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國航天材料之母,毅然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只因:中國需要我

2020-12-13 歷史文社

我國在太空方面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此人和她的同事。她帶動同事創下了多個新中國第一,受到了全球科學家的關注,在砷化鎵晶體太空生長和性質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被譽為「中國太空材料之母」 。同時,她還是我國半導體材料科學的奠基人。

1918年,林蘭英出生在莆田一個封建家庭。她是老大,後來父母還生下了4個妹妹和2個弟弟。家裡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妹妹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送人了。從6歲開始,她就要看護弟弟和做家務,要做好供全家人吃的兩大鍋飯。她很聰明,學什麼一學就會,非常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為此,林蘭英不惜絕食,要求家裡送自己去念書。家人害怕她出什麼意外,不得已才答應了她,同意讓她去上學。她成績優異,總是班裡的前兩名,校長決定保送她到礪青中學。1930年9月,林蘭英成了初一的學生。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她始終是全年級第一。1933年,她成了莆田中學高一年級唯一的一個女學生,後轉到一所教會學校繼續念書。1936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福建協和大學物理系。大學期間,她同樣表現突出,畢業時被學校留下來當助教,負責教授《普通物理學》等物理方面的課程。

1947年,福建協和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的迪金森學院建立了交換留學生的關係。這個消息,讓林蘭英心動了,決定出國深造。第二年八月,她遠赴美國留學,在迪金森學院數學系學習。1949年,她因成績優異,獲得了美國大學榮譽學會迪金森分會獎勵的一枚金鑰匙。同年,她又到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研究生,研究固體物理。研究生畢業後,林蘭英又攻讀了博士,導師是米勒教授。

1955年,林蘭英獲得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固體物理學博士學位,成了該校建校200多年以來第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女博士。當時,導師推薦她到紐約的索菲尼亞公司當高級工程師。在她的指導下,該公司成功製造出了第一根矽單晶,隨後又為公司申報了兩項專利。為了留住林蘭英,索菲尼亞公司開出了年薪1萬美元的待遇。但是,她最終還是沒有留下來,因為她心心念念的祖國需要自己!

當時,蘇聯撤走了所有專家,帶走了所有研究數據,導致中國的很多研究幾乎停擺。很多在外的優秀科學家聽到這個消息後,紛紛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國,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林蘭英也是其中之一,1956年以母親病重為由,向美國方面提交了回國申請。美國當然不願放走這個人才,百般阻撓,還派出了聯邦調查局去調查她。卻還是沒能阻止她。1957年初,她幾經波折,終於回到了祖國,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每個月的工資為207元。

回國後,林蘭英和團隊廢寢忘食的工作,在1958年製造出了中國第一根矽單晶。1961年,中國第一臺開門式矽單晶爐製造成功。次年,中國第一根無位錯的矽單晶誕生。在特殊時期,林蘭英也受到了影響,此時美方又在打她的主意,還派有人來勸說。她婉言謝絕了,說:「我既然20年前毅然回國,20年後更不會到美國去了,中國現在更需要我!」此後,林蘭英帶領團隊為中國創下了多個第一,為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2003年3月4日,林蘭英院士在北京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85歲。

