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與倉央嘉措的相知

2020-12-12 無涯人間

一個是繁華帝都裡的富家公子,一個是雪域高原上的藏家少年;一個是不喜富貴只愛煙波風物的多情才子,一個是不愛朝政只慕人間煙火的六世活佛。他捏花落筆,即生萬種風情;他誦經念佛,眉間百感交集。世間有兩首極美的詩,一首叫做納蘭容若,一首叫做倉央嘉措。

人人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當塞外的飛雪吟唱著北國的風光,那一片片柳絮般的纏綿,落入無人的山谷,譜成了一首自由不羈的塞北歌謠,它極其溫柔,卻又極其有力,仿佛打碎了世間所有條條框框的桎梏,這不就是納蘭所嚮往的人生嗎?在這裡,他看到了漂泊天涯的遊子,看到了寒月悲笳的悽涼,然而,能讓他內心得以釋懷的,是那萬裡的西風和如瀚海般的黃沙。他從迷茫,到掙扎,到尋找,最終徹悟。那朱邸紅樓的繁華、貴胄公子的身份,從來就不屬於自己。他想要的,不過是和卑微的雪花一樣的自由,然而,他卻始終沒有得到。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

當盧氏像個知心朋友一樣走進了納蘭的心裡,他的世界從此便充滿了柔美與溫情。他不再寫濃濃的離愁,不再歌深深的幽怨,從此他的身邊有了別樣的幽芬,他的愛意,恰似冷香半縷,連綿不絕,化為了湘江雨,滋潤了內心。在這茫茫無垠的天上人間,我所給你的,是那至死不渝的諾言,和不加粉飾的真心。

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

她還是走了,帶著無限的遺憾與不舍,帶著所有的對未來的希冀,葬身了紅塵。她的紅顏知己,在悽苦中數著光陰,往事最堪傷,不見當時月光搖竹影,再也沒有你挑燈回看、我把蕭再嘆的默契深情。浮生若夢,別多會少,不如莫遇。是啊,人生若只如初見,又怎麼會生出那麼多了不盡的塵緣瑣事,又怎麼會對那個人至此至終都無法忘懷呢?然而生命總是存在著理不清的懸念,當你選擇了開始,總要學會坦然面對未知的結束。

那太平盛世的繁華有幾許?三千弱水?亦或金谷風光?又怎能抵得上一顆與世無爭自由自在的年輕的心呢?幽靜小院,三兩杯水酒,知音閒客,推杯換盞,研墨書情,暢談人生。寫意在山水畫裡的率真與浪漫,漁舟晚唱,將狀物與感性完美地結合,不問人間瑣事、不聽朝堂紛爭,這樣的納蘭,才是屬於大自然的納蘭,也是屬於他自己的納蘭。

奏一曲高山流水弦外音,唱一段遠隔萬裡知音情。他們並不相識,他們卻早已相知。

誰願意用一生的自由來換取至高無上的膜拜,誰又在用貪嗔的面容吮吸著權利的約束,命運為何被宗教而生的迷信牢牢地禁錮,奈何佳人葬送在了燈火闌珊的深處。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錯的並不是倉央嘉措,而是不可一世的佛。

東邊的太陽緩緩地升起,照耀著永世不會融化的積雪,在那片神秘的高原上,誰在濫用著佛法條律束縛著有情人的七情六慾,看似正義的表面卻潛藏著政治權利的爭奪。或許是偶然,或許是必然,無數的爭端把如蓮花般純潔的愛情推向了漫無邊際的深淵。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

誰用冰雪塵封了穿越佛法的愛戀,菩提下的修行凍結了愛你的時間,凝目儘是蓮花散落鋪陳出的詩篇,誰還在傳唱,遙遠的遠方瑪吉阿米憂傷的歌謠。我曾經走遍了千山萬水,卻始終度不過內心的苦海,我曾作為政治的犧牲品囚禁在了蒙古的天牢,愛意卻似聖歌在蒼茫的草原被歌頌閃耀。我放下過天地,卻始終放不下你。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布達拉宮的門窗緊閉,拉薩的街頭車水馬龍,默念著經文,梵香繚繞,一圈圈都是禁錮的加深。誰願意做這雪域的活佛,還不如天邊的那對飛鳥自由纏綿。然而時代卻把我推到了這個位置,再多的嘆息也抵不住歷史的年輪。誰願意辜負你的模樣,可是誰又能逃得出這無邊的佛法。我不願辜負你,卻也放不下修行。或許我這一生苦苦追尋的,都只是在想方設法的求得兩全其美。然而,世間安得雙全法,怎能不負如來不負卿呢?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或許放下一切執念,才是最好的解脫,執著是錯,貪婪是錯,我們都會被歲月冷落,不管你的前世活的多麼鮮活,終究會被佛法渡過。緣深緣淺,緣聚緣散,都不過是紅塵中的遺願。你是這樣,我是這樣,倉央嘉措是這樣,所有人都是這樣。

