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偉帶你看峽谷
萬眾期待的王者榮耀S21賽季終於開啟了,新版本新變化,隨著版本內容的更新,峽谷的戰術選擇也會產生微妙的變化,除了打野裝備大改動,帶來的全民打野,其裝備的改動也是一大亮點,尤其是永夜守護的上線,受到傷害後回復血量,這個在消失許久的被動技能再次重現峽谷。
在很久之前這個被動效果首先是出現在老版本的不死鳥之眼上,也就是俗說的綠甲,後來綠甲改版,這個被動效果就出現在了霸者重裝上,但是由於霸者重裝的屬性太過於強勢,所以後來也就取消了受到傷害回復血量的這一個設定。
而如今這個被動效果再次出現,出現在了新裝備永夜守護上。
在新賽季開始後,永夜守護成為了戰坦英雄的新主流裝備,由於主屬性與魔女鬥篷相同,所以大多數人都代替了魔女鬥篷,甚至一些玩家選擇永夜守護與不死鳥之眼配合,甚至說達到了恐怖的地步。
永夜守護加不死鳥之眼真的可以達到1+1大於2的效果嗎?
我們首先來看新裝備永夜守護
360法術防禦
1000最大生命值
唯一被動:在3秒內受到傷害超過最大生命值百分之30,在接下來的3秒內可以恢復360+百分之8最大生命值。冷卻時間7秒。
冷卻時間7秒,基本上就是一場團戰的時間,所以永夜守護的被動在團戰中只可以觸發一次。
而觸發的條件是受到的傷害超過最大生命值的百分之30,也就是說如果是戰坦英雄單人對位,這個效果觸發很難,一般的小規模團戰,才可以觸發這個被動效果。
我們再來看恢復效果
我們以中期為例,坦克的英雄血量大概為10000點,戰士英雄的血量大概為8000點。我們以戰士英雄的血量舉例。
8000乘以百分之30等於2400點,所以在3秒內受到2400點傷害,可以觸發這個被動效果。
而3秒內的回覆效果為:360+8000乘以百分之8等於1000點。
也可以說永夜守護的被動可以為8000生命值的英雄額外提供1000點血量。
如果配合上不死鳥之眼,拋開不死鳥之眼的主屬性,我們只看被動效果,每損失百分之10生命值,受到的額外治療效果提高百分之6。
而坦克英雄觸發這個被動效果後,一般情況下還會繼續受到傷害,所以當前的生命值是遠遠低於理論生命值百分之70的,大概為百分之50左右,也就是說不死鳥的回覆效果大概為百分之50乘以百分之6,大概為百分之30,不過這個回復會隨著永夜守護血量的提升而略微縮減,這一點就忽略不計了。
不死鳥之眼的被動加成可以提供百分之30,如果按上述的永夜守護回復血量看,永夜守護加強不死鳥之眼的恢復效果大概為1300點。不過這個恢復效果是隨著英雄血量的提高而不斷提高的。但是不死鳥的加成是不會改變的。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英雄的血量在低於百分之50的情況下觸發永夜守護被動效果,這個時候不死鳥之眼的被動效果可以發揮到最佳,也就是說可以達到百分之50左右。
那永夜守護的被動回復可以增加500點血量。其實算起來也不算太多。
如果按上述計算,不死鳥之眼對於永夜守護的加成遠遠沒有達到恐怖的地步,而且不死鳥之眼與永夜守護共同裝備,在實際遊戲中是非常拖節奏的。
永夜守護可以提供360的法術防禦,而不死鳥之眼可以提供240法術防禦,而我們都知道不管物理防禦還是法術防禦,最具性價比的的防禦屬性是600點,如果再加上韌性鞋的法術防禦與英雄自身的法術防禦成長,這性價比會越來越低,而且選擇這兩件裝備就是為了多回復幾百點血量,這種性價比甚至還沒有血魔之怒的性價比高。
而要想把這兩件裝備的被動發揮到極致,就要充分發揮不死鳥之眼的被動,也就是說回血型英雄裝備,例如東皇太一、程咬金、曹操等,這種英雄由於天生的自帶回血,可以讓不死鳥之眼的被動效果發揮到極致,而選擇永夜守護的被動效果,只是額外的錦上添花,在發揮英雄回血機制的前提下,捎帶著提高永夜守護的被動效果,這才是最佳選擇。
如果一味的選擇永夜守護與不死鳥之眼,來增加戰坦英雄的坦度,其實是陷入了裝備選擇的誤區,表面上看永夜守護與不死鳥之眼的被動效果非常契合,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效果根本不出色,這種裝備組合效果,甚至不如永夜守護與霸者重裝的配合效果大。
霸者重裝的擁有2000的生命值,可以極大地提高永夜守護被動回復基礎數據,而且這種永久的高血限(永夜守護與不死鳥之眼1000+1200,霸者重裝與永夜守護1000+2000),遠遠比永夜守護被動觸發的額外回復來的實際。
不要過分神話的永夜守護加不死鳥之眼。大家對於永夜守護加不死鳥之眼的配合如何看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