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言文賞析|為者常成

2020-12-22 我愛文言文

原文

梁丘據①謂晏子②曰:「吾至③死不及夫子④矣!」晏子曰:「嬰聞之,為⑤者常成,行者常至。嬰非有異於人也,常為而不置⑥,常行而不休而已⑦矣。」

注釋

梁丘據:齊國大夫.晏子:即晏嬰,齊國國相。至:到。夫子:對晏子的尊稱。為:做。置:放棄。而已:罷了。

譯文

梁丘據對晏子說:「我到死也趕不上先生您啊!」晏子說:「我聽說過一句話:不斷實踐的人常常可以成功,堅持前行的人一定可以到達目的地。我並沒有與別人不同,只是經常實踐而且不輕易放棄,經常前行而且不輕易停下來罷了。」

文言知識

說「夫子」「夫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上文「吾至死不及夫子矣」中的「夫子」,是對晏子的尊稱。孔丘,世人稱孔子,也有稱他為孔夫子的,可見稱「子」與「夫子」一樣。孟軻,世人稱孟子,也有稱他為孟夫子的。俗稱的「老夫子」,是對年長而學問好的人的敬稱。

出處

明·李贄《初潭集》

文化常識

《初潭集》:此書是李贄與道學家展開激烈鬥爭的產物,他將《世說新語》和《焦氏類林》兩書的材料,重新分類編輯,通過批點、評論來闡述自己的思想。

啟發與借鑑

上文中晏子表達的主要思想是:只有去做才有可能成功,不做就永遠成功不了;嘗試了,不一定百分之百成功,但不嘗試,則百分之百不可能成功。

做與不做就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要付出行動而不是空談。機遇是留給馬上要行動的人,而不是要等你什麼都想明白,什麼都準備好以後再行動。那時一切都已晚矣,機遇早已降臨到他人的頭上,因為別人已經在行動的路上,而且越走越遠。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我愛文言文」。