你我不曾相識,但是卻早已相知。

竹林山間又起蕭音,燕子新舍又填新詞,漢隸篆刻著心動以前、情起之後的唯美字眼,涓涓流水,淌入人心,低聲細語。或許往事,本該如煙。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一個時代的兩個多情人!驚豔了多少時光
    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一個時代的兩個多情人!驚豔了多少時光倉央嘉措與納蘭容若,一個是認定的轉世靈童,卻尋覓著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之法,一個是出身名門的才華橫溢的一品侍衛,仍無法逃脫世俗的安排陷入感情旋渦之中。兩個難逃命運的人,都是身不由己做著無法選擇的事情。在一生的尋覓與傷懷中,留給我們一篇篇絕世情話。
  • 古有納蘭容若,今有倉央嘉措,雖時代不同,但卻是兩顆相似的靈魂
    納蘭容若筆下詞中不僅寫儘自己一生的愛恨情仇,我們讀《納蘭詞》時,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納蘭容若的這首詞,讓無數人喜歡的情詩,可以說和倉央嘉措的名句不分上下。
  • 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代表情詩,一眼剎那,情深永遠,你喜歡哪一首
    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每一個喜歡納蘭容若的人,心裡都住著倉央嘉措,反之,每一個喜歡倉央嘉措的人,也不會錯過納蘭容若。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的情詩,是古代情詩的兩座高峰,哀婉傷感,至真至性至純至深,讀來令人感動感傷,更有千般思緒,和詩詞纏繞一起,更有萬般情思,和心中的那個他(她),融為一體。倉央嘉措的代表作:《那一世》。
  • 取悅別人,不如快樂自己,也不如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
    昭君怨·暮雨絲絲吹溼納蘭容若暮雨絲絲吹溼,倦柳愁荷風急。瘦骨不禁秋,總成愁。浣溪沙·容易濃香近畫屏納蘭容若容易濃香近畫屏,繁枝影著半窗橫。風波狹路倍憐卿。未接語言猶悵望,才通商略已懵騰。只嫌今夜月偏明。
  • 倉央嘉措非常深情的一首詩,28字說世間無奈,情根深種卻只能相望
    倉央嘉措一生都在與情糾纏,與佛糾纏,情與佛之間不斷徘徊。倉央嘉措的一生很短暫,短暫到只有21年,倉央嘉措的一生也很長,長到300多年來人們還懷念他,倉央嘉措的故事很動聽,也很悽涼,我帶你走進倉央嘉措的世界。
  • 撞上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
    浣溪沙·旋拂輕容寫納蘭容若旋拂輕容寫洛神,須知淺笑是深顰。十分天與可憐春。蜂兒來得太早了倉央嘉措蜂兒來得太早了,花兒開得太遲了。緣淺的情人啊,相逢得太晚了。蜜蜂來時,花還沒開;情深又如何?耐不住緣淺!這首詩反映出了「愛別離苦」。
  • 倉央嘉措的情詩都是藏文的,如果沒有曾緘的翻譯,你還認得出來嗎
    倉央嘉措的情詩都是藏文的,如果沒有曾緘的翻譯,你還認得出來嗎?藏語直譯:若要隨彼女的心意, 今生與佛法的緣分斷絕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嶺間去雲遊,就把彼女的心願違背了。就裡機關誰識得,倉央嘉措布拉宮。藏語直譯:第一最好不發現,免得不由迷上它。第二最好不諳習,免得以後受煎熬。曾緘翻譯後: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辛苦作相思。
  • 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
    浣溪沙·五字詩中目乍成納蘭容若五字詩中目乍成。盡教殘福折書生。手挼裙帶那時情。我的心對你就像密集的雲倉央嘉措我的心對你就像密集的雲,一片依戀與真誠。你的心對我就像無情的風,一再將雲朵吹送。我對你如密集的雲,你對我像無情的風。一個人赤誠似火,另一個人卻冷若冰霜。
  •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七言四句,總共28個字,卻把倉央嘉措的愛情表現得淋漓極致。如果拋開倉央嘉措的故事,這首詩就算是放在文化鼎盛的中原也堪稱一絕。這首詩並沒有特別華麗的辭藻,卻把愛而不得的矛盾刻畫地入木三分。倉央嘉措的詩就是這樣,或許我們不一定真的能完全讀懂,但是只憑著字句之美,我們就能愛上它。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
  • 倉央嘉措「深情款款」的一首詩,只有四句28個字,卻注入所有的愛
    文學界一直傳誦著這樣一句話:男不看納蘭容若,女不看倉央嘉措。前半句的含義大約是指納蘭容若一生太過痴心,明明出身貴族,文武雙全卻放不開兒女情,最後年僅三十歲就鬱鬱而終。後半句的意思,大約是指倉央嘉措一生太過多情,所以詩作並不太適合女子們來讀。你是看了哪一句詩迷上倉央嘉措的?
  • 倉央嘉措: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白天青燈古佛,晚上「縱情聲色」
    倉央嘉措的一生是悲慘的,從小就成為政權下的犧牲品和傀儡,在最渴望自由的年紀被送進了布達拉宮做僧人,沒有人問一問倉央嘉措的本心,他想不想和佛祖作伴,就這樣年僅14歲的倉央嘉措成為了一枚政治的棋子。生活上遭受了很多的禁錮,而年少的倉央嘉措逐漸的「叛逆」起來,越是不讓近女色倉央嘉措就對愛情越是充滿了嚮往。
