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白瑜彥 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收錄於話題#新生活態度2個
「上車嗎?
10.26日19:00《長夢幽魂》 4=3
古風機制硬核!
10.27日19:00《明日之後》4=2
末日逃生機制,全實物道具,刺激好玩,你能活著出去嗎?」
當你看到這一連串奇怪的邀約時,證明身邊又有一個小夥伴掉進了劇本殺的坑。這種從英國起源的舶來遊戲,本名「謀殺之謎」,每個玩家手持不一樣的劇本,共同進入到一本「立體」的推理小說中。
以福爾摩斯為主題的劇本殺場館。圖/圖蟲創意
它的遊戲模式,也類似於「推理小說鼻祖」埃德加·愛倫·坡的寫作模式:作案地點安排在鎖得嚴嚴密密的暗室中;破案過程需要邏輯嚴謹、設身處地的推理。
這種新鮮的玩法,把年輕人從周末的沙發上拽了起來。在這個虛擬劇場中,有人發現了自己的戲精本性,有人迷上了cosplay,也有奔著硬核推理本去的「沒有感情的菠蘿頭」,意外在情感本中尋到真愛。
人生如戲,全靠在劇本殺的演技
城市的年輕人著迷於一種「安全的探險」,早期的密室逃脫就是一種。但是單純破解機關已經不能滿足聰明的玩家了,他們很快就摸尋出套路,還不如有沉浸式劇情或硬核推理來得痛快。
@月月 是個入坑劇本殺不久的萌新,迄今玩了八個本。她平時是個不太容易哭的人,但是她玩第一個本子《古風吟》的時候就哭得稀裡譁啦。「當所有真相揭開,我理解了另一個人的深情和犧牲的時候,配上大背景和音樂,真的很難不哭。」
劇本殺是一種能快速與陌生人發生故事的新型社交,因此不少單身人士在經歷某個曲折離奇的劇本之後,會愛上遊戲中的戀人,就像不少「因戲生情」的熒幕情侶一樣。
有的人因劇本殺而成為好朋友。圖/受訪者提供
有人也因此懷著「小心機」,約上自己喜歡的男孩去玩。若抽到情侶角色就如同中頭彩,可以假戲真做;若是抽到仇家,也可以轟轟烈烈地愛恨交加一回。
一些劇本殺遊戲館的老闆也是明白人,會提供「獨家定製」。比如某男生想求婚,老闆就能特地改編一個,讓一對情侶從虛幻走到現實,在遊戲的最後收穫真實的甜蜜。
劇本殺甚至成為一種創意的求婚形式。圖/新浪微博:@一隻神經貓
有人遇見真愛,也有情侶玩家在遊戲中頻頻翻車。cp是所有遊戲中最容易被吐槽的存在,月月就很怕遇到那種搞不清楚定位的情侶。
她遇到過一個男生,本來應該是屬於她的陣營,但卻跟自己現實中的女友聯繫過於緊密,導致她一直被迷惑,在關鍵時刻判斷失誤。「希望情侶在玩劇本的時候可以公私分明一點哈哈。」
@花軟軟 則是一個已經轉行做劇本殺主持人的資深玩家。最開始,她是被芒果臺的《明星大偵探》種草的,至今入坑三年,已經接觸了快四五百個本子,平均每個月接近14個。
她說自己做玩家的時候,是個偶像包袱有點重的假「菠蘿頭」,「比如玩情感本《在人間》時,我有幸抽到情感c位,當男主拿著紅嫁衣跟我『求婚』,我內心繃得稀碎,但是據在場同伴反應,我當時的表情毫無波瀾……」她笑道。
但是在當主持人時,只要客人動情,她也會情不自禁地陪哭。比起菠蘿頭和槓精,花軟軟更怕的是彈幕型玩家,「該說話的時候不說,沉浸的時候一張嘴停不下來地吐槽,明明說了八百遍:請大家看本的時候不要說話不要交流,結果轉眼就開始說相聲。」
劇本創作者:編造法術的魔法師
這個行業還誕生了一個新型職業,就是劇本創作者。他們大部分都有正職,做玩家入坑之後,才慢慢開始進行劇本寫作。
@風兒薩明卷 曾經是一位高中語文老師,也是廣州的資深密室玩家,幾乎刷遍了廣州大小知名密室。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寫出了《漫漫長夜》這一「爆款」作品,後來便決定離職,以劇本創作作為自己的主要職業。
風兒在劇本殺遊戲現場。(左下一) 圖/受訪者提供
他說自己當初做教育,最多算是愛好,做創作才是他的理想。「我本科念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我的觀點裡,一個主動選擇文學專業的人,最後不可能不以創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剛好我非常喜愛劇本殺,於是就順勢進行創作和轉業。」
在讀書期間,風兒就對歐洲文學很感興趣,因此在《漫漫長夜》這個本子中,充滿了他對浪漫中世紀的一種憧憬:有古樸的偏僻村莊、詭異的林中怪物、沒落的貴族騎士、神秘莫測的遊吟詩人,以及所有事物最終導向的深不見底的謎。
