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大男人都留辮子,到底如何打理,髒了怎麼辦?

2020-12-07 新咖說歷史

現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可謂是天壤之別,對於一般的老百姓來說,我們對於歷史的了解和感官,多數是基於影視作品中,而在其中所能夠窺看到的歷史,往往是經過藝術的加工和演繹的,就算是一些強調「紀實」的影視作品,也無法真正地傳遞出古人的日常生活面貌。

我們和古代之間的時間距離從清朝結束開始算起,也只有一百多年而已,看似只是短短的百年時間,不過我們的生活卻和古人的生活相關不多。也就是說,現代社會中的一個普通人和百年前的清人之間,遠遠比一個清朝人和數千年前的秦漢人之間的差別要來的大的多,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科技的飛躍已經讓我們的社會絕然不同於古代,我們看似順理成章的東西,在古人眼中就可能是不可思議的。

不用說太久遠的歷史,還是從清朝說起,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西方的科學技術開始突飛猛進的時候,中國也是受到了這種變化的影響,只不過這種影響全部局限在上層社會。在康熙帝的書桌上,就擺放著各種的啟蒙課本,不論是天文還是物理,或者是幾何學,康熙都是十分諳熟的。

只不過這種現代文明的思潮以及變化,並沒有在中國社會中從上至下的影響下去,而是僅限於金字塔的塔尖,對於底層社會來說,老百姓還沒有康熙那麼卓越先見的學識。他們還認為世界是天圓地方,不知道中國之外還有什麼樣的國家,當慈禧老佛爺坐著火車以及用著電燈時,老百姓家裡就連取水做飯還是和中古時期的中國老百姓沒有什麼兩樣。

當現代人用自來水和洗髮膏洗頭時,卻無法想像這種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哪怕就在清朝,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大事。首先來說,清朝入關時為了能夠鞏固自己的統治,便下令天下男人都需要剃髮留辮。在清朝之前,對於老百姓的管制不觸及自身的容貌打理。一個人想要留髮還是光頭,想要扎辮子還是披頭散髮,這些官府是全然不管的,只要不太影響社會風俗,都是屬於個人的事情。

可是當到了清朝時,男人就必須要留下辮子,沒有了披頭散髮以及光頭的權力。可能對於現代人來說,留辮子也不是什麼難事,好像並不影響個人的生活。但是在古代,除了有權有錢人的生活,老百姓的裝扮都是儘可能的怎麼方便怎麼來。寬衣大袍,束髮踏屐,看起來的確是舉止瀟灑,風度翩翩,只不過這樣的裝扮只能夠在書房中搖頭晃腦,在客廳中迎來送往,你讓他下地幹活,那是斷然不行的。

所以不論是什麼時期的老百姓,都不追求什麼容貌上的瀟灑,特別對於男人來說,頭髮是越短越好,因為方便打理,每天雞曉出門,日落而歸,累得筋疲力盡,誰還有時間和興趣去整理自己呢?因此老百姓看起來都是質樸的。不過這樣方便的「質樸」到了清朝卻被削髮令給打斷了,按照官府的要求,不管你是什麼樣的營生,都要留辮子。

官府的政令下的容易,對於有錢人來說除了自己彆扭,生活也沒有多麼大的影響,畢竟他每天有的是整理容貌的功夫,洗頭是丫環們來伺候,一天一洗都不覺得麻煩。可是一個老百姓留著齊腰的辮子,那是多麼的讓人覺得累贅。

古人洗頭一般是用草木灰或者柏樹葉,這種還是女人才會用,男人一般都是清水洗洗就行了,可是頭髮一旦留長,光用清水洗,不要說洗乾淨,反而就好像是「和面」一般,髒兮兮的頭髮遇到了水,立馬就成坨了。而要用其他的輔助東西洗頭髮,每天早出晚歸的老百姓,哪裡有這樣的精力和財力,因此很多人乾脆就不洗頭,睡覺之前將頭髮中的枯葉子和蟲子和抖落出來,就這樣「湊合」著,實在是髒到了有味道時,才會洗一遍,然後又是半年不理不睬。

因此清朝的男人,大多數人的面貌跟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髒和亂是常態,有味道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官府只能夠強制性的讓人們留辮子,卻完全不顧給老百姓一個體面的形象,這大概就是古人的悲哀吧。

