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三四十歲了,還天天的玩遊戲,你覺得這個事正常嗎?

2020-12-15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隨著自媒體的發展,現在在網上發文的成本越來越低了。

其中很多人就對「遊戲」深惡痛絕,覺得有百害而無一利,「電子海洛因」等等看法。本篇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談一談我對於這個的看法。

一、遊戲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其實遊戲這種東西,也不是現在才有的。從古代的鬥雞、鬥蛐蛐,到圍棋象棋,說白了,不都是遊戲的一種?

只是現在的遊戲越來越好玩了,所以讓人覺得,非常的容易上癮,造成了這種感覺。

其實,現在的電子遊戲,就和我們小時候去抓蝴蝶、拍畫片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朋友的評論,我覺得說的非常好。

各種各樣的誘惑,其實在所有時代都是存在的。作為一個80後,在我很小的時候,甚至紅白機都沒有。那就耽誤我玩遊戲了?拍畫片、丟沙包、跳房子、騎馬大戰不照樣玩的不亦樂乎?甚至扔紙飛機都是扔到晚上十點。

這些不是遊戲?

而電子遊戲,只不過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的遊戲罷了。

就像上面那個朋友說的,個別人的玩物喪志,只是他個人的問題。遊戲只是一個背鍋俠罷了。這樣的人,即便沒有電子遊戲,照樣也會有其他的遊戲來讓他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甚至造成的後果,比遊戲更加的嚴重。

比如說吧,爺也早戀過,也沒覺得就怎麼樣了。

偶像沒追過,不過聽歌什麼的,也沒耽誤。

香港電影看得很多,《古惑仔》全集也都看了,也沒有掂著刀去砍人。

古大俠和金大俠,應該是通讀了,也沒有去仗劍走天涯。

就是很多「教育片」、「教育讀物」也沒少看,也沒有變成一個變態不是?

如果你帶著偏見去看一個事物,那只能看到不好的地方。

比如飛機,經常掉下來,那你就說飛機不安全?你可知道飛機是世界上事故率最低、最安全的出行方式?

再比如說汽車,天天海量的交通事故,你就說汽車是人類殺手?你有沒有想過,哪一次的事故不是由於個別人的違章造成的?

包括遊戲也一樣,「XXX猝死網吧」,「XXX因為遊戲荒廢學業」等等,然後就開始口誅筆伐。真的是幼稚的可笑。全國多少網吧,多少網民,有幾個猝死的?這概率恐怕比跳樓的還低。至於荒廢學業,這個確實存在,但是也是個別情況,而且也有很大學校和家長的責任。

這種以偏概全的看法,是很多人的通病。

二、遊戲就沒有好處?

人類是需要娛樂的。

玩遊戲,在我看來,就和看書、下棋、逛街、看電視劇看電影,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也僅僅是一種娛樂方式罷了。

但是就是有人覺得玩遊戲就是玩物喪志,而看書就是高雅的行為。但是請問你看的是什麼書?我喜歡玩遊戲,但是我也看過《時間簡史》,我通讀過《史記》和《資治通鑑》,你看書看過這類書嗎?別抱著本言情小說就說自己是高級,看了幾齣宮鬥劇就覺得自己了解歷史了,挺傻的。

而且遊戲,其實真的是一種非常廉價而且安全的休閒方式了。

需要氪金的,僅僅是極少數的網遊,而要不要去氪金,也沒人逼著你。大部分遊戲的成本,其實都是非常低的。

就比如說我現在一直在玩的《王者榮耀》,最高的貴族等級V8,很多人就開玩笑的說是氪金大佬了,其實也不過才5000塊錢。這遊戲唯一需要消費的,也就是英雄皮膚罷了,貴的一二百,便宜的幾十,甚至不夠一頓小燒烤的。昨天晚上帶著老婆孩子馬路邊一頓小燒烤,180沒了。其實在家吃個饅頭米湯,也是一頓,幾乎不花錢,可能還更健康一點。那你說我是不是賠死了?

而且你這皮膚也不是必須買啊,我玩這遊戲幾年了,一共花了也不到200塊錢。

但是就像上面說的,不用幹嘛,出去隨便吃頓飯,一二百就沒了。看書你也得買書啊,逛街也不是去鍛鍊身體的啊,看電影也不是免費的啊。真的,老老實實在家玩遊戲,既安全又省錢。

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看不慣老公在家玩遊戲,那他天天出去吃喝嫖賭你就開心了?或者說他玩遊戲天天不陪著你,那你看電視劇、逛街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也不想去啊?

