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差視覺、人物塑造、人性思考解讀《菊次郎的夏天》的成功

2020-12-21 感性的藝芽

《菊次郎的夏天》總是被觀眾認為是討論人性的電影作品,或者是分析善與惡的。在我的眼裡,這其實是一個男人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懺悔。

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小學生,在鄰居中年大叔的幫助下,走上了去遠方找母親的路途,一路上挫折不斷。但找到母親後,卻發現母親已經有了新的家庭,小學生正男知道自己被遺棄後難掩傷痛,大叔菊次郎努力安慰和幫助他,並走上歸途的故事。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善與惡或者平凡之間做一個選擇呢?

一事無成就是家庭的負擔,無法給親人更好的條件,這樣的人就是家庭走向衰敗的原因吧。作弄別人的人,或者壞事做盡,這類的人就該被社會和家庭拋棄。善良就是為人正派,自私、無賴和流氓就是我們所公認的罪惡。

這樣的思考是符合大多數人的邏輯,也正符合我們的認知,但大多數的事實,都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麼簡單。善與惡,從來都是一個相對的話題。

對個人來說,其實只要一家人平安、快樂就是幸福,更多的財富也會變成負擔。人的天性是活潑的,我們只需要引導,大多數人都可以變的和善,就算是壞人,一生也有做過幾件好事。為人正派只是別人眼裡的標籤,真正的善其實在我們的內心,醜陋的外表下也會藏著善良的世界。認識善與惡,不是表面那麼簡單,在菊次郎這個角色面前,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所以,本文內容大致分為一下三個部分:

一、「反差視角」成功運用,多角度多層次思考,「菊次郎」到底是誰?

二、菊次郎形象如何豐滿,他的內心善惡是如何區分的?

三、被社會拋棄的人是怎樣面對完美的?

「反差視角」成功運用,多角度多層次思考,「菊次郎」到底是誰?

01、在正男的歸途中,我們才知道菊次郎原來是這個大叔

這部電影的成功,一定程度是由這一個「反差視角」實現的。在兩人經歷了很多故事之後,兩人的關係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兩人都還沒有做自我介紹,兩人一路上飢腸轆轆,算是共患難了。

正男見到自己母親已經走進了一個新的家庭,失望的他只能踏上歸途,因為在這個視角,正男是一個被遺棄的人。而這一點和大叔很像,大叔也是一個被母親拋棄的人,我們從最初以為正男就是菊次郎。

在返途中,大叔盡所有的努力哄正男開心,得到了正男的認可。

正男問大叔:大叔,你叫什麼名字?大叔說:菊次郎。

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找母親的並不是主角菊次郎,而是這個大叔。那這個大叔的夏天到底怎麼了?菊次郎大叔在這個暑假有什麼改變呢?

02、正男是不是菊次郎的童年

有觀眾在思考,正男尋找母親是不是菊次郎的回憶呢?其實這個問題已經不重要了,當然在整個影片中,我們都沒有看到是一個人的任何痕跡,只是兩個人童年相似。

正是相似的童年,我們才對兩個人有了深刻的思考。正男長大之後會不會成為菊次郎呢?畢竟菊次郎一生平庸,家庭的貢獻也不突出。

在兩個童年相似的人碰撞下,就發生了一些變化:菊次郎的表現,還有站在正男的視角,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完整的人,對生命或者人生的感受。

所以,不管菊次郎和正男是不是一個人,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看到的是完整的一個角色。

03、鮮活人設下的惡與善

在去尋找母親的路上,菊次郎拿路費去賭,最後輸光了。在馬路上放釘子,導致了一場嚴重的事故,汽車衝下來堤壩。菊次郎經常搶別人的東西。這所有的惡,都不是正男眼中的,而是我們看得到的,分辨清楚的。

在歸途中,正男被母親遺棄,難免勾起了菊次郎童年的記憶,自己也是被遺棄的。我們面對被遺棄時,我們很難去原諒,更不用說去走進那個拋棄我們的人,但菊次郎可以。

菊次郎去看望了拋棄自己的母親,我們看得到他飽含深情的眼神,那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愛,也是我所認可的善良。這樣的眼神讓我們感動,竟然不知不覺中流淚了,這才是真的菊次郎吧?