相關焦點

  • 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英國傳教士記錄下令人作嘔的畫面
    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英國傳教士記錄下令人作嘔的畫面 眾所周知,清朝人的髮型特點十分明顯,往往能夠令人一眼就無法忘記,這主要是因當時的髮型都是頭前半部為光頭,後半部卻留有長長的頭髮,最終紮成一個長辮。許多人認為清朝人留有如此長的頭髮難道不難打理嗎?並且清朝人的辮子究竟有多髒呢?
  • 清朝男人都留有辮子,但為何人們都說它又臭又髒,難道他們不洗頭
    清朝的女人裹小腳,以畸形為美;清朝的男人剃一半頭髮,留著一半長辮子,以另類為美。對於清朝的上流人士來說,辮子有人打理著或許還會好一點,但對於那些底層群眾來說,狀況就不太一樣了。他們的辮子往往會散發出一種可以令人作嘔的味道,這其實與當時的社會背景與條件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
  • 從「金錢鼠尾」,到「牛尾巴」,清朝男人是如何打理辮子的?
    當時還是男孩,留的是平頭,父母不在家,頭髮疏於打理,過不了多久,頭上就會長會爬動的蝨子。實在癢了,就用篦子梳頭將蝨子給梳下來。需要注意的是,這還是平頭,清朝人的大辮子可想而知。 清朝的辮子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
  • 清朝人留的「辮子」有多髒?頭髮解開時,當場嘔吐
    在清軍入關時頒發了《剃髮令》:「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心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面對自己留了幾十年的辮子,牴觸情緒油然而生,於是乎舉起了反抗的大旗。叫著一個口號: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 清朝都留大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
    從商周以下,中國人在容貌裝扮上就有十分顯明的特徵,從衣服上來說,便是「交領右衽」,而從容貌來講,則是「束髮插髻」,這樣的華夏風貌直到了清朝入關時,則受到了十分大的挑戰。因為清朝作為外來民族 ,和中原文化相比,他們的文化處於劣勢,人數也遠遠不及,為了能夠方便統治,清朝在入關後便推行了所謂的「削髮令」。
  • 清朝男子的辮子到底有多髒?英國女子:臭氣燻天,噁心到吃不下飯
    清朝人以留長辮為榮,從留髮開始就不曾剪過,然而頭髮越長就越難清洗,拖著那麼長鞭子的清朝人,他們的辮子幾個月不洗都是有可能的,曾經有一個英國女子就在自己的日記中記錄到,當清朝人解開辮子的時候
  • 清朝人的「辮子」有多髒?英國女子:吐了,吃飯難以下咽
    「剃髮令」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宣揚女真族的剃髮傳統,摧毀漢民族的自尊心,以此便於滿清統治者的封建統治,因此有清一代267年間,華夏大地的男子都留著不倫不類的「陰陽頭」!「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清朝統治者作為「異族」之人,深怕受到漢文化的同化,因此一入關就不遺餘力的推行「剃髮令」,口號十分嚴厲:「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很多不願剃髮的人都受到了清軍殘酷的鎮壓!在清朝統治者的「暴力威懾」下,漢族男子不得不違背祖訓,剃髮留辮,以求生存!
  • 清朝人的「辮子」有多髒?英國女子:噁心的我幾天都沒胃口
    眾所周知,古代人的頭髮是非常長的,那時候的人們信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頭髮對他們來說,剪掉就是對父母的不孝,所以不管男女,從小到老都沒有剪過頭髮。那麼古代人是如何打理那麼長的頭髮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
  • 清朝人辮子有多髒?有人1年洗1次頭,頭髮解開時,當場嘔吐
    在古裝劇中,我們看多的那些王室的王爺們幾乎都是留著長長的辮子,只不過額頭是光溜溜的,因為演員的顏值高,所以看起來也並不違和。那麼真正清朝人的辮子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古代是不可隨意剃髮的,甚至剃髮在古代算是一種重刑,所以在頒布《剃髮令》後,很多人都產生了牴觸情緒,為了留下跟隨自己幾十年的辮子,舉起了反抗的大旗,喊著: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口號。縱觀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很多人最討厭的就是清朝了。
  • 清朝男子的辮子有多髒?傳教士:氣味讓人嘔吐,夏天不敢靠近
