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洗澡這四個部位要當心,很多媽媽都不知道

2021-02-08 育兒網


寶寶們的抵抗力沒有大人強,所以平常媽媽們就要經常幫他們洗洗澡,清理身上的汙穢和細菌。那麼媽媽們知不知道,其實寶寶身上有些部位並不能亂碰,盲目地用水和肥皂清洗,反倒可能引發一些問題。那麼都有哪些部位不能亂洗呢?



肚臍因為其特殊的構造,非常容易藏汙納垢,所以在洗澡的時候,媽媽們都非常糾結,要不要給小寶寶清洗肚臍。肚臍是個比較脆弱的部位,而且非常容易受到細菌地侵襲,如果媽媽們用力摳或者頻繁清洗,那麼就會對寶寶腹中的臟器造成刺激,引發各種身體不適。

所以說寶寶的肚臍眼不需要每天都清洗,並且在清洗的時候也不能用力過猛。一般來說,如果寶寶肚子上有結痂或汙垢,那麼可用橄欖油將其軟化,然後再用醫用棉籤輕輕擦拭掉。如果是剛出生的嬰兒,那麼在洗澡的時候,最好能貼個肚臍貼,以免其進水出現感染。


不少媽媽擔心耳屎會影響寶寶的聽力,所以就會頻繁幫他掏耳朵。但是要注意,耳屎又稱耵聹,是耳道分泌出來的,不僅不會影響聽力,還有不俗的保護作用,頻繁清潔就讓耳朵失去了這個天然的保護屏障。


另外不得不承認,掏耳朵是個非常舒服的事情,如果媽媽總是幫寶寶掏耳朵,那麼他就會因此上癮,頻繁要求掏。而因為耳道皮膚比較脆弱,所以在掏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損傷,輕者感染重者可惡化成中耳炎。所以平常不需要幫寶寶清理耳屎,實在多了可以用醫用棉籤在外耳道輕輕掃掃,萬萬不可深入。


囟門在沒有閉合前,是比較脆弱,平常碰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的。所以在洗澡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拿清水衝洗揉搓,切記不可大力去抓撓。否則就能讓寶寶出現腦部感染,嚴重的還可能影響智力發育。


另外孩子腦袋上可能會長一種鱗片狀、淡黃色油膩的斑塊,看起來非常噁心,不少媽媽們都是想要清洗掉。不過這個斑塊其實是頭垢,一般等到寶寶6個月後就會自行脫落,沒必要用蠻力扣掉。


寶寶私處因為經常被糞便汙染,所以需要經常清洗。而這裡要提醒各位,在給寶寶清洗此處的時候,最好不要使用肥皂,因為它在洗去汙漬的同時,也會洗掉保護寶寶皮膚的油脂,少了這層保護層就非常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最近有不少人在後臺留言,詢問冬天給寶寶洗澡的方法。雖然洗澡次數少了,但是也要2-3天洗1次,每次洗的時候提心弔膽害怕寶寶受涼感冒。那麼要如何解決這兩難的境地呢?



1.用浴盆

現在很多的家庭都用淋浴的方法洗澡,但是並不適合孩子,一方面水溫不太好控制,另一方面還比較冷。所以這裡建議用浴盆,這樣不僅水溫易控,寶寶做裡面也不會冷。


2.控水溫

寶寶皮膚比較敏感,所以水溫也要把控好,建議控制在37-40℃。如果沒有溫度計,那麼可以用自己的手腕測一下,稍微有點暖即可。另外冬天水溫降得快,所以給寶寶洗澡的時候要麻利點,期間可以加1-2次熱水,注意加水的時候把孩子抱出來。


3.水蒸氣

水蒸氣是提升浴室溫度最好的方法,所以給寶寶洗澡前,不妨先放一盆熱水,利用蒸氣提高室內溫度。這樣室內溫度上去了,水也涼的恰到好處,脫掉寶寶衣服就能開始洗澡了。


4.密閉性

每次給寶寶洗澡之前,最好能觀察一下門窗,看看是不是會出現穿堂風的情況。如果天氣確實非常冷,那麼建議把門窗都關好,並且加快洗澡進度,以免出現缺氧的情況。最後提醒一下,脫孩子衣服之前,最好先把自己的手搓熱,以手太冷涼到孩子。