有不少的壞習慣,但也願意原諒別人,還可以在正男無助的時候去努力幫助他。當然了這是正男認可他的最大一個原因,也一個過程,菊次郎也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也有了新的改變。

菊次郎形象如何豐滿

01、社會底層人物的現實活法

頹廢、小人物、貪婪、自私等缺點,菊次郎一個都不落下。年輕的時候,菊次郎沒有上升的機會,後來沒有了生活的能力,這樣的形象在我們的眼裡就是「廢材」,不知道努力,也沒有未來,但這樣的人也有一輩子要活。

拿到妻子給正男的路費之後,就去酒吧消費,去賭博,很快就輸光了。沒有了路費,但事情還是需要做,一路搭乘順風車,這就是小人物或者大人物的活法,這是現實的再現。

搶別人東西、與人打架、被人揍了之後就回歸老實,這樣的形象和我們現實生活有太多的相似,這不只是對菊次郎形象的刻畫,更多的是表現得是我們自己。

02、菊次郎的勇敢和懦弱進一步豐富形象

在我們的勇敢和懦弱往往同時體現,在菊次郎身上同樣如此,都是在打架上面。當然,菊次郎的一些「勇敢」並不是值得看好的,至少我們需要用我們的努力去換回自己想要的。

菊次郎是一個愛惹事,有時又扛不起事的人,很多時候我們都應該面對自己的內心。自己並不是想要無緣由去搶別人,而是我們對自己的沒有的體現,菊次郎是貧窮的,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

但他有自己的活法,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自己肯定需要生存下來

03、菊次郎面對正男被拋棄時,是不完美下的一絲完美

菊次郎可以是頹廢的中年人,也可以是有愛的「同齡人」。作為中年人,他被社會拋棄,在現實中絕望,甚至菊次郎小時候也被家庭拋棄了,這就是菊次郎從小開始的不完美。

他的童年是不完美的,年輕時也是悲劇的,沒有在年輕的時候奮鬥出一個好的世界,中年後的菊次郎失去了生活的活力。這樣的人,在我們人群裡可能有很多,我們都是不完美的。

但是菊次郎面對母親時,選擇在遠處望一望,他的眼神是飽含深情。特別是面對正男時,他就是一個內心飽滿的男人,這就是他的意思完美。

不完美的人是怎樣完美的

01、直面慘澹的人生,不是所有的黑暗都是無盡的

相比之下,菊次郎和正男的生活環境是慘澹的,我們對這樣的情況一定是拒絕接受的。因為我們很難割捨優越的條件,但有的人一出生就是慘澹,我們必須要正視。

就像是黑暗的邊緣正泛起白光,那就是我們追求的地方。既然身處人生的慘澹,我們就直面它,我們總會走出來的,黑暗有盡頭,惡也有善的一面。

02、各色的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依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善與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寄託。但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的人生,總是認為自己就是善,別人就是惡,也不知道其實自己才是自己的精神歸屬。

菊次郎的妻子和菊次郎很般配,但她願意資助正男去找一找母親。好人男、機車男、光頭男都是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生活,但是在面對正男的時候,他們都願意善良。這就是他們的精神歸屬,屬於自己的,滿足了就會快樂。

03、我沒什麼能教你的,但是要給你帶來快樂

讓人感動的,讓我有大觸動的,就是後來的菊次郎面對後來的正男。大叔對自己有了新的思考,通過這一路的朝夕相處,菊次郎在正男眼裡還是善,菊次郎也對自我有了更好的認識,至少是改變了。

菊次郎其實後來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教正男,雖然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但他可以為正男帶來快樂,我想他內心一定是這樣想的,至少可以讓正男在這段日子裡面快樂,以後也可以自己快樂。

其實這一路是失敗的,因為正男沒有和母親在一起。但也是成功的,因為正男和菊次郎都成長了,一個不知惡,一個演繹了我們眼中的惡,但是是非善惡,真的好評論嗎?

正如盧梭在《懺悔錄》中說:我從事一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業。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就是我。而菊次郎就是展現全部真實的那個人。

最後總結一下:

在生活中,我們對善惡的區分過於僵硬,我們認為自己從事的是善,但在別人眼裡就是惡。我麼應該認識自己,自己對善與惡都有清晰的認識,只要堅守自己本心,不斷成長就可以成就自己。

