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教育》:女孩為什麼要讀書?父母看完這部電影就能找到答案

2020-12-13 如穎隨行育兒經

The life I want, there’s no shortcut.我想要的生活沒有捷徑——《成長教育》

文|如穎隨行育兒經

常言道:女孩富養,男孩窮養。

家有女孩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最終目標是為了什麼?為了讓女兒考上名牌大學有個好工作,還是嫁給有錢男人一輩子生活無憂?

英國這部名叫《成長教育》的電影,引出這個話題供父母討論。

這部電影是根據一位女記者少女時代的真實經歷改編,是一部自傳性質的電影。講述了一位16歲的女孩珍妮,她漂亮、聰明、有品味。在高考那年,遇到了一位成熟、年長、富有的中年大叔大衛的「冒險」經歷,大衛滿足了青春女孩對愛情的一切幻想,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並且還贏得了珍妮父母的支持。

當大衛向珍妮求婚時,原本一心想考牛津大學的學霸珍妮迷茫了,在和父母商量之後,他們決定讓珍妮退學結婚。

一家人都覺得既然遇到了「闊男」,孩子為什麼還要辛苦的讀書?

當老師和校長為她感到惋惜時,珍妮質問道:「老師,你也很聰明美麗,去了劍橋讀書,但是如今卻在這裡過著將死的生活。讀書這麼枯燥,我為什麼不能和我富有的丈夫早點去享受人生呢?」

常有美麗年輕的女孩容易迷茫:讀書是枯燥的,不用讀書就能獲得想要的「生活」,為什麼還要這麼辛苦的奮鬥呢?

看這個電影時,想到如果將來我的女兒也這樣質問我,作為父母的我們又應該如何回答呢?

女孩擁有足夠的知識,給自己帶來安全感

當珍妮一家準備高高興興地一起去慶祝訂婚的時候,珍妮無意間在車上發現了大衛原來是有婦之夫,原來所謂的「金龜婿」不過是一個專門騙年輕女孩子的情場高手,大衛的妻子已經見慣不怪了。

珍妮氣得萬箭穿心,她才知道自己被虛榮迷失了,可是她的父母也落井下石,她氣憤地質問父母:

「愚蠢的女學生容易被光鮮年長的男人吸引,你們為什麼都不拉拉我呢?」

珍妮的父母也慚愧地低下了懊惱的頭,功利的教育觀在這個家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

我們常說要富養女孩,那到底如何才是富養呢?

社會上總有一種俗氣的說法:女孩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這個觀點根深地固地隱藏在很多家長心裡,他們覺得女孩子讀這麼多書沒有用或者讀書也是為了找個好人家嫁掉。

在電影的片尾,當珍妮看到被她認定是生活枯燥的單身女教師的公寓裡,竟然布置得如此雅致而有藝術氣息時,她為之動容了,這不正是她所夢想的。

女孩最需要的不是富養,而是如何讓她意識到她有力量,意識到她不用「賣掉」自己也能過上想要的生活。

古人常言: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是古代男人給女性故意披上的一件「枷鎖」,經過這麼多年的奮鬥,終於讓更多女性有了受教育的機會,可是總有家庭想讓孩子走捷徑,以為嫁入豪門就是女子最好的歸屬。

我們應該清晰地讓孩子知道:財富不是唯一的權威,所有的財富都忌憚知識,一個人有沒有知識是裝不來的。

讀書雖然是辛苦的,也比較枯燥,但讀書讓更多女孩有了尊嚴,有了安全感。人只有在奮鬥的過程中才能建立自尊,肯定自我的價值,只有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去體會自我實現的快樂,去尋找和獲得超越自身以外的意義。

如果女兒問我這個問題,我會對她說:「學習讓女孩更有尊嚴,知識為女孩帶來安全感,在你年輕的時候,請先去好好讀書。如果是真愛你的人,一定會在遠方等你,等你學成歸來。」

世間的人或事,容易得到的,也最容易失去。只有靠自己雙手掙來的,才是最踏實的,才是真正屬於你的。

女孩如何選擇,決定著自己的幸福

讀書對女孩來說不僅有尊嚴,還為自己帶來更多的選擇。

亦舒小說裡的《喜寶》和珍妮有些相似,一樣都是高智商的學霸,只不過喜寶已經是考上英國劍橋大學的高材生。在讀大學期間遇上了闊男勖存姿,這是一個可以當喜寶父親的一位老男人,但是他非常有錢。

喜寶本來想著接受勖存姿的供養完成學業後再離開他,剛開始她還很認真地學習,可是漸漸就放鬆了,因為她慢慢覺得沒意義,既然她已經什麼都有了,為什麼還要這麼辛苦去讀書呢?