5.用浴罩

如果浴室空間比較大,那麼還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小浴罩,因為空間被縮小了,所以即便外面寒風凜冽,罩子裡也是暖暖的,媽媽們也可以讓寶寶在裡面多玩一會。


6.備毛巾

準備給寶寶洗澡之前,一定要先把他的毛巾、浴巾、衣服備好放在旁邊,這樣寶寶一洗完澡就能立馬擦乾穿上衣服。如果洗完澡才去找衣服、毛巾,那麼寶寶就能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內感冒受涼。


7.暖風機

寶寶洗澡的時候,可以使用暖風機提升室內溫度。現在不少家庭都會裝有浴霸,不過因為光線太強,所以我不建議給寶寶使用,以免傷害到他的視力。當然媽媽們可以在給寶寶洗澡之前,先打開浴霸10-15分鐘,等到室內溫度上來後,關掉浴霸再給寶寶洗澡。


有娃必看的育兒知識百科,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給寶寶洗澡需要注意的四個部位!資深月嫂手把手教給新手爸媽哦!
    ,尤其是給新生兒洗澡,需要注意的細節很多,經驗豐富的月嫂可以很熟練操作,很好的護理寶寶。但26天的工作時間一到,月嫂如何讓新手爸媽順利接手工作,正確給寶寶洗澡,避免一些錯誤,也是月嫂需要考慮的問題嘍。尤其是一些部位清洗時的注意事項一定要說到。有些強迫症媽媽,看到寶寶腦門上髒髒的、厚厚的汙垢就受不了啦,本來指望洗澡能全部洗掉,想要個白白淨淨的的小寶寶。但發現乳痂真是太頑固了,根本洗不掉。看著一塊塊的乳痂真是鬧心,抱著寶寶餵奶時沒事就想上手扣扣。快!住!手!
  • 給新生寶寶洗澡要注意,這三個部位洗得太乾淨,寶寶很容易受傷
    每次洗澡都是面面俱到,我擔心是不是哪兒都沒洗乾淨。小黎不知道兒子怎麼了,帶孩子去醫院看了醫生。,這三個部位不要仔細清洗。另外,給新生嬰兒洗澡時,其實頻率不高也不好。如果還是怕寶寶發燙髮冷的話,買個寶寶洗澡專用的溫度計,這樣比較好看。
  • 新生寶寶太脆弱,洗澡時請小心四個部位,新手爸媽要掌握正確步驟
    但唯獨有項技能她始終沒掌握,就是給寶寶洗澡,一直到現在還是婆婆給洗的。她說,面對這小小一隻的寶寶,真是不知如何下手,怎麼個姿勢才能讓寶寶的耳朵不進水呢?醫生又特地叮囑過不能把臍部弄溼,容易感染。而且,老人年紀大了,總不好一直讓她太辛勞。
  • 給寶寶洗澡,這6個部位千萬不能亂洗!
    粉哥導讀:在很多「老司機」媽媽眼裡,給寶寶洗澡是一件再也簡單不過的事情了,但對很多新手媽媽來說,要給全身白軟軟的小寶寶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裡應該重點洗,哪裡應該簡單洗,都是有講究的!例如,寶寶身上這6個部位,媽媽在給寶寶洗的時候就要注意些啦!
  • 寶寶身體這4個部位很怕冷,媽媽要知道!
    每輪降溫,隨之而來的都是媽媽們對小寶寶保暖問題的擔心。小寶寶餓了會哭、困了會鬧,但是這衣服穿多穿少、感到冷了熱了,ta可是完全說不出來呀!那怎麼辦?就只能憑感覺了唄!也就是那句「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 新生兒洗澡時要注意這4個部位,新手爸媽要掌握正確步驟
    寶寶天性是好動的,父母稍微不注意,他們就會把自己的身體弄髒,一旦發現寶寶的身上髒了,父母就要給寶寶洗澡,給寶寶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些新手父母經常會因為給寶寶洗澡而把家中弄得一團糟,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可不是只要把寶寶洗乾淨就行,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 給新生兒洗澡,這3個部位不要碰