在生活中,心裡要有光明,對是非要有自己的判斷,做自己。

相關焦點

  • 以《菊次郎的夏天》為例,解讀日本情感電影的藝術性和文化差異
    《菊次郎的夏天》總是被觀眾認為是討論人性的電影作品,或者是分析善與惡的。在我的眼裡,這其實是一個男人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懺悔。 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小學生,在鄰居中年大叔的幫助下,走上了去遠方找母親的路途,一路上挫折不斷。
  • 《菊次郎的夏天》:導演用了欲揚先抑手法,塑造菊次郎大叔人物!
    到這裡未免有些平淡,但是另一個主角菊次郎很快出現了,於是這麼一對小朋友大朋友上路了。故事這才真正開始,導演作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塑造菊次郎大叔這個人物。黃賭毒除了最後一樣都沾的大叔帶著孩子參與了好多刪減片段,然後轉折出現了。
  • 從視聽語言、敘事架構、主題思想解讀《菊次郎的夏天》的經典意義
    接下來,我將從影片的視聽呈現、雙線交叉敘事架構、主題思想三方面淺析《菊次郎的夏天》的主要價值。1 豐富的鏡頭語言帶給觀眾真實又唯美的視覺體驗,優美的配樂烘託出電影深層藝術魅力視聽之間具有聯覺效應,亦稱為藝術通感。
  • 《菊次郎的夏天》看中年大叔如何在這場夏日之旅中治癒親情的缺失
    《菊次郎的夏天》是由有著「暴力美學」之稱的北野武執導,但這部影片卻是他執導的電影中最為溫馨、明朗的一部,夏日清新與美好的景色,讓整部影片都充滿了童年的氣息。影片畫面精良,故事開頭看似荒誕而幽默輕鬆的情節設計,通過人物的情感變化,喚起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人性的純真。北野武拍攝《菊次郎的夏天》是他發自內心的情感呼喚,這也是他渴望父愛的一種表達。下面本文從"敘事手法、視聽語言、主題呈現"這個三個方面,講述這部電影中,兩個人在旅途中相互治癒了童年,同時也通過主題表達了大人們和孩子之間互動中成長的夏日溫情。
  • 觀《菊次郎的夏天》有感
    《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成熟時期的一部作品,也可以稱作是最溫情的一部,描述了無所事事的中年大叔菊次郎在妻子要求下陪伴鄰居家的小學生正男前往愛知縣尋母的夏天。菊次郎是一個極為立體的人物形象,他木訥寡言,卻又有著稍顯笨拙的可愛;不時擺出一副黑道大哥蠻不講理的做派,事實上又畏懼與人進行正常的溝通;看似兇神惡煞,而又內心善良,隨著情節發展逐漸深入他複雜多面的內心,這一角色也變得更加生動而吸引人。然而直到片末小正太與大叔分別,觀眾才得知「菊次郎」是中年大叔而不是小男孩的名字。
  • 《菊次郎的夏天》:小人物的夏日協奏曲
    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的一個暑假。正男,東京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爸爸在他出生不久就出車禍去世了,那後來他就沒有見過媽媽,和婆婆相依為命,他只知道,媽媽為了他,在很遠的地方工作。正男一直很思念媽媽,婆婆告訴他,要勤奮學習,等長大了,便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了。
  • 菊次郎的那個夏天
    《菊次郎的夏天》是由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執導,並由本人親自主演的一部喜劇片。在我印象中一開始先是知道有《菊次郎的夏天》音樂,到後來才發現有這部電影。一看是北野武執導的。那時候沒有看之前便對這部電影有點小期待。
  • 日本導演北野武代表作《菊次郎的夏天》,電影中那些日系攝影技巧
    日本藝術家北野武1999年拍攝《菊次郎的夏天》,很多同學印象最為深刻的有時候並不是電影本身,而是久石讓給電影創作的配樂,緩慢悠閒的節奏確實太適合每一個悶熱閒適的夏天。電影的劇情也是小正南和菊次郎的荒誕旅程故事,是一個治癒夾雜悲傷難過的故事,但是在我看來,《菊次郎的夏天》指向著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的共同心理,想媽媽。
  • 《菊次郎的夏天》溫情暖心
    《菊次郎的夏天》是日本導演北野武自編自導的名片,是20年前的經典之作。我是第一次看他導演的電影,這是一部溫情喜劇治癒人心的大作。暑假來臨,胖胖的木訥的,自幼喪父小男孩正男,和奶奶一起生活。放暑假了他的朋友和家人去度假了,而足球隊也就剩自己,正男來到學校,孤獨、落寞的樣子讓人心裡很傷感。
  • 《菊次郎的夏天》:長長的夏天、慢慢地成長
    綠色是治癒的顏色《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典型的日系公路片,背包上斜插的太陽花,頭頂上高撐的洋芋葉,叮噹作響的天使之鈴,原野上滿眼綠意浩沛的植物,還有專屬於夏天的迷離的海風和喧囂的海浪,向我們構建了一個簡單而又治癒的場景。正男是一個沉悶、缺少活力的男孩子,「這孩子太陰沉了!」是菊次郎對正男的第一印象。
  •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很少看日本電影或者電視劇,而之所以會看北野武的這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還是因為久石讓的鋼琴曲《Summer》。而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想我的感受和大多數人都是相同的,那就是被荒誕所感動,被真實所震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吧。
