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一個轉世活佛,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充滿悲傷

2020-12-12 老段聊古今

倉央嘉措:一個轉世活佛,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充滿悲傷

我們一直沉迷於「世間最美情郎」的情詩,他的詩,大多都是用簡短的語言組成,但卻很能震撼人心,雖是三百年前的詩詞,卻充滿現代意義。

了解倉央的人,會知道,他出生時有七日在天的異象,這也就昭示著他這一生必定是不同尋常的一生。

3歲時就被認定為是靈童轉世,14歲時就住進了布達拉宮剃髮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18歲正式成為六世達賴,從此活成了人人羨慕的活佛。

你以為活佛很幸福嗎?

雖然倉央是「活佛」但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甚至活成了一個沒有靈魂的「傀儡」

佛家本身就講究斷絕七情六慾,但倉央的思想也被切斷了,不僅如此,年少的他根本就不懂政治上的問題,所以手裡沒有任何實權

年少輕狂的他,不得不在布達拉宮內終日接受清規戒律的約束。

每日無休止的背誦佛經,而且走到哪都有老師跟著,督促他學習。所以逐漸倉央難以適應,在布達拉宮內再也待不下去了。

色藝超群的小鳥,幽閉在無情的牢籠裡;雖然生有雙翅,又哪裡有路可以騰空呢?

是啊,就這麼被圈進在深城中,沒有了自由還活成了傀儡,哪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呢?

倉央舉行坐床大典之前在家鄉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住在這深宮裡,很是想念。又加上布達拉宮內生活上遭到禁錮,政治上受人擺布,倉央嘉措內心抑鬱,索性縱情聲色。所以每到晚上他都會化名達桑旺波,與情人相會,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可世間又哪能事事如心呢?他想要追求愛情可是卻擺脫不了這「活佛「的身份;可是單單這真摯的愛情卻放不下。

這些事做的多了,總會有暴露的時候。

就在一個安靜的雪夜銀裝素裹下的布達拉宮內留下了一串腳印,順著腳印尋覓,最後腳印進入了倉央嘉措的寢宮。隨後鐵棒喇嘛用嚴刑處置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還派人把他的情人處死。

明眸皓齒豔無雙,比擬圓月兩相仿。惆悵嬋娟多寂寞,歡情只供一夜長

一段愛情就這樣以悲慘告終。

倉央也因為這件事情被廢除了,同時因為這件事也挑起了兩個政黨的矛盾,桑結嘉措被殺,倉央嘉措被押解返京。

他走出布達拉宮的宮門,忽然對隨從說到:「不要散失我的詩稿,來日還是要交還於我的。」

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濱時,倉央嘉措坐下打坐,但卻再也沒有起來,也就因此圓寂。

不管倉央嘉措在青海湖經歷了什麼,但最終他於此長眠於那美麗的青海湖,不管怎麼說,他擺脫了傀儡,重獲了自由,這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

他的這一生,真的很短,短到只有25年,他經歷的這所有一切,到底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態,我們可以從他的絕美詩篇中去感受。

像這本《倉央嘉措詞傳》,記載編纂了他所有的經典,同時也分析了他這精彩而又坎坷的一生

我相信這屬於他的一切氣息都不將毀滅,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會越來遠。因為有緣相見,就是永遠。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有千千萬萬種真情,卻唯獨只有一個倉央嘉措,僅這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你來與不來,我都在,不管雪雨風霜,四季輪迴,跌進你的詩裡,不再回來……