相關焦點

  • 北大海歸教授史蛟,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回國任教:遠飛的鳥終會回巢
    而除了優秀的學子流失外,不少的優質師資也流失了,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顏寧教授已經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擔任終身講席教授一職,人才的跨國流動雖然屬於正常的現象,但是對於國內拔尖人才的不斷流失,也是令人感到無奈。
  • 哈佛8位博士放棄美國優厚條件,集體回國做貢獻,只因祖國需要我
    儘管對大多數留學人員來說,他們都能做到學以致用,報效祖國,但由於國外的發展環境和生活條件相對較好,因此,許多留學人員在留學後,也選擇放棄中國,定居國外。曾有一段時期,人才外流現象嚴重,嚴重影響了中國的發展,但在當代中國的發展進程中,八個哈佛博士主動放棄美國方面的有利條件,集體回國,為中國做出了貢獻。那這八個博士到底是什麼人呢?
  • 日本大批頂尖人才「投奔中國」,待遇優厚惹美國嫉妒
    原來日本國內的市場已經日趨飽和,所以中國開出了非常豐厚的條件,來吸引日本人才前往中國發展,待遇優厚甚至惹得美國都要嫉妒,難怪大量日本人才願意離開祖國。這樣一來,與日本鄰近的中國就成為他們的主要選擇區域,隨著近年來中國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再加上國內重視人才,也能夠讓日本專業人才獲得歸屬感,所以他們選擇中國也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 航空航天有什麼區別?中國的航天技術都來自國外?乾貨全在這裡……
    在航空和航天領域廣為流傳的「我鈦難了」到底有多難? 我們何時才能坐上國產大飛機? 我們航空航天的很多核心、尖端技術都來自國外?因為畫圖不是簡單的畫,設計者首先要對空氣動力學等基礎原理有深入的了解,對最新的材料工藝有及時掌握,綜合各種因素才能進行設計。 設計、材料、工藝是三位一體,三者只有齊頭並進才能把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真正發展壯大。 航空航天新技術在民生民用領域都有哪些應用?
  • 美國不想放回中國的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高薪堅持回國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各領域、各專業都需要有尖端的科研人才,可以說我國對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人才就是社會的一筆無形財富。當一個人足夠強大和足夠優秀,那麼向他拋出橄欖枝的人就會很多,其選擇的餘地也會更大。這是一個永遠不變的真理。
  • 頂尖人才:給他們任何優厚待遇都是值得的,因為他們是國之重器
    說到底就是科技實力不是人家的對手,由此想到我國頂尖人才流失問題。我是愛國者,下面的是個人觀點,可以討論,拒絕被罵,罵人者繞行。我的觀點依據:在十字路口抉擇,大致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家庭生活,二是個人發展。離開了這兩個因素說別的,是不真誠的,也不是誠實的。
  • 美國富豪無懼艱難,毅然成為「中國人」,只為享受最好的公民待遇
    隨著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了,有很多富豪紛紛選擇將中國作為自己的國籍,盛智文就是其中一個,他當初堅定退出美國國籍,絕不後悔,表明自己願意加入中國國籍,是因為在中國可以享受最好的國民待遇。盛智文是德國猶太人,在移民美國前,分別擁有了加拿大國籍和美國國籍,隨後選擇到中國香港創業,做國際貿易,迅速成為富豪,據說香港有一整條街都在他的名下,那條街是有名的酒吧街,名叫蘭桂坊。早在2008年,盛志文就放棄了自己的兩個國籍,毅然加入中國國籍,媒體曾採訪過他,他的回答讓人驕傲,他說自己從不後悔,作為中國人非常驕傲。
  • 你可能想不到,錢學森為回國放棄了什麼待遇,愛國之情令人感動
    1949年10月1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在這一天毛主席站在天安門的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一個嶄新的中國正式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毛主席的聲音迴蕩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大家都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建設一個讓所有人吃得飽穿得暖的新中國。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科學家,有了他們,才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
    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錢學森與1950年毅然決定放棄美國的優越條件返回祖國,幫助祖國發展科技事業,卻遭到美國的監禁。直至1955年在國家的努力下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國。在錢學森的帶領下,我們成功研製出了第一顆原子彈、第一刻氫彈和第一刻人造衛星,錢學森也被授予兩彈一星勳章。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 聯合國外空辦主任:祝賀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來源:央視原標題: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聯合國外空辦主任專訪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接受總臺記者書面專訪,積極評價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期待未來彼此更廣泛合作,共同造福全人類。迪皮波首先對處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航空、航天工作人員表示問候。她表示,航空航天工業受疫情影響尤其嚴重,此時也凸顯了國際協作應對共同威脅的重要性。
  • 他本是美國名校教授,卻放棄高薪毅然回國,在量子領域為國做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對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曾經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出國留學深造,而許多學有所成的科學家們後來毅然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環境和高薪工作,選擇了回到國內,為祖國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而段路明就是這其中一個傑出的代表人物。
  • 航天彩虹老闆是誰?待遇怎麼樣?分紅嗎?
    航天彩虹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胡梅曉 姓名:胡梅曉年齡:46 民族:漢 性別:男 學歷:碩士 職稱:高級工程師
  • 我國籃球天才加入日本,以戰勝中國人為榮,走投無路卻想回國了
    我國籃球天才加入日本,以戰勝中國人為榮,走投無路卻想回國了 中國近年來綜合國力不斷發展,我們在世界各個領域都有所建樹
  • 應聘求職要警惕「優厚待遇」背後的陷阱
    &nbsp&nbsp&nbsp&nbsp在空調房裡工作,通過手提電腦就能聯絡發展客戶,月收入豐厚……這樣的優厚待遇對一些急於求職的大學生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然而,當某一天正在「工作」的他們等來了警察而不是「財神爺」時,這才醒悟過來:我們被賭博莊家利用了。
  • 清華天才林燁:寧可放棄中國國籍,也要幫美國造飛彈,後來怎樣了
    反其道而行之 當時懷著滿腔愛國熱忱的青年學子,學成後面對美國開出的豐厚薪資,優厚待遇,不為所動,視金錢為糞土。 這時候的他還是中國國籍。
  • 醫學史上的11月4日,我國有機化學家、教育家邢其毅在京去世
    1937年,邢老放棄國外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國加入抗日戰爭。1944年,他不顧生命危險從敵後來到解放區加入新四軍,為我國培養醫藥人才和製備藥品。因國內抗瘧需要,邢老研究金雞納的提取發表了雲南河口地區金雞納樹皮成分分析的報告,為國內抗瘧提供了指導。
  • 她是日本人,卻毅然嫁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下一赫赫有名女兒
    要說這個世界上,跟我國讎恨最大的國家,自然是日本了。近代百年以來,日本先後對我國發動了甲午海戰和侵華戰爭。造成我國近代數萬萬同胞罹難,百姓流離失所,華夏大地也淪為焦土。這個仇,即便是百年千年過去,也難以在我國人民心中消除。
  • 她是日本人卻毅然嫁到中國,從來不教孩子日語,生下女兒家喻戶曉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對中國做出的巨大貢獻讓所有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如果沒有他,中國的航天、飛彈以及核事業絕對不能發展的如此迅速。錢學森已經如此優秀了,而他的夫人同樣不是泛泛之輩。錢學森的夫人名為蔣英,以前是中央音樂學院的科研主任,同時也是我國著名的歌唱家以及聲樂教育家。
  • 我國姚期智放棄國外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回歸祖國的懷抱!
    在當代教育中,我國獲得了很大的進步,中國教育下的人才確實數量突出,但是在這種樂觀的數據下,卻有著一種令人不容樂觀的現狀:人才數量龐大,但是人才流失嚴重。這種狀態甚至可以和印度的人才流失狀態比肩。很多學有所成的人往往會選擇留在國外深造發展。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1300萬元德國大獎,卻毅然回國效力
    不過本文講到的這位美女科學家,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美女」,她是位不折不扣的美女,而且是美到骨子裡的,美到靈魂裡的。她是標準的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時獲得1300萬元德國科技大獎,卻謝絕了國外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選擇回國效力,令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