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人生其實很簡單,尤其在網際網路++的時代,玩遊戲成為很多人放鬆消遣的方式。iWeekly專訪了幾位善於樂享遊戲人生的快樂達人,請他們分享如何通過玩遊戲獲取技能、補給知識、啟發靈感,獲得快樂人生。
Q:iWeekly
A:小蒼(中國電競女選手、遊戲解說)
Q:平常在什麼時間玩遊戲,每次玩遊戲的時間多長?
A:這個要看不同時期,如果是打職業的時候,每天有10個小時以上,多的時候甚至有16個小時,因為提升水平是我的工作。如果是學習或者做其他工作的時候,我會先做好本職的事,然後其他時間來玩遊戲啦。
Q:你最喜歡玩哪種類型的遊戲?
A:我喜歡很多類型的遊戲,比如RTS即時戰略類,這種類型的遊戲就像一個指揮官,指揮產生運營分布兵力,運用操作戰術策略來贏取戰鬥。比如MOBA多人競技類,這種類型的遊戲會和你的隊友一起操作不同的遊戲角色和對手對抗,除了個人實力還講究戰術配合。比如RPG角色扮演類,這種類型的遊戲你會處於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裡扮演屬於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色,體驗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遊戲有不同的魅力~
Q:如果你身邊有朋友或家人反對你玩遊戲,你會怎麼說服他們?
A:如果你玩遊戲只是業餘愛好,並沒有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對於愛好大家應該會理解。如果因為玩遊戲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應該自己反思下人生啦。當然,除非你的遊戲天賦和水平很高到了體育競技水平的地步以此為職業。如果你想從事以玩遊戲相關的內容為職業,那麼你應該研究相關的產業和規劃自己的道路,用道理去說服他們。
Q:iWeekly
A:金亦波(騰訊IEG市場部總監)
Q:「快樂+」是今年騰訊遊戲的主題,你怎樣理解這個概念?
A:遊戲最重要的就是帶來快樂,放鬆壓力和休閒,除此以外還能夠帶來良好的社交以及一些有用的知識。我曾經也是一名電子競技選手,遊戲給我帶來最大的快樂就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在最終獲得勝利,取得榮耀的時候,那種感覺無與倫比。騰訊遊戲可以做的不僅僅是遊戲的快樂,而是通過圍繞遊戲的多種元素,創造更多更好的價值,如LOL和周杰倫的合作,給喜歡LOL的玩家帶來他們喜歡的明星同玩一個遊戲的快樂。
Q:可以說,你的工作就是遊戲,遊戲就是你的工作嗎?
A:我從事的工作是遊戲行業的工作,而遊戲是我個人的愛好,雖然從事的是遊戲行業,但和玩遊戲還是不同的,對待工作是一種非常認真的態度,而遊戲的時候很多就是為了放鬆和休閒。
Q:你覺得玩遊戲有什么正能量?
A:當然有正能量,就拿我負責的英雄聯盟來說,不斷在遊戲中超越自己的精神,以及通過英雄聯盟獲得的良好社交體驗都是正能量。
Q:有人說,專注於玩遊戲的人,其實內心是孤獨的,想找一個虛擬的世界進行躲避。你覺得是這樣嗎?
A:這很多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社會的壓力讓很多人都想逃避現實,確實遊戲中的虛擬世界是一種方法,但喜歡遊戲的那麼多,大多數都還是熱愛生活,樂於社交的。
Q:iWeekly
A:李淼(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也是詩人、科普作家。)
Q:有人說,專注於玩遊戲的人,其實內心是孤獨的,想找一個虛擬的世界進行躲避。你覺得是這樣嗎?
A:從我曾經玩遊戲的經歷來看我並不這麼認為,我還是覺得應該說,這種虛擬成功和快感讓人沉迷,並不是本身傾向於孤獨或者逃避孤獨,因為你說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本身喜歡孤獨,另一中是逃避孤獨,一個人在家沒事啊,沒有談戀愛,沒有人陪,逃避孤獨就玩遊戲,但是不見得如此,比如說我年輕的時候,喜歡玩方塊遊戲,就是讓你想要挑戰,有成功的快感,跟人的孤獨沒有太大關係。
Q:您對玩遊戲有什麼研究?
A:從科學技術角度來看,遊戲本身有涉及到空間方面的東西,對青少年的技能和智力開發是有益處,所以我覺得適度遊戲,不能沉迷,可能對青少年開發智力,尤其是訓練對空間和其他方面的認識都挺好的。我年輕的時候也喜歡遊戲,喜歡挑戰,在挑戰成功裡獲得滿足。後來年紀大了,之後玩的就只是簡單的遊戲了,就是需要有些娛樂來消磨時間。我現在對遊戲無興趣,因為這類娛樂對我來說是過去式了,已經無法產生快感,只有讀書,交流才能讓我感到滿足。不能說一定是更高級的,因為人在不同階段需求不一樣,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遊戲。
Q:遊戲的存在價值是什麼?
A:遊戲最大的價值是娛樂性,人活著還是為了有娛樂的,在娛樂過程中得到學習。另外,遊戲是一種交互的遊戲,不是一個人的遊戲,從交流中體會快樂,我覺得這也是遊戲的價值。還有就是比較嚴肅的,那種比較高端的遊戲,就是為了挑戰人的智力極限,培養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大腦發展,訓練人的記憶力,判斷力。
Q:iWeekly
A:於海鵬 (遊戲《天涯明月刀》製作人)
Q:在製作/打造一款遊戲產品時,你們最注重的方面是什麼?為什麼?
A:用戶的實際需求是我們最為注重的方面。有些indiegame(獨立遊戲)開發者,可以更多的專注在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想要表達的一些情感上,可以更灑脫更「任性」,但對於大眾化遊戲來說,是必須根據市場來調整自身的。就像馮小剛導演說的「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明星」,同樣的「有什麼樣的市場和玩家就有什麼樣的遊戲和玩法」。我們爭取做最符合玩家實際需求的遊戲,這個方向一定不會變。
Q:遊戲給你帶來最大的快樂是什麼?
A:以互動的方式體驗平凡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一切。
Q:說一次你印象最深的玩遊戲經歷,為什麼如此深刻?
A:印象最深刻的遊戲是牛蛙公司出品的SyndicateWars(辛迪加戰爭)。遊戲中自由的從擊毀的敵人處收集、改進和組裝自己的強化裝甲是比較有趣的玩法,而且遊戲的世界觀背景有點類似Blade Runner(銀翼殺手),是我最喜歡的Cyberpunk(賽博朋克)風格,沉浸感很強。
Q:有人說,專注於玩遊戲的人,其實內心是孤獨的,想找一個虛擬的世界進行躲避。你覺得是這樣嗎?
A:的確有這種說法,這種一般被稱為escapism(逃避主義),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遊戲都是架空世界觀或者非常規題材設定,比如魔幻,武俠,仙俠,科幻,戰爭等。但我覺得據此認為玩家是內心孤獨避世的,也有些過了,更多的只是想有一些與日常生活不同的體驗吧?
Q:「快樂+」是今年騰訊遊戲的主題,你怎樣理解這個概念?
A:快樂,比如美味的食物、聲光的刺激等等,這是人類的本能,也是淺層次的快樂。而尋找內心的快樂,比如追逐自己的夢想,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去做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等等,這是人類經過思考後的抉擇,也是深層次的快樂。我希望我的產品能提供給玩家由淺至深、長長久久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