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如意,越自卑」:自卑的人常有這三種表現,看看你佔了幾樣

2020-12-14 一勺文章

作者:一勺美文

自卑的人往往膽小、懦弱,越是自卑的人,越是膽小、懦弱。那麼,自卑是從何而來的?科學研究發現,很大一部分都與記憶深處的某段經歷有關,比如,家庭不和,父母沒有擔當等,或者是遭遇過某種欺凌、暴力等。

這些事或許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在記憶深處,它卻像一根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那裡,使人痛苦、糾結,直接影響我們的為人處世,而且,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它還會一直糾纏著你。

這種來自記憶深處的自卑是很難自行消解的,所以,我們會發現,童年不是那麼美好的人,往往都很沉默。這種沉默不像中年人那種看透人情世故後的沉默是金,而是不敢開口,尤其是面對陌生人時。對他們來說,最愉快的時候是一個人獨處時。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除了專業人士,別人無能為力,所以,我想說的是另一個自卑。人活於世,無論你有多高的地位、多豐厚的財富,總還是有比你更強的人,更何況,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是一個既平凡又普通的人,這就意味著,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會存在著很多比我們有錢、有勢的人。自卑也就因此而生。

騎自行車的被開豪車的人撞了,爭辯的聲音一般不會很大。做小買賣的,遇到了做大生意的,自覺得就會矮上三分。學校裡,學渣一般不會找學霸麻煩,單位裡,頤指氣使的上級遇到他的上級時,反而會更加卑躬屈膝……因為,人在遇到比自己強大的人,會很自然地露怯,也就是自卑,反過來,人在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時,會很自然地生出高他一等的心態。

看過關於野狼的紀錄片,齜牙咧嘴的惡狼在狼王的面前,頓失兇猛,連爭鬥的念頭都沒有,直接倒地認輸。我們也同樣如此,面對強者自卑,是來自內心的服輸。

所以,我們又會看到這樣一個情節,生活中越是不如意的人,就越自卑。一個人可以自卑到什麼地步呢?我一直沒想明白這事,因為見多了這種例子,每次都覺得已經是極致了,但很快就又會被刷新這一定論。但是,在比我強大的人看來,我的一些言行舉止,會不會也一次次刷新他的觀點呢?我覺得是有可能的。

每個人的內心裡其實都藏著一分自卑,只不過多與少的問題。少一些,可以激勵自己努力往上奔,而多的話,往往會束縛自己,成為很深的負擔。

通常,一個自卑的人在遇到事情後,往往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行嗎?「越不如意,越自卑」:自卑的人常有這三種表現,看看你佔了幾樣。

第一種:不善交際。

人是群體動物,不可能單獨生活在世上,是必須要與人交流的。但很自卑的人,從內心裡是拒絕與人來往的,哪怕來往了,關係通常也是若即若離,不會很深。

極度自卑的人,有時候也會伴隨著極度自信,兩種看起來很矛盾的性格集中出現在一個人身上,看似很荒謬,但其實很常見。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在現實中見到陌生人話都不敢說的人,卻能在網絡中指點江山,縱橫捭闔。

第二種:非常敏感。

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在聽到一些並非針對他的話時,他卻會主動將自己對上號。這種人仔細想想,還真是不少。有時候我們說一句話時,根本是沒有所指的,比如「今天天氣不錯」這類寒暄話,在他聽來,會想到幾天前他帶了雨具來上班,但是雨又沒下來,所以,你是在嘲笑他……不要以為這不可能,生活中這種人其實很多。

有些人的敏感程度已經讓我們無所適從了,在他面前言行舉止都要小心翼翼的,以免刺傷他,或者乾脆敬而遠之,但這樣的話,他仍然會認為你看不起他。越是敏感的人,越是自卑,因為他們總想著要在外人面前表現出最好的形象,但實際上呢,往往是反的。

第三種:優柔寡斷。

在遇到問題時,我們通常都會猶豫再三,再作出處理的方案,而自卑的人,猶豫的時候會特別長,而且,即便猶豫了很長時間,也做不出決定。

這是因為,自卑的人會先否定自己的決定,因為不自信,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所以想出來的方案都不對。這時候,就會渴望他人出手相助,但自卑的人又往往不擅長交際,很可能連朋友也沒有一個,所以常常會陷入困惑、迷茫中,因此而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自卑。