  • 倉央嘉措這句話堪稱絕美,短短28個字寫盡痴情,至今流傳300多年
    倉央嘉措,喜歡一位美麗的姑娘,叫瑪吉阿米。他們兩小無猜,海誓山盟。但是由於倉央嘉措的特殊身份,他不得不放棄自己鍾愛的人,但是兩種情感又在內心相互交錯,致使詩人不知該作何選擇。多少人事,都被歷史的風塵,淹沒得嚴嚴實實,再無跡可尋,然而,倉央嘉措和他的愛情,確如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世世代代,盛開在青藏高原上,盛開在人民的心裡。
  • (夏雲)(詩畫配)倉央嘉措三首情詩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是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一生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最為經典的《倉央嘉措情歌》,其中不少詩歌被編為歌曲,為後人廣為傳唱,昨天晨練,手抄他的三首情詩。視頻 倉央嘉措《那一世》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著守候你的到來;那一日,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 倉央嘉措公認的四首最絕美的情詩,卻沒有一首是他寫的
    倉央嘉措一直都被喻為最會寫情詩的和尚。而也的確是如此,他的所有作品中,特別以情詩擅長,幾乎口口相傳的很多情詩,都是出自他的手。到了後來,更為誇張的是,只要是寫得非常唯美細膩的情詩,大家都會自動將它們冠上倉央嘉措的大名,在世人的眼中,能寫出如此絕美愛情詩句的人,只有倉央嘉措才配得上。
  • 倉央嘉措:轉世靈童,卻成傀儡,渴望自由,嚮往愛情
    這是西藏民歌形容的倉央嘉措,對啊,有什麼不一樣呢?天生異象,靈童轉世倉央嘉措這位雪域最大的王,出生於1683年的一個農奴家庭,據說他出生時有七日在天的異象,目睹他出生的一位老人說,這註定了他一生的不尋常。
  • 倉央嘉措:一個轉世活佛,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充滿悲傷
    倉央嘉措:一個轉世活佛,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充滿悲傷我們一直沉迷於「世間最美情郎」的情詩,他的詩,大多都是用簡短的語言組成,但卻很能震撼人心,雖是三百年前的詩詞,卻充滿現代意義。3歲時就被認定為是靈童轉世,14歲時就住進了布達拉宮剃髮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18歲正式成為六世達賴,從此活成了人人羨慕的活佛。你以為活佛很幸福嗎?
  • 倉央嘉措:我沒寫過一首情詩
    可是在近百年歲月中,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倉央嘉措所著的情詩產生了懷疑,在他們看來,倉央嘉措所撰寫的並不是情詩,而是弘揚佛法的「道歌」。據考證,倉央嘉措的詩歌,最早的翻譯著作源自1930年出版的《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歌》,這本出版作品,共收錄了62節詩歌。因作品被直接定義為「情歌」,由此才有了後世倉央嘉措所著皆為「情詩」的濫觴。基於最開始作品的濫觴,後世許多翻譯家也再次基礎上不斷演繹,讓一個佛學家成了情種。
  •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最真的「情詩」,領受最誠的慈悲
    這個孩子就是倉央嘉措,同年,他只有4歲,從此就註定了他一生的悲劇命運。死訊一直隱瞞了11年,直到康熙發現真相,早先備好的那枚棋子--小倉央嘉措也有了用處,桑傑嘉措立刻把倉央嘉措接到了自己身邊,舉行儀式,與其說是讓他擔任六世達賴,不如說是從此囚禁起了倉央嘉措。
  • 情詩聖手:納蘭容若和徐志摩都愛而不得,242年後那雪花裡可相知
    導語1678年的10 月納蘭容若再一次扈從康熙北巡塞上,在塞上凜冽的雪花裡,納蘭容若寫下了——採桑子塞上詠雪花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納蘭容若含著「明珠」而生,身上流淌著皇家貴族的血統,才情敏捷、天性易感,卻又偏偏在少年時遇見表妹謝氏,表妹也是聰慧過人,才情深深……這一段青梅竹馬的倆小無猜,這是納蘭容若的初戀,可終究在父母之愛下,表妹謝氏被送進了深深的皇宮,成了康熙大帝的四妃之首……納蘭容若喬裝打扮去皇宮,見到了日思夜想的表妹謝氏
  • 納蘭容若寫給朋友的1首絕交詩,開頭7字驚豔世人,卻被誤讀了千年
    納蘭容若寫給朋友的1首絕交詩,開頭7字驚豔世人,卻被誤讀了千年納蘭容若,清初第一詞人。納蘭容若在清代以及中國詞壇史上都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北宋以來,一人而已」,這是中國近代學者王國維對他的高度評價!今天我們來看看納蘭容若最經典的一首詩詞——《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詞人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