希望您也能去傳頌這份經典,去分享這份永恆的氣息。

這是一套書,除此之外,還有《辛棄疾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

每一本都是一種人生,每一本都是一段精彩。捧讀此書,你不僅能獲得知識的灌溉,更加能的對生命的態度,對人生的感悟。

6本書僅需39.9,平均6塊錢就可以獲得,便宜卻能讓你獲得深奧的知識,你值得擁有

相關焦點

  • 倘若倉央嘉措不是活佛轉世,能否還會寫下千古情詩?
    康熙時代,在巍峨遙遠的雪域高原,在梵音屢屢的布達拉宮,一個面容憂鬱神情凝重的少年正站在窗前向著熱鬧與繁華的雪城眺望。他叫倉央嘉措,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活佛轉世,六世達賴喇嘛。而他原本出生在普普通通的信奉紅教的農奴家庭,然而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仿佛就決定了他這一生的不平凡。他習慣了普通家庭的無拘無束,習慣了和玩伴之間的歡聲笑語。
  • 納蘭容若與倉央嘉措的相知
    一個是繁華帝都裡的富家公子,一個是雪域高原上的藏家少年;一個是不喜富貴只愛煙波風物的多情才子,一個是不愛朝政只慕人間煙火的六世活佛。他捏花落筆,即生萬種風情;他誦經念佛,眉間百感交集。世間有兩首極美的詩,一首叫做納蘭容若,一首叫做倉央嘉措。
  • 在理塘,遇見倉央嘉措
    【編者按】丁真如今所任職的地方是理塘倉央嘉措微型博物館,在之前拍攝的視頻中,他也吟誦過倉央嘉措的詩作——「潔白的仙鶴,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只到理塘轉一轉就飛回」。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生活在拉薩,但理塘是他用詩歌預言的轉世之地。
  • 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歷史定製和原則
    正是由於活佛特別是有影響的大活佛的宗教首領地位,引起了西藏社會各種政教勢力對轉世活佛主導權的爭奪和對活佛轉世事務的控制,致使活佛轉世制度漸失其清淨本義,弊端叢生,危及佛法,甚至危及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正是由於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促使清中央政府為進一步完善活佛轉世秩序而於1793年採取金瓶掣籤制度,既有利於防範以往活佛轉世過程中的各種弊病,也體現了對活佛轉世義理和傳統以及群眾宗教情感的尊重,更體現了中央政府在活佛轉世問題上的權威。
  • 修行人轉世就是活佛嗎
    我們經常說「活佛」,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才是活佛呢?很多人會想:活佛要先舉行坐床儀式,然後娶空行母……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活佛應該是佛菩薩的轉世,或者是修行人的轉世,並且佛性種子已經成熟。雖是修行人的轉世,但佛性種子尚未成熟,則不能認定為活佛。因為大家並不是草地上突然長出的蘑菇,每個人都是一個眾生的轉世。當一個人佛性種子成熟時,自己是否知道呢?
  • 倉央嘉措:轉世靈童,卻成傀儡,渴望自由,嚮往愛情
    莫怪活佛倉央嘉措風流浪蕩,他想要的,其實和凡人沒什麼兩樣。這是西藏民歌形容的倉央嘉措,對啊,有什麼不一樣呢?天生異象,靈童轉世倉央嘉措這位雪域最大的王,出生於1683年的一個農奴家庭,據說他出生時有七日在天的異象,目睹他出生的一位老人說,這註定了他一生的不尋常。
  • 倉央嘉措: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白天青燈古佛,晚上「縱情聲色」
    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只是需要倉央嘉措一個靈童轉世的身份來維護自己的政權根本不在乎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潛心修佛,所以在白天倉央嘉措是青燈古佛的僧人,而晚上就是「縱情聲色」的貴族子弟。生活上遭受了很多的禁錮,而年少的倉央嘉措逐漸的「叛逆」起來,越是不讓近女色倉央嘉措就對愛情越是充滿了嚮往。
  • 倉央嘉措: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這才是最好的歸宿
    唐代著名的寒山、拾得、王梵志;宋代的志南、道潛;明代的蒼雪、清代的倉央嘉措以及近代的「弘一法師」等等都是著名的「詩僧」,而清代的「倉央嘉措」更是「活佛轉世」,一生創作大量的詩篇,是最有代表性的「民歌詩人」,享譽海內外。
  •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說起「情僧」倉央嘉措這個名字,我們都非常熟悉,它不僅是人間的法王,更是偉大的藏族詩人。他作為雪域高原上的六世達賴喇嘛,被稱為「活佛」,他的一生說短也短,說長也長。雖然他年僅24歲就離世,但由他所寫的情詩,卻被傳唱了300多年。
  • 廈門六旬農民假扮「轉世活佛」行騙,數十名女信徒被性侵
    峨眉山、轉世活佛、消災轉運、包治百病……這些存在於影視劇中或時光倒流到農耕時代才有的騙人橋段仿佛已經遠離世人很久,然而,在現代科技和信息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這樣的事情卻仍舊真實地發生著。隨著一起假借「轉世活佛」騙財騙色的刑事案件的塵埃落定,以楊某為首的犯罪團夥宣告覆滅。
