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8位博士放棄美國優厚條件,集體回國做貢獻,只因祖國需要我

2021-01-09 小成熟an

了解近代中國的發展歷史後,我們會發現,由於中國在清末民初時期的發展水平很低,所以,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才提供進修的機會,我們就主動地把很多優秀的學生送到國外一些大學,送到那裡去,這些人在回國後,也正以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儘管對大多數留學人員來說,他們都能做到學以致用,報效祖國,但由於國外的發展環境和生活條件相對較好,因此,許多留學人員在留學後,也選擇放棄中國,定居國外。

曾有一段時期,人才外流現象嚴重,嚴重影響了中國的發展,但在當代中國的發展進程中,八個哈佛博士主動放棄美國方面的有利條件,集體回國,為中國做出了貢獻。那這八個博士到底是什麼人呢?為什麼他們要放棄在美國的生活,選擇回到自己的國家?

從美國回來的八位博士分別是王俊峰,劉青松,劉靜,王文超,張欣,張鈉,林文楚,任濤。2009年,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王俊峰,他是一位哈佛大學的博士後,他的朋友說,中國正在建設一個自己的磁場實驗室。因為王俊峰以前曾在美國參加過強磁場方面的實驗,所以他也認識到建立這個實驗室對中國未來科學發展的重要意義,在這種情況下,王俊峰也希望自己能投身於建設中國強磁場中心的進程中,幫助中國進一步提高磁場強度。王俊峰於2009年6月參加了中國強磁場中心的一次面試,當時,他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見面後,兩人也達成了科研上的共識。王俊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和他的妻子談的,他希望他的妻子也能像他一樣,從美國回到中國來生活。一開始,王俊峰的妻子不願同意這個決定,畢竟他們在美國住了很久,美國方面給王俊峰開的條件也很優厚,但是,在愛國之心的驅使下,最後,王俊峰還是決定和家人一起回中國。

最初,中國對於強磁場方面的施工設備還不完善,這也給王俊峰的日常工作帶來很大困難,但在王俊峰的堅持下,最終,他也完成了對強磁場的初步施工。

而且到了2010年,為了能讓中國強磁場事業的發展進入新階段,王俊峰還決定成立了一個強磁場團隊,當時,通過王俊峰和匡光力的努力,劉青松也決定了自己的回歸。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其他幾位哈佛博士也紛紛放棄美國的工作機會,來到中國的科學島,開始從事強磁場研究,

截至2015年底,共有8名哈佛博士回國,在這些博士看來,人才聚集效應的出現,使他們能夠吸引更多從事強磁場工程的工作人員,而最終,在這些高端科學家的努力下,我國的強磁場工程中心也將逐步走上正軌。

此外,這八位博士的研究小組現在已經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腫瘤細胞庫,並且已經成功開發出治療糖尿病的新藥物。

對這八位哈佛博士來說,他們在美國的工作和科學上都有相應的成就,而且,當他們想回到中國時,美國方面也花了很多錢來留住他們,但是,因為他們都是中國人的後代,所以,當祖國真的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會放棄在國外的優越條件,選擇投身於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事業。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很多留學生為了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選擇留在國外定居,但是,從這八位哈佛博士回國的經歷中也可以看出,現在的中國已經有了較強的發展實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家也可以吸引一些優秀的人才。大家都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人才,願意在回國後回國後回到中國,而對於中國的發展和建設來說,這樣的選擇也能為我國帶來更大的發展優勢。

通過對這八位博士的經驗的了解,我們會發現,儘管說能力出眾的博士無論在哪裡,都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但為了祖國的建設大業,他們能不計個人得失。

