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都有這6種表現,你佔了幾樣?

2020-12-21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當今生活壓力越來愈大,以前只要吃飽穿暖就能滿足,但現在月薪上萬都不敢說自己很厲害。

壓力是導致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當下很多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陷入焦慮會出現這些表現:

過度擔心

有人說抑鬱症是對過去的悔恨,焦慮症是對未來的擔心。

他們容易把一些發生概率很低的事件,轉化為經常發生,總覺得自己會出現各種不好的事情。

廣泛性焦慮症的特點就是思慮過多,如果一個人過度擔心超過兩周,就可以考慮是否患上焦慮症了。

睡眠質量下降

幾乎所有的神經症都會出現睡眠質量下降的情況,而焦慮症更是如此,失眠最大的問題就是「焦慮」,所以一個人出現嚴重的焦慮時,最可能表現出失眠問題。

總是處於一種高度警覺的狀態

一項研究表明,社交焦慮症患者往往存在與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類似的重溫傷害現象,比如腦海中反覆重現以往被人嘲笑的畫面。

這些人總會覺得他人不懷好意,其實這是嚴重認知扭曲的表現。

缺乏自信,甚至自卑

一個人越沒有自信,他就越容易在困難和問題面前躊躇不前。

自卑、敏感的根源是在自己內心有個「我不夠好」的種子,害怕別人認為你不好。

如果別人認為你好你就認為自己好,如果別人認為你不好你就覺得自己不好,所以會害怕別人給你負面的反應和評價。

長期出現精神焦慮的人,大多數都有這樣的問題,自卑和自責長期困擾著他們。

總是在腦海裡幻想「萬一呢?」

焦慮症患者會不斷尋找確定感,而且有時候甚至是病態的。

對待問題總是需要絕對安全的感覺,常常他已經知道了答案,但他並不真的相信,至少沒有完全相信,預警性注意還在不斷地搜索「萬一……」,他也在不斷地防範或否定「萬一……」。

他們會把事情想的絕對糟糕,自己常常可以編導出一部恐怖片了。

認知絕對化,非黑即白

在《控制焦慮》一書中,埃利斯博士把所有導致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概括為了一種,就是絕對,應該,和必須的信念。

而這個絕對、應該和必須的信念,在生活中,會有三種具體的表現。

第一個是,對自己的必須信念

第二個是,對人際關係的必須信念

第三個是,對客觀世界和環境的必須信念

比如一女生被渣男耍了,然後就會偏執的認為所有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當一個人只能用單純的二元對立思維看待世界時,如果他沒有發生不好的事情還好,一旦有不好事情發生很容易出現心理障礙,多數焦慮症患者都秉承這樣的思維模式。

那麼知道了這六種模式後,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1、學會接納焦慮

一個人越抗拒自己的負面情緒只會更加痛苦,負面情緒有時候是想告訴我們一些不良習慣,一味排斥只會把問題掩蓋的更深,所以學會接納痛苦是非常重要的。

2、調整不良認知

上述我提到了,認知扭曲是導致焦慮症的一大原因。

多種認知扭曲中,絕對,應該,和必須的信念是導致焦慮症最嚴重的扭曲思維。

解決這種思維也很簡單,就是把絕對的信念,調整為包容的,允許多種可能性的

把應該和必須,這種強制性的,控制的想法,調整為充滿希望的,充滿期待的。

3、尋找朋友幫助,說出來總比憋在心裡好

把痛苦講出來非常重要,看心理醫生起效的一大因素就是:傾訴。

有研究表明:心理諮詢師其實就是一個傾聽者,來諮詢的人把自己的遭遇敘述清楚了,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了。

4、參加運動,尤其是慢跑

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強調慢跑對緩解神經症有巨大幫助,當我們參加體育運動時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還會促進分泌多種健康腦神經遞質,對緩解焦慮非常有幫助。