喜寶其實完全可以過不一樣的人生,勖存姿曾多次跟喜寶說過不要耽誤學業,也曾給過她離開的機會,而喜寶都沒有選擇。

《喜寶》劇照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個選擇都有歸途,若選擇捷徑,那就得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雖然最終才26歲的喜寶實現了她有很多很多錢的夢想,可是卻年紀輕輕地就再也不會愛了。

聖經裡有一句話:「請給我力量,接受那些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改變那些我可以選擇的。」

其實世間無論多麼殘忍,只要自己選擇不認慫,生活就沒有辦法撂倒你。

有人選擇腳踏實地,也有人選擇尋找捷徑。

卻不知道每條捷徑,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俞飛鴻是我喜歡的一位演員,她美麗、自信,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按照自己的意願精彩地過著自己的生活。

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像俞飛鴻這樣被稱為「剩女」的女性,她們是有著高學歷、高收入、高年齡的女性,結不結婚,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完全是女性自我的選擇,她們願意選擇靠自己,不受事俗眼光的評價。

如果女兒問我,我想對她說:女人選擇男人不是嫁給他的容貌、不是他的權勢,更不是他的金錢,而是嫁給真正給能帶給自己幸福的人,因為一切選擇都在你自己的手中。

女孩掌控自己的人生,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喜寶最初也是有夢想的,夢想能成為大律師,擁有自己的律所,可是最終她連劍橋大學的學業都沒有完成。

她本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獲取想要的人生,可她卻像寄生蟲一樣依附於闊男勖存姿。

這個老男人能滿足她所有的物資需求,安逸的生活逐漸讓她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嚴,成為闊男圈養的一隻「金絲雀」,而且被折斷了翅膀,再也飛不起來了。

幸好,《成長教育》中的珍妮及時發現了大衛的騙局,她向老師表達了悔改之心,還是想去上大學,並且得到老師在學業上的幫助,重新開始向牛津大學衝刺,最終成功考上理想的大學。

《成長教育》劇照

女孩要想活得漂亮,就要獨立。什麼都唾手可得,不需要努力奮鬥的日子是索然無味的;靠別人施捨,不是自己拼來的東西,享受得並不心安理得。

還記得當年名牌大學畢業的'奶茶妹」章澤天,畢業後就傍上京東老大劉強東,一晃成了500億身價的女人,最初也一樣遭到所有人的嘲笑,笑她是網紅傍大款,以為她不過是另一個「金絲雀」。

可實際上,章澤天卻並不一樣。本身出生富裕家庭的她,從小就是一枚妥妥的學霸,從14歲開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考最好的中學,去國內頂尖大學,國外留學深造,做一個像楊瀾那樣的成功女性」。

高中時只因一張手捧奶茶的照片而突然在網絡上爆紅,同時也被大導演張藝謀看中,邀請她出演《山楂樹之戀》,當每個女孩都夢想當謀女郎的時候,章澤天卻很不在乎,她直接拒絕了張藝謀:

首先我不是學這個的,而且我也高三了,我想以我的能力,完全可以衝一個好學校。

當2018年劉強東出軌事件被全世界鋪天蓋地的報導時,所有人都覺得章澤天會選擇離婚,沒想到她又做出了自己的決定,遠赴劍橋大學深造讀書,不斷擴展自己的人脈圈,延伸事業版圖,全面提升個人能力和影響力。

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規劃不同,決定著在關鍵時刻的選擇不同,結局自然有著天壤之別。

當有記者問章澤天:你難道想靠自己的實力拼出一片天嗎?

她很坦然且自信地說:

老劉在幫我,我也在幫他我沒必要非去證明不靠你老劉我也可以做成,我們是相輔相成的,互相成就。

曾經想成為楊瀾的章澤天,經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楊瀾身邊,走上富豪榜,走進自己掌控的生活。

最右邊章澤天

堅定執著的女孩可以不受任何幹擾,一直沿著自己內心既定的軌道,即使不被外人理解,也能披荊斬棘,不斷前行。

那些能掌控自己人生的女孩,要釣的那條大魚,不是別人,是更好的自己。

章天澤給年輕女生的5條建議

結語

女孩為什麼要讀書?為的是讓自己擁有安全感,擁有更多的選擇,擁有能掌控自己想要的人生。能自己掌控的人生,才能活出精彩的模樣。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中,孩子可能會失足,可能會走彎路,甚至父母也會有著同樣的迷茫,但這就是成長與教育的意義。

生活沒有捷徑,只有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父母和孩子同樣適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我是@如穎隨行育兒經,專注家庭教育,每年閱讀書100+,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為你推薦育兒書籍及乾貨,歡迎關注我,和孩子一起成長 】

