全是謠言!
    再用PM2.5儀器測試一下結果蒸餾水經過加溼器的處理,PM2.5數值也爆了。這是什麼情況。所以,自來水中的鈣鎂離子微小顆粒,和大家常說的pm2.5空氣汙染不是一個概念。Pm2.5的危害,不在它的顆粒大小,本質是在pm2.5的成分中摻雜了什麼成分。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PM2.5掃盲】PM2.5到底是什麼?進肺進血!
    咽喉是PM10的終點站,咽喉表面的黏膜細胞分泌的黏液會粘住它們,每個黏膜細胞還有200根纖毛(也是肉眼看不見的),在不停地向上擺動,就像逆水划龍舟一樣。我們天生的這種生理功能就是為了阻止PM10繼續下行。   PM10積累於咽喉所在的上呼吸道,積累越多,分泌的黏液也越多。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咽,咽下有害。
  • PM2.5到底是什麼
    咽喉是PM10的終點站,咽喉表面的黏膜細胞分泌的黏液會粘住它們,每個黏膜細胞還有200根纖毛(也是肉眼看不見的),在不停地向上擺動,就像逆水划龍舟一樣。我們天生的這種生理功能就是為了阻止PM10繼續下行。PM10積累於咽喉所在的上呼吸道,積累越多,分泌的黏液也越多。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咽,咽下有害。
  • PM2.5口罩有用嗎 PM2.5防護口罩標準
    種類pm2.5口罩最初的設計目的是儘量減少人們吸入微塵及病菌的可能,但是隨著pm2.5口罩發展越來越快,口罩的種類也逐步增加,口罩類型也是越來越多。(此類口罩無防霾效果)《PM2.5防護口罩》團體標準已經於2016年3月1日起實施,是國內目前PM2.5防護口罩的第一個團體標準,也是真正的良心標準,由中國紡織品協會聯合相關廠商曆時2年才得以出臺。
  • 【環境小百科】關於PM2.5的十大問答
    如果是初次接觸,「PM2.5」這一串字符也許會讓你看得雲裡霧裡,不知所云。
  • 健康的大殺器—PM2.5深度介紹
    能擋住PM50的,是鼻腔黏膜細胞的纖毛,這些纖毛肉眼看不見,很細密,所以能擋住PM50,而且,鼻腔裡的黏膜細胞分泌的黏液還可以把PM50粘住,使它們不能繼續前進。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想擤鼻涕、挖鼻屎,但是別當眾,當眾則不雅。10微米是可以到達咽喉的臨界值,所以,PM10以下的細顆粒物被稱為「可吸入顆粒物」。
  • PM2.5的危害分析及解決辦法
    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咽,咽下有害。 2.5微米是可以到達肺泡的臨界值。PM2.5以下的細顆粒物,上呼吸道擋不住,它們可以順利下行,進入細支氣管、肺泡。我們的呼吸系統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氣管分出支氣管,支氣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細支氣管,密密麻麻的細支氣管又連著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的數量有三四億個。
  • PM2.5是什麼意思?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一、PM2.5是什麼?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
  • 詳解PM2.5危害
    數日前的瀋陽霧霾爆表,PM2.5指數高達1400,引起社會譁然。 PM2.5的危害不容忽視,我們還要如此淡定,我們不用恐慌嗎?本期吳吉祥工作室帶你了解PM2.5的危害。「如果官方能夠預報PM2.5濃度,當然是一件好事,像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等敏感的人群,可以根據預報安排自己的生活,儘量少去戶外,做好防護措施。」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宋偉民教授說。
  • PM2.5原來這麼可怕,小夥伴們震驚了
    能擋住PM50的,是鼻腔黏膜細胞的纖毛,這些纖毛肉眼看不見,很細密,所以能擋住PM50,而且,鼻腔裡的黏膜細胞分泌的黏液還可以把PM50粘住,使它們不能繼續前進。 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想擤鼻涕、挖鼻屎,但是別當眾,當眾則不雅。 10微米是可以到達咽喉的臨界值,所以,PM10以下的細顆粒物被稱為「可吸入顆粒物」。
  • PM2.5原來是這樣進入到肺裡的,驚恐!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你必須知道的PM2.5真相!
    PM2.5是到達肺泡的臨界值。PM2.5以下的細微顆粒物,上呼吸道擋不住,它們可以一路下行,進入細支氣管、肺泡。我們的呼吸系統就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氣管分出支氣管,支氣管又分出很多密密麻麻的細支氣管,密密麻麻的細支氣管又連著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數量有3-4億個。吸進去的氧氣進入肺泡,再通過肺泡壁進入毛細血管,再進入整個血液循環系統。  我們吸進去的PM2.5,因為太小,也能進入肺泡,再通過肺泡壁進入毛細血管,進而進入整個血液循環系統。
  • 霧霾、PM2.5、PM10是什麼,你造嗎?
    細顆粒物(PM2.5)是指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超細顆粒物(PM0.1)是指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0.1微米的顆粒物。這些顆粒物因粒徑小,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可以觀察到。霧主要是近地面空氣因冷卻達到過飽和而形成的。
  • 【淨之泉】告訴您PM2.5是什麼?
    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想擤鼻涕、挖鼻屎,但是別當眾,當眾則不雅。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咽,咽下有害。2.5微米是可以到達肺泡的臨界值。PM2.5以下的細顆粒物,上呼吸道擋不住,它們可以順利下行,進入細支氣管、肺泡。我們的呼吸系統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氣管分出支氣管,支氣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細支氣管,密密麻麻的細支氣管又連著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的數量有三四億個。
  • 農村導致了我國的pm2.5汙染?網友推論錯了!
    這篇文章重點研究的是【室內空氣汙染】,一定要記住這幾個字,尤其是【室內】這兩個字。 文中也提到了,農村的燃燒方式,會導致室內的pm2.5高達室外空氣pm2.5的3倍(中國住戶的室內 PM2.5平均濃度(73 ± 34 μg/m3)為室外空氣(22 ± 16 μg/m3)的三倍。) 結果就是導致在室內,農村人暴露於pm2.5的水平遠高於城市人
  • 室內PM2.5危害更大
    室內PM2.5的標準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