  • 顧燕燕:倉央嘉措(組詩)
    倉央嘉措(組詩)文/顧燕燕那一世劉清渢 - 倉央嘉措情——---倉央嘉措:(1683―1706)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西藏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在下一個輪迴中不做佛爺不做情郎只帶著你美麗的卓瑪在開滿格桑花的草原上牧羊活佛和情郎
  • 依靠他改革活佛轉世制度
    這件棘手的案子的辦理,讓皇帝看到和琳的才幹,和琳也摸到乾隆皇帝要想治懲貪腐官員、整頓吏治的心思,於是在三年後抓住一個時機,舉報了湖北按察使李天培,貪汙木料給兩廣總督福康安,並具名彈劾李天培,致使這位大官被查處流放。一年後,乾隆五十六年,和琳就升任內閣學士,兵部右侍郎,兼任工部左侍郎。
  • 淺談倉央嘉措情詩
    倉央嘉措《問佛》這首《問佛》相信一定美到不少人,句句說到心坎裡。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世人眼中的活佛,也是痴情的僧人。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詩人,最為經典的應該是拉薩藏文木刻版的《倉央嘉措情歌》。當然了,倉央嘉措身為藏人,其實他本人是不懂漢語的。他寫的所有的情詩都是藏語,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倉央嘉措情歌其實都是有各個翻譯者翻譯而來的。
  • 倉央嘉措:我沒寫過一首情詩
    如此美麗的詩句出自哪裡,答案是,一個藏傳佛教的活佛倉央嘉措。關於這個人,有人說他是活佛,有人說他是詩人,更有人因他的詩,而將其稱呼為人世間最美的情郎。作為一個身世成謎的人物,倉央嘉措在正史上的記載是不完整的。所有的印象更多來自於民間流傳的傳說,還有文學作品的演繹。那些傳唱許久,關於少年多情、青年苦戀、山盟海誓愛別離橋段,多來自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談。
  • 倉央嘉措一首經典的情詩,寫盡了相思之苦,告訴了世人他愛得深沉
    倉央嘉措是西藏的活佛,也是高原之子,他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了西藏的驕傲,後來成為活佛,成為了西藏人最引以為傲的詩人。倉央嘉措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出生於藏南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由於才華出眾,再加上長相英俊,深得當時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的賞識,後來在他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這是一種佛教的形式,為了敬重古老佛),從此他成為了西藏的活佛,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敬仰對象。
  • 清朝康熙年間倉央嘉措是最美情郎
    最後,作者再用一個「只為」,進一步將思念推向高潮,描寫出了作者心中,那位同樣因思念自己,而變得憔悴的情人形象,升華了雙方的感情,真摯地表達了自己與戀人對愛情的追求,和對失去自由的無聲反抗,以及無奈和憎恨。
  • 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詩與情.♬
    ,也是一個永恆不朽的傳奇。像一個坐在西藏陽光裡的老人,拉著古老的扎木聶,緩緩講述一個遙遠而又在咫尺的故事,將前生後世裡的孤單長路漫不經心地拉出來。匆忙趕路的人們都停了下來,靜靜聽他講述。故事講完了,陽光溫暖,歲月正好。
  • 自稱活佛轉世,讓康熙皇帝三次御駕親徵的葛爾丹,為何最終會失敗
    同時,葛爾丹在準格爾部內部,也是一個有著「特殊身份」的人,就是他這個特殊身份,逼得康熙不得不以「天子之尊」御駕親徵。  1644年,葛爾丹出生在蒙古準葛爾部落,他的爸爸是準葛爾部的首領巴圖爾。  當時,西藏的三世溫薩活佛在準葛爾部進行藏傳佛教的宣揚,他結識了巴圖爾並和他成為朋友。1643年,三世溫薩活佛感覺自己即將圓寂,對巴圖爾的妻子說:「你將來生出的孩子就是我的轉世,他將會成為承襲活佛世襲」。沒多久,溫薩活佛果然圓寂。  1644年,巴圖爾的妻子生下一個男嬰,這個男嬰就是葛爾丹。
  • 95後舞者黃琛迪 攜《倉央嘉措》回鄉
    《倉央嘉措》由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國家一級導演丁偉帶領一支年輕而充滿朝氣的編導團隊,與國家一級作曲李滄桑,著名舞臺服裝設計師麥青等國內知名藝術家聯袂打造。11月13日,黃琛迪將攜舞劇《倉央嘉措》回到家鄉溫州,與中央民族歌舞團的成員們共同在溫州大劇院演繹。
  • 倉央嘉措最有智慧的一首詩,僅僅24個字,卻說盡人生真理
    就好像雪域詩人倉央嘉措,他短暫而苦難的一生,雖未曾有半點自由幸福可言,卻仍舊為大家留下諸多精彩的詩篇。在印象中,人們也總認為倉央嘉措是情詩才子, 從他筆下出來的詩篇,每一首都滿是愛情的酸澀悲歡,引人嚮往又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