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位於脊柱最上方的第一塊椎骨。
寰椎位於脊柱頂端,是人體的第一塊脊椎骨,它上與枕骨組成寰枕關節,下與第二頸椎(樞椎)組成寰樞關節。此部位可進行頭部的獨立運動,比如輕微的點頭和抬頭動作。
實際上,寰椎並不具有椎骨的外形特點,他只是骨質的環。其外形呈環形,無椎體,由前弓、後弓及兩側塊構成。因其相關的解剖結構十分重要,如寰枕關節、寰樞關節等,寰椎受損可造成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生命,故了解寰椎的解剖結構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在側塊外部,我們可以看到較大的橫突,有橫突孔,椎動脈由此通過,椎動脈穿過橫突孔經椎動脈溝彎曲穿過枕骨大孔進入顱腔。後面為椎孔,內有脊髓。
前弓連於兩側塊的前面。其前面正中為前結節,為頸長肌和前縱韌帶附著處,後面為齒突凹,與樞椎的齒突相關聯。兩側塊有上、下關節面。上關節面略凹,與枕骨髁相連,主要功能是點頭與仰頭。下關節面與樞椎上關節面相連,跟齒突和齒突凹共同組成寰樞關節,齒突由十字韌帶固定在齒突凹,其主要功能是左右有限的旋轉。連於兩側塊的後面是後弓,其後正中粗糙隆起是後結節。後弓與兩側塊交接處的下緣各有一淺切跡,與樞椎的椎上切跡合成椎間孔,有第二頸神經通過;上緣有環枕後膜附著,後弓上緣的兩側,上關節面的後下方有一較深的溝,稱椎動脈溝,有椎動脈和第一頸神經後支經過。
我們臨床中遇到頭疼、眩暈、記憶力減退、噁心、視物模糊、全身乏力的患者,有的病人同時還會伴有頭脹、耳鳴等症狀。遇到此類患者,結合頸椎各種影像檢查,一般我們經常診斷為椎動脈型頸椎病,就需要排除是否有寰樞椎關節錯位導致壓迫椎動脈引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了解更多課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