做劇本殺創作,滿足了風兒很多浪漫的奇想。「我認為人生有太多遺憾,其中一部分是無論如何都沒法在現世中被滿足,就像有一句話說的:我想成為一個魔法師,哪怕是最蹩腳的,只會一個法術的魔法師也好。」
風兒創作的《漫漫長夜》劇本殺。圖/受訪者提供
在風兒看來,與其說是一種文學創作,劇本殺的寫作形式其實更偏向於遊戲設計。「一個好的劇本,流程設計、節奏設計,甚至是美工設計,都是體驗很重要的一部分。我認為一個好的作者一定是一個出色的玩家。」
雖說這個行業目前還算小眾,但風兒透露,如果作品比較受歡迎,劇本創作的收入比一般的工作收入要高得多,完全無需擔心吃飯問題。
無冕財經也曾做過調研,發現劇本創作者大都按照稿費+售賣提成來獲得利潤,目前線上收稿基本稿費在500-5000元不止,爆款則能達到2萬元以上,售賣提成則根據發行方的出售情況,分得10%-20%。
劇本的設計,有時候遠比小說寫作要複雜。圖/圖蟲創意
如今,越來越多的劇本殺愛好者,帶著自己的專業特長進入創作行列,比如說有教世界史的大學老師,創作出一個波雲詭譎的歷史劇本,有心理學醫師,寫出一個洞悉人性善惡的懸疑本,也有刑警官在籌謀寫出一個更貼近現實的兇殺本……
比起編劇,這些人或許有更多的現實經驗,去創作更經得起推敲的好作品。
打破信息繭房的新型社交
根據美團研究院的《2019年中國密室行業洞察報告》,最早一批密室玩家都是一些思維縝密、熱愛冒險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學歷較高,專業水平高,其中還有不少辭職創業,把新的技術和理念帶到這個行業中。
接近90%的劇本殺玩家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圖/美團研究院
而它最吸引年輕人的點,還是在於它對社交方式的開拓,正如玩家@月月 所言,這種社交是面對面的,和網絡社交有很大區別。
「我本人有點社恐,和陌生人交往容易放不開,非常慢熱,可是玩劇本我就不需要考慮這些東西。當你投入在劇情裡,無論是沉浸於角色扮演還是推理,你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和陌生人自如地社交。」
哈佛大學教授凱斯·桑斯坦曾在其著作《網絡共和國》中談到,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在海量的信息中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我們關注的話題,會導致網絡繭房的形成。當個人長期禁錮在自己所建構的信息繭房中,就會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觸機會。
你的手機正在定義你的信息圈。圖/圖蟲創意
而劇本殺可以快速打破這一層。當玩家們走出家門,為了同一個劇本開始舌槍唇劍、發表觀點時,一種新的社交方式已經形成。
@花軟軟 做主持人快兩年了,她說現在喜歡玩劇本殺的也不一定是年輕人,也有各種事業有成、已經結婚生子的朋友,他們都有經濟基礎,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在這裡既可以燃燒腦力,又可以有做偵探或演員的快感。」
那麼跟熟人可以玩嗎?也可以,但要謹防患上某種「劇本殺PTSD」。比如說可能被天天粘在一起的閨蜜「騙」了,或者被在枕邊睡了十年的媳婦「暗殺」了,這會讓你重新認識身邊人。
劇本殺,讓你重新認識自己和他人。圖/圖蟲創意
有網友@陳繪羽 說,劇本殺的迷人之處,就是脫離現實,可以被堅定選擇,無條件地被愛,最後還能不計後果地放手一搏。
在這種遊戲中,每個人都可以同時是導演和演員,「戲精」們可以導一出生離死別的古裝大戲,也可以把全員帶到一個虛擬的詭異村莊裡,與不知名的怪物殊死搏鬥。
當你在周末無所事事,又想通過一個帶勁的方式去擴大朋友圈時,劇本殺不失為一種優質選擇。每個人都可以為一個自己參與過的故事喋喋不休,如果有幸,或者還能遇到你的Mr.right。
參考資料:
[1]百億市場爆發,「劇本殺」第一波大廝殺,無冕財經
[2]2019年中國密室行業洞察報告,美團研究院
END
文 | 白瑜彥
圖 | 吳綠怪
說說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劇本殺?
原標題:《有了「劇本殺」,誰還不是個戲精》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