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又冷又硬,古人為什麼都喜歡睡瓷枕?

2021-02-19 域鑑

大家逛博物館或者是一些道具考究的影視劇中,往往會發現古人通常使用又冷又硬的瓷枕、石枕、玉枕來作為枕頭。它們的造型頗為精緻,但比起現代人的棉花枕頭、蕎麥枕、茶枕、乳膠枕等,有著很大的差別。現代枕頭的特點就是軟、舒服,然在古代,常用的枕頭並不是這樣軟和的,而是非常堅硬的硬枕

有網友就問:為什麼古人睡覺,都用這麼硬的枕頭?他們難道就不嫌頭疼嗎?

瓷枕一度因為太不符合人體功能學而被定義為冥器。但大量瓷枕的留存,又讓人產生疑問,冥器不可能數量如此之多吧!

其實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睡覺時就開始頭部枕「枕頭」了。不過在那時的「枕頭」就是一塊石頭或者一段木頭。在山東大汶口考古中發現很多先民的枕骨都呈扁平狀就是證據。

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裡就更清楚地解釋了何為「枕」。「枕,臥所薦者也。」薦者,墊也。

在古代枕頭的材質有很多。《西京雜記》就記載:「哀王冢……床上石枕一枚。」另外還有木質、玉質、金屬質等等。

瓷枕最早創燒於隋代,唐代以後開始大量生產,兩宋及金、元時期最為繁榮,明、清時期開始沒落。

北宋詩人張耒在《謝黃師是惠碧瓷枕》中就已經說過:「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

北宋定窯孩兒枕,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宋代磁州窯白釉剔花兔紋八方枕

金朝井陘窯白釉珍珠地戳印填褐彩鹿紋枕

清末民國博山窯粉彩瓷枕

在博物館留存至今的枕頭,大都是又冷又硬的瓷枕,幾乎沒有例外。

如果我們仔細翻閱文獻,我們就能發現,古人對這種硬枕頭的抵抗能力,要比現在的我們強出去很多。

[唐]侍女捧枕壁畫 陝西富平李鳳墓出土

《孝經》中有一句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遵從儒家經典的古人,通常都不會輕易剪掉頭髮。久而久之,頭髮便越來越長。根據記載,周公執政勤勉,往往「一沐三捉發」——因為頭髮很長,所以洗起來很費時間。一旦中途有人來訪,他便會優先處理政務,並把沒洗好的頭髮隨意握住。待處理完畢後,再去繼續洗頭。

既然人們如此珍愛頭髮,他們便會認真打理自己的頭髮。想要梳理出整齊的髮型,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這麼長的頭髮盤在頭上,宛如一個極厚的大帽子。有了這頂「大帽子」,那些堅硬冰冷的枕頭,似乎也沒那麼難以接受了。

其實瓷枕一開始確實是用作明器,人們之所以肯犧牲舒適度睡它(當時是有棉質枕頭的),是因為它的妙用——消暑。隨著氣溫的升高——唐宋適逢全球氣候增溫期,瓷枕進入了日常生活,寬度也由原來的十幾釐米增寬至四十釐米,更便於承接頭部。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那首很著名的《醉花陰》,其中一句:「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一個「涼」字便道出了瓷枕的功用。瓷枕之所以能讓人感覺涼爽,主要是瓷這種材質決定的。

一旦到了夏天,這頂無法摘掉的大帽子,便成為了沉重的負擔。而冰涼的瓷質、玉質枕頭,則成為了極好的納涼用具。由此可見,不同的家具放在不同的時代,也會為人們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

1972-1974年,考古學家在湖南馬王堆鄉發掘出三座西漢古墓。長沙國丞相夫人辛追的遺體在出土後,仍然形體完整,全身潤澤,幾乎與新鮮屍體無異。由此可見,這些古墓在上千年的歲月中,幾乎沒有遭到破壞,因此擁有極好的文物保護環境。因此,我們也得以見到更多樣、更稀有的文物。而屬於辛追夫人的一件遺物,則完全可以刷新前文對枕頭的刻板認知。