  • 《菊次郎的夏天》:那些美好應該在夏天遇見
    但就是在這個夏天與他們四個相遇了,我想起了電影海報上的一句話,讓美好在這個夏天相遇。菊次郎看著正男,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他跟胖子交代了一下就去了母親所在的養老院。但是他卻沒有進去,也許對於菊次郎來說,他和母親之間早就沒有了恨和原諒,他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自己。
  • 《菊次郎的夏天》:一段笑與淚並存的旅途
    《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創作歷程中最具自傳性質、最富溫情的一部作品,相對於從前的寡言和血腥,這次的多話和搞笑將使人在開心歡樂中默默體會一份發自內心的感動。隨著久石讓的一曲入耳,仿佛自己又身處那個即便沒有父母在旁,卻依然度過美好夏日的正男的左右。
  • 周日熱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電視劇《親愛的,你在哪裡》
    電影《菊次郎的夏天》伊姐推薦暑假到來,自幼喪父的小學三年級學生正男(關口雄介飾),如今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暑假特別無聊。他拿出母親從外地寄回的信,準備自己一個人去愛知縣豐橋市看望母親。她拿出一筆錢做為旅費,還安排遊手好閒的老公菊次郎(北野武飾)陪伴正男一起踏上尋母之途。可是在第一天,菊次郎就把老婆給的錢全部輸光,於是兩個人只好步行前往愛知。一路搭順風車,惹了不少麻煩後,菊次郎終於帶著正男到了他母親的家,但小男孩卻十分沮喪。歸途中,菊次郎努力安慰他,二人過得十分愉快,夏天就這麼過去了。
  • 有「靈魂」的語言——電影《菊次郎的夏天》中的「鏡頭藝術」賞析
    不同於北野武一貫的暴力美學,《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自導自演的一部溫情版「尋母」電影,在1999年日本上映之後,獲得了「金棕櫚獎最佳影片」的提名獎項,迄今為止,在豆瓣上也有8.8分的高分,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 《菊次郎的夏天》重新上映,看完後還有哪些書可以慰藉你的秋天?
    作者:文穴Android校對:LITCAVE工作室配圖:online《菊次郎的夏天》在今年9月25日重新被搬上螢屏而外婆曾經的鄰居菊次郎一家偶然遇到被街頭青年欺負的正男,在解救了正男之後,菊次郎的老婆就給了菊次郎五萬日元讓菊次郎護送正男去找媽媽。菊次郎是個不靠譜的老無賴,好吃懶做還喜歡坑蒙拐騙,在賽場輸了錢之後只能想各種歪招去找正男的母親,一路上笑料不斷,而菊次郎在了解了正男的身世之後也想到了自己的母親。
  •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廣受好評的電影,少見的溫情與童真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廣受好評的電影,少見的溫情與童真《菊次郎的夏天》是由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執導的喜劇電影,雖說是喜劇,但是故事蘊含的溫情卻讓人落淚,該片於1999年6月5日在日本上映。相較於北野武過去電影主題展現的暴力與血腥,《菊次郎的夏天》展現了人與人在相處過程中充滿趣味性與溫情的瞬間。影片講述了上小學三年級的正男自幼喪父,和住在一起,面對即將到來的無聊的暑假,正男決定到另一個城市尋找母親。鄰居阿姨發現後,叫丈夫菊次郎與之同行。生性遊手好閒的菊次郎答應與正男同行,一路上他們遇到許多有趣、奇葩的事情。
  • 經典重溫《菊次郎的夏天》:治癒童年,你只欠一段與童年的旅程
    《菊次郎的夏天》被多次重映的魅力在於哪來呢?一個缺失母愛的小孩正男執意踏上尋找母親的徵程,一個生性怪癖到處惹事的面癱大叔不情不願地陪同。也許這就是《菊次郎的夏天》的魅力吧,接下來請聽我細細道來……輕快的音樂登場,天使的翅膀抖啊抖,男孩正男背著書包跑啊跑,馬路拉得好長好長……這是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的開篇,巧妙的是,與結尾處相銜接照應。
  • 《菊次郎的夏天》:這個夏天,是正男的,是菊次郎的,也是我們的
    一直特別喜歡久石讓的音樂,並因《summer》知道了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這是一個小男孩找媽媽的簡單故事,卻被導演北野武演繹得充滿了柔情蜜意,讓人溫暖而又感動。正男是一個懂事乖巧的小男孩,他性格內向木訥,不愛說話,喜歡低頭髮呆,臉上還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 北野武拍這部《菊次郎的夏天》,只不過是為了治癒殘破的童年啊!
    這部電影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樹立了一個經典的「反差萌」人物形象。北野武自己飾演的大叔菊次郎,是個又壞又可愛的「非典型流氓」,這位流裡流氣的中年大叔,窮酸,吊兒郎當,坑蒙拐騙,滿口髒話,但搞笑起來也是真的怪可愛的。小學生正男沒有父親,母親常年在外,只有跟婆婆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