    關於給寶寶洗澡這件事,很多新手爸媽都很迷茫,面對寶寶脆弱的小身軀,大家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寶寶洗澡時哪些部位碰不得。如果媽媽忍不住,非要給寶寶洗掉,可以先用植物油軟化再輕輕的擦掉,但最好是自然脫落。2、臍帶小寶寶出生的時候,臍帶上多多少少都會粘黏著其他的髒東西,沒有完全脫落。有些媽媽愛乾淨,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給寶寶的臍帶洗得乾乾淨淨的。
  • 給寶寶洗澡用清水就夠了?99%的媽媽都不知道的誤區 !
    被寶寶抓的渾身紅,和之前軟軟香香的皮膚狀態完全不一樣。不僅寶寶遭罪,這也急壞了好多媽媽。少用塑料盆錯誤分析:貪圖用具的方便性不少爸爸媽媽都沒有很注意用什麼器皿去給寶寶裝洗澡的水,而且大部分都是選擇了塑膠的盆。誠然,塑料盆容易清洗,輕便而且存放方便。
  • 寶寶洗澡有「講究」,這4個部位別亂洗,新手父母要掌握正確步驟
    很多新手父母在面對寶寶的洗澡問題時,往往都會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他們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對眼前這個軟軟糯糯的小人下手。不知道用什麼樣的姿勢才能讓寶寶洗的舒服和安全,所以很多時候給孩子洗澡的重任往往會落到老人身上。給新生兒洗澡確實並不容易,但是作為父母還是應該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 寶寶這7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得太乾淨!媽媽們要牢記~
    寶寶的身體非常嬌嫩,尤其是頭骨的結構。家長輕輕的撫摸寶寶的腦袋會發現,在頭頂有兩處塌陷並且軟軟的。這是寶寶顱骨連結位置的骨頭缺失部位,學名囟門。囟門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前囟門一般在寶寶6個月內開始逐漸變小,大部分在18個月左右完全閉合。如果寶寶超過2歲囟門還未完全閉合,就要去看下醫生了。後囟門一般在寶寶2~3個月左右閉合。其中,缺乏維生素D的寶寶,可能引起佝僂病,這時會導致囟門閉合的時間較晚。
  • 照顧新生兒一定要避開這4個部位,否則可能傷害寶寶,後果很嚴重
    尤其是第一次做媽媽,看著懷中的小寶寶都會覺得很神奇,想捏捏寶寶的鼻子,摸摸小臉,表情裡溢出的都是欣喜,但是媽媽一定要知道,新生寶寶的很多部分都是不能摸的,不然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家長要多加注意,下面寶寶的這4個部位,護理時要格外小心。
  • 夏季給寶寶洗澡,這五個部位別太「乾淨」!尤其是最後一個…
    說個題外話,六一讀書郎手錶獲獎名單已在文尾公布,快去看看有沒有你吧~夏季炎熱愛出汗,一天不洗澡渾身都要發酸了,給寶寶洗澡也成為了粑粑麻麻們的必修課。既然是必修課,粑粑麻麻對這件事也是十足的認真,從頭頂、到脖子、到耳朵、到肚臍、到屁股、到私處,再到腳趾頭……那是仔仔細細,每一寸都想做到清爽無汙垢。
  • 給新生兒洗澡不要慌!新手爸媽注意這4個部位,寶寶健康不受影響