西漢辛追藥枕

上圖為辛追夫人用過的枕頭。考古學家在實際測試後,發現這個枕頭仍然略有彈性。其外皮由高級絲綢製作而成,內部的填充物,則是氣味芬芳的佩蘭。這是南方常見的香草,可以解暑化溼,兼有健胃、止吐的功效。

「信期繡」香囊

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的《長門賦》中,便有這麼一句:「摶芬若以枕兮,席荃蘭而麝香。」由此可見,將藥物裝進枕頭的習俗,曾經在西漢年間盛行一時。為了確保藥性能夠有效逸散,這種藥枕的外殼,往往不是冰冷堅硬的陶瓷。取而代之的,是布料、絲綢等柔軟的物質。

但除了這件馬王堆文物之外,我們很難從博物館中,見到古代的軟枕頭,其背後的原因不言而喻——包裹枕頭的絲綢,其主要成分為蛋白質。隨著時間流逝,外面的絲綢連同內層的草藥,有很大機率被微生物漸漸分解,其材質將變得衰朽不堪。一旦其周圍的保存環境出現變化,這些東西便會煙消雲散,無法在被後人所看到。

而馬王堆良好的保存環境,無疑是特例中的特例。我們也得以通過辛追夫人的藥枕,洞悉歷史更不為人知的一面。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古代並非沒有軟質枕頭。但比起由矽酸鹽構成的陶瓷,以絲綢、藥材為主材料的軟枕,很難穿過歷史的考驗被保存下來。它們更容易毀於戰火、自然災害或者微生物的侵襲。

至於硬質枕頭的實際體驗,可能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差。究其根本,是因為古代人的頭髮,比我們要長很多。這些頭髮可以在硬質陶瓷枕與頭部之間,形成有效的緩衝。

如果在炎熱的夏季,陶瓷枕頭無疑會帶來珍貴的涼爽體驗。對於頭髮厚重的古人來說,這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涼爽,是其他枕頭無法帶來的感受。

這便是真實的歷史。只要我們肯深入挖掘,便能從平靜的表象背後,挖掘出更多的細節。當這兩者拼湊到一起時,我們與歷史真相的距離,便又近了一步。

(掃描二維碼下載域鑑官方APP,讓你快樂收藏,輕鬆入行!)

(打開手機應用市場搜索域鑑可直接下載!)