大部分因為生活而自卑的人,往往生活都不如意,所以,解決自卑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只有一個,就是讓自己的生活幸福起來。而通常,老天不會憑空落下一筆錢,所以,解決自卑的方式其實就是比以前更努力地生活。

相關焦點

  • 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表現自己
    其實,這很有可能是她的自卑心理導致的。因為越是自卑的人,越是喜歡表現自己。今天就來和你聊聊關於自卑的話題。一個人有了嚴重的自卑後,就會有一種動力去尋找優越感。自卑心理都有哪些尋找優越感的症狀呢?1、自卑的人喜歡表現自己正如一句話說的:「一個人越吹噓自已什麼東西越多,她可能越缺少什麼。」
  • 越自卑的人,越喜歡「爭」
    老人說:「炫耀,不過是在表達自卑」,一個人越自卑就越喜歡表現自己,越自卑就越喜歡「爭」。越自卑的人,就越喜歡表現自己,這種行為背後的意義就在於,他們深怕別人因為自卑而輕視,甚至看不起他們,所以才會極力的表現成一個「正常人」的樣子。
  • 心理學:越長大越自卑怎麼辦?改變自卑的兩個方法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曾「住著」一個漫威英雄,我們曾經夢想著要成為一代偉人,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幻想著要拯救世界,改變人類文明。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生活面前我們終將敗給現實,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有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和生活經歷的不斷豐富,他們找到了生活的規律和訣竅,面對殘酷的現實挺過來了,越長大越自信;而有的人沒能挺過來,越長大越自卑。
  • 其實,越自卑的人,越喜歡炫耀
    從古至今有句老話:「一個人越炫耀什麼,他便越缺少什麼。」事實就是如此,越是缺愛的人,越是會在內心深處感受到自卑。而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炫耀,越是想欲蓋彌彰,需要那些自己沒有的東西,或者根本買不起的東西。
  • 為什麼越自卑的人,越有可能自信?
    自卑往往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往往會使他們不敢展露自己而默默無聞,然而有一部分自卑的人卻在最後會獲得更大的自信。首先自卑的人本身有一種發現別人閃光點的能力,這使他們能夠很輕易的注視到他人的優勢,雖然有著放大自身缺陷的毛病,但這又會使部分人決定學習他人長處,彌補自身不足。不斷學習的人是很強大的。那些曾經自卑的人在不斷與他人接觸時發現他們身上的優勢,不斷學習以彌補自身,最終她們變成優秀的人從而獲得真正的自信。
  • 心理學家:越自卑的人,越容易出現這3種體驗,太難過
    文/老K 你是否經常對自己不滿意呢?或者一味追求別人的認可而痛苦不已? 可能你會想到自卑,但我想說其實自卑感每個人都有,即使是看起來自信的人,也有自卑的陰影,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
  • 自卑的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自卑的人常有的表現一,喜歡炫耀一個人越缺什麼,那麼他就會越炫耀什麼,例如他們喜歡買一些冒牌貨,或者是在某件事然後款款而談,吸引他人的注意,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其實這就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
  • 「這屆年輕人,只暗戀不表白」:為什麼越喜歡對方,越容易自卑?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效應叫「墨菲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當你越是在意一件事情時,你就發現,自己越容易做錯這件事情。而這個心理學效應,放在感情中同樣適合:當你越是在意一段感情,越是愛對方,就越容易將自己陷入一個患得患失的狀態;越是在愛意,就越容易弄巧成拙,表現不好。
  • 心理學:越是自卑的人,越不擇手段
    人們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舒適的生存、發展環境,就會儘可能地掌控自己、掌控他人、掌控周圍的事態發展;同時,人們在與他人交往中,總是或多或少凸顯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位置,這就是優越感。阿德勒認為,心智健全、內心強大的人,會更加克制自己對掌控感和優越感的追逐;相反,越是自卑的人,在追逐掌控感和優越感上越不擇手段。他們會極儘自己所能,利用所有的機會來展示自己的掌控感和優越感。
  • 心理學:越是自卑的人,越有這三個特徵,會越活越累