    清軍入關前,古代男子也有長長的髮髻,但是不會像清朝人一樣,編成辮子垂在腦後。清軍入關的時候曾頒布「剃髮令」,強制境內官民剃掉頭頂的頭髮,將腦後的頭髮編成辮子垂下去。古代人對身體髮膚的重視程度不亞於自己的性命,因為他們認為身體髮膚都是來源於父母。私自毀傷是極其不孝的行為,剃頭更是對父母的一種詛咒。
  • 清朝人的「辮子」,和非洲「髒辮」哪個髒?英國女子:直接吐出來
    清朝人的「辮子」,和非洲「髒辮」哪個髒?英國女子:直接吐出來!一、更難處理的骯髒的三股辮對於女孩子來說,夏天每天洗頭是很痛苦的事情。因為女孩子的頭髮一般都很長很難處理。但是,比起這個,世界上有髮型的人更難處理,很多人無法接受。
  • 清朝男人「前髡後發」,他們的辮子有多髒?忍了267年的臭味
    生長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是不會理解古代人守舊思想的,他們遵循著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按部就班,不管是行事還是自身,不讓他們做的事情堅決不做,從他們的外表看就知道了,古時候的人不管男女都留著一頭長髮,因為他們覺得身體是父母給予的,破壞了就是對父母的不尊重,所以他們非常的愛惜自己的身體。
  • 清朝男人的辮子多久洗一次,為何髒到讓英國傳教士直呼噁心?
    說起清朝時期男子的辮子,大家也許會覺得很髒,但其實清朝人的髮型,比起前朝男子的髮型來說,算是比較清爽乾淨的了。 我們都知道,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古代時期中原王朝的男子,基本都留著長而密的頭髮,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因此古人將隨意剪髮視為不孝,但也不是不修髮型。
  • 清朝時期留辮子的人多久洗一次頭老外有一股老鼠惡臭味!
    清朝時期留辮子的人多久洗一次頭?老外:有一股老鼠惡臭味! 在古代大部分人的觀念中都認為,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這句話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不管是身體也好,頭髮也好都要保護好,千萬不能出現損傷,不然就是大不孝!
  • 清朝人的辮子有多邋遢?
    然而這個傳統被清朝的統治者連根斬斷,由於他們統治者本身是遊牧民族,為了方便,他們會將頭髮剃光,或者是只留一根辮子。在清朝建立後,為了穩固統治,頒布了《剃髮令》:「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於是清軍開始逐步排查,只要看見街上的男子沒有削髮垂辮,就會把他們集中處死。經過血腥的鎮壓,不過多久全國男子的髮型都變成了滿族人的樣式。
  • 清朝男人辮子粗又長,多久洗一次頭?
    當時還是男孩,留的是平頭,父母不在家,頭髮疏於打理,過不了多久,頭上就會長會爬動的蝨子。實在癢了,就用篦子梳頭將蝨子給梳下來。需要注意的是,這還是平頭,清朝人的大辮子可想而知。清朝的辮子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
  • 清朝的辮子,真的是電視劇裡那樣嗎?一開始的樣子很難看
    自身的一切都是父母所賜,自身是沒有權力損毀的。因此古人除非迫不得已,不然絕對不會剪頭髮。所以說古代男子都留長頭髮,鬍子也不刮。直到滿清入關,強制推行辮子頭,才讓天下人換了髮型。至於那些不願意換的,都被殺死了。不過清朝初代的辮子,和我們印象中電視劇裡的還是有些不同的。最初的清朝髮型,真的就只是一條辮子。我們熟悉的那種半頭式,直到清朝中葉才流行起來。
  • 清朝影視劇中辮子留法很多都是錯的,它經歷了鼠尾巴豬尾巴牛尾巴
    中國漢族成年男人自古以來都是束髮的(這個古指的是周朝以後,從出土發掘的商朝玉俑看,商朝男人也是辮髮的),束髮,不僅是成年的標誌,也是華夏民族文化的象徵。而到了清朝,男人都剃頭留辮,成為一個時代最突出的歷史影像,所以,我們把反映清朝故事的影視劇都稱作「辮子戲」。
  • 晚清小夥辮子到底有多髒?傳教士:氣味讓人嘔吐,夏天絕不能靠近
    韓菼是清朝官員,他曾在《江陰城守紀》中寫道:「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在清朝,不按規定剃髮就會被處死,俗稱「剃髮令」。1645年,清順治皇帝發布了剃頭令,規定任何人都必須剃髮,不得以任何藉口來躲避剃髮,拒不剃髮的只有死路一條。
  • 清朝男人都留著長辮子,他們多久才能洗一次頭,需要怎樣清洗
    咱們中國現在的男人一般都是留的短髮,但是在古代中國男人卻都是像女人一樣留著長頭髮的。中國人十分重視自己的頭髮,他們不會隨意的剃髮,因為中國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不能隨意毀壞。滿清入主中原之後推行剃髮的命令,這才引起了中國老百姓的強烈不滿,清朝對這些百姓都進行了血腥的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