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時間想到一部電影《恩賜妙手》,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而改編的。
電影中的主角本﹒傑明小學低年級時是一個差生,30道的數學測驗題他一題也沒有答對,因而被班上的男同學戲稱為「全球最笨小孩」,全班同學都排擠他。對了,他還脾氣暴躁,與同學打架,甚至用刀子捅傷過同學。
但就是這樣一個差生,在他母親的教育和引導下,很快獲取了進步,後來考取了醫學院,成為權威的腦神經外科醫生,成功地為一對連體嬰兒做了分顱手術,使兩個孩子都存活了下來。
而他的母親,是一個大字不識的黑人婦女,還患有抑鬱症,在兩個孩子出生不久後便遭到丈夫的拋棄,一個人通過做保姆、鐘點工等掙取收入,獨自把兩個孩子拉扯大。
她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差生孩子,使他成功逆襲的呢?
1.無條件相信孩子,給孩子巨大的信心。即使因為孩子與同學打架被請家長,即使孩子自己都認為自己很笨,註定學不好了,但是班傑明的媽媽一直都相信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告訴班傑明他只是需要更努力。這份信任給了班傑明巨大的信心,他決定嘗試著再努力一把。
2.能發現孩子的存在問題,並對孩子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晚上在家裡讀書的時候,因為班傑明有些字不會讀,她便想到他可能是近視了,一查果然如此。給錢讓班傑明配了一副眼鏡之後,他能很好地看清黑板了,成績便很快有了提升。
她準備去住院治療抑鬱症的時候,明確規定兩個兒子必須在兩個星期內背熟乘法口訣。雖然兄弟倆連聲抗議,但是在不得不執行之後,數學成績開始突飛猛進。
她去一位教授家做清潔工,看見教授一屋子的書,從中受到了啟發,回家後馬上跟兩個兒子立下規矩:每個星期看電視不能超過兩小時,其餘的時間都必須去圖書館看書。每個星期要看完兩本書並寫出讀書筆記……走進圖書館之後,兄弟倆仿佛走進了一個新世界,他們都被書中的世界吸引住了,學習上也更自覺……
除了上述兩點之外,這位單親媽媽還有很多教子方法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但由於篇幅所限就不一一敘述了,但建議家長們找來看看,這真的是我看過的最值得一看的教育電影了(尤其是對於差生家長和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長來說)。
哲媽想說的話:當孩子已經成為差生,家長就不要指望靠孩子自己能逆襲了,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找出存在問題,想出有效對策,才是可行的辦法。
同時值得提醒的是,因為孩子基礎差,所以不能要求太高,不能操之過急,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認真做好一次作業、認真背熟一首古詩、認真考好一次單元試開始,只要孩子感受到進步、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就會增強自信心,從而不斷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