相關焦點

  • 瓷枕又冷又硬,為什麼古人還喜歡枕著睡?難道真是進化了?
    但是實際上古代人經常用一種瓷枕,瓷器大家都知道又冷又硬,為什麼古人還喜歡枕著這東西睡呢?難道真的是我們現在進化了,已經不適應那種硬東西了,實際上這並不是什麼進化退化的關係,而是因為我們本身就對瓷枕有很大的誤解。
  • 硌人的瓷枕,為什麼古人堅持要用,原來有三個妙用
    小夥伴們去博物館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古人睡的枕頭呢?枕頭是睡覺的時候一定需要的工具,古人的瓷器多種多樣,而且在枕頭上面畫畫就會顯得枕頭特別的精緻,因此在瓷枕上作畫也是古人的樂趣之一。小宮一直以來心裡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古人睡的枕頭是瓷枕,睡著不難受嗎?現在大家都睡的是柔軟的羽絨枕或棉花枕,大家都習慣了睡在柔軟的枕頭上面高枕無憂的感覺。大家有沒有想過在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歷史中,古人一直睡瓷枕能睡著嗎?
  • 古人的枕頭為什麼是又高又硬的瓷枕頭?
    那你知道古人的枕頭為什麼是又高又硬的瓷枕頭嗎?對於睡慣了軟枕頭的現代人,是很難理解古人是怎麼用瓷枕頭來睡覺的。古人為什麼要這樣為難自己呢?這個高的枕頭睡起來已經很不睡服了,而且還硬梆梆,古人是怎麼樣做到的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和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枕頭。
  • 枕著又涼又硬,為什麼古代人用「瓷枕」?看完明白古人大智慧
    考古學家發現古代人睡覺用的大都是「瓷枕」,這時大家都會疑惑「瓷枕」那麼硬,枕起來睡覺能舒服嗎?不覺得難受嗎?這些疑惑,專家給出了解答:古代人用「瓷枕」,其實是為了方便女子。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一下古代瓷枕:古代的瓷枕並不是我們經常在古裝劇中見到的那種特別高,看起來枕著就不舒服的,感覺長時間枕了會得頸椎病的。
  • 古人為何那麼喜歡睡硬邦邦的瓷枕?專家:你翻個身試試就知道了
    ——《南鄉子·新月又如眉》瓷枕是我國古代民間的一種十分常見的生活用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枕頭,是輔助人們睡眠的一種工具。枕頭也分為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還是用棉質面料製成的較為柔軟的枕頭,今天所說的這種瓷枕顧名思義是用陶瓷製作的,質地比較硬,而且大家都知道,陶瓷用品不但硬邦邦的,而且還冷冰冰的,這看起來都不夠翻身的瓷枕睡起來能舒服嗎?
  • 冷知識科普:古代人為什麼都喜歡睡硬枕頭?
    歡迎閱讀今天的冷知識科普。今天的話題是:古代人為什麼都喜歡睡硬枕頭?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枕頭也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又軟又舒服的枕頭更是能給我們帶來一個良好的睡眠感受。現在市場上鴨絨枕、記憶棉枕、乳膠枕各種枕頭層出不窮,讓人挑得眼花繚亂。
  • 古代的枕頭為什麼那麼高?那麼硬?
    來源於圖片大全那麼中國古代的枕頭,又高又硬,這樣的枕頭古代人睡覺舒服嗎?古代枕頭一開始是用石頭做的,後來慢慢改成玉、瓷、木,銅等,其中以瓷運用最為廣泛,這也是因為當時瓷器的工藝日漸成熟而致!瓷枕的造型也是千奇百態,有花,鳥,獸,幾何形,建築形等,那麼再好看的瓷枕都是又高又硬的,睡覺也是很不舒服的,為什麼古人還要用它呢?
  • 古人為啥熱衷於陶瓷枕頭,不嫌硬硌腦袋嗎?原來是為了方便女人!
    現在的人沒有枕頭是睡不著的,現在的枕頭一般都很軟。然而在古代,枕頭很長一段時間都很硬!古人最早的枕頭是石頭做的,後來有木頭和竹子,其中瓷枕最受歡迎!為什麼這種硬枕很受人們尤其是女生的歡迎呢?原來是方便女性做一件事!中國被稱為陶瓷之國。
  • 古人為何那麼喜歡睡硬邦邦的瓷枕?這麼硬枕著不難受嗎?
    但令人費解的是,古代人睡覺時偏偏喜歡用硬邦邦的瓷枕,這可是和正常邏輯不符,腦袋躺上去豈不是會硌得生疼,還如何能睡好?所以這其中難道是有什麼玄妙之處?我們都知道,古代是沒有空調、電風扇等製冷工具的,甚至連凍個冰塊都不容易,所以到了炎炎夏日,方便施行的降溫方法之一,就是用身體接觸冰冷的瓷器,而沁涼的瓷枕再合適不過了。
