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是一出生就什麼都會,一般做設計免不了都有第一次創作,難免會在開始的時候嘗試使用一些能走捷徑的創作技巧。
「借鑑」就是這樣,低手的使用效果叫做「抄襲」,高手的使用效果叫做「設計靈感」,中間橫跨的距離是「設計能力」。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所處在哪個段位吧。
1、勉強忽悠老百姓的低級思路
大家剛剛開始「借鑑」的時候,一上來,難免為了圖省事,直接把別人的創意拿來,這種「借鑑」,我們可以把它直接叫做「抄襲」。
在這一階段,由於大家學設計處於剛剛起步的狀態,還會受到創作表達能力的雙重瓶頸限制,產生類似以下效果。
圖源網絡
當然,這種「一切照著摳,稍加無腦變換」的蹣跚學步階段,頂多出現在大二以前,只要大家稍微對待自己有點要求,就會迅速突破到下一階段——自己動點腦子,隱約整個概念出來的雛形階段。
你別說,就衝這「農夫三拳,有點田」的土創意,誰都會有種躍躍欲試,想親自品嘗一下這桶水究竟會有一股什麼「土味」的小衝動。
「借鑑」的技術要領,只要自己動腦變化的成分越高,抄襲的成分就會越低,越是「圖省事,拿來就用」,就越會被判定為抄襲。而當大家腦中沒有「圖省事,拿來就用」這種想法時,其實會很自然的完全避免掉「抄襲」。
2、進階中級套路
中級這個階段就已經到達了廣義上的職場水平,或者說越過了職場的平均水平。
前一陣子頂上熱搜的「海底撈告河底撈商標侵權」事件來舉例吧。該事件最終的結局是,海底撈狀告河底撈的訴訟被法院駁回。
為什麼這都不算侵權和抄襲?
妙就妙在河底撈這個名字抄得恰到好處,有那麼點設計邏輯的味道在裡面了。
首先,它的讀音和字形都跟海底撈不同,為了規避法律風險,設計師還巧妙的應用到了不同字體,海底撈是方正,而河底撈的字體很可能還是原創的。做過字體海報設計的同學都知道,字體上一點點的改變都會影響設計語境,河底撈的logo設計師除了精通如何鑽空子,還有相當紮實,但算不上出挑的設計功底。
除此以外,在這個案例中設計師不僅在視覺語言上避免了抄襲,還在經營類目做出了調整,人家海底撈做火鍋和川菜,我河底撈就做河鮮和湘菜,完美避嫌,可見河底撈的老闆動足了腦筋,而且十分有本事。這種情況,如果放在作品集裡,就相當於不僅改變了最終的視覺效果,還變了一個創作主題,雖然粗看跟母版有明顯差別,但細看實則大同小異。
一言以蔽之:即便是有能力規避掉抄襲存在的任何風險,也依舊是抄襲,這不應該,也應該不會是大家想成為的模樣。
3、高手:我的眼中全是「設計靈感」
這就厲害了,在明白成為「高手」的邏輯後,其實大家在設計中實踐起來並不困難,而且還很有趣。
咱們拿做logo來說,首先,大家要先有一個主題關鍵詞,這個關鍵詞可以發散出「具象形態,顏色,動詞,情緒感受,歷史文化,甚至是神話傳說」,比如星巴克的logo就是選取了古希臘神話裡的海妖塞壬,它西方文化裡代表了性、愛、欲、誘。
去現實生活中找「設計靈感」去「抄」,即便拿最簡單的方法來做,也不會構成抄襲。
假如現在大家手中的主題關鍵詞是「熱帶」,可以發散出一系列二級詞彙:椰樹、海洋、彩色、鸚鵡、高溫、潮溼等等,假設最後選擇鸚鵡這個關鍵詞,大家只要打開瀏覽器去搜索鸚鵡的相關圖片,選擇一個正側視角的鸚鵡圖,然後把它拷貝到AI裡,就可以開始logo的繪製工作了。
這裡要注意的一些原則就是:簡化、抽象化、標準化。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用幾何圖形去組合生成新的圖案,像鸚鵡這種曲線元素比較多的,我們完全可以用圓形進行組合。
圖源:youtube
當然這種方法還很初級,康石石更推崇自己的學生們可以走進現實生活,去取景拍攝,或是速寫,因為我們在尋找視覺載體的過程中,還會觀察和體驗「視覺載體」所處的社會語境與物理環境,進一步加深我們對概念的理解,放大自身感受,甚至尋找到更好的創作素材。
H同學 漢藝19屆 Digital Direction 成功申請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其實,高手的創作邏輯便不過如此,大家只要捅破了這層窗戶紙,從設計第一個項目上手開始便能立即做的有模有樣,誰用這套邏輯創作,眼中的東西都能成為設計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