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差生」,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逆襲?這部電影一定要看

2020-12-13 哲媽說教育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時間想到一部電影《恩賜妙手》,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而改編的。

電影中的主角本﹒傑明小學低年級時是一個差生,30道的數學測驗題他一題也沒有答對,因而被班上的男同學戲稱為「全球最笨小孩」,全班同學都排擠他。對了,他還脾氣暴躁,與同學打架,甚至用刀子捅傷過同學。

但就是這樣一個差生,在他母親的教育和引導下,很快獲取了進步,後來考取了醫學院,成為權威的腦神經外科醫生,成功地為一對連體嬰兒做了分顱手術,使兩個孩子都存活了下來。

而他的母親,是一個大字不識的黑人婦女,還患有抑鬱症,在兩個孩子出生不久後便遭到丈夫的拋棄,一個人通過做保姆、鐘點工等掙取收入,獨自把兩個孩子拉扯大。

她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差生孩子,使他成功逆襲的呢?

1.無條件相信孩子,給孩子巨大的信心。即使因為孩子與同學打架被請家長,即使孩子自己都認為自己很笨,註定學不好了,但是班傑明的媽媽一直都相信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告訴班傑明他只是需要更努力。這份信任給了班傑明巨大的信心,他決定嘗試著再努力一把。

2.能發現孩子的存在問題,並對孩子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晚上在家裡讀書的時候,因為班傑明有些字不會讀,她便想到他可能是近視了,一查果然如此。給錢讓班傑明配了一副眼鏡之後,他能很好地看清黑板了,成績便很快有了提升。

她準備去住院治療抑鬱症的時候,明確規定兩個兒子必須在兩個星期內背熟乘法口訣。雖然兄弟倆連聲抗議,但是在不得不執行之後,數學成績開始突飛猛進。

她去一位教授家做清潔工,看見教授一屋子的書,從中受到了啟發,回家後馬上跟兩個兒子立下規矩:每個星期看電視不能超過兩小時,其餘的時間都必須去圖書館看書。每個星期要看完兩本書並寫出讀書筆記……走進圖書館之後,兄弟倆仿佛走進了一個新世界,他們都被書中的世界吸引住了,學習上也更自覺……

除了上述兩點之外,這位單親媽媽還有很多教子方法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但由於篇幅所限就不一一敘述了,但建議家長們找來看看,這真的是我看過的最值得一看的教育電影了(尤其是對於差生家長和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長來說)。

哲媽想說的話:當孩子已經成為差生,家長就不要指望靠孩子自己能逆襲了,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找出存在問題,想出有效對策,才是可行的辦法。

同時值得提醒的是,因為孩子基礎差,所以不能要求太高,不能操之過急,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認真做好一次作業、認真背熟一首古詩、認真考好一次單元試開始,只要孩子感受到進步、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就會增強自信心,從而不斷提升自我。