    特別是針對給寶寶洗澡這件事,畢竟寶寶幼小脆弱,就怕一不小心把寶寶弄疼。其實給寶寶洗澡也有很多講究,比如要注意某些部位,才能給寶寶把澡洗乾淨,所以新手爸媽們不要慌,今天就來說說新生兒洗澡那點事~給新生兒洗澡需要注意的第一個部位:頭部的滷門寶寶的滷門部位,需要寶媽在給寶寶洗澡時多加留意,是非常脆弱的部位,它會隨著寶寶的呼吸頻率走
  • 寶寶身上容易藏細菌的4個部位,媽媽要重點清潔,第1個常被忽略
    大家都知道,小寶寶的身體各項機能發育很不成熟,特別是免疫系統建立還不完善,所以抗病菌能力較差。而外界環境中又存在大量的有害細菌,要是媽媽日常護理不周的話,寶寶就很容易生病。想要寶寶身體發育得更好,媽媽就一定要加強防範工作,幫他遠離眾多有害細菌。
  • 夏季給寶寶洗澡,這5個部位別太「乾淨」!尤其是最後一個…
    夏季炎熱愛出汗,給寶寶洗澡這件事,粑粑麻麻也是十足的認真,從頭頂、到脖子、到耳朵、到肚臍、到屁股、到私處,再到腳趾頭……那是仔仔細細,每一寸都想做到清爽無汙垢。保持衛生固然是很好的習慣,但有些部位過度清潔可能會傷害到寶寶哦。
  • 關於新手媽媽待產都要準備些什麼?寶寶和媽媽的必需品清單
    很多新手媽媽焦頭爛額,不知道什麼是待產包,待產包有些啥?寶寶和媽媽的物品有哪些?當媽後才知道,生產前要準備的東西一大堆。今天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享一些產前必備品清單,有需要的新手媽媽趕緊收藏吧。浴盆:建議準備一個可以用到6歲的,最好買個有託背的,讓BB睡在上面洗澡的盆子。如果沒有配置託背,可以另外購買一個布的網兜。2. 面盆和洗屁屁盆:一大一小各一個。從衛生方面考慮,面盆用小的,洗屁屁盆用大的。寶寶是女孩的話,為了包了一晚尿不溼的小屁屁能舒舒服服,記得每天早上都要洗一洗。3.
  • 媽媽護理好十個關鍵部位,讓寶寶健康成長
    很多媽媽對剛出生的嬰兒,都感覺到非常地手足無措,孩子軟軟的一小坨,抱都不太會抱,孩子的護理更是兩眼一抹黑,不知道怎麼辦。新生兒和嬰兒大不一樣,除了吃和睡之外,護理寶寶也很重要。護理不當會害了娃。所以新手媽媽除了要給孩子喝飽睡好之外,還要學會護理寶寶。新手媽媽,做好這十個關鍵部位的護理,讓寶寶乾淨健康成長第一個部位:囟門其實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囟門就是頭部骨頭之間的縫隙。沒有骨頭蓋住,所以相對比較脆弱。但是新生兒頭上可能會因為胎脂看起來有點髒,也就是我們說的頭垢。
  • 孕期清潔講究多:準媽媽清洗身體這4個部位,「水溫」要不一樣
    胎寶寶對於溫度的變化也十分敏感,孕婦洗澡時的水溫不宜過高,否則會刺激胎兒,使其發動。因此孕婦最好是使用溫水洗澡,浴室內的溫度要保持好,防止孕婦著涼感冒。孕期內的清潔講究非常多,當準媽媽清洗身體這4個部位時,記得「水溫」要不一樣。
  • 洗澡加花露水能驅蚊?4個寶寶夏季洗澡誤區,還有哪位媽媽不清楚
    大熱天帶孩子出去玩,不管哪裡都是悶熱,涼快地方很難找,好不容易找個有陰涼地的角落,蚊子還特別多。大人還得不停歇地給孩子扇著風,不一會不僅家長身上一身汗,孩子也玩的一身汗。出汗後,洗澡是最舒服的,幾乎每天晚上,父母都會給孩子洗澡,讓孩子痛痛快快地入睡。家長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意,這幾點一定要注意,不然就是在害孩子。
  • 你真的會給寶寶洗澡嗎?關於寶寶洗澡的4個小問題,媽媽要注意
    因為有的寶寶小,皮膚過於嬌嫩,很多寶爸寶媽害怕洗澡的時候處理的不到位,會弄傷寶寶,而且有的寶寶不喜歡洗澡,每次洗澡就像是打仗一樣,需要全家出動才能搞定,洗完澡更是一地的凌亂。很多寶爸寶媽要問了,給寶寶洗澡這麼困難,能不能少洗幾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