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活佛轉世,讓康熙皇帝三次御駕親徵的葛爾丹,為何最終會失敗

2021-01-09 網易

  葛爾丹是康熙一生中最強勁的對手,是對大清王朝威脅最大的一個人。同時,葛爾丹在準格爾部內部,也是一個有著「特殊身份」的人,就是他這個特殊身份,逼得康熙不得不以「天子之尊」御駕親徵。

  1644年,葛爾丹出生在蒙古準葛爾部落,他的爸爸是準葛爾部的首領巴圖爾。

  準格爾部是蒙古衛拉特四部之一,在明朝的時候他們叫「瓦剌」,元朝的時候叫「斡亦剌部」,曾經製造「土木堡之變」,俘虜明英宗朱祁鎮的也先,就是噶爾丹的先祖。

  當時,西藏的三世溫薩活佛在準葛爾部進行藏傳佛教的宣揚,他結識了巴圖爾並和他成為朋友。1643年,三世溫薩活佛感覺自己即將圓寂,對巴圖爾的妻子說:「你將來生出的孩子就是我的轉世,他將會成為承襲活佛世襲」。沒多久,溫薩活佛果然圓寂。

  1644年,巴圖爾的妻子生下一個男嬰,這個男嬰就是葛爾丹。隨後被盛大的儀式給迎入西藏,被公認為四世活佛。

  

  在西藏,葛爾丹跟隨著四世班禪學習佛法,在四世班禪圓寂之後,他又跟隨五世達賴喇嘛學習。在學習佛法的同時,葛爾丹對武術也很感興趣,舞刀弄槍的,練就了一身的好本領。

  1666年,葛爾丹的嫂子策妄札勒姆到拉薩朝拜,隨後,葛爾丹跟隨著嫂子一起回到了準葛爾部。此後的葛爾丹,一直以活佛的身份從事著宗教活動,並用蒙古文翻譯了大量的藏文佛書。

  1970年,準葛爾部發生了一件大事情,葛爾丹的哥哥僧格遭到暗殺,部落中的其他將領紛紛倒戈其他部落,準葛爾部陷入四分五裂之中。

  此時,葛爾丹正在拉薩,聽到消息後,葛爾丹決定還俗,並帶領20多個親兵收復了叛將,將支離破碎的準葛爾部又重新統一起來。從此,葛爾丹正式成為準葛爾部的首領,也開始了他一生的徵戰生涯。

  1676年,葛爾丹擊敗了和碩特部的鄂齊而圖汗,統一了漠西蒙古四部,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準葛爾汗國。

  至此,葛爾丹與大清國正式決裂,成立了自己獨立的國家,而不再是大清國的藩屬。

  1678年,葛爾丹揮師南下,滅掉了維吾爾人建立的葉爾羌汗國,把整個新疆地區納入了準葛爾的版圖。

  葛爾丹的野心在不斷的膨脹,在統一了漠西蒙古,統一了新疆地區,又得到西藏五世達賴喇嘛和俄國人的支持後,他的目光又瞄準了漠北蒙古。

  當時漠北蒙古有三大汗,分別是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車臣汗。葛爾丹在中間不斷挑撥三者之間的矛盾,引發了土謝圖汗和札薩克圖汗之間的大戰。1688年,葛爾丹趁亂出兵攻擊土謝圖汗,統一了了漠北蒙古,其他不願意臣服的漠北蒙古殘部紛紛逃到了長城以南,尋求大清國的庇護。

  

  至此,葛爾丹達到了人生的最巔峰,他控制了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新疆地區,西藏地區,領土面積達到了700萬平方公裡,與大清國的領土面積相當。葛爾丹甚至放出狠話,要和康熙皇帝劃長城而治,長城以南是大清國的領土,長城以北是葛爾丹的領土。

  

葛爾丹在給康熙的信中寫道:聖上君南,我掌北方。

  1689年,葛爾丹再次南下,攻擊漠南蒙古地區,清朝派出大將阿爾尼率領2萬八旗士兵前去應戰,雙方在烏爾會河展開激戰。結果清軍被葛爾丹打的落花流水,全軍覆沒。此後,葛爾丹的兵鋒一路南下,到達了今天內蒙古赤峰地區。像一把鋼刀一樣,直接插入了大清帝國的心臟。

  面對葛爾丹的咄咄逼人之勢,康熙皇帝震怒,他決定御駕親徵。

  為什麼在此前的平定三藩,擊敗鄭氏集團,打退沙俄的兩次侵犯,康熙都沒有親徵,而這次選擇了親徵?原因有兩點:

  第一,以「天子」對「活佛」,氣勢上壓倒葛爾丹,為士兵壯軍威。

  前文我們講過,葛爾丹是四世溫薩活佛,後來雖然還俗,但是他活佛的身份還是有很大影響力的,在與清軍的交戰中,很多信奉佛教的士兵聽到葛爾丹大喊一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會不由自主的放下武器,雙腿跪地向葛爾丹磕頭。

  藏傳佛教在滿洲人中間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因此,葛爾丹活佛的身份,成為籠罩在八旗士兵頭上的陰影,讓他們在作戰的時候有所忌憚。

  康熙親徵,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用自己「天子」的身份,來克制葛爾丹「活佛」的身份,鼓舞士氣,為士兵壯軍威。

  第二,葛爾丹實力太強,稍不留神,大清國就有滅亡的危險。

  ,葛爾丹佔據了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新疆地區、還實際控制著西藏地區,以及甘肅,四川部分地區,面積達到了700萬平方公裡,和當時清朝的實際控制面積相當。

  論實力,葛爾丹當時得到了西藏達賴喇嘛和俄國人的雙重支持,尤其是俄國人,在雅克薩之戰中,被康熙皇帝給教訓了兩頓,雖然籤訂了《尼布楚條約》,但是俄國人還是賊心不死,暗中支持葛爾丹,為他提供了大量的武器,火炮。

  

  因此,康熙皇帝不敢掉以輕心,安排三路大軍應戰葛爾丹。

  第一路,由康熙皇帝的哥哥裕親王福全率領,總共3萬人馬,從古北口出發。

  第二路,由康熙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常寧率領,總共2萬人馬,從喜峰口出發。

  第三路,由吉林將軍和盛京將軍麾下的1萬人組成,從東往西開進。

  1690年,康熙皇帝的三路大軍和葛爾丹在烏蘭布通展開了生死之戰。這場戰爭打得非常的殘酷,清軍死傷無數,康熙皇帝的小舅子佟國綱在這裡戰死。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的時候,葛爾丹的大本營發生了叛亂,葛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後方給了葛爾丹一個大突襲,虜去了葛爾丹的妻子和大量的人口,葛爾丹腹背受敵,終於趁福全不備,倉皇逃了出去。

  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徵葛爾丹。

  吃了敗仗的葛爾丹並不服輸,康熙皇帝主動求和要求訂立盟約都被他拒絕了。康熙皇帝一看,軟的不吃,那就繼續來硬的,繼續打。

  1696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徵葛爾丹,這次仍然是三路大軍,清軍將領薩布素領東路,費楊古領西路,康熙皇帝親自率領中路,在昭莫多,葛爾丹和費楊古的西路大軍相遇,雙方展開激戰,最後,葛爾丹大敗,只帶領著十幾個親信落荒而逃。

  1697年,康熙皇帝第三次徵葛爾丹,這時的葛爾丹已經沒有了自己的地盤,手下也都紛紛投降清軍或其他部落,只能到處流竄,在阿察阿木塔臺,葛爾丹病死,年53歲。他死後被火化,他的女兒抱著骨灰投降了清軍。

  一時風光無二的葛爾丹,曾經幻想著效仿成吉思汗,一統江山。可惜還是敗在了康熙的手下。

  葛爾丹的失敗,除了康熙皇帝的英勇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葛爾丹自己。葛爾丹雖然是活佛,也學習了多年的佛教,但是他的統治卻是非常的殘暴的,而且疑心很重。