相關焦點

  • 凱瑞·穆裡根電影《成長教育》:面對搭訕,英國女孩會怎樣表現?
    閱讀、旅行、看電影,是我覺得能讓一個人快速提升自我的3種最佳方式。而電影可以讓你的人生延長3倍。今天推薦的是一部關於女性成長、獨立以及夢想、愛情的電影。世界上沒有捷徑,我們想要的只有通過自身努力才能獲得。想必這句話,大家都不會陌生:「如果在年輕的時候,你還不清楚自己要什麼,那麼就請去好好的讀書。」
  • 奧斯卡提名電影《成長教育》:致女孩,你想要的生活沒有捷徑
    當你看到周圍那些美麗的女孩,擁有一個大叔類型的多金男友,看到她們用著你買不起的名牌四處旅遊享受,過著你夢寐以求的生活,認真學習和工作的你是否感到不平和失落呢?這部豆瓣評分7.7並獲奧斯卡提名的英國電影《成長教育》,講述了一個涉世未深的高中女孩陷入中年大叔的圈套,最後幡然醒悟的故事。
  • 適合父母陪孩子一起欣賞的5部教育題材電影,父母必看
    下面我就分享6部關於教育題材,適合家長與孩子一起觀看的電影,供大家思考。第一部《馭風男孩》,教給孩子知識的力量。這是一部2019年才上映的電影,由非裔英國人,切瓦特、埃加福自編自導的一部關於教育、勵志題材電影。
  • 關於『死亡』這個話題,這部電影解釋的恰到好處,一定要陪孩子看
    為什麼前幾天那麼多人來看她。媽媽什麼叫死亡?死亡很可怕嘛?」來自小寶突然提問。看著孩子天真的臉,我竟然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孩子。對於死亡這個話題,作為媽媽我還沒有『備好課』。 這個話題太過沉重,想換一種方式和孩子平和,輕鬆地聊這個話題。「——來自彤媽的自述。關於「死亡教育」,似乎是每個孩子成長路上繞不開的一課。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到最精彩的答案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相信很多孩子都問過父母這樣的問題,因為我曾經有這樣問過我的媽媽,結果媽媽不知道怎麼回答。現在可以確定了,如果父母沒有幫孩子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到時候孩子讀書時沒用心、困惑的、很敷衍,照著這樣情況下,孩子是很難有很好的成績。
  • 女生成長路上必看的8部電影,送給每一個優秀的女孩子
    我們能夠在成長的路上,通過努力來獲得夢想的加持,這種感覺很棒。每個年齡,每個階段,都能獲得不一樣的成長。在這裡推薦幾部對我成長路上很重要的電影給大家,關於成長、獨立、自由、夢想、職場、愛情,每一個優秀的女孩子身上都有其獨特的味道。1、天使愛美麗(豆瓣8.7)沒有你,良辰美景更與何人說。
  • 面對搭訕,英國女孩竟然這樣表現!凱瑞·穆裡根帶給你《成長教育》
    想必這句話,大家都不會陌生:「如果在年輕的時候,你還不清楚自己要什麼,那麼就請去好好的讀書。」在這個物質膨脹的時代,「大學生無用論」盛行,學習這條回報時間較長的路往往被人們輕視,人們總想通過捷徑去得到想要的。如果你曾被這些思想影響過,那麼看完這部電影,在思想上會有很大的改觀。
  • 從《海蒂和爺爺》這部電影,看現實中家長應該注重的三大教育方法
    大家好,我是@高山碼字,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部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的電影。這部電影叫《海蒂和爺爺》,本文從我們廣大家長的角度來思考關於孩子教育方法的問題。希望在看完此文和帶孩子一起觀看電影以後,能夠對你的家庭教育有所幫助。
  • 「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堪稱這個問題的經典答案
    大部分孩子總會對「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產生疑問。而歐巴馬2009年在維克菲爾德高中的一次開學日演講中,給了這個問題很好的答案,堪稱是這個問題的經典答案。可以說解決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這個問題時的煩惱,也會讓孩子對讀書這件事產生新的觀點。
  • 四部提高氣質和情商的電影是女孩長大後必須看的
    在今年的流行期間,許多朋友呆在家裡看他們沒有看的電影單子,我想知道他們是否看到了他們喜歡的東西?我想向你推薦四部電影,如果你是一個女孩,你必須看著他們,在電影感受到中,他們長大了,面對生活更美好。如果你是個男孩,你也應該看,因為他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女孩和尊重女孩。
  • 電影《成長教育》-生活沒有捷徑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叫《An Education》,國內翻譯作成長教育。影片是關於一個17歲女孩的故事,看完之後給了我很多感受。開頭,是傾盆大雨的一天,女孩站在街邊等雨停,這時,一輛漂亮的小車停了下來。向女孩發出載她回家的邀請。在車上女孩和他相談甚歡,聊著喜歡的音樂,仿佛知己一樣,而不是像父母那樣,說音樂毫無意義,只有枯燥的學習才是正路。第二天,女孩偶然和他邂逅,他向她發出一起赴音樂會的邀請,並認識他的朋友。
