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長王恩哥上任時,曾向學生說,人一生應該結交「兩個朋友」。
其中一個是圖書館,而另一個,則是運動場:
之所以把運動放在與讀書齊平的地位上,是因為運動和不運動的人,人生真的不一樣。
運動,是最好的「保健品」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八十歲以後會是什麼樣?
這個問題問了很多人,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卻又出奇一致的喪。
有的說,可能坐在輪椅上被兒女或者護工推著走;
有的說,可能這個病那個病的,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在遭罪;
更有的說,自己可能壓根活不到那個時候,也根本不想活到那個時候。
畢竟人老了,眼也花了,牙也掉了,腿腳也不靈便了。想吃的東西吃不了,想去的地方去不成。不用癱瘓在床,能嚼得動東西認得清人,似乎已經是最好的狀況了。
大家都認為,老,等於痛苦,等於負擔,等於喪失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但有些老人,偏偏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前段時間,一條#107歲老人每天能做100個拉伸運動#的新聞躥上了熱搜。
這位生活在陝西鹹陽的老奶奶,身體好得讓人驚嘆,蹲起、蹬腿、拉筋這些動作做起來得心應手,甚至比很多年輕人還溜。
在採訪時記者了解到,老人每天都會堅持一個小時的運動,如今雖然已過百歲,但並沒有「三高」,而且面對鏡頭說話時,老人邏輯清晰有條理,給所有人展現了老了以後的另一種活法。
因為運動而健康長壽並不是個例。
國外的一位老爺爺John Carter,從年輕時就一直堅持每周5次到健身房鍛鍊。如今他90歲了,依然身體健壯,舉鐵、跳水、踢球、滑雪.通通不在話下,而且很少生病。
常常能看到身邊的人為了養生瘋狂購買各種保健品,殊不知,運動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在年輕時堅持運動,幾十年之後,當別人坐在輪椅上時,你可以神智清明步履輕鬆地哼著小曲去遛彎、去買菜、去跳廣場舞,做很多別人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
83歲的鐘南山,107歲的劉彩芹,都在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想要追求健康長壽,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運動,是最好的「凍齡劑」
前幾天,一代人的童年女神李若彤,迎來了自己54歲的生日。
她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境,並配上了近照。
網友們紛紛感嘆:「這看起來哪裡像50多歲的人啊,走在大街上說她30歲都覺得把人給說老了。」
從1995年飾演《神鵰俠侶》中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到如今已有25個年頭,但「姑姑」好像是真的不會老。
但凡談起娛樂圈裡那些「凍齡」的男神女神們,就一定會有一個怎麼繞也繞不開的點——堅持運動。
李若彤也不例外。
她在生日當天的微博就明確說道:「對我而言,身上必須有肉,但只能是肌肉。」
從她過往的微博也很容易看出,她已經把運動健身,當做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活從來都是公平的,想要青春常駐,在五六十歲的年紀光彩照人,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
運動,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即使已經人到中年,即使已經長出了啤酒肚,只要開始運動並堅持下去,體能和精神一樣可以回到20年之前的狀態。
在抖音上,有一位姑娘分享了自己父親健身3年的經歷。
姑娘說,自從她的母親去世以後,她就一直跟父親相依為命,最開始的幾年,父親因為心情原因狀態很差,三年前,他開始決定運動:
跑步、遊泳、登山、舉鐵.他都去嘗試,並且都堅持了下來。
三年後,父親練出了一身肌肉,看起來年輕了20歲。
再高明的醫學手段,也只能改變一個人的皮囊。而運動給人帶來的改變,則是由內而外,脫胎換骨的。
年輕的外表,活力十足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是長期堅持運動之後,生命回饋給我們的禮物。
運動,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近幾年來,隨著一起又一起的新聞事件,心理健康開始被大家廣泛關注。「心理疾病」「抑鬱症」這些詞彙,也開始頻繁出現在大家的生活之中。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患有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
在中國,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6.9%,12個月患病率為3.6%。根據這個數據估算,到目前為止,中國有超過9500萬的抑鬱症患者。
因為生活節奏快,各方面壓力大,每個人心裡或多或少都得有一些負面情緒。當這些負面情緒得不到及時的排解,積少成多,就會為心理健康埋下隱患。
而排解負面情緒最健康有效的辦法,就是運動。
心理學家也表示:「經常運動的人,患抑鬱症的概率要低得多。」
但比較困難的一點是,當一個人心裡已經被負面情緒堆滿的時候,他是不想動,不想做任何事情的。這個時候告訴他去健身,去運動,根本無濟於事。
最好的方法,就是儘早養成運動健身的習慣。
運動對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毋庸置疑,無論男女老少,都應該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因為它能帶給我們一個更加明亮鮮活的人生。
前幾天,有一位父親上了微博熱搜,因為他「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個小時,沒玩完不準做作業」。
在採訪時父親說,一個孩子的成長首先是身心健康的成長,我對他的基本要求就是他要有健康的身心狀態,其他的,他自己的路就由他自己選擇。
這位父親的做法幾乎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大家在評論區紛紛表示,能有這種教育觀念的人,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好爸爸」。
定期運動,就是在給我們的心情定期做一次「大掃除」。
心裡寬敞了,生活才能寬敞起來。
越長大就越懂得,無論何時,健康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
有了健康,我們才能去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東西,做想做的事情。否則,一切都只能是空想。
健康是幸福快樂的前提,而運動,則是健康的基礎。
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吧,儘管一開始可能會很累,可能會因為短期看不到明顯的成效而產生挫敗感。
但只要堅持下去,一年,兩年.
當你擁有了比同齡人更健康的身體、更年輕的長相、更快樂的心理狀態時,你一定會覺得,那些汗水都沒有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