    其實,每個人他所承擔的壓力都是不同的,有的人遇到糟糕的事時,會害怕,恐懼。而有的人抗壓能力強,心態樂觀,所以才會更好的去解決問題。坦白說,有自卑心理的人,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聯,正是這些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才導致一個人出現了自卑。從而,間接地影響了他的一生。據生活觀察,越是自卑的人,都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 心理學:越是自卑的人越敏感,並且還活得很累
    這種心理表現為對自身缺乏正確的認識,通常產生自卑的主要原因是在人際交往中缺乏自信心。 主要表現為做事情沒有充足的勇氣,畏手畏腳,做事也沒有主見,遇到問題總會認為都是自己的問題,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 這樣的心理會導致他們失去勇氣和信心,導致自卑心理。
  • 表面越自負,內心越自卑?
    人類遇到挫折,面臨困境,求之不得時,自動開啟自我保護模式,對自己索求對象的需求,轉向其它對象。越自卑,越難過,轉換得就越劇烈。自卑的人,自覺不如人,很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積極反饋;求之不得,因此便轉換,會格外表現得:「我才不在乎呢哼!」
  • 心理學: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說這2句話,活得越累!
    而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說這2句話!1自責的話自卑的人總是喜歡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明明是對方的錯,或者是雙方的問題,但她會把問題歸結在自己身上,認為自己做的不夠好,於是越自卑越自責,越自責越自卑。面對客觀的事實,總是誇大自己的錯誤。看到過很多文章說:「凡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 自卑的女人,有這幾個表現,希望你不是
    原創 作者:老劉說說故事 原創作品 抄襲必究 自卑的女人,有這幾個表現,希望你不是 人是不能有自卑的,但人又會有自卑,特別是女人,最容易產生自卑感,女人的自卑,有幾個表現: 一、 失去自信。
  • 越是自卑的人越容易被排斥?克服自卑,你只需要做好這三點
    一位小孩子經常被人丟石頭,同齡的小孩子都欺負他,因為他的學習成績不僅不好,而且長的比同齡人要矮小。這位小孩子躲在角落裡偷偷哭泣。老師看見了這種情況和他說:「如果你覺得現在很痛苦,那就擦乾眼淚去學習,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 自卑的男人會有什麼表現?不改掉容易影響終生
    自卑的男人會有什麼表現?不改掉容易影響終生。自卑帶來的改變,都無法隱藏,而且內心極度自卑的男人身上多半會有三種變化,與貧富無關,就讓我們來看看吧,第一,容易被自己情緒左右前能受到限制,越字輩輩輩的人就越容易情緒化,生活中的一點小爭吵都會讓他們內心翻江倒海,無法平靜,這種情緒的敏感,其實就來源於內心深處的自卑,在面對收穫中的苦難時,他們更願意向宿命認為自己的命運已經無法改變,此生止步於此,再也無法前進,反觀那些自信的人會不斷地拼搏
  • 男人越沒出息,這三種表現越明顯,錯不了的
    男人越沒出息,這三種表現越明顯,錯不了的表現一,整天無所事事,沒有上進心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生活狀態,有的人喜歡穩定,有的人喜歡闖蕩,但不管哪一種都應該有上進心。所以,女人在選擇結婚對象或者戀愛的時候一定要看看對方有沒有規劃,那種整天無所事事,沒有上進心的男人不值得深交。表現二,太過大男子主義,從不顧女人的感受在感情中,給女人帶來傷害的男人,往往是自私的,因為自私的男人,只會考慮自己從不考慮別人。
  • 心理學:經常焦慮的人,都有這6種表現,你佔了幾樣?
    總是處於一種高度警覺的狀態一項研究表明,社交焦慮症患者往往存在與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類似的重溫傷害現象,比如腦海中反覆重現以往被人嘲笑的畫面。這些人總會覺得他人不懷好意,其實這是嚴重認知扭曲的表現。缺乏自信,甚至自卑一個人越沒有自信,他就越容易在困難和問題面前躊躇不前。自卑、敏感的根源是在自己內心有個「我不夠好」的種子,害怕別人認為你不好。
  • 為什麼越愛一個人,越覺得自卑?其實源於這個心理學原理
    你看就連作家張愛玲都沒有逃脫光環效應的影響。在很多人看來,明明胡蘭成的名氣不及張愛玲,但是張愛玲卻認為胡蘭成太優秀了,自己還不如對方。 或許這就是情人眼裡出潘安。胡蘭成在張愛玲面前表現的自信,還有他自身的底蘊都讓張愛玲對他有更多的遐想。
  • 父母有這5種「愛面子」的表現,令孩子難堪又自卑,看看你有沒有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電視劇裡常有這樣的父母角色,喜歡在外面吹噓自己對孩子教育得有多好,把孩子的優異成績全都算在自己的功勞上。例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裡面的「學渣」媽媽李青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