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孔中有出口神經根和血管通過,它是椎間孔鏡置入的重要通道。掌握椎間孔解剖對於經皮椎間孔鏡手術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椎間孔的邊界
椎間孔邊界的特點是它有兩個可活動關節,即椎間盤和關節突關節。由於這兩個關節可活動,因此椎間孔的大小具有動態變化的特點。
椎間孔的邊界如下:
● 頂部:上一椎體的椎弓下切跡、黃韌帶的外側緣。
● 底部:下一椎體的椎弓上切跡、下一椎體的後上緣。
● 前界:相鄰椎體的後緣、椎間盤、後縱韌帶的外展部分、前縱靜脈竇。
● 後界:關節突關節的上下關節突,黃韌帶的外側延伸部分。
● 內側邊界:硬膜囊。
● 外側邊界:筋膜層和髂腰肌。
椎間孔的內容物
● 脊神經(腹側根和背側根併入神經根袖)
● 硬膜根袖,與椎間孔遠端脊神經的神經外膜相延續。
● 淋巴管
● 節段動脈的脊柱分支。進入椎間孔後分成3支,分別供應腰椎後弓、神經、椎管內組織以及椎體後部的血供。
● 椎內和椎外靜脈叢之間的交通靜脈
● 2~4支脊膜返神經(竇椎神經)
● 包繞上述組織的脂肪組織
椎間孔的特點
● L2-3椎間孔的上下徑最大。越往下,椎間孔的上下徑越小。L5-S1椎間孔的上下徑最小。
● 不同節段腰椎間孔的前後徑相對較恆定,一般小魚上下徑(但L5-S1椎間孔的前後徑大於上下徑)。
● L1-L4的椎間孔呈倒梨形,L5-S1的椎間孔呈卵圓形。
● 男性的椎間孔略大於女性。
● 隨著年齡增大和退變,椎間孔的大小也隨之改變。
椎間孔的附屬韌帶
● 內側韌帶
● 孔內韌帶
● 外側韌帶
與椎間孔區域有關的血管解剖
靜脈
● 椎外靜脈叢
● 椎內靜脈叢
動脈
● 節段動脈—脊髓分支
● 脊髓動脈—第一支、第二支、第三支
椎間孔區的神經
● 腹側、背側神經根和脊神經
● 背根神經節
● 脊膜返神經
安全三角
● 前方:出口神經根
● 後方:下一椎體的上關節突
● 內側:下行神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