你經常焦慮嗎?上面的幾點,你佔了幾條?#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如果你經常有這10種表現,說明你內心相當焦慮
    你是一個容易焦慮的人嗎?心理學家發現,患有焦慮症的人通常具有以下表現:1、對負面信息非常敏感比如,在人際交往中,對方一些無心的話會被焦慮者曲解為冒犯。他們感到受傷,並且喜歡鑽牛角尖。3、經常缺乏自信,甚至自卑一個人越沒有自信,他就越容易在困難和問題面前躊躇不前。一個長期焦慮的人,說明他所焦慮的問題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這背後也體現了自信心的缺乏。很多焦慮症患者都有社交恐懼症,面對人群時感到害羞,不知所措。
  • 心理學:不合群的一類人,才會有的4種表現,你佔了多少?
    心理學:不合群的一類人,才會有的4種表現,你佔了多少?在你的身邊是否也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我行我素,很少有朋友,自帶一身孤傲氣質,仿佛沒有人能夠看懂他,也不需要別人看懂他。不得不說,這種人的人緣往往都比較差,他們的心思讓人很難琢磨。
  • 心理學:心理不健康的人,會有這八種反常的表現,有一種,也不好
    作為個體,人是由生理和心理共同構成的,不過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人經常忽視自身的心理健康,身體上如果有什麼不舒服,我們會馬上去醫院,可當心理上有不健康的表現時,我們往往會忽略甚至無視,或者選擇忍耐,任其破壞我們的身心健康。
  • 「越不如意,越自卑」:自卑的人常有這三種表現,看看你佔了幾樣
    人活於世,無論你有多高的地位、多豐厚的財富,總還是有比你更強的人,更何況,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是一個既平凡又普通的人,這就意味著,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會存在著很多比我們有錢、有勢的人。自卑也就因此而生。騎自行車的被開豪車的人撞了,爭辯的聲音一般不會很大。做小買賣的,遇到了做大生意的,自覺得就會矮上三分。
  • 多少人有了抑鬱症而不自知?這6種異常表現,佔一半就要警惕了!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抑鬱並不是說普通的心情不好,它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至少2周),幾乎每時每刻都心情低落;並且根據美國心理衛生研究所的相關研究顯示,大約有將近7%的成年人經歷過抑鬱症,不過患者很難清楚意識到自己患上了抑鬱症。如果你在最近2周內幾乎每天都面臨著下面這些症狀,那麼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多少人有了抑鬱症而不自知?這6種異常表現,佔一半就要警惕了!
  • 4個過度焦慮的典型表現,看看你的焦慮有多深?
    你有沒有焦慮的症狀呢?是不是經常遇事想太多?一緊張就特別容易抓狂?連平常打電話都要提前預演一遍?一而再再而三地檢查門是否上鎖?以下這些過度焦慮症狀,你中招了嗎↓過分地尋找著危險的蛛絲馬跡過度焦慮的人,對未來持一種悲觀的態度。為了證明自己悲觀態度的正確性,他會在日常生活的蛛絲馬跡中找相關證據。一些在他人看來無關緊要的東西,他卻認為這就是危險的信號。比如,當他覺得別人有敵意時,他就會關注別人的一言一行,別人打個噴嚏,他會覺得這人是故意在他面前打噴嚏,是對他的一種不尊重。從心理學上講,這叫選擇性注意。
  • 心理學家:經常莫名焦慮的人,大多有這13種習慣
    焦慮似乎已經成為了都市人的「常見病」, 有時一陣莫名的心煩意亂,就會打亂原有的生活節奏。焦慮——是一種處於擴散狀態的不安。如果你只是一小段時間有這種情緒,可能與這些難以察覺的「焦慮源」有關。《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揪出你身邊隱藏的焦慮源,讓你重拾往日的好心情。
  • 心理學:一個人經常有這四種表現,可能內心比較黑暗
    絕大多數人,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陰暗面,但是,這並看不出來,他們做「好人」的一面。因為社會規則阻止我們大多數人隱藏自己黑暗的一面,我們都像紳士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當秩序被打破,你會看到可怕的事情。心理學:一個人經常有這四種表現,可能內心比較黑暗。
  • 每天都不知道在焦慮什麼?有這3種表現,說明你已患上焦慮症
    那麼,當出現這3種焦慮症的嚴重表現,就應該警惕1、瀕死感當焦慮症發作時,你會覺得胸口很悶,覺得喘不過氣來,心裡很難受,覺得自己可能活不長了。出現這種感受並不意味著你真的是要面臨死亡了,但是這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 心理學:如果你有這8種習慣,說明你可能是高敏感特質的人
    除了周圍有這樣的人,可能你自己也有類似的行為。我們當中有80%的人,經歷著平常的生活,感覺和情緒都會在合理範圍內波動;而另外20%的人,可能並不容易處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對一件事情的感知力和反應力會更強和更深刻。以上所列的幾種行為,通常就會出現在這20%的人的身上。
  • 心理學: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都心機重、城府深,要注意!