可見,正是由於新中國的崛起,使我國得以重新邁向發展的巔峰。

相關焦點

  • 就因為國家需要我,8位哈佛博士集體放棄了回國和美國的有利條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哈佛八大人才。哈佛人才放棄眼前利益,毅然回國哈佛大學的八位人才是中國研究強磁場的知名專家,他們是王俊峰,劉青松,劉靜、王文趙,張欣,張鈉,林文楚,任濤。這八個人在哈佛學習,因為他們是中國人,他們的關係非常好。他們在美國中也很有名,如果當時沒有回國,他們八個人在美國這個渴望金錢的國家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 她是我國航天材料之母,毅然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只因:中國需要我
    從6歲開始,她就要看護弟弟和做家務,要做好供全家人吃的兩大鍋飯。她很聰明,學什麼一學就會,非常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為此,林蘭英不惜絕食,要求家裡送自己去念書。家人害怕她出什麼意外,不得已才答應了她,同意讓她去上學。她成績優異,總是班裡的前兩名,校長決定保送她到礪青中學。1930年9月,林蘭英成了初一的學生。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她始終是全年級第一。
  • 華裔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就成為哈佛終身教授,並加入美國國籍,甚至拒絕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華裔天才少年加入美國國籍32歲成為哈佛終身教授1983年出生於北京的尹某,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學習天賦,8歲開始自學微積分,10歲進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在班上,尹希的數學和物理成績都很好,領先於其他人。尹希即使在課堂上不做筆記,成績依然很好,尹希卻常常因為自己的才華而自命不凡,而自吹自擂。
  • 北大海歸教授史蛟,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回國任教:遠飛的鳥終會回巢
    當然,隨著國內科研環境的完善,也有不少的海外精英選擇回國,支持祖國科教事業的發展,教育君今天要介紹的這位美女教授,也是不少學子心目中「女神級別」的大學教授,她毅然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選擇回國任教,令人肅然起敬,她就是北大海歸教授,史蛟。
  • 天才物理學家尹希放棄國籍,入美國國籍成哈佛終身教授
    幾十年前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在國外學習後都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我國的科研事業盡心盡力,並以此為榮。時至今日,我國的社會條件越來越好,培養出的人才也日益增多,但是人才流失的現象也逐漸嚴重。尹希是我國培養出的物理學天才,18歲便前往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更是成為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 姚期智回國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創立2個學霸班級:不忘本才是大善
    看著出國留學深造,學有所成的精英人才最終選擇回國,為祖國的科教事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們倍感欣慰。如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曾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楊振寧教授最終選擇回歸祖國的懷抱,為海外學子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把國籍從美籍變更回來,放棄了在國外優厚的待遇,毅然回國,我們見證了他的偉大和無私。
  • 他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回到北大
    1962年,謝曉亮出生於北京;1980年,謝曉亮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他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畢業後進入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年,他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工作,他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1998年,36歲的謝曉亮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聘為終身教授。
  • 他本是美國名校教授,卻放棄高薪毅然回國,在量子領域為國做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對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曾經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出國留學深造,而許多學有所成的科學家們後來毅然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環境和高薪工作,選擇了回到國內,為祖國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而段路明就是這其中一個傑出的代表人物。
