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那些歷史事」,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枕頭,最傳統的蕎麥皮枕頭,枕上去雖然沒有特殊功效,但勝在古樸懷舊,好一點的有各種乳膠枕頭,號稱可以調理頸椎,而比較復古的人,則很喜歡用那些藥草填充的枕頭,枕上去有一種淡淡的藥味,也不會過於柔軟。
但是實際上古代人經常用一種瓷枕,瓷器大家都知道又冷又硬,為什麼古人還喜歡枕著這東西睡呢?難道真的是我們現在進化了,已經不適應那種硬東西了,實際上這並不是什麼進化退化的關係,而是因為我們本身就對瓷枕有很大的誤解。
首先要肯定的是,從各種文獻和文物記載中,我們都能知道古代人是有軟枕頭的,只不過沒有我們現在的乳膠枕這麼軟而已。而瓷枕在古代發明出來,主要還是用來進行納涼解暑的,在夏天的時候抱著一個冰冰涼涼的瓷枕入睡,差不多和現在開風扇空調同樣心態。
而且瓷枕不像現在枕頭一樣這麼大個,它主要是放在脖子後面用來墊腦袋的,很多人誤以為古人也會像我們一樣摟著枕頭當抱枕,實際上古人的枕頭真的就只是單純用來枕頭。因此只要找對了自己適合的位置,就算是用硬邦邦的瓷枕,也不會睡得太難受。
而除了夏日納涼的理由之外,實際上古代人因為經常梳理髮髻,所以長發很容易出現混亂問題,因此有人表示那乾脆就把後腦勺墊起來,讓髮髻無法落到床鋪上,這樣的話不就能夠保住髮型不被被褥所蹭壞,這種使用方式最典型的就是日本藝妓。
大家都知道日本藝妓經常帶特別誇張的假髮,但實際上專職藝伎還是要用自己的頭髮去做複雜髮型的,因此經常一個髮型綁好了,一周都不會去拆,這時候就只能依靠那些高高的枕頭來保證髮型完整了。不過畢竟我們是瓷枕頭的源頭,相信還是用來夏天解暑,比較有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