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是不會理解古代人守舊思想的,他們遵循著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按部就班,不管是行事還是自身,不讓他們做的事情堅決不做,從他們的外表看就知道了,古時候的人不管男女都留著一頭長髮,因為他們覺得身體是父母給予的,破壞了就是對父母的不尊重,所以他們非常的愛惜自己的身體。
因為過於愛惜,連頭髮長長了都捨不得剪掉,尤其是男子,但並不會顯得女氣,反而有種俊雅的美感,加上飄飄欲仙的服飾,不好看也好看了,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清朝開始剃半頭,這被稱為「後發」,(kun)指的就是剃髮光頭,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前面剃光頭,後面續頭髮。而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方便,便於做事,並且比較容易打理。
這樣確實容易打理了,但非常容易髒,都知道現在的人越來越懶了,在不出門的情況下可以很久都不洗一次頭,更何況幾千年前的清朝,雖然洗半邊腦袋的頭髮看起來很簡單,但他們的頭髮很長,就顯得沒有那麼簡單了,為了圖方便,他們在洗臉的時候就順便把腦袋給洗了,反正前面沒有頭髮,帕子一抹就完事兒,後面的辮子就放在水裡胡亂的搓一搓,連拆散都懶得拆。
就這一個『懶』字真是從古代傳承至今,那時候不管是皇族貴胄還是尋常百姓,他們都很少洗頭,一年裡有兩次認真洗頭都算是不錯的了,長時間不洗的頭髮相信大家都有見識過,不僅味道難聞,還有很多灰塵和細菌,甚至更嚴重的還會長蝨子跳蚤,就單是這樣想一想就頭皮發麻,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忍受下來的,但這也不能全怪他們,古代的資源本就沒有現在豐富,很多都還沒有開採出來,所以對水資源的掌控就格外的嚴格。
並且,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打理自己的頭髮,他們需要長時間的在外奔波勞作,才能保證一家老小的溫飽問題,在外勞作一天回到家之後,都是沾床就睡,連張嘴吃飯的力氣都沒有,外表邋遢點就邋遢點吧,但時間久了還是會遭人嫌棄,一部分人會立馬回家洗一洗或者拿香料撲一撲,而另外一部分人卻以此為榮,沾沾自喜,甚至還會終身不洗頭,一直持續到死。
好在這樣的情況,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兩百多後清朝統治被百姓推翻,剪去了藏汙納垢的辮子,就如同當時的王朝一樣,黑暗的時代終將遠去,黎明照亮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