  • 他是計算機諾獎獲得者,因愛放棄美籍、變賣美國房產,回歸祖國!
    而國家會變得這麼好,離不開那些頂尖的人才與科學家,特別是那些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依然回國的人,更是值得我們敬佩。姚期智就是這樣一個人,作為超級天才,頂尖的科學家,作為唯一獲得「圖靈獎」的華人,原本在美國享受著最好的待遇,可是他卻甘願捨棄擁有一切,轉身回到祖國人教,並在清華開設了「姚班」與「智班」這兩個精英班級,震驚了世界。
  • 60歲美國博士毅然回國,攜15人團隊為國做貢獻,衝破技術壟斷
    今天我們要說的尹志堯儘管許多人不知道,但他在相關方面卻是響噹噹的人物,他以六十歲之姿,帶領團隊毅然決然回國,就是為了國家的未來! 尹志堯,出生於1944年的一個北京家庭。尹志堯生活的家庭裡充滿著濃厚的愛國氛圍,自己的父親,祖父都是在外留學後選擇回到自己的祖國。
  • 中國物理天才入美籍成終身教授,從未計劃回國,他的解釋讓網友沉默了
    但同時,說到留學生,我們也會想到人才流失的問題,國家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才子最終成為了他國的博士、教授、名流等。古人有云:為他人做嫁衣裳。如果說土地的遼闊代表著一部分的物質財富,那人才的擁有便是隱形的文化財富的象徵。
  • 清華天才林燁:寧可放棄中國國籍,也要幫美國造飛彈,後來怎樣了
    排除艱難萬險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然而有一個人卻與旁人不同。在同學們都紛紛回國為祖國做貢獻時,他卻選擇了留在美國。 此後更是幫助美國研究出對付中國的飛彈,幫助敵人將炮口架到家門口! 這個人就是林燁。
  • 71歲頂尖科學家姚期智回國,放棄美國優越條件,直言:我是中國人
    到了現代社會,能表現愛國主義的就是為國家建設獻一份力,今天要講的就是一位愛國科學家,他是著名獎項圖靈獎的得主,在71歲高齡時拋棄美國的優越條件,毅然回到中國,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貢獻。姚期智出生於上海,但小時候的求學之路是在臺灣完成的,上個世紀60年代從臺灣大學畢業的他遠赴美國留學,師從諾貝爾獎得主,72年就獲得了博士學位。
  • 他是哈佛首例本科直讀博士後,被問及是否回國,理由讓人啞口無言
    ▲尹希二、人才流失尹希他是位美籍天才華裔物理學家,他是在湖南的株洲市出生,在他17歲的年紀就被哈佛錄取,31多歲就成為哈佛的終身教授,也是哈佛首例本科直讀博士後,被問及是否回國,理由讓人啞口無言這種情況屬實少見。
  • 中國天才少年加入美籍,從未計劃回祖國發展,他的一句話讓人沉默
    5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世界名校哈佛大學,32歲成為哈佛教授。就在所有人期待他回國做出貢獻時,他卻毅然決然入了美國籍,並且表示不會回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2001年,尹希以優異的成績從中科大畢業,哈佛大學立馬朝他拋來了橄欖枝,並且許諾給他2萬美元的全額獎學金,尹希欣然接受,前往美國攻讀物理學博士,一切,都在此時發生了變化。
  • 那個為加入美國國籍,不惜詆毀祖國的留美博士,如今終於得到報應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後,有一大批在國外的中國籍科學家,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毅然決定回國投身國家建設,這裡面有我們熟知的錢學森、華羅庚、鄧稼先等。但是也有一小批人,當時國家花錢培養他們出國留學,但是最終他們竟選擇留在國外,甚至製造洲際飛彈威脅祖國,他就是林燁,梁思禮的同窗好友。
  • 中國物理天才,成為美國哈佛的終身教授不回國,9年後他說出原因
    每一個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國之棟梁,為這個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以前一個家庭當中出了一個大學生就非常的了不起,尤其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夠出國留學更加的了不起,更能夠說明你是一個極高的頂尖人物。今天我們就來講物理,天才成為了哈佛的終身教授,從來都沒有打算回國,9年後他終於說出了原因。
  • 天才少年尹希:17歲上哈佛,32歲成終身教授,卻早已忘記了祖國
    01‍ 在建國之初,中國的科研環境比現在更差,可依然有一批愛國人士毫不猶豫地放棄國外優越的待遇回到祖國,和祖國共進退。而現在卻有些科研人員,去了國外以後就不再回來,甚至還改了國籍。
  • 我國姚期智放棄國外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回歸祖國的懷抱!
    不過,隨著祖國的不斷強盛,也有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選擇回歸,姚期智就是其中的歸國之子。姚期智出生於20世紀40年代,在其出生後不久,父母就帶著他前往臺灣。姚期智也就在臺灣開啟了他的求學之路。姚期智在其早年的求學生涯中,展現出對物理的極大興趣。
  • 饒毅:放棄美國國籍堅決回國,卻因太耿直評不上院士,他卻不後悔
    確實,不少從清華北大畢業的人才最終都去了外國發展,不過也有一些人才卻寧願放棄外國國籍而回到中國的,比如北大教授饒毅就是其中之一。他放棄了美國國籍回到了中國,在北京醫科大學任教和做科學研究,是一位真正的愛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