  • 看完這8部經典名著電影,寒假語文突飛猛進
    有爹媽擔心了,看名著電影會不會損害原著的含金量? 米粒媽認為這個擔心大可不必:讀書和看電影的感受不同,電影比較直觀,孩子理解起來是容易的。 關鍵是,你得挑一部真正的牛掰的名著改編電影給孩子看!4、    海蒂和爺爺這部電影改編自瑞士經典文學小說《海蒂》,原著問世已有130多年。看完後,我只想收拾行李帶著米粒去旅行,可惜疫情,只能過過眼癮。 無數人說過這部電影是心中最美的電影。
  • 日本動漫《怪物之子》:這部關於成長的電影,值得你看
    《怪物之子》日本著名動畫導演細田守,於2015年推出了動畫電影《怪物之子》,這是繼《跳躍吧時空少女》、《狼的孩子雨和雪》、《夏日大作戰》之後,細田守傾力打造的第四部動畫電影。意外之下突然從怪物世界返回人類澀谷,九太邂逅了漂亮的高中女孩楓,善良耐心的楓教會九太讀書寫字,九太開始了不同於妖怪世界的另一種「修行」,同時也將九太的心,一步步帶回了人類世界。此時的九太漸漸迎來了人生重大的抉擇:如何選擇自己的未來。
  • 我的孩子是「差生」,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逆襲?這部電影一定要看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時間想到一部電影《恩賜妙手》,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而改編的。電影中的主角本﹒傑明小學低年級時是一個差生,30道的數學測驗題他一題也沒有答對,因而被班上的男同學戲稱為「全球最笨小孩」,全班同學都排擠他。
  • 《魔女宅急便》:從兒童視角看動畫電影的魅力和成長意義
    劇本設計中琪琪必須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勤奮和技能留在落腳的城市,這對於一個13歲的女孩來說挑戰難度還是很大的,於是人們更加好奇人物的經歷和成長,故事內核反而顯得更加吸引人。這部影片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導演的早期作品之一,也是他第一部賣座的動畫電影,上映後第二年就獲得了第1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具話題影片獎。
  • 《第39號案件》:鬼娃系電影,再也不喜歡看可愛的皮囊了!
    故事的開始是一名忙於工作的社工,她的工作是每天和不同的家庭打交道,去幫助他們解決他們子女身上的種種問題,其實與其說是解決孩子的問題,倒不如說應該解決家庭中具有主導地位的父母的問題,因為孩子更多是父母教育結果的客觀存在,沒有哪一個孩子會自覺成長為健康的模樣,也不會有哪一個孩子會任性的非要成長為叛逆的性格,這一切都取決於外部因素。
  • 「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
    當孩子覺得讀書又苦又累的時候,你是怎麼勸說孩子的呢?這個時候,往往大部分家長都會以自己的親身經驗來勸說孩子,但是大多數孩子只會認為家長不夠理解自己,進而變得更加的叛逆。「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你家孩子是否有過這樣的念頭:認為讀書很苦,想要放棄。當家長得知孩子不想讀書的想法時,往往不能理解,甚至認為孩子不懂得珍惜讀書的機會,跟孩子發脾氣。「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
  • 這8部看了無數遍的電影,戳中了每個當父母的心
    導演李躍兒在講,我們要接納每個孩子的不一樣。「孩子是腳,教育是鞋」,教育最需要為孩子量身定做。 有一集劇中的媽媽喊孩子們吃飯卻沒人搭理,爸爸正在專心看手機,女兒拿著手機懶洋洋走來說,「喊這麼大聲幹嘛,發簡訊就好了啊!」什麼是言傳身教,看完就都會明白了。 還有一集,兒子用玩具槍打了姐姐,爸爸沒有罵兒子,而是直接用玩具槍也給了兒子一槍。兒子捂著痛悻悻然把槍收好,再也不對著人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用說教就能傳達。
  • 給全世界青少年的成長教育指南,缺失了的教育,看這部劇補回來吧
    網友被它大膽又組合奇特的名字所吸引,又為裡面的尺度所震驚,看完一集又不禁淚流滿面,紛紛自行為其打call,稱這才是為國人所缺失的真正的性教育,而豆瓣也為其打上了9.1的高分。今年該劇的第二季也在2020新年初始如約播出,豆瓣評分則是繼續維持了上一季的9.1。
  • 《海嘯奇蹟》災難過後,看少年盧卡斯的成長教育,帶給我們的深思
    時隔多年,我重新看了電影《海嘯奇蹟》,再次淚目。災難過後,少年盧卡斯的成長教育,帶給我們觸及靈魂的思考。此時,全球正被新冠肺炎肆虐著,我們的孩子又該怎樣去成長?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漂亮的妻子和帥氣的丈夫帶著三個兒子,一同前往泰國海邊度假村共度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