  烏蘭布通大戰的時候,他後方關押的葉爾羌汗國貴族暴動,他懷疑是自己哥哥僧格的兒子所指使,將其殺害。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葛爾丹雖然勇猛,能徵善戰,但是終究未能贏得民心,失敗也是早晚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葛爾丹為報仇,奪權建立上層集團,為何在康熙面前「不堪一擊」?
    1697年,康熙又御駕親徵, 這一次他直接帶兵跨過黃河,直搗葛爾丹的地盤,葛爾丹聽此消息後,慌忙逃亡。 這樣的決定無疑 會打亂葛爾丹的整個部署,加速他的失敗。 最後,康熙時期的強大是客觀原因。
  • 康熙皇帝一生最恥辱的事,被葛爾丹耍得團團轉,一生卻未能報仇
    康熙皇帝雖然被稱為「千古一帝」,無論是在清史中還是在整個歷史長河中,都算上非常有作為的一代明君,然而名垂青史的「康熙三徵葛爾丹」實際上卻是葛爾丹、桑結將康熙耍的團團轉,甚至康熙有生之年都未報此仇,遺憾而去。
  • 康熙三次親徵的葛爾丹究竟有多強?伐外蒙犯大清,死後令康熙懼怕
    葛爾丹是草原英雄,他的一生短暫而輝煌。在清朝軍事最強盛的康熙朝,入侵大清,他率領的蒙古鐵騎曾到達京郊,直逼北京。他讓清朝軍事上最有建樹的康熙皇帝,三次親徵,即便是死後,都令康熙感到懼怕。康熙皇帝如果葛爾丹此時趁勝東進,或許整個西北區域都會被其佔領。
  • 讓康熙帝三次御駕親徵的噶爾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很早以前,巴圖爾琿臺吉便與黃教高僧三世溫薩活佛相識。1643年,活佛自覺命不久矣,遂對玉姆夫人說,她生下的孩子就是自己的轉世便是自己的轉世,時隔不久,活佛便圓寂了。但恰好就在第二年,玉姆夫人生下了噶爾丹,他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四世溫薩活佛,並於12歲時前往日喀則,師從四世班禪,學習藏傳佛教教義。
  • 康熙王朝:康熙明知道兒子喜歡寶日龍梅,為何還要和她魚水之歡
    本文僅從電視劇《康熙王朝》進行解讀,不涉及正史,純屬娛樂。在《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中,康熙是個特別有魅力的男人,他得到很多女人的愛慕。其中寶日龍梅就是愛慕康熙的一個人。大阿哥特別喜歡寶日龍梅,康熙也明明知道。為何康熙在明知道兒子喜歡寶日龍梅的情況下,還要和她進行魚水之歡呢?
  • 「康熙大帝」遠赴朔漠 三徵葛爾丹
    與滿清世代聯姻、忠心歸附的蒙古汗國,出了一位梟雄葛爾丹。他意圖稱霸西北,與清南北對峙,成為康熙帝的一大勁敵。 從康熙十二年平三藩至二十五年雅克薩之戰,十餘年間內外戰事不斷。面對西北鐵騎,康熙帝在日理萬機之餘,親自揮師討伐。御駕親徵的壯舉,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士氣,延續了滿族人馬背得天下的豪情壯志,更為聖祖皇帝的卓越武功,寫下又一傳奇的篇章。
  • 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歷史定製和原則
    金瓶掣籤制度實行後,清中央政府還以「事例」「則例」等法律形式將其載入《清會典事例》《理藩院則例》等法律典章中,成為清中央政府管理活佛轉世事務的一項歷史定製。實行金瓶掣籤的根本目的在於清除活佛轉世過程中認定靈童的擅權妄指和個人操控,完全符合強調平等、反對特權的法治原則的基本理念和普世價值。
  •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葛爾丹,為何整個和親來來汙康熙?
    》中備受康熙疼愛的女兒就是藍齊兒是編劇虛構的一個人物,在劇中藍齊兒是天選之女備受寵愛但康熙為了清朝的大局著想將已經有心上人的藍齊兒強行指婚給葛爾丹,幾年後清朝出兵攻打葛爾丹,她的丈夫在戰敗後被哥哥斬下頭顱,這時藍齊兒才意識到如果他們真的在乎自己就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丈夫,所以選擇帶著兒子留在草原。
  • 康熙王朝:阿密達要砍康熙的頭為父報仇,康熙為何還送他一把劍
    《康熙王朝》中,阿密達大喊要砍掉康熙的頭為父報仇,康熙為什麼轉身送給了他一把短劍?因為阿密達是康熙的親外孫有血緣關係,康熙這個時候也需要人去穩定北方部落的局勢,女兒藍齊兒既然不願意和自己回京城,那麼原大汗的妻子藍齊兒和兒子阿密達自然是最佳人選。
  • 康熙為什麼被稱為大帝?看看手握700萬平方公裡的葛爾丹有多厲害