相關焦點

  • 「我的孩子是差生,該怎麼才能逆襲」,網友說: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老師,我家孩子成績差,該怎麼辦啊?」「老師,孩子成績怎麼一直提上去呢?」「老師,孩子是差生,該怎麼才能完成逆襲呢」……孩子的成績差,是許多家長都為之頭疼的問題。「如何讓孩子的成績逆襲?」是許多家長都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那麼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孩子成績差的原因。
  • 從倒數到第一,差生應該怎樣逆襲?
    在這樣的情況下,紀錄片《差生》的第三集,記錄了一些孩子從學習上倒數,到最後名列前茅的過程。經歷了厭學、放棄,他們為何成為差生?他們對自己是如何看待?他們的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重新找回學習熱情?紀錄片中呈現的採訪和細節,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心理,傾聽他們的想法,理性看待他們的狀態與行為。而紀錄片中家長的做法,也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
  • 關於『死亡』這個話題,這部電影解釋的恰到好處,一定要陪孩子看
    看著孩子天真的臉,我竟然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孩子。對於死亡這個話題,作為媽媽我還沒有『備好課』。 這個話題太過沉重,想換一種方式和孩子平和,輕鬆地聊這個話題。「——來自彤媽的自述。關於「死亡教育」,似乎是每個孩子成長路上繞不開的一課。
  • 孩子是「差生」怎麼辦?家長要會「揚長避短」,讓孩子發光發彩
    「童話大王」鄭淵潔有句名言:「差生是差家長和差老師聯手打造的,這世界上本沒有差生。」對於在校學習的孩子們來說,成績似乎是證明能力的唯一途徑,但在教育家鄭淵潔眼中,沒有孩子應該被貼上「差生的標籤」。每個孩子身上的天賦點都不同,如果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差生,不如思考一下,我們真的為孩子找到適合的路了嗎?
  • 《墊底辣妹》主人公的成功逆襲,離不開父母與老師的鼓勵和引導
    於是,我們只得將期望寄托在電影世界中,渴望通過電影讓自己重拾生活的希望。而《墊底辣妹》就是這樣一部能夠激勵困境中的人,重新出發的電影。工藤沙耶加出生在日本的一個普通家庭,和父母以及弟弟妹妹生活在一起。正值高中的她每天將精力都用在了玩樂上,對學習絲毫不上心,即使成績掉到了年級倒數第一,也不以為意。
  • 過年孩子壓歲錢該怎麼用?聰明父母有方法,引導孩子正確消費觀
    現在過年回家,長輩和親戚朋友肯定要給孩子壓歲錢,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還可以替父母收著,等到孩子上學了以後,逐漸有用錢的地方了,這時候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呢?那麼該怎麼引導孩子把錢花在正確的地方呢?1.要尊重孩子的意願,約定一定的比例的錢讓孩子自己消費孩子的每年的壓歲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一個春節下來,至少有1000元左右,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還真是不少,如果全部都讓他自己掌控,可能會抵制不住誘惑,男孩子會去買些沒有什麼價值的玩具槍之類的,女孩子就會去買些娃娃等,雖然不是絕對禁止孩子買玩具,但是要引導孩子把錢花在有價值的地方。
  • 從學渣蛻變成學霸:一部紀錄片,揭秘「差生」逆襲的關鍵
    最近看了一部韓國EBS紀錄片《差生》,才了解到,原來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內心,有著那麼多的無奈和委屈。01、「生為差生,我很抱歉」有一位學生,提到了自己4年級一次拿成績單的情景。父母害怕看到成績單,孩子又何嘗不是呢?「比起成績下降的感覺,我覺得看100部恐怖片更舒服一些。」原來,孩子表面看起來的雲淡風輕、不以為然,其實都是在掩蓋內心的恐懼和內疚。
  • 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能決定孩子的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關注著一部韓國EBS的紀錄片——《差生》,於是,我也找來看了看。顧名思義,這部紀錄片就是關注著差生這一群體,製作組通過一年時間,對全國中小學生進行公開募集,共收到手記、動畫、影片等300多件作品,並對學生和家長進行了採訪,紀錄片中是這些差生們以及家長親口訴說的故事。
  • 春節適合大人孩子看的動畫片,熊出沒變形記,這部電影溫暖人心
    《熊出沒·變形記》這個系列以及連續五年加入到春節檔當中,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關於這一部電影,孩子在和家長一起觀看的時候,我們當家長的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讓他們在收穫快樂的同時,也能夠得到一些提高和感悟巧因烏龍變微縮,巨人國裡大冒險,電影中光頭強父子再會
  • 經典電影《獅子王》解析:孩子的自卑感正確引導,可化為前進動力
