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言文賞析|隋文帝不赦子

2020-12-23 我愛文言文

原文

隋文帝①子秦王俊②為并州總管,以③奢縱免官。楊素啟奏:「王,陛下愛之,請舍④其過。」文帝曰:「法不可違。若如公意,吾是王兒之父,非兆人⑤之父,何不別⑥制天子兒律⑦乎?我安能虧⑧法?」卒⑨不許。

注釋

隋文帝:楊堅,隋朝開國皇帝。秦王俊:楊俊,楊堅三子,封為秦王。以:因為。舍:捨棄,引申為寬恕。兆人:眾民,百姓。別:另外。律:法律。虧:損害。卒:最終。

譯文

隋文帝的兒子秦王楊俊是并州總管,因為奢侈放縱而觸犯刑律被免去官職。楊素向隋文帝進言道:「對於秦王,陛下十分疼愛他,臣請求陛下寬恕他的罪過。」隋文帝說:「法律誰也不可以違反。如果按照你的意思來處理,我就僅僅成了秦王的父親,而不是天下人的父親了,倘若如此,為什麼不另外製訂專門適用於天子兒子的法律呢?我怎麼能使法律受到損害?」最終隋文帝沒有赦免秦王。

人物介紹

隋文帝楊堅:(541年一604年),字那羅延,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北周隨國公楊忠的兒子,隋朝開國皇帝。

北周建立後,先後擔任隨州刺史、大司馬、丞相,位望日隆。大定元年(581年),接受北周靜帝禪讓,即位為帝,改元開皇。

楊堅即位後,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改革,有效處理了民族矛盾。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700餘萬戶,史稱開皇之治。在位晚期,猜忌殺害功臣,改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禍根。

仁壽四年(604年),病逝,廟號高祖,諡號為文,安葬於泰陵。

文化常識

隋朝:(581年一618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享國38年。

公元581年,北周靜帝禪讓於丞相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陝西省西安市)。

公元589年,隋軍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即位並遷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修建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開創了萬國來朝的「大業盛世」。然而內外舉措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619年隋朝徹底滅亡。

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了大改革,當時周邊國家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東突厥等國皆深受隋朝中國文化與制度的影響。

啟發與借鑑

隋文帝楊堅堅持不赦免自己的兒子,體現了其尊重法律,天子與庶民同罪的思想,這也同樣透露出隋朝的律法嚴明。隋朝之所以能夠開創開皇之治,和楊堅的睿智嚴格的治國思想是分不開的。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人無信不立」,這些都是古人留給後人的戒訓。我們要時刻保持著對法律的敬畏,有法必依,而執法者更需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我愛文言文」。