  • 古人為何那麼喜歡睡硬邦邦的瓷枕?馬未都:你翻個身試試再說
    瓷枕在隋朝時期便已經出現,唐朝時產量增大,宋朝、金、元時最為流行。大家可能已經發現,很多瓷枕都比較小,看起來似乎僅僅夠平躺,要是一翻身可能就完全不夠用了。而且很多人都很疑惑,瓷枕冷冰冰硬邦邦,枕著這樣的東西睡覺能休息好麼?
  • 看完這些瓷枕,才發古人真會睡覺!
    該瓷枕質地細膩,釉色白潤如玉,工藝精巧,先使用模具燒製成型,美人身著對襟長衣側臥於花邊臺座之上,雙手枕於頭下,兩腳疊壓稍稍抬起,衣紋線條流暢,頭戴髮飾,髮髻高聳,盡顯雍容華貴,周身透露著唐人遺風。 枕上美人的表情定格在春夜望君歸的一幅生動畫面,面部神態恬靜安逸,栩栩如生。想想每夜枕著這些「尤物」睡覺,定會美夢纏綿,古人還真的會享福!
  • 【傳統工藝】韓慶芳 古人這樣用定瓷——瓷枕篇
    1、陪葬明器古時瓷枕多發現於墓中,呈箱式,規格較小巧,長度在十幾釐米,自然非生人枕睡之用,故專家多認為為明器。古人深信人死後有靈魂,故生前生活用品、喜好之物往生後也要陪葬。受環境場所所限,這些生活用品也都是縮小版的,如糧倉、樓閣、畜、禽等,如瓷枕之類的生活用器物同樣如此。
  • 瓷枕之美
    瓷枕是中國陶瓷寶庫中一個特殊的品種,它融科技、藝術、文學、保健於一體,集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於一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表達了古人的生活理念和對吉祥幸福的追求
  • 古人為何偏愛硬質的玉枕、瓷枕?他們睡著不累嗎?
    無論古今年代,看上去硬邦邦的「瓷枕」,這款中國傳統的居家用品,都是助人健康睡眠的好寶貝。以考古的發現說,中國人睡硬質枕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汶口文化時代。從商周至南北朝的年代裡,硬質枕頭更有「玉枕」「金枕」「瓦枕」等各種類型,從隋朝年間起,陶瓷燒制的瓷枕終於異軍突起,成為「硬枕」中的主流品牌。河南安陽隋代古墓出土的三點九釐米箱型瓷枕模型,就見證了隋代瓷枕的受歡迎程度。
  • 為什麼古人愛睡硬邦邦的枕頭?他們真能睡得著嗎?
    所以,我就很想問一問古人,你們到底是怎麼睡得下瓷枕那麼硬的枕頭?「邦邦硬」的枕頭枕著真能睡著覺嗎?智慧的你們為啥不給枕頭做軟一點呢?中國古代的枕頭最早是以天然石塊製作的,以後又逐步擴大到使用木、玉、銅、竹、瓷等材料。大家有沒有發現,枕頭的材料雖然品種不少,但它們似乎都是一樣硬的......
  • 馬未都:這個瓷枕在全世界都非常出名!
    看多了古裝劇的童鞋們一定見過這樣的畫面,劇中角色就寢的時候,鏡頭就給到了他們所枕的枕頭,好多都是我們所不能理解的瓷枕或者方形枕頭。古人的枕頭,材質非常多,有陶瓷的、玉器的、石頭的、木質的,相信這些材質枕頭從曹操發明"枕頭"一詞以來,大家已經見過很多了,但是其中還是瓷枕最為普遍。中國人睡瓷枕的歷史是從隋代開始的,唐代開始流行,宋代就尤其流行,當時瓷枕遍及大江南北。
  • 古代枕頭又高又硬,古代人睡著不難受嗎?
    常看電視劇的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古裝片中的人們都喜歡枕著又高又硬的枕頭睡覺。隨著人們對文化追求的提高,現在的古裝片也是越來越貼近史實了,看到古裝電視劇裡古人睡覺的枕頭,不禁時刻擔心他們會落枕。那麼古代人真的都是枕著又高又硬的枕頭睡覺的嗎?他們不難受嗎?
  • 古人的枕頭都這麼硬嗎?這確定能睡著嗎?頭不疼嗎?
    導語:古人的枕頭都這麼硬嗎?這確定能睡著嗎?頭不疼嗎?現在的枕頭是什麼樣子的?一種是特別軟的,另外一種是稍微有點硬,就像我一般用的蕎麥皮的枕頭,不給有人接受不了這種枕頭,感覺有點硬,不利於睡眠,但是我想告訴你,就這?
  • 古代人睡覺的枕頭又高又硬,為什麼愛睡硬枕頭你們知道嗎?
    如今我們使用的枕頭,各種各樣的材質都有,舒服又柔軟。現代人對枕頭這個東西,很是講究,不能過高過低,也不能過硬過軟,否則睡一覺渾身不舒服。不過大家在看古裝劇中就發現了一個小問題,古代人枕的枕頭又高又硬,有的甚至還是玉枕。中國號稱「陶瓷的故鄉」,陶瓷翻譯成英語就是china,早在歐洲人掌握瓷器製造技術一千多年前,漢族就已經製造出很精美的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