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末日之歌
來源 | 讀者(ID:duzheweixin)
前幾天,剛剛參加完同學會的朋友對我感慨:
歲月真是一把殺豬刀,當時那些白衣翩翩的少年,人到中年,一個個都發了福,變成了挺著啤酒肚的大叔。
當時那些纖細美麗小姑娘,也都慢慢變得「珠圓玉潤」,由鄰家少女變成了鄰家大媽。
都說「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但容易老、容易胖」,似乎肥胖就是人到中年的必經之路。
我們的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忙碌。
一天24個小時,被工作、家庭、吃飯、娛樂填得滿滿當當,眼看著身材逐漸走形,但就是抽不出一點點時間,留給運動。
人和人的差距
就是這樣拉開的
常聽到有人抱怨:年齡不停增長,給我們帶來了揮之不去的肥肉。
有時候,就連公眾人物都難逃時間的摧殘。
你還記得五月天那個帥氣的主唱阿信嗎?
你能想像性感天后張惠妹也有發福的一天嗎?
當年的「歐巴」身材走樣,看起來老了不止10歲……
都說歲月不饒人,但就在多數人被歲月蹂躪得「面目全非」時,還有一些人,正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和時間做著抗爭……
最近,網上爆出了一段46歲蘇有朋重唱成名曲《青蘋果樂園》的視頻。
視頻裡,蘇有朋一身黑衣,不管是顏值還是身材,都一如30多年前剛剛出道時。
一番勁歌熱舞,嗨翻全場。
看到蘇有朋現在的樣子,網友們驚訝得不行:
「天啊,這是我認識的那個五阿哥永琪嗎?」
「這是46歲的人嗎?他是不是吃了防腐劑啊,怎麼一點都沒有老?」
哪有什麼防腐劑、不老藥,讓「五阿哥」躲過歲月摧殘的秘密其實很簡單,不過就是「運動」而已。
為了這次1分30秒的演出,他早在3個月前就開始了舞蹈訓練。最近更是常常泡在健身房,苦練出一身肌肉,成功摘掉了「油膩中年」的標籤。
嚴格的飲食控制加上高強度的運動,讓他一口氣減去了16斤,造就了現在的好身材。
難怪有人說:
看看46歲的蘇有朋,顏值不減,身材更上一層樓,在舞臺上,還像當年那個魅力四射的少年。
再看看我們身邊那些同齡人,還不到中年早已大腹便便、滿身贅肉、滿臉油膩。爬個樓梯都要氣喘籲籲,更不要說唱歌跳舞……
在你胡吃海塞不知節制,沉溺手機遊戲卻抱怨沒時間運動的時候,那些正在奔跑著的人,早已把你遠遠甩在了身後……
不禁感慨: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真的太大了。
保持運動,
是最好的生活狀態
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每天工作那麼忙,哪裡擠得出時間和經歷去運動呢?
但如果你了解「長跑少女」陳意涵的日常,就會發現:運動,其實是一種生活狀態,就像每天呼吸一樣自然。
就在上周末,剛剛生完孩子才兩個月的陳意涵,與朋友們一起參加了一場長距離的跑步挑戰賽,並順利完賽。比賽持續22小時,共計210公裡:
「就這樣,22個小時,互相陪伴,跑完了210公裡,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團隊的合作,拋開自己的習慣,我們是一起的!喔耶,我還是笑著的。」
儘管37歲的陳意涵已為人母,但在她身上絲毫感受不到歲月的流逝,登山、遊泳、騎車、長跑、瑜伽都不在話下,運動讓她長期保持著一種如少女般的靈動活潑!