相關焦點

  • 經典文言文賞析|塞翁失馬
    原文近塞①上之人,有善術者②,馬無故亡③而入胡。人皆吊④之,其父⑤曰:「此何遽⑥不為福乎?」居⑦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⑧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 網絡流行語及英文歌被翻譯成文言文引熱議
    中新網2月9日電(上官雲) 近日,「古詩版阿黛爾金曲」在網上走紅,網友將英文歌詞譯為文言文,引得不少人點讚,一股「網絡流行語翻譯文言文」熱潮隨之掀起,人們對翻譯結果則褒貶不一。在熱議這股「文言文神翻譯」潮流的同時,「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 賞析初中文言文《孫權勸學》
    賞析初中文言文《孫權勸學》《孫權勸學》的故事節選自北宋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卷66,這個故事之所以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原因不外乎它是古人勸學的典範,故事雖簡短,但是裡面蘊含的人生哲理趣味值得中學生細細品味。
  • 初中語文常考及中考十篇經典課外文言文閱讀+解釋
    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
  • 經典文言文賞析——《王冕少時》
    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家依僧寺而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皆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成大儒。 注釋 1. 王冕(miǎn):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畫家。 2.
  • 經典文言文賞析|點石成金
    呂祖乃②呂洞賓也,為道教全真道派之祖。呂祖感其誠,一日忽降至其家,見其赤貧③,不勝憫④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⑤。俄頃⑥,粲然⑦化為黃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⑧,曰:「不欲也。」呂祖大喜,謂:「子誠⑨能如此,無私心也,可授以大道。」其人曰:「不然⑩,吾欲汝之指頭也。」呂祖倏不見。
  • 經典文言文賞析|楊靖與猴弈
    國人聞而往觀,仙者遁④去,猴即與人弈,遍國中莫⑤能勝。國人奇之,獻於朝。上詔⑥徵能弈者與之較,皆不敵。或言楊靖善弈,時楊靖以事系⑦於獄,詔釋出之。靖請以盤貯桃,置於猴前,猴心牽於桃,無心弈,遂⑧敗。注釋弈:下棋。窺:偷看。巧:技巧。遁:隱去。莫:沒有。詔:皇帝下的文書。系:關押。遂:於是。
  • 經典文言文賞析|張飛橫矛當陽橋
    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注釋先主:指劉備。卒:死。江南:指長江中下遊的南部地區。及:趕上。劉備稱帝後,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同年,張飛因為暴而無恩,被部將範強、張達殺害。諡曰桓侯。張飛在民間有著深遠影響,為後人樹立了「忠不顧死,義不負心」的典範。
  • 經典文言文賞析|驃騎將軍霍去病
    天子為治第⑥,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由此,上益⑦重愛之。注釋驃騎(piào qí)將軍:指西漢名將霍去病,官至驃騎將軍。不洩:不輕易抒發感情。天子:指漢武帝。漢武帝為他建造住宅,讓霍去病去看看,他回答說:「匈奴還沒有消滅,沒有心思來考慮安家的事情啊!」從此漢武帝更加器重和喜愛霍去病。人物介紹霍去病:(公元前140年一公元前117年),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人,西漢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
  • 經典文言文賞析|郭進造宅
    進指諸工曰:「此造宅者也。」指諸子曰:「此賣宅者也,固⑩宜坐造宅者下。」進死未幾,果為他人所有。注釋累:多次。嘗刺刑州:曾經做刑州的刺史。刺,在句中作動詞用,指做刺史。邢州,今河北邢臺。(本文完)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我愛文言文」。
  • 經典文言文賞析|高祖論三傑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④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⑤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⑥運籌策⑦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⑧。
  • 經典文言文賞析|隋文帝不赦子
    原文隋文帝①子秦王俊②為并州總管,以③奢縱免官。楊素啟奏:「王,陛下愛之,請舍④其過。」文帝曰:「法不可違。若如公意,吾是王兒之父,非兆人⑤之父,何不別⑥制天子兒律⑦乎?我安能虧⑧法?」卒⑨不許。秦王俊:楊俊,楊堅三子,封為秦王。以:因為。舍:捨棄,引申為寬恕。兆人:眾民,百姓。別:另外。
  • 經典文言文賞析|諸葛亮七擒孟獲
    聞有孟獲者,為夷漢所服,於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觀營陣,曰:「此軍如何?」獲對曰:「向③不知虛實,故敗。今蒙④使觀營陣,若止⑤如此,定能勝!」亮笑,心知獲尚不服,縱之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⑥欲釋獲。獲曰:「公天威⑦,南人⑧不復反矣。」於是亮進軍,南中平。注釋建興三年:即公元225年。
  • 經典文言文賞析|晏子逐高繚
    現在高繚這個人為我效力了三年,從來沒有糾正過我的錯誤,這就是我辭退他的原因。」文言知識說「仕」:「仕」指做官。上文中的「仕於晏子」,意思是在晏子手下做官。孔子曾說過「學而優則仕」,它的本意是說「學習之餘還有餘力或者閒暇,就去做官」,後人則理解為學習好的人便有資格做官。
  • 經典文言文賞析|二叟釣魚
    甲曰:「吾方下釣時,但④知有我而不知有魚,目不瞬⑤,神⑥不變,魚忘其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⑦魚,目乎魚,神變則魚逝⑧矣,奚⑨其獲?」乙如⑩其教,連取數魚。注釋叟(sǒu):年老的男人。至:極。投:擲下。但:只。瞬:眼珠兒一動。神:神色,神態。乎:同「於」。逝:遊走。奚:什麼,哪裡。如:按照。
  • 經典文言文賞析|王羲之書六角扇
    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④色。羲之因謂姥曰:「但⑤言王右軍⑥書,以⑦求百錢耳。」姥如其言,人競⑧買之。他日,姥復見羲之,求其書之。羲之笑而不答。注釋嘗:曾經。蕺(jí)山:在今浙江紹興。不日——指事後幾天之內,如「不日歸還」,意為過不了幾天就歸還。人物介紹王羲之:(303年一361年),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大臣、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 談語文教育: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
    論者如朱家安等認為,中學語文教育應將文言文置入選修,而其中一個原因是:文言文在教學操作上較為浪費時間,而假設我們認為古文是有價值的,可以透過較好的白話翻譯本來學習,不必透過先學習讀懂文言文,再進一步掌握其內涵。此處我暫時將朱家安所謂「文言文」設定為「古代文獻」,而非今日白話文中殘留的文言語法部分。這樣下面的討論會比較單純。
  • 孔子經典名言名句大全,經典語錄摘抄賞析!
    賞析:這句話出自春秋·魯·孔子《論語》。只是想要速度,卻往往達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會出差錯,反而適得其反。 二、禮之用,和為貴。 賞析:這句話出自春秋·魯·孔子《論語·學而》。禮儀的作用是要與人們和平相處。
  • 文言文如何斷句
    王 恭 從 會 稽 還/ 王 大 看 之 /見 其 做 六 尺 簟例:1、水中藻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2、少頃/ 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3、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裡也老師支招二:看虛詞,找位置 ,定句讀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誌
  • 文言文快速提分學習計劃,中高考想拿高分不發愁
    文言文是考試的必考項目,根據考綱要求,著重考核學生對文章的詞語或句子的理解,像實詞虛詞的含義或用法、倒裝句的翻譯、文學基本常識等。 許多學生會把焦點放在語法規則的學習上,如背誦常用虛詞「之乎者也」不同語境下的意義。先學語法,效果往往不佳,而且學習過程極其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