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勺美文
自卑的人往往膽小、懦弱,越是自卑的人,越是膽小、懦弱。那麼,自卑是從何而來的?科學研究發現,很大一部分都與記憶深處的某段經歷有關,比如,家庭不和,父母沒有擔當等,或者是遭遇過某種欺凌、暴力等。
這些事或許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在記憶深處,它卻像一根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那裡,使人痛苦、糾結,直接影響我們的為人處世,而且,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它還會一直糾纏著你。
這種來自記憶深處的自卑是很難自行消解的,所以,我們會發現,童年不是那麼美好的人,往往都很沉默。這種沉默不像中年人那種看透人情世故後的沉默是金,而是不敢開口,尤其是面對陌生人時。對他們來說,最愉快的時候是一個人獨處時。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除了專業人士,別人無能為力,所以,我想說的是另一個自卑。人活於世,無論你有多高的地位、多豐厚的財富,總還是有比你更強的人,更何況,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是一個既平凡又普通的人,這就意味著,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會存在著很多比我們有錢、有勢的人。自卑也就因此而生。
騎自行車的被開豪車的人撞了,爭辯的聲音一般不會很大。做小買賣的,遇到了做大生意的,自覺得就會矮上三分。學校裡,學渣一般不會找學霸麻煩,單位裡,頤指氣使的上級遇到他的上級時,反而會更加卑躬屈膝……因為,人在遇到比自己強大的人,會很自然地露怯,也就是自卑,反過來,人在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時,會很自然地生出高他一等的心態。
看過關於野狼的紀錄片,齜牙咧嘴的惡狼在狼王的面前,頓失兇猛,連爭鬥的念頭都沒有,直接倒地認輸。我們也同樣如此,面對強者自卑,是來自內心的服輸。
所以,我們又會看到這樣一個情節,生活中越是不如意的人,就越自卑。一個人可以自卑到什麼地步呢?我一直沒想明白這事,因為見多了這種例子,每次都覺得已經是極致了,但很快就又會被刷新這一定論。但是,在比我強大的人看來,我的一些言行舉止,會不會也一次次刷新他的觀點呢?我覺得是有可能的。
每個人的內心裡其實都藏著一分自卑,只不過多與少的問題。少一些,可以激勵自己努力往上奔,而多的話,往往會束縛自己,成為很深的負擔。
通常,一個自卑的人在遇到事情後,往往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行嗎?「越不如意,越自卑」:自卑的人常有這三種表現,看看你佔了幾樣。
第一種:不善交際。
人是群體動物,不可能單獨生活在世上,是必須要與人交流的。但很自卑的人,從內心裡是拒絕與人來往的,哪怕來往了,關係通常也是若即若離,不會很深。
極度自卑的人,有時候也會伴隨著極度自信,兩種看起來很矛盾的性格集中出現在一個人身上,看似很荒謬,但其實很常見。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在現實中見到陌生人話都不敢說的人,卻能在網絡中指點江山,縱橫捭闔。
第二種:非常敏感。
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在聽到一些並非針對他的話時,他卻會主動將自己對上號。這種人仔細想想,還真是不少。有時候我們說一句話時,根本是沒有所指的,比如「今天天氣不錯」這類寒暄話,在他聽來,會想到幾天前他帶了雨具來上班,但是雨又沒下來,所以,你是在嘲笑他……不要以為這不可能,生活中這種人其實很多。
有些人的敏感程度已經讓我們無所適從了,在他面前言行舉止都要小心翼翼的,以免刺傷他,或者乾脆敬而遠之,但這樣的話,他仍然會認為你看不起他。越是敏感的人,越是自卑,因為他們總想著要在外人面前表現出最好的形象,但實際上呢,往往是反的。
第三種:優柔寡斷。
在遇到問題時,我們通常都會猶豫再三,再作出處理的方案,而自卑的人,猶豫的時候會特別長,而且,即便猶豫了很長時間,也做不出決定。
這是因為,自卑的人會先否定自己的決定,因為不自信,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所以想出來的方案都不對。這時候,就會渴望他人出手相助,但自卑的人又往往不擅長交際,很可能連朋友也沒有一個,所以常常會陷入困惑、迷茫中,因此而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自卑。
大部分因為生活而自卑的人,往往生活都不如意,所以,解決自卑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只有一個,就是讓自己的生活幸福起來。而通常,老天不會憑空落下一筆錢,所以,解決自卑的方式其實就是比以前更努力地生活。