    經典動畫電影《獅子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裡面動物世界的處事法則同樣適用於人類世界。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小獅子王辛巴經歷重重磨難之後,逐漸變得成熟強大,在自己眾多朋友的幫助之下成為森林之王的故事。這部電影激勵了很多已經為人父母,但是心中依然住著一個辛巴。不過除了欣賞電影中小獅子王辛巴的逆襲成長,其中反映出的教育問題同樣值得家長關注。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呢?聰明父母這樣做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非常糾結,孩子年齡小總不能打孩子吧,也不能罵孩子,害怕影響親子關係。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用這種形式來發洩情緒,甚至罵人。所以,從那時候起我就知道,想避免孩子養成愛發脾氣的壞習慣,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關鍵,聰明的孩子都這樣做。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呢?
  • 孩子的壓歲錢,該不該交給父母?要看孩子有沒有這項能力
    當下這個社會,哪裡都需要用錢,吃飯、穿衣、交通,處處都需要花錢,孩子一天天長大,他需要適合這個社會,沒有錢,孩子將寸步難行,也無法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真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聽上去都有那麼幾分道理,那麼,到底該如何處理孩子的壓歲錢呢?需要看一個重要指標——孩子是否具備花錢的能力。
  • 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引導孩子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總是會因為一點小事而發脾氣,這可能是我們家長都在面臨的一個問題。那我們該怎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我想一想,或許下面這幾個方法可能有用處。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引導孩子試試這3個方法!
  • 孩子如何學好英語?父母要引導孩子多讀多聽多說,不刻意追求語法
    說到英語這門課程,對於廣大的父母來說,可能學了這麼多年,現在使用次數寥寥無幾。也有的家長們自己的英語水平一般化,應付考試還是沒問題的,但是真要實用起來就很糟糕了。當孩子們還未學習儲備很多英語單詞的時候,有一些所謂的英語神童,卻很早就可以用英文和老師對答如流。
  • 刷爆家長圈的《差生》揭露成績單背後秘密:成績倒數孩子怎麼救?
    她一面要承受孩子成績不好所帶來的焦慮,另一面還要忍受老公的不理解,心裡攢了一肚子委屈:「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孩子依舊油鹽不進。除非世上有奇蹟,不然我兒子根本沒救。」其實,我特別能理解她的心情。學霸孩子各有各的優秀,不僅成績好,還勤奮自律,再看看自家孩子,幹啥啥不行,考試倒數第一名。更讓人痛苦和絕望的是,明明父母時間、精力和金錢都沒少付出,孩子卻不進反退。我不由得想到了一部自己前不久看過的紀錄片《差生》。
  •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銀河補習班》裡的爸爸給出教科書式做法
    《銀河補習班》:我會像爸爸一樣,永不放棄家有差生,這是一件非常讓爸爸媽媽揪心的事情。在最初看那位媽媽的文章時,我曾為這些「差生」的家長感到難過與無力,因為那些孩子在起跑線就被人落下了一大截,但是當我重溫《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時,馬飛的角色與文章中的「笨小孩」慢慢重合,讓我看到了成人視角之外,孩子內心世界的盛放與凋零。家有差生怎麼辦?
  • 孩子,你為什麼一定要讀名校?
    這也是為什麼,為什麼我們告訴孩子一定要考上名校,因為名校的優勢太大了,而且「學校決定圈子」更是一句亙古不變的真理。 好的學校的圈子,所擁有的資源和人脈,對前途和未來發展來說,無疑是加分項。
  • 青春期孩子瀏覽不健康網站,家長該如何引導?
    「有一次我的手機突然壞了,然後借用了兒子的手機來查一點東西,無意間看到了兒子手機瀏覽器的記錄,一點進去我差點暈過去,因為這個網站是一個成人網站,並且裡面的東西都是一些十分暴露的圖片,甚至還有一些成人的視頻。當時我大腦一片空白,真想不到才上小學的兒子怎麼會看這種網站。」「我孩子是一個初三的男孩,在初一時第一次接觸到了色情影片。
  • 《青春派》:標準的青春,狗血的故事,後的逆襲保存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青春派》主要講述90後青年的生活,一個出人意料的男孩,經歷了早戀的挫折、高考的失敗、父母離婚的衝擊,最終在老師和同學的陪伴下,成功重新學習,進入了心中理想的大學,實現了人生的逆襲。作為一個學生,標準配置是早戀,沒有青春這樣的東西?
  • 孩子一做作業,就喝水上廁所:缺乏時間感的孩子,離差生不遠了
    1、父母引導不當父母自身就缺乏時間觀念,做事情顛三倒四,毫無計劃。目睹父母做事毫無計劃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學會有條有理的生活。而且孩子的時間感並非天生的,需要父母后天的引導和培養。2、孩子故意和父母作對因為父母經常責罵孩子,所以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於是開始和父母對著幹,故意磨蹭,故意搗亂。何小英老師在《不急不催:輕鬆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裡說:「培養孩子時間觀念有兩個黃金期:一個是3-6歲,一個是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