當然,一些必要的家庭責任還是要擔負的,比如工作掙錢,比如一些家務,比如子女的教育等等。真回了家就跟到了網吧一樣,只是玩,其他啥也不管,沒準還得來一句「網管,拿瓶可樂」,那換誰也得急眼。

三四十歲玩遊戲怎麼了?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正奮鬥的年紀,也就是二三十歲的時候。雖然說是活到老學到老,可實際上隨著家庭事業的穩定,體力腦力的下降,一個男人到了四十歲,普通人真的沒啥發展空間了,基本上就是定型了。只要能守住穩穩的幸福,就已經是成功了。

那既然也沒有什麼大志向了,也不存在玩物喪志的可能了。也不想花太多錢,那遊戲,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了。

真的,我以為像我這種奔四還在玩遊戲的人,不會太多,可實際上,這才是主力軍。

這是我在兩個平臺上的粉絲數據,雖然我的粉絲不多,可依然可以看出來,三四十歲的,才是遊戲的最主力軍,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

他們和我,就是同時代的人,從紅白機到街機,PS,世嘉,土星,電腦、到PSP,手機,估計都是這麼過來的。從開始的坦克大戰,超級瑪麗,魂鬥羅,到實況,拳皇,街霸,實況,天誅,古墓麗影,生化危機,寂靜嶺等等等等,還有電腦上的仙劍、金庸、紅警、帝國、星際、三國志、大航海時代、CS、暗黑、魔獸等等等等,還有傳奇,奇蹟,夢幻、魔獸世界等等等等,還有任天堂、世嘉、索尼、西木,育碧、光榮、暴雪,EA,恐怕很多都是這麼過來的吧。當然,我也不可能把所有遊戲都列出來。但是我覺得,恐怕很多人,都是我這樣過來的。

現在,雖然不能說沒有生活的壓力了,可生活已經平穩了。

那在忙裡偷閒的時候,打開自己心愛的遊戲,約上三五好友搞上一局,豈不美哉?