    心理學: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都心機重、城府深,要注意! 1、做人不夠光明磊落。真正開放和誠實的人也不一樣。如果您有良心,您將不會冷靜和慷慨。 2、掌控情緒滴水不漏。這個人在城市中心深處,它將養成隱藏真實情感的習慣。
  • 心理學:「佔有欲」較強的男人,有這3種表現,你有中嗎?
    這種情況男人對你的愛已經到了獨佔的地步了。心理學:「佔有欲」較強的男人,有這3種表現,你中了嗎?1、見不得有異性接近你男人對你緊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見不得有異性接近你的。在他眼裡會把所有接近你的男人,聯想到別人對你的圖謀不軌。都會被他排斥,更不希望你會接受別人的接近。如果看到你對這個男人的接近沒有表示出拒絕,那麼他就要開始生悶氣了。
  • 生活中的焦慮來自於想太多——心理學:你是一個過度思考的人嗎?
    事實上,生活中大部分的焦慮問題,都來自於一個共同的核心,那就是想太多。以下幾種過度思考的方式,你是不是也有呢?害怕被孤立人是一種群居的動物,被群體中的他人所接納,是源自於我們內心的一種安全感需求。過度解讀有些人喜歡看一些心理學的文章,尤其是那種能夠幫助自己解讀他人內心的文章。我們希望能夠了解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因為社會評價,對於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 心理學:缺乏安全感的5大表現,中了3條以上的人內心很脆弱!
    心理學認為,缺乏安全感的人主要有以下5個表現,中了3條以上的人說明內心很脆弱。 1、喜歡展示自己的成就給別人看,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 心理學認為,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主要原因在於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
  • 你所有的「焦慮」,都隱藏著你的「恐懼」
    有些人就是易焦慮體質。總是對未來充滿不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發其心煩意亂,寢食難安。這和我們童年成長環境是否足夠有安全感和滿足感相關,也和後期所處的大環境有關。有些人總覺得財務自由的人就不會焦慮了吧?但我們發現,第一,物質的滿足沒有盡頭,第二,即使財務自由的人,焦慮的事情更多。
  • 戀愛心理學:女生對你有好感的6個表現
    雖然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心理學總能找到一些人類行為的普遍規律,這其中就包括喜歡一個人的行為規律。一、不經意的肢體接觸是的,如果女生在和你交談的時候,她不經意觸碰你的肩膀,這是對你有好感的表現。二、對你過度表現好奇和讚賞如果一個女生不停問你問題和讚美你,這就是對你有好感的表現,你不要以為她對所有人都這樣,放心,她只是對你一個人這樣。喜歡一個人,就是像有美顏相機把對方給完美化了,如果她稱讚你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她對你有好感,沒錯了。
  • 「996」工作制環境下你焦慮嗎?焦慮的症狀都有哪些?
    最近,網絡上「996」工作制事件也在發酵,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還沒有加班費.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下,人也容易變得焦慮。就目前來說,焦慮早就不再是特殊群體的專有名詞,而正成為一種普遍心態。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情商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個人的成功,智商作用只佔20%,其餘80%是情商的因素」。 情商,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的時候,情商甚至比智商更為重要。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在乎成績的高低。也要注重孩子的情商。
  • 心理學:一個人有這3種表現時,其實是想拒絕你,別不知道
    我們在與人交談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當我們請求別人的幫助時,話還沒說到一半,對方就立馬回應你,表示自己知道了,其實心裡並沒有答應你,事後也會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過去。而他做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給別人開口的機會。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健談者,都是想積極地表現自我,他們有可能是在選擇逃避問題,提前將問題重點引到你的身上,這也是他們為了掩飾自己而放出煙霧彈。
  • 不瞞你說:處於焦慮中的人,大多會有這4個表現
    焦慮情緒對人們會有哪些不利影響呢?如果一直有焦慮的情緒,並且沒有辦法走出來,不僅會影響到人的社交,還會影響到人的健康。焦慮這種情緒是能夠傳染的,會讓人的家庭氛圍變得很差,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長時間處於焦慮狀態當中,會增加人們得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