相關焦點

  • 經典文言文賞析|塞翁失馬
    人皆吊④之,其父⑤曰:「此何遽⑥不為福乎?」居⑦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⑧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⑩。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注釋塞:邊塞。善術者:擅長術數的人。善,擅長。
  • 經典文言文賞析|點石成金
    其人再拜⑧,曰:「不欲也。」呂祖大喜,謂:「子誠⑨能如此,無私心也,可授以大道。」其人曰:「不然⑩,吾欲汝之指頭也。」呂祖倏不見。注釋虔奉:真誠地信奉。乃:是。赤貧:極端的貧窮。那個人拜了兩次,說:「不想要。」呂洞賓非常高興,說:「你如果能這樣,沒有私心,可以傳授給你成仙的真道。」那個人說:「不是這樣,我是想要你的那根手指頭。」呂洞賓忽然不見了。文化常識說「道教」: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
  • 賞析初中文言文《孫權勸學》
    賞析初中文言文《孫權勸學》《孫權勸學》的故事節選自北宋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卷66,這個故事之所以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原因不外乎它是古人勸學的典範,故事雖簡短,但是裡面蘊含的人生哲理趣味值得中學生細細品味。
  • 經典文言文賞析|張飛橫矛當陽橋
    所以,文言文中的地名不能一律按照今之地名理解。張飛賣針——人強貨扎手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張飛繡花——粗中有細張飛吃豆腐——小菜一碟張飛上陣—— 橫衝直撞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張飛戰關公——不念舊情張飛討債——氣勢洶洶(本文完)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我愛文言文」。
  • 經典文言文賞析|楊靖與猴弈
    上詔⑥徵能弈者與之較,皆不敵。或言楊靖善弈,時楊靖以事系⑦於獄,詔釋出之。靖請以盤貯桃,置於猴前,猴心牽於桃,無心弈,遂⑧敗。注釋弈:下棋。窺:偷看。巧:技巧。遁:隱去。莫:沒有。詔:皇帝下的文書。系:關押。遂:於是。
  • 經典文言文賞析——《王冕少時》
    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家依僧寺而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皆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成大儒。 注釋 1. 王冕(miǎn):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畫家。 2.
  • 經典文言文賞析|驃騎將軍霍去病
    原文驃騎將軍①為人,少言不洩②,有氣敢往。天子③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④如何耳,不至⑤學古兵法。」天子為治第⑥,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由此,上益⑦重愛之。不洩:不輕易抒發感情。天子:指漢武帝。方略:方法與謀略。不至:不必。治第:建造住宅。第,大宅子。
  • 經典文言文賞析|郭進造宅
    所謂的「沒齒難忘」,意思是到沒了牙齒也不會忘記,也就是一輩子也忘不了。因為牙齒是排列整齊的,由此引申出「排列」、「並列」的含義。上文中的「諸子安可與工徒齒」,意思是「諸位兒子怎麼可以跟工匠排列在一起」,即「諸子」與「工徒」都在廂房裡入座。
  • 經典文言文賞析|二叟釣魚
    甲曰:「吾方下釣時,但④知有我而不知有魚,目不瞬⑤,神⑥不變,魚忘其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⑦魚,目乎魚,神變則魚逝⑧矣,奚⑨其獲?」乙如⑩其教,連取數魚。注釋叟(sǒu):年老的男人。至:極。投:擲下。但:只。瞬:眼珠兒一動。神:神色,神態。乎:同「於」。逝:遊走。奚:什麼,哪裡。如:按照。
  • 經典文言文賞析|晏子逐高繚
    又如,「仕於南方」,意思是「在南方做官」;「終生不仕」,意思是「一輩子沒有做官」。人物介紹晏嬰:(不詳—前500年),姬姓(一說子姓),晏氏,字仲,諡「平」,史稱「晏子」,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 「名人百科」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隋文帝楊堅
    ——《隋書·律曆志》【賞析】隋文帝廢除了前朝很多殘酷的刑罰,頒布了《開皇律》。隋文帝認為:官吏負有治國安民之責,既然享受著國家俸祿,就應知理守法,一旦瀆職犯罪就必須嚴懲,而一般平民百姓一年四季勤於耕作,自食血汗,甚是辛苦,又知理知法者不多,如犯罪則可以從寬處置。
  • 經典文言文賞析|為者常成
    我並沒有與別人不同,只是經常實踐而且不輕易放棄,經常前行而且不輕易停下來罷了。」文言知識說「夫子」:「夫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上文「吾至死不及夫子矣」中的「夫子」,是對晏子的尊稱。孔丘,世人稱孔子,也有稱他為孔夫子的,可見稱「子」與「夫子」一樣。
  • 網絡流行語及英文歌被翻譯成文言文引熱議
    不少人在看過這些文言文翻譯後表示,「恐怕要中文八級以上才有這樣的功力」,自稱「突然有種想學好文言文的衝動」,並在網上引得一片贊同之聲。  與此相對,也有網友表示反對意見,並為之「唏噓不已」,直言這不過是白話文強作文言辭藻,連文言句式都算不上,水平可稱「連《古文觀止》都沒讀過」。  南方都市報載文對反對觀點表示贊同。
  • 經典文言文賞析|王羲之書六角扇
    羲之笑而不答。注釋嘗:曾經。蕺(jí)山:在今浙江紹興。老姥:老婦人。慍(yùn):惱怒,生氣。王羲之笑著不說話。文言知識他日——指以後某一天,將來的某一天。如「他日見之」,意思是以後某一天見到他。即日——指當天。如「即日放之」,意思是當天把他放了。
  • 經典文言文賞析|高祖論三傑
    鎮⑨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⑩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注釋高祖:漢高祖劉邦。無敢:不要。隱:隱瞞。項羽妒忌賢能有才的人,有功績的人遭他陷害,有才能的人被他猜忌,打了勝仗卻不給將領功勞,攻佔了土地也不分給別人,這就是項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劉邦說:「你們只知道其中一個方面,卻不知道另外一個方面。在營帳內運用計謀、制定策略,從而在千裡以外的戰場上取得勝利,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使運糧的道路不阻斷,我不如蕭何。
  • 經典文言文賞析|諸葛亮七擒孟獲
    獲曰:「公天威⑦,南人⑧不復反矣。」於是亮進軍,南中平。注釋建興三年:即公元225年。建興,蜀國皇帝劉禪的年號。南中:古地名,今雲南、四川、貴州交界處。向:早先。孟獲回答說:「早先不知道軍隊的情況,所以失敗。現在承蒙你讓我觀看兵營陣列,如果只是這樣的話,我一定能取勝!」諸葛亮笑了,心裡知道孟獲還不服氣,放了他讓他再來作戰。七次放了七次活捉,諸葛亮還是打算放了孟獲。孟獲說:「先生有上天相助的威力,孟獲再也不造反了。」於是諸葛亮進軍,南中平定。
  • 「聖人可汗」——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開國皇帝。漢族,弘農郡華陰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他在位期間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文帝在位期間,隋朝開皇年間疆域遼闊,為中國農耕文明的巔峰時期。
  • 學習文言文的那些必看經典
    初讀文言文,不用看經典,粗淺的小故事,小片段就可以,比如《曾子殺豬》《魏無忌抓鷂》,常用字詞疏通一下,就可以理解了,既有趣有讓孩子產生閱讀欲望。這個階段,還可以讀讀《世說新語》這本書,尤其是裡面的人物小故事,相當有趣。
  • 一圖在手,讓孩子理解和記憶文言文高效無憂
    如果你家孩子也存在上述困惑,不妨和我一起翻開《思維導圖:文言文滿分學習法》這本書,書中通過講述文言文閱讀核心知識、文言文翻譯方法和用思維導圖背誦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讓孩子輕鬆愛上文言文學習。作者劉豔曾榮獲第8屆世界思維導圖錦標賽全球總冠軍,2014年8月遠赴英國追隨思維導圖發明人博贊先生學習思維導圖,成為中國大陸首位女性思維導圖英國官方註冊導師。
  • 從中考看小學語文文言文學習,只背誦很難提高,跟著考試走才有效
    小學生文言文學習,老師通常會以背誦為主,因為很難對小學生講清楚文言文學習的要點。儘管大語文的提倡是把語文學習運用到生活中,但是在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也比較難使用到文言文。但這並不是說,小學生學文言文、古詩詞就沒有用,學習文言文了解語言的發展規律,體會古人的文學修養,其實就是閱讀基礎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