真的應了那句話,以前出去玩,是湊錢。而現在,是湊人了。

而網絡、遊戲就可以讓我們成本很低的聯繫到一起。和老同學老朋友,開上一局,一邊玩一邊互相攻擊一下,真的是人生一大樂事了。

就比如我,開始寫東西以後,其實玩遊戲的時間就不多了。

但是有朋友同學找我一起開黑幾把王者榮耀,還是很願意去玩一會的。他們打的好,正好上上分。打的坑,那不更顯出來我打的好?正好再損一損他們。

大概就是這樣吧。

結語

其實玩遊戲,真的已經是現在最廉價的娛樂方式了。沒必要上綱上線的去指責,尤其是人近中年的這些人。

我們負擔了我們該負擔的東西以後,我們也需要為自己活那麼一小會兒。

我是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專注於王者榮耀和王者模擬戰的資訊以及攻略,純乾貨。

小作者生存不易,望不吝支持,關注、評論、轉發、點讚,抱拳了先。

感謝您的閱讀,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我從不反對孩子玩遊戲,因為我弄明白了這3件事
    歲了,從三四歲開始就玩電腦裡的小遊戲,可以說是資深遊戲玩家了。所以,你跟遊戲去搶孩子的愛,失敗了是很正常的呀。怎麼辦?你不跟遊戲搶孩子就對了。一個遊戲不可能永遠火,遊戲不能給孩子一個真實溫暖的擁抱,遊戲不能給孩子做可口的飯菜,遊戲不能給孩子必要的花費,遊戲不能幫孩子洗衣服……但你可以,你永遠是孩子的爸爸或媽媽,這個是不會變的。
  • 適合一個人玩的遊戲 適合一個人的遊戲推薦
    有很多小夥伴在玩一些所任遊戲時都會經歷一些神奇隊友,在憤憤退出遊戲後,都會有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再玩玩的想法吧,那麼有哪些遊戲比較適合一個人來玩呢?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具體內容吧!適合一個人的遊戲推薦1.《原神》是由米哈遊自研的一款全新開放世界冒險遊戲。在七種元素交匯的世界——「提瓦特」大陸,你將自由旅行、結識同伴、尋找掌控塵世元素的七神。
  • 誰說老人不玩遊戲?90歲爺爺超愛微信遊戲,過年玩不過孫子還慪氣
    受到年輕人的影響,原本和遊戲不相關的老年人也越來越多開始玩遊戲,甚至有的玩得不比年輕人差!小弟趁著回家過年的時間,剛好和身邊幾位玩遊戲的老人家有所接觸聊了聊,感覺他們其實在玩遊戲這件事兒上,樂趣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少。今天就和大家叨叨那些身邊玩遊戲的老人家們,你會發現他們玩遊戲的方式,對遊戲的看法,也很有趣。
  • 如果一個人,讓你一直覺得是在將就,你要分手嗎?
    她和男友在一起時間不算長,還不到兩年,可男友一直都在讓她失望。她想要未來、想要愛情的浪漫甜蜜,可看到男友,他永遠都是在玩遊戲。一次情人節,別人的女友都收到了自己喜歡的禮物,她男友送她的好像是一個遊戲角色的皮膚,可她根本就從來沒玩過遊戲。她問他是給自己買的還是送她的,男友笑著抱她說:我的不就是你的嗎?
  • 玩遊戲沒有華為榮耀Play4T,你不覺得自己OUT嗎?
    在當下社會,壓力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現象,就連小孩和老人都有自己這個年齡段的壓力。那麼如何去調節自己的壓力呢?很多人會去選擇玩遊戲,通過遊戲中的虛擬世界釋放自己的壓力。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華為榮耀Play4T手機,完全能夠讓你暢快玩遊戲,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80後90後還記得小時候玩的遊戲嗎,這六款遊戲你一定玩過
    還記得小時候玩的遊戲嗎,這裡帶大家回憶下過去的遊戲?老鷹抓小雞小的時候雖然沒有天天玩這種遊戲,但人多的時間還是會玩的。這個遊戲要求的人數會比較多,一般是五個人才會玩。翻花繩兩個人就可以玩的遊戲遊戲介紹:兩個人或者兩個以上的人玩,有很多種模式的翻繩,兩人或多人比較時,只要其中一方翻不出來的就算輸了。(女孩子比較喜歡玩)鬥雞是個多人遊戲,但兩個人也可以玩,我們小的時候是七八個人一起玩的,這樣玩起來才帶勁。我們這邊的人叫鬥角,是用方言說的。
  • 為什麼一個人玩mc會很孤獨,從遊戲設計上,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在自己一個人玩MC的時候,都會不會感覺到一種孤獨,這種孤獨感在某些時候會一瞬間湧上心頭,而MC這款遊戲本身還是一個特別歡樂的遊戲,怎麼會感受到孤獨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從遊戲的設計上和心理上來聊一聊這個事情。
  • 他們告訴你,玩遊戲的人生不等於遊戲人生
    A:這個要看不同時期,如果是打職業的時候,每天有10個小時以上,多的時候甚至有16個小時,因為提升水平是我的工作。如果是學習或者做其他工作的時候,我會先做好本職的事,然後其他時間來玩遊戲啦。Q:你最喜歡玩哪種類型的遊戲?
  • 一夢江湖:玩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什麼年齡段,小到9歲,大到50多
    對於《一夢江湖》來說,出色的劇情,超高的畫質,以及在遊戲中無與倫比的自由度,都使得一夢江湖吸引了一大批的玩家,那麼你有過好奇嗎,玩這個遊戲的玩家普遍都在什麼年齡段?最大的多少歲,最小又是幾歲呢?最近有位玩家在玩遊戲時,就發現了一位年齡超低的玩家,因為他僅僅9歲。不過玩的角色卻是一個和尚,說起話來都奶聲奶氣地,相信這也是遊戲中年齡最低的玩家了。不過對於9歲的小孩子來說,玩這個遊戲還是要謹慎一些,免得被騙,隨意充錢,到時候就有苦說不出了。
  • 天天玩遊戲還有錢的人都是做什麼的?網友:問就上海三套房起
    隨著網路遊戲成為最大眾化的娛樂方式,很多玩家們也被迫認識到這個一個殘酷的現實——這個世界上有錢人遠比自己想像中多,你身邊一個看起來除了玩遊戲外就無所事事的網遊愛好者,可能就是一個隱藏的土豪,他們每天花在遊戲裡的錢,往往比你一個月的收入都多……