運動到底可以帶給我們什麼?網上的一組照片給出了答案:
一個胖女生甩掉身上的贅肉後,幾乎美到認不出。
男孩5年內減了205斤,由胖小子變成了清秀的小帥哥。
自從開啟了運動健身模式,現在的她只有從前的「一半」。
一對夫婦一起減肥,瘦了之後,又辦了一次美美的婚禮。
據調查統計顯示,堅持運動的人身材會更緊緻,機體攝氧能力更強,基礎代謝更高。
換句話說,就是保持運動習慣的人,會比不運動的同齡人看起來更年輕,更精神,也更美。
當你每天出門用步行和騎車替代打車,下班回家用跑步代替看綜藝;周末用登山代替窩在沙發吃薯片時,你會發現,這樣的生活狀態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比如前段時間,好友林子放棄了乘公交,改為騎車上班,直到現在,他仿佛經歷了一次變身:
臃腫的身材慢慢「縮水」,身上的贅肉在一點點減少,身形慢慢變得勻稱,臉上的皮膚也變得越來越緊緻光滑;
啤酒肚和雙下巴逐漸消失,整個人告別了虛胖,越來越有力量;
運動之後神清氣爽,精神狀態明顯提升,整個人都變得自信、健談了許多。
半年的時間,讓他由一個沉悶的「油膩大叔」,成功晉級為開朗的清秀小生。
說起自己的變化,他常常感慨:
之前的自己聽從欲望、逃避痛苦,雖然很舒服,但總是感覺自己在做生活的奴隸。
如今的自己雖然要流汗、要勞累,但累過之後,看著自己逐漸變得結實的身體,終於感覺到,自己做了一回生活的主人!
運動
是成功者的標配
大多數情況下,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身材好其實就是一種實力。
比如提起「精英」,我們腦海中總會出現穿著合身的西裝,身材修長勻稱,彬彬有禮,且精神飽滿的形象。
而絕對不會是大腹便便,滿面油光,渾身贅肉,目光渾濁呆滯的形象。
換言之,一個人的身材,就是他的精神面貌,也是他最好的名片!
CCL領導力調研機構,曾發布過一組有趣的報告:
《財富》500強公司的執行長中,找不到一個體重超標的人。
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大多有運動習慣的人,都擁有自律性這個共性。
而自律,更是成功者的共性!
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在打理公司之餘,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去跑步,或者在自家的健身房裡鍛鍊身體;
蘋果公司的CEO庫克,每天凌晨3點45分起床處理工作,直到早晨5點,他會準時放下手頭工作,開始健身,這樣的習慣保持了很多年……
為什麼成功人士喜歡運動呢?
因為他們明白,健康的身體是打拼事業的基礎,也是對工作和家庭的負責!
愛因斯坦曾在鼓勵自己兒子的信中說:
「生活就像騎自行車,要想保持平衡,就要不斷運動。」
想要保持優秀,亦是如此。
運動不運動
人生截然不同
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別究竟有多大?
可能一天、兩天看不出,十天、二十天也看不出。
可是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年、五十年呢?
差別是驚人的!
曾經看過一張67歲的老人,和67歲的健美運動員楊新民老師的合影。
同樣的年齡,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狀態。
因為身材差異巨大,兩人的氣質和精神面貌也是天壤之別。
之前,一段關於「人生最後十年」的視頻在網上爆火,戳痛了無數人的心:
你可曾想過,「人生最後的十年會怎樣度過?」
是每天清晨,穿著運動鞋去鳥語花香的公園散步;還是踩著拖鞋坐在病床上,手上插著輸液管,只能望望窗口的陽光?
是平日裡,騎著自行車到處旅行,陪著兒孫玩耍;還是只能攤坐在輪椅上,受人照顧,吞下各種各樣的藥片?
是節日裡,打上領帶、戴好腕錶,盛裝出席宴會,與家人歡聚一堂,共享美味的食物;還是帶著氧氣罩,與醫療器械為伴,成為全家人擔心憂慮的對象?
人生最後的十年,我們都要向歲月教出答卷。
那時,我們即將面對身體最誠實的回答,這就是運動與不運動的差距:
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認真生活,努力運動,積攢下來的健康會支撐起人生後期的幸福與體面。
但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不去鍛鍊、塑造自己的身體,而是肆意揮霍、消耗自己的健康,那麼等你老了,年輕時欠下的債,都將一一歸還。
希望未來過哪一種人生?相信你的心裡已有答案!
與其將來後悔,不如趁現在開始行動:每跑一步路,脂肪就會更少一點;每流一滴汗,身體就更會健康一點。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過熱氣騰騰的人生!
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差距真的太大了。
作者介紹
☉
末日之歌,掙扎在減肥中的少女,讀者君的可愛多。來源:讀者(ID:duzheweixin)。朱門大叔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