    當初康熙除鰲拜、削三藩、親徵葛爾丹等,這些豐功偉績便可流芳百世,別的不說,光葛爾丹的國土面積就達700萬平方公裡,康熙三徵葛爾丹,維護了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正義戰爭。準噶爾蒙古勢力的興起蒙古族是我國北方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蒙古族分為:東蒙古和西蒙古兩大部分。西蒙古主要包括準噶爾、杜爾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和輝特等蒙古族。「準噶爾」的蒙古族為「左翼」的意思。
  • 一個活佛不靈就換一個?準噶爾汗國戰爭,葛爾丹是被他們坑死的!
    喇嘛有時候很靈,有時候也很坑,葛爾丹就被他們坑得很慘,葛爾丹敗亡後策妄阿拉布坦卻依舊尊重喇嘛,讓喇嘛充當自己戰爭決策依據。這首先是因為喇嘛們會給自己的決策打補丁,準噶爾士兵不管戰果如何都信奉他們。葛爾丹遠徵時確實受到了師兄桑傑嘉措「南徵大吉」的忽悠,但活佛大師們還是讓他帶著大軍從烏蘭布通逃出生天。
  • 《康熙王朝》中阿密達要砍掉康熙的頭,康熙為何還把佩劍送給他?
    導讀:這個情節發生在《康熙王朝》中康熙第二次西徵葛爾丹時期,在昭莫多之戰中康熙擊潰葛爾丹並由大皇子胤遈砍掉了對方的頭顱。贈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和藍齊兒、阿密達母子祖孫三代戰場見面時發生的場景。作為殺父之仇,阿密達發出要殺康熙為父親報仇這個無可厚非。做為人子,況且在劇中是一國繼承人的阿密達當然也必須有這個底氣來這麼說,否則準噶爾汗國怎麼在激烈的對抗中堅持七十來年。
  • 《康熙王朝》胤禔鍾情寶日龍梅,康熙為何當著他的面和寶日龍梅雲雨?
    帝王之家的親情向來冷漠,天下都是皇帝的,所有的女人也都是皇帝的,就算是親生兒子也不能和皇帝爭奪,這就是皇權至上的社會下發生的事情。 《康熙王朝》裡,清康熙十五年,葛爾丹起兵反叛朝廷,在蒙古草原上所向披靡。
  • 太子胤礽是康熙最喜歡的兒子,為何最終沒能坐上皇位?
    皇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個皇子,滿周歲即被康熙立為太子,一生兩度廢立,歷經大起大落。而在胤礽的太子位置第二次被廢掉了之後,最終是由四皇子胤禛當上了皇帝,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現如今的一些文學、影視作品,經常圍繞著這一段歷史,展開創作。似乎是為了得到更高的收視率,在這些作品中,都把胤礽塑造成了一個庸弱無能的人。
  • 康熙王朝:容妃死了,康熙為何卻說自己累了?康熙怎麼想的呢?
    就拿古代來說吧,人人都想成為皇帝,這樣就可以富貴無邊權傾天下了,要知道一個男人能夠登上權力的頂峰,也算是成功的一種標誌了。所以我們看古代歷朝歷代的野史傳說,甚至從很多影視劇中可以知道,當皇帝也有皇帝的無奈和痛苦。
  • 朱棣乃明朝最出色的天子,康熙乃清朝最優秀的皇帝,誰的成就更高
    不過這兩個王朝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永樂大帝朱棣和康熙皇帝玄燁都不是開國皇帝,然而他們的廟號中都帶有祖這個字。眾所周知,只有開國皇帝才會叫什麼太祖或者高祖一類的。有人會說了,元朝皇帝忽必烈和清順治帝福臨的廟號也是世祖啊,他們也不是開國皇帝啊。這就要說明了,忽必烈是元朝第一位正式皇帝,而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們的廟號是世祖也是正常的。
  • 震撼你的眼球,臺北故宮博物館的清代活佛文物大展!
    #藏傳佛教#此次展覽內容豐富詳細,主要講述藏傳佛教在清宮的流轉,展出了與清代活佛相關的文物和古籍文獻,呈現清朝政府對藏傳佛教的管理,突出清宮藏傳佛教藝術的特色。展覽標題「呼畢勒罕」取自蒙古語音譯,意為轉世或化身,是藏傳佛教轉世修行者在被正式被認定為活佛之前的稱謂。
  • 《康熙王朝》寶日龍梅自願和康熙在一起後,生下的是十三阿哥嗎?
    在寶日龍梅見到康熙之後,胤禔的感情便開始受到請安方位的傷害。胤禔現在才明白,寶日龍梅不愛自己,而是需要自己。準葛爾之禍亂,殃及大清子民,同時也是大清邊陲之禍患,必須予以剿滅,就算是寶日龍梅不來求援,康熙也會發兵徵討。寶日龍梅求援之時,三藩已滅、臺灣已收,南疆已無問題,康熙正好大展拳腳,揮師北上。
  • 容妃是康熙愛妃,為何會被康熙送入宗人府,最後在刷馬桶中離世?
    但是,誰知道準格爾部葛爾丹會叛亂呢?會和康熙對著幹呢?這樣一來,康熙勢必收拾了葛爾丹。兩軍開戰,康熙統率大軍,容妃一路隨行,前去徵伐葛爾丹。當大阿哥帶人和葛爾丹開戰時,藍齊兒冒死阻止。容妃聽到這個消息,悄悄跑去和女兒相見,母女二人在兩軍陣前相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