  • 在玩遊戲的時候,你為什麼會用外掛軟體?
    外掛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個詞,偶爾開個玩笑調侃一下開掛的「阿三」以及戰鬥民族,可見這個詞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並沒有覺得哪裡不對,但是在這個詞的來源——遊戲中,外掛是被禁止的,並且是違法的。不僅使用外掛的帳號會被封號,製作外掛軟體的公司或個人也是在鋌而走險,被相關遊戲公司抓住把柄被請去喝茶是少不了的。
  • 這個小清新遊戲你看懂了嗎?
    這次玩的遊戲叫在遠方:追雲者編年史steam賣78塊,不推薦購買,算是我再次踩雷……風景很美,一個塞爾達畫風的農場遊戲,讓人聽到就想試試……但是玩了之後才發現這個遊戲除了跑路壓根也沒別的事可幹啊!來看看這位steam玩家的評論吧,我能感受到他的憤怒炎炎夏日的午後,你一個人百無聊賴坐在星巴克靠窗的位置喝著咖啡。忽然走進來一個美女,身材高挑、前凸後翹、長發翩翩、光彩四射。你又喝了一口手裡的咖啡,咽了一下口水。看著你心中的女神買完打包的咖啡,正朝著你這邊走過來。正在這一刻,她腳下一滑,手裡的咖啡慢慢的飛騰起來,吸管仿佛一發愛神之箭,向你這邊射來。
  • 三四十歲就忘東忘西,是正常記憶衰退還是老年痴呆?關鍵看這點!
    關於健忘這件事,許多人都會有類似的體驗:正準備去做個事情,突然室友來找我說話,後面就再想不起來要做啥了。趕著上班,但是手機怎麼也找不到了,最後發現手機在自己手裡握著……一次出門玩,坐上了車,卻突然懷疑家門鎖沒鎖?結果都沒心思玩了。
  • 靈魂一問:20多歲的我不想談戀愛,正常嗎?
    #有意思樹洞#遊戲是我唯一的減壓和娛樂方式,可是我自從8年前結婚,跳皮筋都不愛玩的老婆希望我不要玩遊戲,多學習多上進多陪陪家人教育孩子。這沒錯,但捨棄遊戲太痛苦。怎麼辦?如果你跟老婆說決定去發展滑雪愛好,學會後順便教孩子,那麼她權衡利弊後,或許就會允許你玩遊戲了。
  • 兒子19歲,還天天看日本動畫片,我該如何教育?
    我兒子已經19歲了,還天天看動畫片,而且是日本的動畫片,我該如何教育?既然你問了,最直觀的問題表明,你不能跟孩子好好相處。首先看動漫是個人的興趣愛好,這個是年齡決定不了的,像宮崎駿的動漫,我想我老了還會看,再者動漫不是動畫片,即使是動畫片,它也不是貶義詞,雖說動畫片在大人看來很無趣,但是你只要你仔細看,它其是也能教給孩子很多道理,只是它用簡單的方式告訴了那些稚嫩,不懂事的孩子,再說太複雜了孩子也看不懂。
  • 如果不知道陪寶寶玩什麼遊戲,就玩這個
    所謂角色扮演遊戲,是兒童藉助道具將自己的生活經驗投入某個想像場景,然後去探索和理解現實生活的一種遊戲。家長比較熟悉的一種就是通俗的「過家家」。但這個遊戲可以小到一個動作,也可以擴大成一個小舞臺劇。比如小寶寶模仿大人打電話;大一點的寶寶像媽媽給自己餵奶一樣給玩具娃娃餵奶;後來開始模仿醫生給娃娃看病;再大些可能幾個寶寶一起玩過家家,有人當媽媽。基本上1歲半左右的寶寶,甚至更早的時候,寶寶就會開始這種角色扮演遊戲,會在3-5歲的時候達到熱愛的頂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幼兒園都會有晚會、舞臺劇等活動。
  • 長期戴耳機玩遊戲31歲男子突然失聰,醫生:需要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戴耳機玩手機遊戲導致失聰近日在南昌,31歲的張先生雙耳突然失聰聽不見了,張先生趕忙去往醫院查看,醫生診斷結果為突發性耳聾,屬於重度的感音神經性耳聾。醫生表示,張先生的聽力檢驗分貝已經達到110分貝,是屬於聽力最差的人群了,普通的助聽器對張先生已經沒有用了,需要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 孩子4歲半入幼兒園,班主任建議的第1件事:放學多陪娃玩3類遊戲
    我家的孩子也不是很聰明,但是成績也不至於太差,就是不知道從哪裡激發孩子的學習能力,在孩子4歲半的時候入了幼兒園,班主任建議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學後多陪娃玩3種遊戲。發散思維不僅表現在學習上,還體現在科學探索中,《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說明:要培養孩子的科學能力,就要充分發揮發散性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孩子主動思考,而不是灌輸和強行訓練。比如說,在吃完飯前,家長把買來的食材的做法交給孩子,問「這條魚你想在呢麼吃?
  • 牛津大學研究:玩遊戲多的人更幸福,你還反對孩子玩手機遊戲嗎?
    說起孩子玩手機遊戲,不少父母談之色變。這方面的負面新聞太多,耽誤學習讓孩子廢了的,買裝備刷掉父母積蓄的,甚至不讓玩手機就跳樓的,這些案例讓我們覺得遊戲簡直是魔鬼。不過也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最近我特意給女兒下了一些小遊戲讓她玩,因為我看到一個報導說,牛津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玩遊戲多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更幸福。想想女兒長這麼大還沒怎麼玩過手機遊戲,也是少了點樂趣,該讓她玩一玩。上面這個調查解釋說,遊戲可以提升玩家的自主性和抗壓能力,讓人感到快樂。也就是說,遊戲除了可以放鬆,還讓人有掌控感。
  • VG圓桌會:你玩遊戲較過真嗎?
    《DOTA2》是一個團隊競技型的遊戲,我很喜歡,在玩遊戲較真方面,我雖常玩《黑暗之魂》,但是因為可以下黑手,因此很少吃虧,常玩《鐵拳》,但深知玩這個遊戲就會在崎嶇的道路上遇到無數比你強無數倍的高手,心態也算是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